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五种Schif碱型双(苯并_15_冠_5)为离子载体,在水_1,2_二氯乙烷体系中研究了其对碱金属苦味酸盐的萃取性能,测定了分配比D和萃取平衡常数Ke.结果表明,这些双冠醚与苦味酸钠以1∶1(冠醚单元∶金属离子)形式络合,而与苦味酸钾和苦味酸铷则以2∶1形式络合.  相似文献   

2.
由荧光或延迟荧光法研究了题示新的光敏离子载体与Li+ 、Na+ 、K+ 、Mg2 + 、Ba2 + 和Pb2 + 的主客体识别性质,测定了乙腈或水溶液中对应主- 客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识别敏感因子.由于香豆素上甲氧基的供电子性和羰基可能参与冠醚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稳定常数有了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1959年S. B. Jensen曾指出1-苯基-3-甲基-4-酰代吡唑酮-5是易于得到的一种β-二酮类萃取剂,如果在其分子中作适当取代,则所得到的一系列酰代吡唑酮的物理常数如酸性电离常数,萃取分配比等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动.因此这类化合物是研究螯合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对金属离子萃取行为影响的一种重要试剂.这一类萃取剂对于许多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都比TTA强,其中1-苯基-3-甲基-4-  相似文献   

4.
腐殖酸与Cu2+、Zn2+、Fe3+的络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位滴定法研究了腐殖酸与Cu^2 、Zn^2 、Fe^3 的络合作用.它们的络合形成常数可通过作图法获得.随着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络合形成常数减小.同时发现络合形成常数FA大于HA;Cu^2 和Fe^3 大于Zn^2 .  相似文献   

5.
用电位滴定法研究腐殖酸FA和HA与金属离子(Ca2+、Mg2+、Co2+、Ni2+)的络合作用,发现它们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比较稳定,在溶液中的络合形成常数可通过作图法获得 随着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络合形成常数减小,同时发现F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形成常数比HA的大 腐殖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农业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香豆素衍生物为基本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分子探针TK.通过研究荧光分子探针TK在中性缓冲溶液中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显示,TK可以选择性荧光猝灭识别Cu2+、Fe3+.TK与Fe3+络合后,TK在351nm处的荧光峰强度发生猝灭,猝灭幅度为31%;与Cu2络合后,TK在474nm的荧光峰强度几乎完全猝灭,猝灭幅度达97%.经定量分析显示,TK与Cu2+形成了1∶1型络合物.通过金属离子竞争实验表明,常见的金属离子均不干扰TK对Cu2+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铜离子选择性中性载体液膜光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金属离子选择性中性载体(ETH1062)研制新型铜离子选择性中性载体液膜光极.光极的检测范围为10-5~10-10mol/L(pH=5.7).采用不同ETH1062含量测得铜离子与ETH1062的络合比为1∶2.铜离子与氢离子的离子交换常数Kexch为0.0744.Cd2+,Zn2+,Fe2+,Pb2+等离子对测定没有干扰  相似文献   

8.
不同来源腐殖酸与Mn2+和Zn2+络合稳定常数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分别来源于草碳、褐煤和风化煤的腐殖酸为供试材料,采用离子交换平衡法研究了不同腐殖化程度的腐殖酸与Mn2 和Zn2 的络合稳定常数,并探讨了环境pH值对络合稳定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来源腐殖酸与Mn2 和Zn2 的络合稳定常数受pH值的显著影响,且均以pH5.5时较高.风化煤来源腐殖酸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性高于草碳来源腐殖酸和褐煤来源腐殖酸.说明腐殖酸的腐殖化程度越高,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稳定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9.
两种不同来源的FA与金属离子络合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H滴定法研究风化煤FA和发酵法F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给出了相应的pH滴定曲线,获得了7种金属离子与两种不同来源FA络合倾向的大小顺序,即:Mg2+<Co2+<Ni2+<Zn2+<Cu2+<Al3+<Fe3+。其中Fe3+具有最大的形成络合物的倾向,而这种倾向是以酸度增加为基础的,最后边的金属离子具有最大的酸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PH滴 定法研究风化某FA和发酵法F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给出相的PH滴定曲线,获得了7种金属离子与两种不同来源FA络合倾向的大小顺序,即:Mg^2+〈Co^2+〈Ni^2+〈Zn^2+〈Cu^2+〈Al^3+〈Fe^3+。  相似文献   

11.
系统研究了乙酸正丁酯萃取Br-PADAP 二价金属螯合物.提出萃取光度法测定Br-PADAP 的分配常数和二聚常数.用连续变化法和平衡移动法测定Fe~(2+)、Co~(2+)、Ni~(2+)、Zn~(2+)、Cd~(2+)、Hg~(2+)、Sn~(2+)、Pd~(2+)的Br-PADAP 螯合物萃取常数.提出低化学计量法测定Pt~(2+)Br-PADAP 螫合物的萃取常数.比较所得结果,观察到用乙酸正丁酯萃取提高了Br-PADAP与金属离子反应的选择性,且可用Br-PADAP 螯合萃取分离不同价态的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12.
1.证明一般认为羧酸根与碱金属离子不发生络合作用的假定是不正确的。我们以丁二酸为例证明溶液中存在MHL和ML-两种络合物(L表示丁二酸根,M表示Li~+,Na~+,K~+或NH_4~+)并测定了它们的稳定常数。 2.在上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修正了前人曾经测定过的丁二酸的电离常数及其与碱土金属离子的络合常数。 3.初步讨论了MHL和ML(或MHL~+和ML)的可能结构,及结合力的本质。 4.根据初步实验结果,其他一元羧酸,多元羧酸和取代羧酸与碱金属离子也有类似反应,因此它们的电离常数和它们与所有其他金属离子的络合常数都应加以修正,一般的趋势是修正后的电离常数应此文献数据小些而络合常数则大些。  相似文献   

13.
在室温和液氨温度下, 测量并研究了 Eu3+ ∶ Y2 Si O5 晶体的透射光谱, 荧光光谱, 激发光谱和格位选择荧光光谱. 实验结果表明, 在该晶体中 Eu3+ 替换 Y3+ 离子, 占据 2 个不等价的 C1 光学格位, 这 2 个格位的5 D0 7 F0 能级跃迁谱线相隔大约只有 0.2 nm .并用 X 射线对晶体的晶格常数 a,b,c 和晶面角度 β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显示掺杂后的晶格常数和未掺杂 Y2 Si O5 的晶格常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荧光酮类试剂是近卅年来光度分析中应用较广的试剂之一,是光度分析中测定高价金属离子的高灵敏显色剂。开展对此类试剂的研究应用,可建立一些高价金属离子的痕量电化学分析法,并对不同体系探讨络合吸附法的机理产生指导作用。本文探索了这类试剂与有关金属离子产生络合吸附波的规律,详细研究了水杨基荧光酮在悬汞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和吸附性能,有代表性的金属络合物水杨基荧光酮与镓,苯基荧光酮与钛、锆络合吸附波的机理,建立了镓、钛、锆等灵敏痕量分析法。导出了搅拌情况下电极表面  相似文献   

15.
设计并合成了6个新的偶氮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H NMR等确证了分子结构.将目标化合物与部分金属离子作用,并且对比作用前后紫外光谱图,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并显示出良好的络合性能.目标化合物有望作为金属显色剂和络合萃取剂用于金属离子测定和痕量金属元素的分离富集中,具有优良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8-羟基喹啉在超临界CO2中为螯合剂萃取金属离子,系统考察了压力(1025 MPa)、温度(31325 MPa)、温度(313343K)、时间(10343K)、时间(1090 min)和螯合剂与金属的摩尔比(50∶190 min)和螯合剂与金属的摩尔比(50∶1200∶1)对金属离子萃取效率(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全氟-1-辛烷磺酸四乙基铵盐(PFOAT)作共萃取剂时,在25 MPa,323 K,30 min,15μL水,r(金属离子∶螯合剂∶PFOAT)=1∶100∶25时,对Ni2+的用量在超临界CO2的萃取效率可达88.96%.对萃取常数(Kex)的计算说明在同一种金属离子萃取体系萃取常数随着萃取效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络合滴定中的反滴定方式,在络合滴定中应用较多。它的主要问题是反滴定剂和指示剂的选择,予络合条件、滴定条件和络合剂的加入量的确定等。本文从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出发,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一、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在测定金属离子G时,加入过量络合剂Y,然后用金属离子M反滴定,其主反应是(省略电荷)平衡常数K_(MY)=[MY]/[M][Y]此反应的主要副反应是配位体Y的副反应和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副反应的大小用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三辛基氧化膦(TOPO)的正辛烷溶液萃取硫氰酸的分配平衡和三辛基氧化膦从硫氰酸介质中对镍(Ⅱ)的萃取平衡.结果表明:TOPO与硫氰酸形成TOPO·HSCN萃合物,萃取常数lgβ=2.42;萃取镍(Ⅱ)时形成Ni(SCN)2:·2TOPO和Ni(SCN)2·4TOPO两种萃合物,萃取平衡常数分别为lgK2=4.73和lgK2=7.12,TOPO在硫氰酸介质中对Ni(Ⅱ)有较强的萃取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pH 7.4、0.1 mol·L-1 Hepes条件下,由Tb3+荧光测得Tb-EHPG条件稳定常数log K为13.95±0.13;EHPG与金属离子结合后分子内O…H-O型氢键断裂而导致荧光被淬灭;HBED与金属离子结合后分子内N…H-O型氢键断裂而导致荧光增强,荧光变化均与结合的金属离子的原子量成反比.由此总结了稀土离子与HBED,EHPG结合的规律.并用荧光方法推断了脱铁伴清蛋白N-,C-端结合部位酪氨酸残基的分子内氢键类型.  相似文献   

20.
双(正辛基亚磺酰)乙烷萃取铂的性能和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正辛基硫醇与1,2-二溴乙烷合成双(正辛基硫代)乙烷,继而制得双(正辛基亚磺酰)乙烷(BOSE).研究题示试剂用于溶剂萃取铂的性能和机理.实验表明,在KI存在下2~6mol/L盐酸介质,BOSE—乙酸丁酯能定量萃取铂(Ⅳ).研究萃取与反萃取的最佳条件,ICP—AES分析表明常见贱金属离子不被萃取,一定量的贵金属离子不干扰(除钯外).斜率法测得萃合物的组成为PtI2(BOSE),红外光谱指出BOSE的亚砜硫原子与Pt(Ⅱ)配位,萃合物为一混型配位络合物.提出一种铂与普通金属和贵金属(除钯外)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