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填埋场垃圾可利用组分与填埋时间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对1991-2004年间填埋垃圾进行了小规模开采和手工分选,考察了填埋垃圾的组成随填埋年份的变化规律,对填埋垃圾的资源化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价.分选结果表明:矿化垃圾中可资源化组分主要为生物活性渣土和塑料,14年平均含量分别为50.2%和25.5%.填埋垃圾组成随填埋年份呈明显的对数变化,生物活性渣土含量逐年下降,塑料含量则保持不断上升趋势、这说明矿化垃圾具有较高的资源化价值,是一种有待开采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矿化垃圾的概念、开采意义和矿化垃圾的处理工艺,重点对矿化垃圾分选处理进行了工艺介绍,对所需设备选型进行了描述。提出生活垃圾填埋场是一座巨大的生物反应器,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资源。因此,对填埋场中矿化垃圾的安全合理开采既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又可以利用空间用来填埋新的生活垃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结合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工程.对山谷型垃圾填埋场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山谷型垃圾填埋场的分析研究,着重介绍了场底平整、雨水导排和防渗系统、渗沥液和填埋气体收集导排系统、渗沥液处理系统、终场覆盖系统等工程部分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文献[1]回灌技术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土灌注、垃圾柱、土壤一垃圾混合柱模拟了填埋场土壤覆盖层、垃圾填埋层、填埋场混合填埋层的情况,探求出工程设计所需的垃圾填埋场沙滩水回灌净化能力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5.
马剑 《天津科技》2014,(1):18-20
介绍了矿化垃圾的概念、性质以及国内外的开采现状,从作为衍生燃料、填埋场覆盖材料、生物反应填料及建筑材料等各方面进行了矿化垃圾综合利用的分析探讨,并结合现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高梦南 《科技信息》2011,(17):I0383-I0384
本文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的来源,论述了多种恶臭控制措施及技术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的应用。生物脱臭技术是目前研究应用的热点,然而要有效控制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需要做好预防管理工作,并根据填埋场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理技术,或采取联合工艺,以最大程度降低恶臭,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7.
矿化垃圾基本特性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在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化垃圾的基本概念,比较系统地对填埋时间为13年和9年矿化垃圾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进行表征,论述了可能的应用前景.认为通过对矿化垃圾的开采与利用,就可使填埋场成为生活垃圾的中转处理场所,而不是最终的归宿.结果表明,矿化垃圾在物理质地上表现出类似砂土的倾向,但在结构和化学特性上又完全有别于砂土,特别是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均明显超过砂土.其中,有机质的质量分数高达10%左右,与肥沃的土壤相类似,总氮、总磷含量也高于常规土壤;每100g干垃圾中,阳离子交换量更是高达0.068mol以上,比普通的砂土高出数十倍,比肥沃的土壤也高出两三倍.矿化垃圾细料与一般土壤组分比较,其粒径分布具有两极分布的趋势.这些特性均表明矿化垃圾细料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当用做污染物处理基质时,能提供极好的吸附交换条件和适宜的微生物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8.
刘竞 《科技潮》2009,(4):20-21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在北京地区形成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1011座,垃圾积存量8000万吨,占地2万亩,存在对地下水和大气的污染隐患,亟待治理。2006年以来,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先后两次立项,共同投入376万元启动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利用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完成了27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环境整治。用5~7年的时间全部完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届时,北京的环境将更加优美、宜居。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生活垃圾填埋场阻止水分进入场内,封场后的填埋场变成了一个“垃圾的干墓穴”,越来越低的湿含量降低了场内微生物的降解活动,延长了填埋场的维护期,增加了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长期潜在的可能性,对填埋场的底部防渗系统提出了很高要求.传统的“干坟墓式”填埋场改进为生物反应器型填埋场,已经将被动的垃圾降解过程改进为由人类主动控制的加速降解过程.但是,生物填埋场仍然没有完全脱离干墓式填埋场限制垃圾渗滤液产生的设计理念.结合垃圾填埋发展的趋势,作推荐了一种新的“湿式”填埋模式,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针对垃圾渗滤液处理进程概述其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了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填埋方式对生活垃圾填埋处理产物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填埋方式对生活垃圾填埋处理产物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好氧生物反应器、厌氧生物反应器、准好氧填埋和传统厌氧填埋等工况下垃圾固相(挥发性固体质量百分比VS、生物可降解度BDM、纤维素质量百分比、纤维素与木质素质量比C/L)、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cr质量浓度、生物需氧量BOD5质量浓度、BOD5与CODcr质量浓度比B/C、总氮质量浓度TN、氨氮质量浓度NH3-N)和填埋气(甲烷CH4、二氧化碳CO2)等参数随时间变化。结果表明:生物反应器填埋(好氧或厌氧)能提高垃圾降解速率、加速垃圾稳定化。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对垃圾固相VS、BDM、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57.5%、71.4%和93%,稳定化时间较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缩短60%以上;渗滤液回灌加速降解渗滤液中小分子有机物:好氧生物反应器(189d)和厌氧生物反应器(596d)中CODcr和BOD5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6%和99%,而且好氧生物反应器中TN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和99%;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利于甲烷气体集中产生和提高甲烷产率,好氧生物反应器和准好氧填埋能大大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2.
工业危险固体废物在进行安全填埋前,需要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文章针对皮革厂和线路板厂含重金属的水处理污泥用不同比例的水泥、粉煤灰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为模仿酸雨环境,浸出实验采用TCLP标准,线路板厂污泥单独固化时,其漫出液铜离子浓度由2.580mg/L下降为315mg/L,但仍高于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50mg/L),线路板厂污泥与皮革厂污泥混合后固化,浸出毒性明显降低,铜离子的浸出浓度降到1.9mg/L,大大低于国家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可直接进行填埋。  相似文献   

13.
为复杂高边坡滑坡病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基于坡体变形测斜实测数据,并结合地质钻孔资料与坡面逐级开挖观测资料,对梅列互通高边坡滑坡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与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施工开挖对坡体稳定度的影响规律同坡体的宏观历时变形破坏表征具有一致性;从坡体测斜位移监测曲线来看,应急锚固和根治锚固工程都有效地抑制或减小了加固坡体范围内的变形,应急锚固在抑制坡体变形的同时影响或增大了坡体深部的变形;根治锚固工程首先抑制住坡体深部变形的发展,继而使坡体的浅部变形趋向停止。综合分析各工况阶段的监测结果表明,梅列互通边坡滑坡经治理后,坡体已趋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差、处理效果不理想的现实,采用单一和多种高级氧化技术复合的方法对黄石市西塞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进行了预处理.结果发现,尽管单一微波法去除COD不理想,但处理后垃圾渗滤液的生物降解性得到了一定提高;复合方法中以光照-Fenton-微波法预处理效果最佳,在pH=3,FeSO4·7H2O固体的投加量为0.4%,光照并曝气1h,在微波炉中以900W辐照6min,H2O2/FeSO4·7H2O固体的质量比为3的条件下,光照-Fenton-微波法对COD的去除率高达61.8%,预处理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垃圾渗滤液水质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能降低后续处理的有机负荷。文中研究钙硅材料对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探讨钙硅材料投加量、振荡时间及添加絮凝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投加量与延长振荡时间有利于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当钙硅材料的投加量为100 g/L,振荡时间为24 h,对垃圾渗滤液中Mn、Pb、Ni、Zn、As、Fe的去除率分别为100%、100%、89%、87%、54%、99%;TOC和CODCr的去除率均超过55%,氨氮、色度及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0%、97%、99%。此外,利用阳离子型有机絮凝剂、无机低分子絮凝剂与钙硅材料复合处理垃圾渗滤液均可提高CODCr的去除率,其中与硫酸铝复合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基坑开挖会对邻近建筑物产生影响,建筑物的存在也会增加基坑施工的风险,开展基坑与邻近建筑物的相互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基坑开挖对围护桩位移的影响,然后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与现场监测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分析了围护桩刚度、建筑物层数及基坑与建筑物相对位置等参数下基坑与建筑物的相互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围护桩结合锚索支护会显著减小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桩变形,基坑开挖引起的建筑物基础沉降和水平位移随围护桩刚度的增加变化幅度均在5%以内;建筑物层数每增加5层,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分别增加约8%和10%,靠近建筑物的基坑围护桩水平位移增加约5.5%;在建筑物与基坑的夹角在30°以上时,基坑开挖引起的建筑物基础变形均在2 mm以内,引起的围护桩水平位移均在0.8 mm以内。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和水质特点,因为垃圾渗滤液独特的水质特点决定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其次,阐述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其中,生物法是主要的处理工艺。重点阐述了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强化原有的厌氧-好氧处理技术,开发经济、高效的新型治理新技术如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  相似文献   

18.
公路偏压隧道开挖及支护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明隧道围岩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研究了公路隧道开挖与支护过程中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锚喷支护对于控制围岩拱顶和底鼓的变形作用明显,拱顶竖向位移在施作锚喷支护后增幅明显减小,在二次衬砌施作之前趋于稳定;隧道稳定性最不利位置在拱顶、拱腰和底部,建议设计时适当增加锚杆的数量,施工时要加强初期支护并控制好喷射混凝土的厚度,防止过大的回弹变形。  相似文献   

19.
就垃圾填埋处理中的两个主要问题──填埋场衬里材料选择与填埋产气利用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拟主要采用膨润土作填埋场衬里材料的设想,并探讨了利用填埋产气的能量适当发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