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密傲普     
中国直销立法和拿牌风波纷纷扬扬,面对直销拿牌的高门槛和管理办法的严酷,老牌企业集体噤声,直销后辈无所适从。此时,因骆超和王君平的亲自操盘而名噪一时的傲普伊康也几乎销声匿迹了。是企业发展遭遇瓶颈,还是为躲避政策暗箱操作,甚或早已远离直销?  相似文献   

2.
当大多数企业还纠缠于立法、拿牌、制度的时候,南方李锦记已率先在业内拉开了更高端也更具长远竞争力的品牌战序幕。实际上,无论是直销渠道还是传统渠道,产品都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品牌价值因此备受推崇。  相似文献   

3.
自从2005年中国直销立法后,直销经营许可证的申请成为了直销企业运营的首要任务。虽然仍有很多主流企业尚未获牌,但是否有牌,已然成为人们判定一家直销企业能否跨入合法门槛的优先标准。2006年开始,牌照的发放成为了业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立法奠定了中国直销业发展的基调,牌照则用中国特色的形式调节着行业的走向。如先前拿牌的企业总会给后面的暗示:要这样才能拿到牌。高昂代价的牌照,让许多企业变得失去自我,甚至让不少中小企业直接消失。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国直销行业正面临一个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直销苦盼立法,等了整整十年,在众多企业的热烈期盼中,2005年11月1日和12月1日,《反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相继出台。与直销法规出台时的热闹场面相比,实施《管理条例》后整个直销业似乎显得有些“安静”。对于首批直销牌照的争夺,各大直销公司响应造势者众,实际申报者寡。另一方面,充斥在直销团队和直销人中的时下话题却是,立法之后,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公司?如何选择团队? 拿牌的不确定性,对于那些游走在合法直销边缘的企业与团队,无疑是一枚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确认无法拿牌或不拿牌,恐怕会立即形成团队内大部分直销人的集体性“叛逃”。而对有望拿牌的企业及其团队而言,此时正是他们收编团队,扩大经营的最有利时机。新年伊始,一场轰轰烈烈的直销团队收编运动即将展开。身为直销团队领导人的您,已经准备加入到这幕收编与被收编的主题大戏中了吗?  相似文献   

6.
《当代地方科技》2006,(9):10-21
中国直销行业又走到了一个紧要关口,多家企业申牌声明的发布、牌照的发放以及商务部在随后公布的通知和谈话,让业界看到中国直销曙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改变的压力。在已经有8张直销经营许可证颁发的情况下,究竟以后的发牌趋势如何?拿牌企业将怎样面对以后的市场?没有拿牌的企业将何去何从?中国直销的未来究竟在哪里?……这一系列的问题无不牵动着整个行业的神经。  相似文献   

7.
<正>编者按:上期"商界"以"服装"为题眼,探讨了广东服装产业如何从"无牌"做到"有牌"。广东服装产业在完成从"无牌"到"有牌"的发展之路后,如何从"小牌"发展到"大牌"、从"无名"变得"有名",实现产业全面升级,这将是广东服装业未来的战略核心所在!本期我们继续谈谈"身边的服装制造",主要探讨广东的服装产业如何从"有牌"做到"名牌"。  相似文献   

8.
直销立法已进入第五个年头,传统企业转型直销的情况怎么样了?2005年的传统企业转型潮时至今日依然令人记忆犹新,十余家传统企业从最初的一窝峰而上,到现在仅留下四家拿牌企业,尽管还有些仍然在奋力坚持,但更多的已经彻底退出了。  相似文献   

9.
钟上仑 《广东科技》2008,(2):162-16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开放,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通过实践和沟通交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深入到了文化层面,他们已经给企业文化建设予以较多的重视,不少企业还在市场竞争中打文化牌。如何认识企业文化?它有何影响力?怎样打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如何?对于这些问题,本人有如下理解。  相似文献   

10.
直销企业拿牌的事,近来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得牌者,像是吃了定心丸,因为这确认了从业者往后能够经营直销的正式身份。而得牌的序位,也显示着企业的实力,先得牌者,犹如天之骄子,大肆宣传一下应该不为过。不料,珍奥集团还在庆贺拿牌的热头上,就吃了一张红牌,原因是利用直销许可误导公众,涉嫌商业诈欺。  相似文献   

11.
当中国为直销立法时,整个业界都在看着安利(中国),看安利如何来应对这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有惊无险拿到牌照后,安利有条不紊地进入了牌照时代,而在此之前,另一家大型美资直销企业——雅芳(中国)早就开始按给自己量身定做的直销条例开始了扩张。但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两家直销界的巨头所吸引时,还有一家蛰伏于上海的拿牌美资企业康宝莱(中国)仿佛在人们的遗忘间,不经意就开始了强烈的市场爆发。  相似文献   

12.
太阳神在直销业界的亮相始于受商务部之邀、参加备受业界关注的2004年9月的厦门立法研讨会,不过,直到2007年2月,当第15张直销牌花落太阳神时,关于这家曾是中国保健品品牌代名词的企业在直销行业中的动态和她的直销管理高管们的报道依然屈指可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已近尾声,关于内资企业获牌的传言也从年初的热烈逐渐冷却下来,直到11月13日早就传闻获牌的江苏安惠终于在商务部正名,传闻第一个得到了证实,随后哈药获牌,关于内资拿牌的传闻又再度热闹起来。据记者了解,除了已经成功拿牌的江苏安惠和哈药之外,隆力奇亦是获牌的热门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直销条例的颁布,直销在我国渐渐开放。拿牌企业的业绩逐渐走向稳定,甚至开始攀升,未拿牌企业也开始加快步伐,为拿牌缩短时间,最终目的都是想在直销这个行业里分到一杯羹。  相似文献   

15.
股份合作企业立法首要问题即是如何认定其性质.本文认为应把股份合作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司形式看待,并采用相应立法技术来完成股份合作企业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刘瑛 《科技信息》2011,(34):112-113
目前,定牌加工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还不成熟,存在着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冲突,以及国内企业缺乏法律意识等问题。因此,除了要加强相关知识产权的立法、执法外,企业也一定要培养自已的名牌意识,创设民族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7.
包装的真谛     
直销条例一出,各家直销企业不论实力如何,获牌的欲求怎样,都为如何包装自己绞尽脑汁。N公司2003年就正式营业了,但它从来不说做的是“直销”;A公司取消了零售利润,把原制度各级拨出的百分比变了变,就宣称自己是“单层次”。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8.
《当代地方科技》2008,(1):93-94
牌照 2005年两条例实施之后,牌照成了企业能否合法直销的必备武器。因为获牌问题事关重大,条件又非常严格,因此牌照问题一直是压在所有企图获得长远发展机会的企业的心头巨石,申请牌照本来就难,获得牌照后怎么用更是困难,而拿不到牌照的企业最是难上加难。2007年,因为部分内资获牌企业的糟糕表现,拖累了其他包括天狮集团在内的内资企业获牌遥遥无期:而康力、嘉康利、  相似文献   

19.
当代的服装业,设计是核心,只有依法保护服装设计,维护设计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才能规范我国服装市场,使我国服装业跻身世界强国之林。本文时我国专利法和著作权法如何保护服装设计及其利弊作了一定阐述,并对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条件保护服装设计及如何完善现有立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案例回放; A企业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政府背景深厚,实力强大。 在传统企业涉水直销的浪潮中,A企业也来了一拨说客,他们描绘了直销阔的前途和未来,并极力怂恿A企业全力申牌。A企业和这拨操盘手开始了短暂的蜜月期。并凭着A企业强大的实力和背景,不久就获批了直销牌照。 然而操盘手的急功近利、不规则操作等行为渐渐引起了A企业的不满,A企业一怒之下斩断了这批操盘手的关系,直销市场也完全停止了下来。 新的问题又来了,A企业的领导们并不懂直销,如今空有一个直销牌照形似鸡肋。 A企业该如何活用直销牌照,发挥牌照的价值呢?是继续按兵不动?还是另请高人重新开盘?亦或者并购有前途,但不能拿牌的中小直销企业?还是与其他直销企业合作?或还有其他办法? 本刊邀请到3位业内资深人士,为A企业出谋划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