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报纸标题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要素具有其本身的独特规律。从词汇和语法两方面入手,对英文报纸标题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报刊政论语体服务于人类的社会政治活动领域和经济文化领域,广泛运用于大众媒体如报纸、电台、广播、期刊杂志等。在功能修辞学中,报刊政论语体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报纸语言。报纸语言最少保守性,对语言的发展变化最迅速、及时,因此我们了解报刊政论语体语言的新特点是学习、掌握俄语的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从俄语报刊语言在词汇、修辞手段、风格和题材的变化论述了俄语报刊语言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新时期报纸版面形式的流变,新式版面中标题、图片、色彩、导读、留白、线条、版芯比例控制,版面语言的隐性传载,以及版面组织的前期策划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使报纸这一传统的新闻媒体焕发青春,更有效地吸引读者,使之在诸多大众传媒介质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优势。  相似文献   

4.
栏目是报纸的眼睛,表达了版面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专栏策划应从内容和版面语言两方面体现编辑的主题思想。内容方面,应结合四个版面的分工,分别反映时政热点、教学科研、校园生活和学生生活;版面语言方面,应用专栏版面的特有语言,即名称、体裁、版面形式等来体现版面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等数字媒介的迅速发展,使报纸的生存环境发生着巨大改变。由于数字媒介在信息传播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报纸将在受众资源.内容资源和广告资源等方面受到数字媒介的挑战。但是传统报纸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忠实的读者群以及成熟的盈利模式,这些优势使报纸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数字化社会里,报业数字化是一种潮流,而这种潮流代表的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报纸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它最主要的社会职能就是以最快捷的方式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有自己独到的文体特点。了解一些英语新闻的排版、标题制作以及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将有助于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大大节约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手机报纸具有传播新闻信息快速、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受众反馈及时、业务运行成本低的特点。虽然手机报纸现阶段还受到技术的不完善、内容缺乏创新、盈利模式不完善的制约,但作为一种新生的传播方式,手机报纸有其自身的顽强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三及第文体是香港中文报纸在20世纪初兴起、在70年代末衰落的一种语言风格。人们将文言、白话、粤方言混为一体的语言现象讽喻为三及第文体。三及第文体实为香港早期社会复古风尚使然,是中国古典文风的延续。三及第文体是香港报刊语言承前启后、发展变异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衰落标志着香港社会一个时代的终结和一种新的语言风格——港式中文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广告文案的语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告业蓬勃兴起,现代广告,凭借着各种现代化的传媒——报纸、电视、广播……对全社会进行大量的信息轰炸。各广告业主之间,各生产主之间就势必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去占据社会的广告空间,于是广告就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过量刺激物,按照心理学原理,过量刺激物会使人的认知系统进入抑制状态,对刺激物的反应变得麻木和迟缓。为此,广告文的制作者就要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采用一定的语言策略,让广告的信息被人们有效地接收。通常情况下,广告文案主要有如下几种语言策略:(-)多采用语言的变异手段。陈旧的刺…  相似文献   

10.
报纸版面语言,体现报导思想和意图。变量与不变量要统一,对立因素要和谐,排放模式要均衡呼应。  相似文献   

11.
时政新闻是一种常用且最重要的新闻题材,也是最难写好的新闻题材之一,都市类报纸的时政新闻更是如此,它受到稿件题材、编采人员素质及办报人理念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要写好都市类报纸的时政新闻,要理清办报思路,精心选取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做好深度策划和强化采编作风。  相似文献   

12.
论强化受众意识对高校校报改革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传播已经由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型后,高校校报应强化受众意识,认真研究校报受众不同于社会报刊受众的独异的特征和需求,积极推进校报新闻改革,建立与受众的互动联系,提高校报的文化品位和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3.
接近性不仅是新闻价值的一大要素,也是研究新闻规律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地市党报来说,接近性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分析了接近性的内涵以及接近性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提出了地市党报实现接近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重视研究读者心理,探索其发生发展规律,显示明晰的医学高校校报读者心理是做好对医学生、教师和医务工作者的新闻采访报道的重要前提,也是校报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清王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在西藏、新疆和北京地区创办的民族文字白话报为样本,试图厘清这一时期民族文字报刊的发展轨迹,探究它们对国家民族事务的积极意义,解析其传播模式,确定其在中国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历史进程中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是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戊戌维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康有为,他23年从事报业活动的经验和成就,以及视报刊可以“匡政府所不逮”的作用,主张新闻立法和新闻控制等新闻思想,对当时新闻争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今天的新闻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报纸版面上图文互补互渗能够实现信息的增值效应。但在"泛视觉化"倾向中,泡沫图片导致了新闻信息的减值甚至于产生负值,为此,新闻图片的把关人,要提高相关素养,实现版面创新有"度"和图片处理有"度"。  相似文献   

18.
人才结构单一、难于监管、新闻评论材料相对缺乏、互联网挤压等原因导致地市级党报对新闻时评望而却步。地级市党报要广开言路,建设评论员队伍,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善于运用拿来主义,丰富自己的时评写作素材,积极应对网络冲击,走出新闻时评专栏长期缺失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晚清以降,早期来华传教士投身近代报刊的出版活动,以此揭开了中文报刊杂志近代化的序幕.<东西洋考>作为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杂志,采用分类编纂方法,设定新闻栏目,关注国内外社会新闻,成为近代中文报刊杂志的雏形,推动了中文报刊杂志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20.
杨肸 《科技信息》2011,(25):I0255-I0256
随着读图时代真正地到来,越来越多的报纸在显著位置刊发极富冲击力、新闻性强的新闻图片;各大网站也在新闻中配发大幅照片,更有直接以图片新闻来报道新闻事件。一张好的新闻图片以它不受地域范围、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限制的特性,成为独立的信息传播载体,产生出一图胜万言的效果。校报的受众是广大的在校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受教育程度较高,这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编辑首先要是一个政治过硬的摄影爱好者,其次具备一定的平面设计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抓取新闻事件的本质,最后还要具有特定的审美眼光,唯有如此,才能制作出一张内容翔实、新闻价值高、立意深刻、可读性强的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