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相思根瘤菌的抗逆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兴芳  樊妙姬  蒋艳明  凌云  韦莉莉 《广西科学》2003,10(4):312-314,324
对21株相思根瘤菌和2株大豆根瘤菌菌株进行NaCl、(NH4)2SO4、pH值、高温和低温的耐受性实验,其中耐(NH4)2SO4的实验分别进行了相思根瘤菌在含(NH4)2SO4的平板上的耐受性和在浓度为100mol/L、300mol/L、500mol/L、600mol/L的(NH4)2SO4中的结瘤试验。参试菌株均经过回接实验培养和镜检,培养基均为YMA。结果表明,相思根瘤菌均能耐受的盐浓度为0.5%~2.0%,能在37℃和pH值为6~9的条件下生长。在抗生素抗性方面,相思根瘤菌普遍抗氨卞青霉素,而对卡那霉素和链霉素敏感。相思根瘤菌的耐盐、耐高温和耐氨能力强于慢生大豆根瘤菌。  相似文献   

2.
郭清明 《海峡科学》2008,(3):71-72,83
为改变福建沿海防护林造林树种匮乏的局面,应用马占相思、厚荚相思和大叶相思在沿海沙地开展造林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三种相思造林6a保存率都在90%以上,生长量表现为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木麻黄:马占相思、厚荚相思和大叶相思6a生时防风效能分别为56.6%、71.6%和74.4%;三种相思6a生林分与同龄木麻黄相比,土壤肥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马占相思、厚荚相思和大叶相思可作为沿海防护林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3.
测定和分析高峰林场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速丰林幼林的土壤和厚荚相思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并与相关树种叶子营养元素含量比较,探讨厚荚相思在赤红壤山地营林中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高峰林场界牌分场内用于种植厚荚相思树的赤红壤土壤中有效N、P、K含量极低;厚荚相思叶片中N、P、K营养元素含量低于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木荷(Schima superba)3个相关树种;P、K、Ca营养元素在冬季至春季的过程中有明显的减少.因此,在营养元素缺乏的赤红壤林地,对厚荚相思速丰林的配方施肥过程除了应对N给予重视外,更应适当增加P、K和Ca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4.
选用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和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3个树种在崇左市石山地区进行造林试验,3年后调查分析造林绿化效果.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净生长量,厚荚相思分别达到4.4m、7.1cm和2.8m,分别为台湾相思的2.0倍、2.4倍和1.6倍,为小叶榕的6.3倍、2.6倍和3.1倍.厚荚相思的石山造林绿化效果极显著地优于台湾相思和小叶榕.而且厚荚相思林下植被总盖度、枯落物等生态环境比后两种优良.厚荚相思是崇左市石山地区人工造林绿化的优良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5.
厚荚相思在沿海沙质海岸更新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改变沿海地区造林树种单一状况,提高森林群落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1990年在福建东山县海岸后沿沙地引种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大叶相思、肯氏相思、纹荚相思及毛绢相思;1998年选用厚荚相思、木麻黄、刚果12#桉、湿地松等树种在木麻黄基干林带下套种更新和带状采伐更新;1999年选用厚荚相思、肯氏相思、马占相思、纹荚相思在风口沙地造林。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岸前沿风口沙地厚荚相思造林成活率高,受风害轻微,对沙荒风口不良生境适应力强;在海岸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中,厚荚相思保存率高,生长迅速;在林带后沿沙地厚荚相思成活率和保存率高于其它相思类树种,树高,直径及材积生长量最大,降低风速明显,林内凋落物多,提高土壤肥力显著。  相似文献   

6.
固氮细菌与杨树的联合固氮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1个杨树无性系和家系根际分离筛选到具有较高固氮酶活性的5个菌株,分别接种到杨树无性系NL-80106组培苗根际,两个月后测定苗的生长量,结果表明接种固氮细菌的组培苗生长均好于对照。植株干重增幅可达17.9%-82.5%,苗高增幅达11.8%-29.6%,叶片的含氮量增幅为3.7%-21.5%,含磷量增幅为1.5%-57.0%,原位测定苗的固氮酶活性每株小时为12.25-45.81nmolC2H4,3号和71号菌株的接种效应最显,苗高,干重,地径,叶片数都达到了极显的水平,71号菌株处理苗的叶绿素含量,叶片中N,P含量最高,且其乙炔还原固氮酶活必也较高。说明这些菌株与杨树无性系NL-80106组培苗具有明显的联合固氮作用,同时也改善了磷的供应状况,促进了组培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厚荚相思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5年生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的萌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MS 6-BA2.0mg/L NAA0.2mg/L培养基能够较好地诱导芽的分化和增殖;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 6-BA1.5mg/L NAA0.2mg/L;较为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0.5mg/L,生根率达95.0%;生根苗的移栽基质以黄心土的移栽效果最好,移栽成活率达90.0%。  相似文献   

8.
对厚荚相思树施用不同水平基肥(800,1200,1600,2000,2200g/株),研究树木高生长、胸径生长、叶片营养元素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基肥水平以1600g/株为最好,厚荚相思的生长指标、叶片营养元素和叶绿素含量均好于其他4种基肥处理水平,而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厚荚相思人工林碳素贮量及其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年生厚荚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含量、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厚荚相思不同器官碳素含量为470.1~533.8 g/kg,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叶、树枝、树干、树根、树皮。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素含量分别为465.4、425.7和478.3 g/kg。土壤(0~80 cm)平均碳素含量为12.94 g/kg,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层次土壤碳素含量逐渐减少。厚荚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为141.05 t/hm2,其中乔木层为46.97 t/hm2,占整个生态系统碳贮量的33.30%;灌草层为2.07 t/hm2,占1.47%;凋落物层为4.49 t/hm2,占3.18%;林地土壤(0~80 cm)为92.01 t/hm2,占65.23%。厚荚相思各器官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例关系,树干的碳贮量最高,占乔木层碳贮量的52.20%,树枝、树叶、树皮和树根等碳贮量共占乔木层的47.80%。7年生厚荚相思人工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20.06 t/(hm2·a),碳素年净固定量为9.86 t/(hm2·a)。  相似文献   

10.
相思树种根瘤菌的若干抗逆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15个分离自不同生态环境的相思树种根瘤菌菌株对温度、pH、NaCl的耐受性以及抗药性。结果表明,相思树种的根瘤菌有着丰富的抗逆菌株。高温(39℃)下生长较好的菌株有S09号;耐酸性(pH4.5,5.0)菌株有S14号;耐碱性(pH9.0)菌株有S04号和S06号;耐盐能力较强(1.5%NaCl)的菌株有S02号、S03号、S05号和S13号。所有供试菌株对氨苄青霉素(Amp)均无抗性;不同菌株对其余抗菌素表现出不同的抗性,S11和S13的抗性相对较强,S07的抗性则较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云南金合欢(Acacia yunnanensis)进行了染色体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金合欢为八倍体植物,染色体数目为2n=8x=112,属小型染色体。首次报道了云南金合欢的染色体数。  相似文献   

12.
大叶相思嫩枝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大叶相思嫩枝扦插育苗试验初步结果.大叶相思嫩枝经ABT生根粉处理,在简易前棚下可生根插活.试验表明,采用嫩枝扦插育苗,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种质资源选育优良后代,加速良种繁殖.  相似文献   

13.
马占相思种子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占相思种子的休眠由种皮的不透性引起,其种皮结构可分为4层:角质与角质下层、栅栏细胞层、骨状石细胞层、薄壁细胞层。引起种皮不透性的部位主要位于栅栏细胞层。明线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该区域两侧纤维素的密集压缩引起的一种光学现象。  相似文献   

14.
厚荚相思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用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pa)种子获得的无菌苗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MS 6-BA 0.5-2.0mg/L NAA 0.1-0.2mg/L培养基均能诱导芽的分化和增殖,其中以改良的MS+6-BA1.5mg/L NAA0.1mg/L为最适宜的培养基。培养30d后,芽繁殖系数可达到4.0。以1/2MS IBA0.5-1.0mg/L培养基培养20d后,生根率可达83.0%以上。生根苗的移栽基质以蛭石较好。  相似文献   

15.
低龄厚荚相思木的制浆造纸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年和6年生厚英相思,在各自的最佳硫酸盐法蒸煮工艺条件下,制取相近硬度的浆料,比较蒸煮、打浆、强度及漂白性能,进而对其制浆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采用均匀设计,对影响黑木相思ISSR-PCR体系的引物、Mg2 、dNTP、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DNA浓度等进行5因素5水平和5因素3水平两轮优化,建立了适合于黑木相思ISSR-PCR的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引物0.30μmol.L-1,Mg2 3.00 mmol.L-1,dNTP 0.15 mmol.L-1,Taq DNA聚合酶0.75U,模板DNA 2.00 ng.μL-1.在此基础上对扩增程序中的循环次数、退火温度、退火时间进行筛选,获得的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接着进行33个循环:94℃变性35 s,52~61.5℃退火52 s,72℃延伸90 s;循环结束后,72℃延伸10 min.同时筛选得到10个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  相似文献   

17.
黑荆树皮中缩合单宁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法、超声波法和高压蒸煮法从黑荆树皮中提取缩合单宁,探索了它们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这些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发现微波法是提取缩合单宁的最佳方法.用IR、UV、TG-DTA分析和XRD分析对微波法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的缩合单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