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教育"主要是指西方近代以来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思想.文章介绍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目的论,进而文章在批判接受赫尔马特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现状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江西省第一任省长邵式平拥有"教育省长"的美誉,他不仅十分重视教育,而且具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本文简要概述了邵式平的教育实践历程,重点从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创造性地运用,以及这一思想对当今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审美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审美教育思想是其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以"趣味"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情感"作为审美教育的本质,以"艺术"作为审美教育的手段,从而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审美教育的内容、地位及方式,故而为中国现代意义上审美教育思想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挑战,实效性和感染性的欠缺便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随着"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等教育思想日渐深入人心,艺术教育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艺术教育富有感染力和创造力,长期以来与德育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该文首先,阐释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针对如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分析艺术教育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效果方面具有的价值;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构建大学生情感教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情感丰富、求知欲强但同时情绪化倾向、逆反心理明显的特殊群体。根据"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构建"以人为本"情感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科学内涵,能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供新思路、新途径;能使高校在构建"以人为本"情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本着一切从大学生根本利益出发的工作原则,通过实施一系列相关措施,促进大学生认知与行为的统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吸引力与感染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新加坡人"意识、树立"共同价值观"、培养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和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优秀品质.新加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意识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知识教育和品格教育.新加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制定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人才强国"战略以来,我国各级各类高职院校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职业素养是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必须高度重视高职职业素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文对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职业素质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加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高校有入党愿望的学生、积极分子、党员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庞大的学生群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如何有效的针对这三个学生群体不同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总结出"党员四阶教育"的理念,通过各具特色的思想教育活动,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学生党员教育为核心,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杜威的教育思想内部看.他的教育无目的论自成体系;从杜威教育思想与社会思想的关系中看.教育则成为他实现社会理想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他始终把教育看作是社会和人之间互相促进的动力性因素.他的教育目的实际上服务于教育外的社会目的:改造现存社会、建立"民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西方式的教育思想在当下的中国教育领域逐渐成为集体无意识,中国本身的教育理念反而不受重视。谈论中西教育思想交会,首先就意味着"自我"与"他者"的视角融合。研究东西方传统教育思想的内在分歧,根本主旨也在于对问题作一学术性的探讨,东西方教育思想的种种区分,本质上是意境、德化与逻辑、知识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文化与社会的发展中塑造了不同的社会性格与人文面貌。  相似文献   

11.
课外阅读是大学生学习与思想成长情况的"晴雨表",阅读本身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妙处,与思想政治教育进头脑的要求异曲同工。该文在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外阅读概念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阅读对象中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由阅读手段来实施,阅读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王艳东 《科技信息》2011,(7):15-15,18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进行职业准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和职业成长施以影响,使其能够在道德标准下具备从事某一职业能力。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点,作者提出了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大思政"观念,加强"四个阵地""三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注重"生活化、职业化、个性化"教育取向,同时,建立保障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人文化成"思想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它自觉地开启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教化传统,"人文化成"传统中以"人性可化"作为教育依据、以"成人"作为教育目标、以"人文"与"文化"作为教育资源、以"德化"与"感化"作为教育方法的思想,在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华德福教育的"全人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及身心的健康发展。而这种教育模式背后的自然教育观可追溯到卢梭的教育思想。从理论基础看,华德福教育模式的自然观与卢梭如出一辙,且带有自然神论的思想;其次,卢梭倡导社会契约对人的协调、约束作用,而华德福教育思想的"三元社会观"也提出了相应观点;再者,华德福教育采取卢梭教育思想中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教学思路,并科学分期,注重知识实用性、趣味性、学习过程的实践及潜能的激发,逐步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当代人才。这一系列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珍 《科技信息》2013,(6):55-55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他一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他的教育理论精辟深邃,其中"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一部分,本文从家庭生活教育、学校生活教育、社会生活教育三部分来阐释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揭示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指出生活对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问题往往伴生着心理健康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采取针对性措施方案,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该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究,旨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林琳 《科技信息》2013,(12):186-186
陶行知与蔡元培都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在创新教育上有着深入的思考与实践。陶行知的创新观主要体现在其在长期的基础教育实践中创造出的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大学和高等教育制度的奠基人,倡导"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以及科学的方法作为创新的基础。研究陶行知与蔡元培的创新教育思想,可以为目前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出一个整体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知耻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切入点,也是"八荣八耻"的核心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它既是做人的标准,也是道德教育、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的重要环节。当前大学生耻感意识缺失,既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缺陷、社会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有关,也与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缺乏知耻感有很强的关联度。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倡导正确的荣辱观,弘扬传统美德,抓好知耻环境建设,加强"耻德"修养。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之本,民族的力量之源,家庭的希望之星,更是践行"中国梦"的中流砥柱和擎天柱石。因此,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强大力量。该文主要阐述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概括了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后文简称"思政"教育)的主要价值,并基于新文化背景分析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当前高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误区,提出推进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遵循"五项原则",实现"四个转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体育教学内容新体系,实现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