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动态     
在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之际,国家提出了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中长期规划目标.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是我国目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为了科学和高效地控制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安全,从2008年开始,我国实施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该科技重大专项以我国重点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了“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范”、“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战略与政策研究”等6个主题,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3个五年计划开展.  相似文献   

2.
河湖富营养化和河道黑臭是我国城市水环境普遍现象。实践证明清淤、截污、驳岸等市政工程手段不可能彻底解决河道水体污染问题,只有通过生物修复和生态恢复水环境生态系统功能,延长生物链,提高城市水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净能力,才能维护和保持水环境治理的成果,达到治标和治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河道黑臭污染的形成及其治理、富营养化次生灾害表现形式、形成机制以及预防和控制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黑臭河道相应污染治理工程、措施的实施,河道水体污染负荷得到了大大消减、水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黑臭也逐步好转,但营养盐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且可被植物直接利用吸收的营养盐储备充足,同时,黑臭污染的治理使得受损的河道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重建,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极易引起水华暴发、浮萍泛滥、水葫芦"疯"长、水生植物生物量激增等富营养化次生灾害.对于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后富营养化次生灾害的预防和控制必须以城市黑臭河道污染治理为基础,将其纳入到河道污染整治整体规划中.综合运用上/下行效应理论,应从外源控制、内源治理和修复、整体生态系统恢复等角度进行系统预防和控制.同时也应厘清思路,认识到城市黑臭河道富营养化及其次生灾害的形成是城市黑臭河道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应从当前的"黑臭等重污染治理"向"氮磷营养盐控制"转变.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2月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流域水环境管理大数据平台构建"课题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复,列入水体污染防控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水科学研究院紧密围绕国家"水十条"及水专项总体目标要求,重点攻克数据挖据、融合与水环境多模集合模拟等关键技术,深化大数据应用,构建国家流域水环境管理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包括数据汇集、流域管理、决策支持和指挥调度4大模块,为我国水环境改革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梳理了国内外排污许可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实施初期太湖流域排污许可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科技需求.根据对"十一五"、"十二五"水专项太湖技术成果的梳理总结,从控制单元划分、控制单元污染负荷核定、控制单元水环境容量核算、重点行业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评估、排污许可量分配...  相似文献   

6.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自"十一五"以来研发了20余项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为解决单项技术在湖滨带生态修复过程中应用成效局限性问题,基于提升土壤稳定性、改善湿地生境、恢复修复区水生植被、实现长效运行管理等技术需求,选择生态修复区迎风岸坡重建与消浪挡藻技术,基底快速沉降-持久稳定-水质底质改善技术,敞...  相似文献   

7.
2012年6月2日,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办公室在北京会议中心组织召开了"重点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研究"课题的验收工作会议。我校资源学院院长江源教授主持的"重点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研究"课题顺利通过任务和财务2项验收."重点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研究"课题执行期为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  相似文献   

8.
对天津市建成区21条黑臭河道的透明度、溶解氧及NH_3-N等指标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监测,对黑臭河道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和分级.分析黑臭水体的污染特征及黑臭原因,提出"排查评估→污染削减→生态恢复→水系循环→信息公开"分步骤进行黑臭水体整治的总体方案,根据河道特点制定"一河一策"水体污染整治措施,为天津市黑臭水体整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刘国花讲师和刘奕清教授主持申报的“重庆桉树遗传转化与种质创新”项目获准成为“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一“高产优质多抗林木花草分子与细胞高效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2006AAl00109)重大专项课题资助的子课题。  相似文献   

10.
国家新制定的科技计划体系由5类科技计划组成,有各自的支持重点和各具特色的管理方式。从2017年起,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将全面按照优化整合后的5类科技计划运行。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重点,分析自2008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建立以来至今,天津市承担项目的数量及获得中央财政经费支持的情况。新药创制、水体污染治理、数控机床等领域承担课题数量最多,共有95项,占天津市承担课题总数的78.5%,;油气开发、新药创制、水体污染治理等领域获得中央财政经费支持最多。  相似文献   

11.
前言     
正华东师范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水污染控制、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的主要高校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先后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等重大项目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从2015年开始,我国分批实施了海绵城市和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计划,要系统解决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水安全、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如城市内涝、径流污染、水体黑臭和水生态失衡等.应国家环境保护的形势和需要,本课题组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项  相似文献   

12.
近日,由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刘国花讲师和刘奕清教授主持申报的“重庆桉树遗传转化与种质创新”项目获准成为“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一“高产优质多抗林木花草分子与细胞高效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2006AAl00109)重大专项课题资助的子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0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及其周边乡村水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特别是在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几乎都有水体黑臭的问题。黑臭水体不仅影响景观,甚至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我国城市形象和生态安全的重大环境问题,治理黑臭势在必行。针对目前国内黑臭水体难治理、易反复等问题,本文综述近年来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三项新的或改进  相似文献   

14.
底泥黑臭是当前我国城市河道水环境污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利用硝酸钙促生底泥土著微生物以修复底泥黑臭的原位处理技术受到了不少关注,然而对于该过程中关键的硫自养反硝化反应的研究较为少见.文章介绍了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基础研究和相关技术应用情况,论述了硝酸盐介导的底泥硫自养反硝化反应的特点、产生过程、该反应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副产物(N2O、NO-2)累积现象,以及底泥硫自养反硝化相关功能菌群及其生态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在这些研究领域中尚不清楚的一些科学问题.最后指出,对黑臭底泥修复过程中硫自养反硝化反应的脱氮过程、脱氮贡献率,以及该过程中功能菌种群生态特征变化的研究,可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河道黑臭治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黑臭河道底泥生态疏浚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词研国内外生态疏浚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从技术特点、技术流程、技术原理、技术参数、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的应用前景等方面介绍了底泥生态疏浚技术的基本情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开展共性技术集成研究,力求凝炼出适用于我国城市黑臭河道内源(底泥)污染异位处理的共性技术,为我国城市河道污染控制工程提供技术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温州市典型黑臭河道人居环境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温州市山下河和九山外河两岸居民,开展<温州市典型黑臭河道人居环境评价>的抽样问卷调查,拟获取示范河道周边居民对河道水体景观及周边居住环境的整体感知.结果显示:86.2%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需要对河道进行专项治理;近40%的居民对河道两岸生态景观质量评价较好,而有58.6%的居民评价水体环境质量恶劣;河道周边生命线系统...  相似文献   

17.
骆芳  秦雪娜  彭勃 《科技信息》2011,(9):348-349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地表水由于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演变成黑臭水体。本文分析了黑臭河流形成的原因以及危害,概括了国内外现有的治理黑臭河流的技术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并预测了黑臭河流治理在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城市河道黑臭评价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城市河道黑臭的成因及机理,评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城市河道黑臭评价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对目前国内外各类河道黑臭评价模型进行比较,筛选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有机污染指数模型、黑臭多因子加权指数模型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这几种使用较为广泛的模型并进行分析,并对城市河道黑臭评价模型建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KtCQ水体净化器,适用于初期雨水、CSO溢流污染、黑臭河道治理、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和自来水处理等. KtLM高效能污水处理系统,适用于城市雨、污水泵站的就地扩容净化;黑臭河道快速循环净化;污水处理厂扩容及尾水提标. KtIC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适用于村镇生活污水,城市点源污水,河道污水直排口等.  相似文献   

20.
城市黑臭水体空间分布的精准识别对准确和全面治理黑臭水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黑臭水体遥感识别主要的模型算法,包括单波段法、差值法、比值法、黑臭水体模型判别指数法(HCI),结合地面试验测量数据对其进行阈值修订,从修订后的算法中选取精度最高的差值算法对2017年深圳市黑臭水体空间分布进行识别并计算识别精度。结果表明:深圳市建成区内共识别黑臭河段26条,总长度128.409 km。深圳市黑臭水体主要分布在宝安区和龙岗区,且宝安区数量大于龙岗区。其中,宝安区的黑臭水体长度为100.789 km,占该区水体的25.92%;龙岗区的长度为27.620 km,占该区水体的22.04%。黑臭水体遥感识别在城市黑臭水体识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