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9 毫秒
1.
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空间差异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褪黑激素对视网膜功能的调节机制,本实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观察了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表达与分布.发现褪黑激素受体Mel1a免疫阳性结果主要位于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内节和内网状层的细胞突起.在外网状层、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部分细胞的胞体或突起Mel1a免疫染色呈阳性.统计表明,视网膜中央区光感受器层阳性内节线密度(3.3532±0.6941/mm)较周边区(颞或鼻侧)(21.0186±1.5023/mm)明显小(P<0.001);光感受器细胞阳性内节面积占内节总面积的百分率中央区(15.8579±2.2908%)较周边区(43.8575±5.3839%)明显低(P<0.001).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分布特点,提示褪黑激素可能通过Mel1a的介导对无蹼壁虎视网膜生理功能的调节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褪黑激素对视网膜功能的调节机制,本实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观察了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表达与分布.发现褪黑激素受体Mel1a免疫阳性结果主要位于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内节和内网状层的细胞突起.在外网状层、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部分细胞的胞体或突起Mel1a免疫染色呈阳性.统计表明,视网膜中央区光感受器层阳性内节线密度(3.3532±0.6941/mm)较周边区(颞或鼻侧)(21.0186±1.5023/mm)明显小(P<0.001);光感受器细胞阳性内节面积占内节总面积的百分率中央区(15.8579±2.2908%)较周边区(43.8575±5.3839%)明显低(P<0.001).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分布特点,提示褪黑激素可能通过Mel1a的介导对无蹼壁虎视网膜生理功能的调节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鱼类松果体是传达外界信息到体内的主要传感器之一,其分泌的褪黑激素与鱼类生殖活动密切相关.为了阐明大弹涂鱼松果体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运用组织细胞学方法研究了大弹涂鱼松果体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大弹涂鱼松果体位于端脑和中脑之间,由松果体柄和终囊两部分组成,具有背囊结构.松果体柄细长,细胞排列紧密,柄中有空腔,开口与第三脑室相通;松果体终囊膨大成梨形,且有空腔,腔内有皱褶,终囊顶部表面有黑色素细胞;背囊位于终囊下方,形状不规则,其囊壁向囊腔内反复折叠,形成许多复杂、盘旋曲折的内褶,背囊内部可见血细胞.研究结果为将来揭示大弹涂鱼半月周期产卵的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GAP-43在锦鲤荒漠沙蜥和雉鸡视网膜内分布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AP-43具有多种功能,主要与神经元轴突的生长、再生、神经递质的释放及膜泡的吞噬有关.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正常成年锦鲤、荒漠沙蜥和雉鸡视网膜内GAP-43分布.结果显示GAP-43主要分布在内网层,另外,在内核层、外网层、光感受器细胞层因动物不同也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而在节细胞层中3种动物均未发现GAP-43阳性染色.在锦鲤视网膜中GAP-43主要分布在内网层和内核层的无长突细胞;在荒漠沙蜥视网膜中GAP-43主要分布在内网层和外网层,在雉鸡视网膜中GAP-43主要分布在内网层、外网层、外核层和光感受器外节,其中在雉鸡视网膜外核层和光感受器外节中发现阳性分布是在脊椎动物此层发现GAP-43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在人体的大脑中心有一个如同豌豆大小的内分泌腺体——松果体。松果体合成褪黑激素(melatonin),其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下丘脑或直接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从而抑制性腺的活动。松果体的活动呈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周而复始与四季变化和昼夜交替的节律保持同步。昼夜周期中光照与黑暗的交替,引起褪黑激素分泌量的昼夜波动。光照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而黑暗则刺激褪黑激素的分泌,故夜晚中褪黑激素升高,而“规定”人们何时应该上床睡觉。褪黑激素的“时间信号”起着人体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光镜观察了乌梢蛇(Zoacys dhumnades)视网膜的结构,测量并比较了外核层、内核层与节细胞层的细胞数量,分析了视细胞的分布特征,研究了其视网膜结构与生活习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乌梢蛇视网膜中央区分布着大量的视锥细胞,外核层与节细胞层的细胞数量相当,色素上皮层的细胞有许多突起伸向视杆视锥层内,说明乌梢蛇是一种昼行性蛇类.视网膜盲部接近视部处有椭圆形突起,该突起呈连续分布而形成一圈,突起内可见血窦及丰富的红细胞,该突起可能与锥状突和/或栉膜具有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花背蟾蜍变态前后的眼为材料,运用 Con A-FITC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眼变态前后 Con A 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变态前內处角膜愈合处的 Con A 受体较多;晶体上皮的外表面比内表面 Con A 受体多;视网膜各层扬构的 Con A 受体分布差异较大.变态后角膜上皮的细胞膜,角膜基质和角膜内皮中均有 Con A 受体分布;晶状体仅晶体上皮有 Con A受体分布;视网膜中内界膜,内网层,外网层,外界膜,视杆视锥细胞层和色素上皮层的内外表面 Con A 受体较多:节细胞层,内核层和外核层仅细胞表面有少量的 Con A 受体分布.推测眼在变态前后 Con A 受体数量和分布上的变化与眼各部位细胞的分化,结构的组建和视觉功能的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8.
褪黑激素在黄鳝体内分布与生殖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处于不同性腺发育阶段的黄鳝,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了脑、眼、小肠、肝、肾、脾、心、皮肤和肌肉等组织以及血清中褪黑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在黄鳝体内的多数组织中存在(皮肤和肌肉除外),其含量顺序为:眼>全脑>血清>肝>小肠>肾>脾>心.黄鳝脑内,以下丘脑和垂体的褪黑激素水平最高,嗅叶、视盖与小脑居中,端脑及延髓最低.黄鳝体内各组织中褪黑激素水平皆显示出生殖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了解褪黑素对脊髓不同板层的调节差异,我们运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观察了Mel1a受体在无蹼壁虎脊髓中的分布,并对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V和X板层的Mel1a受体免疫阳性细胞胞体形体较小,形态多为圆形;VII层的阳性细胞形体较大,形态不规则,呈圆形、三角形或椭圆形三种.统计结果表明,VI层(22.36±2.36个/mm2)、VIII层(24.07±2.05个/mm2)和IX层(30.56±2.87个/mm2)较I-V层(450.25±9.65个/mm2)阳性细胞明显偏少(P<0.05);VII层(476.90±11.26个/mm2)和X(480.64±12.98个/mm2)板层阳性反应细胞密度同I-V板层(450.25±9.65个/mm2)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褪黑素通过其受体介导除了对脊髓的感觉传输具有调节作用以外,还可能参与调节爬行动物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视网膜下移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视网膜下移植后的定位以及分化后的蛋白表达情况.将体外培养的雄性大鼠MSC移植于成年大鼠视网膜下,4周后取眼球做石蜡切片并用Y染色体鉴定;将MSC用重组腺相关病毒AAV-gfp感染后移植,4周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眼球冰冻切片中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并用4',6-二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MSC进行视网膜下移植,分别于10,20,35和50 d后观察DAPI荧光分布,并在阳性的连续切片上做神经元核(Ne-u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角蛋白(CK)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光学显微镜下Y染色体原位杂交观察,荧光显微镜下GFP观察及DAPI观察均发现来源于MSC的阳性细胞融入了原来的视网膜结构,这些细胞分布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及节细胞层,细胞形态结构与周围视网膜相似;DAPI标记观察表明,移植后至50 d无细胞增生,50 d后阳性细胞数量和分布范围缩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阳性区域的细胞NeuN,NSE,GFAP和CK的表达与周围组织相同.3种标记方法检测到的视网膜结构完整,但某些区域的细胞排列不整齐.上述结果表明,MSC在视网膜下移植后可与原视网膜结构相融合,MSC具有分化为类视网膜结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家鸽、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组织结构与其生活环境适应的关系,用光镜观察了3种动物视网膜的组织结构,测量了3种动物视网膜各层厚度、3个核层的胞核层数及胞核直径。用免疫组化观察了Nogo C蛋白在3中动物视网膜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家鸽、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均由4层细胞构成,在显微镜下分为10层。家鸽、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平均厚度分别为416.29、437.90、419.36μm。毛腿沙鸡视网膜内核层和节细胞层的层数比家鸽和灰斑鸠的多,视细胞数亦较家鸽和灰斑鸠的多。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内核层、内网层、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4层厚度所占总厚度比例(分别为69.77%、68.05%)要比家鸽(49.97%)的高。表明毛腿沙鸡具有比家鸽和灰斑鸠更强的视觉分辨能力和对强光的适应能力,毛腿沙鸡和灰斑鸠的视神经要比家鸽的发达。Nogo C蛋白在正常状态下视网膜中的表达可能发挥某些特定的生理作用,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弹涂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5-HT细胞位于食道、贲门胃和直肠;Som细胞集中分布于食道.少量位于贲门胃;PP细胞在幽门胃分布较多,小肠内有少量分布;NPY细胞位于幽门胃和小肠.4种内分泌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本对其可能的内分泌方式和生理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初孵扬子鳄大脑皮层组织学结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用光镜对扬子鳄大脑皮层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研究 .扬子鳄大脑皮层可分为外网状层、细胞层和内网状层三层 ,神经细胞绝大多数集中于细胞层内 ,内、外网状层中零星分布一些小细胞 .从内侧到外侧 ,大脑皮层可分为海马、新皮质和梨状皮质三部分 ,三者之间无明显界线 ,细胞排布有所区别 .本文对扬子鳄的大脑皮层同其他脊椎动物的进行了比较讨论 .  相似文献   

14.
蟾蜍消化道肥大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不同的固定方法、2种甲苯胺蓝染色方法,对蟾蜍胃和小肠的肥大细胞(mast cells,M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蟾蜍胃和小肠中均有MC分布;MC呈长梭形、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主要存在于粘膜固有层或粘膜下层内,并且有围绕血管、腺泡分布的趋向;胃的固有层内MC少于粘膜下层,小肠固有层内MC多于粘膜下层;胃和小肠肌层中的MC都较少.3种固定方法中,用Carnoy液固定效果最好.在快速甲苯胺蓝染色法中,组织结构清晰可辨,MC易定位,呈紫红色;在常规甲苯胺蓝染色法中,MC不易定位,被染成蓝色.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褪黑激素和消炎痛在反相C18柱上的色谱行为,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溶液体系,主要考察了pH值及洗脱液的组成对色谱保留的影响,对蜥蜴松果体中的褪黑色激素进行了完全分离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大鵟(Buteo hemilasius)胃和小肠的组织结构及嗜银细胞的分布特点,本实验采用生物显微技术和Grimelius银染法对大鵟胃和小肠的组织结构及嗜银细胞的形态和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鵟胃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外膜4层组成,腺胃固有层中充满胃腺,浅层腺为单管腺,深层腺为复管泡状腺;胃黏膜肌层由环行平滑肌构成;小肠无黏膜下层,由黏膜层、肌肉层、外膜构成,黏膜层包括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黏膜肌层较明显,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平滑肌为纵行,回肠黏膜平滑肌为内环外纵行.小肠绒毛无分支现象,绒毛中没有中央乳糜管;小肠肌肉层均由内环行平滑肌和外纵行平滑肌构成.大鵟胃和小肠嗜银细胞的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锥形、长梭形和不规则形等.嗜银细胞的末端有突起,大部分突起常指向管腔,少部分指向固有层.嗜银细胞在不同部位的大小有所不同,在肠腺和黏膜上皮之间的嗜银细胞个体较大,而在固有层基部个体较小.大鵟胃肠道嗜银细胞的分布数量在腺胃最多,依次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肌胃内未见有嗜银细胞分布.大鵟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可能有内分泌、腔分泌和旁分泌3种分泌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鼠嗅球各层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与分布.方法: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法显示NOS阳性神经元在小鼠嗅球中的形态与分布.结果:NOS阳性细胞群主要位于嗅球边缘的嗅小球层和中央腔周围的颗粒层;强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嗅球边缘的嗅小球层内;僧帽细胞层偶见深染的NOS阳性僧帽细胞和簇细胞;弱阳性神经元分布于内颗粒细胞层,浅染且形态较小.结论:小鼠嗅球内有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这种明显的分布可能与小鼠嗅觉灵敏有关,僧帽细胞层深染的NOS阳性僧帽细胞可能与小鼠对气味感知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8.
克隆获得编码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芳基烷基胺-N-乙酰转移酶亚型2(arylalk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2,AANAT2)的cDNA序列,其核苷酸长度为630bp,可编码209个氨基酸.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了生殖季节大弹涂鱼脑组织中芳基烷基胺-N-乙酰转移酶基因亚型2(aanat2)的月周期以及日周期的表达趋势.结果显示,aanat2基因具有明显的半月周期变化节律,即1个月有2个周期,每个周期均出现1个峰值.第1个峰值出现的时间在上弦月附近,第2次峰值则出现在下弦月附近,并且每个周期峰值出现的时间与大弹涂鱼产卵时间一致.此外,aanat2基因的表达在一天之内也呈周期性变化趋势,在12:00—15:00和03:00—06:00时,表达出现2段峰值;而在21:00和9:00时,表达量最低.本研究结果提示,aanat2基因通过影响褪黑素的合成和分泌,参与了大弹涂鱼半月周期产卵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对水猖眼球显微结构的观察。角膜缘、睫状体发达,梳状韧带细小。脉络膜毯(tapetum)是脉络膜和色素上皮之间的折射透明层,为动物适应弱光下增进视力的装置。从光镜下计数所得光感受细胞中视杆细胞占绝大多数之特点,反证了水(犭召)为夜出性动物。从视网膜感受细胞层、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三个层次的细胞比例分析,在结构上大大提高了视网膜的光敏度(light sensitivity)这也与不同种生活习性的演变程度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松果体是一小的核形结构 ,位于第三脑室顶部 ,悬在脑盖上方 ,其功能尚不十分清楚。在显微镜下 ,可见松果体由胶质细胞、血管结构、大松果体细胞与不成熟的小松果体细胞组成。松果体包括中线处分化功能的生殖细胞及成熟的生殖细胞衍生物(内胚层、外胚层、中胚层 )。大量的细胞类型 ,集中于小小的松果体内 ,足以说明松果体区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种类型的肿瘤。1 材料方法1.1 临床资料 :14例松果体区肿瘤中 ;松果体细胞瘤 2例 ,均为女性 ,年龄分别为 3 5岁和 42岁 ;成松果体细胞瘤 1例 ,为男性 ,年龄 5 2岁 ;生殖细胞瘤 6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4~ 3 0岁 ;畸胎瘤 2例均为女性 ,年龄分别为 3 5岁、46岁 ;脂肪瘤 1例为女性 41岁 ;脑膜瘤 1例为女性 45岁 ;蛛网膜囊肿 1例为男性 2 0岁。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为主要症状 ,其中 9例均以此症状就诊 ;视力障碍1例 ;发育矮小、消瘦 2例 ,为肿瘤浸及垂体使其功能低下所致 ;2例表情淡漠、嗜睡、肥胖及偏瘫 ,考虑为肿瘤浸及丘脑下部所臻。1.2 检查方法 :14例均做了CT扫描 ,CT机为siemens公司生产的SomatomPl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