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褪黑激素在黄鳝体内分布与生殖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处于不同性腺发育阶段的黄鳝,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了脑、眼、小肠、肝、肾、脾、心、皮肤和肌肉等组织以及血清中褪黑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在黄鳝体内的多数组织中存在(皮肤和肌肉除外),其含量顺序为:眼>全脑>血清>肝>小肠>肾>脾>心.黄鳝脑内,以下丘脑和垂体的褪黑激素水平最高,嗅叶、视盖与小脑居中,端脑及延髓最低.黄鳝体内各组织中褪黑激素水平皆显示出生殖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2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MnlⅠ和RsaⅠ对常年发情的湖羊以及季节性发情的中国美利奴羊、罗米丽羊、罗米丽(Romilly Hills)×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褪黑激素受体1a(MTNR1A)基因外显子2的824bp扩增产物进行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MTNR1A基因外显子2的在605位碱基处表现出MnlⅠ酶切多态性,在604位碱基处表现出RsaⅠ酶切多态性。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4种绵羊MTNR1A基因第二外显子在RsaⅠ和MnlⅠ酶切位点上都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4种绵羊在RsaⅠ和MnlⅠ酶切位点上各基因型的分布通过χ^2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褪黑激素对视网膜功能的调节机制,本实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观察了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表达与分布.发现褪黑激素受体Mel1a免疫阳性结果主要位于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内节和内网状层的细胞突起.在外网状层、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部分细胞的胞体或突起Mel1a免疫染色呈阳性.统计表明,视网膜中央区光感受器层阳性内节线密度(3.3532±0.6941/mm)较周边区(颞或鼻侧)(21.0186±1.5023/mm)明显小(P<0.001);光感受器细胞阳性内节面积占内节总面积的百分率中央区(15.8579±2.2908%)较周边区(43.8575±5.3839%)明显低(P<0.001).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分布特点,提示褪黑激素可能通过Mel1a的介导对无蹼壁虎视网膜生理功能的调节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空间差异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褪黑激素对视网膜功能的调节机制,本实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观察了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表达与分布.发现褪黑激素受体Mel1a免疫阳性结果主要位于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内节和内网状层的细胞突起.在外网状层、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部分细胞的胞体或突起Mel1a免疫染色呈阳性.统计表明,视网膜中央区光感受器层阳性内节线密度(3.3532±0.6941/mm)较周边区(颞或鼻侧)(21.0186±1.5023/mm)明显小(P<0.001);光感受器细胞阳性内节面积占内节总面积的百分率中央区(15.8579±2.2908%)较周边区(43.8575±5.3839%)明显低(P<0.001).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分布特点,提示褪黑激素可能通过Mel1a的介导对无蹼壁虎视网膜生理功能的调节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鲑点石斑鱼(■ )具网膜运动反应。引起鲑点石斑鱼视网膜黑色素颗粒明显迁移的照度阀值上限为10~(-1)1×,而视链细胞明显伸缩的照度阀值上限为10~(-2)l_x以上。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etinirostris)视网膜在完全暗适应及不同照度(10~(-2)、10~(-1)、10~0、10~1、10~2、10~3lx)下明适应后,并不产生网膜运动反应,推测系通过瞳孔运动反应调节明暗视。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厦门大学海洋学系20年来开展大弹涂鱼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成果,介绍了大弹涂鱼生殖的生理生态,包括年龄生长、生殖力、性腺发育和早期发育、贮精囊结构与功能、精子的生理特性及其冷冻保存、产卵习性、耗氧率和耐低氧能力、幼鱼和成鱼食性、消化酶活性以及毒性效应等.室内水泥池和室外土池生态育苗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成鱼规范化养殖操作管理规程.文中还提出了今后继续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大弹涂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5-HT细胞位于食道、贲门胃和直肠;Som细胞集中分布于食道.少量位于贲门胃;PP细胞在幽门胃分布较多,小肠内有少量分布;NPY细胞位于幽门胃和小肠.4种内分泌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本对其可能的内分泌方式和生理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克隆获得编码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芳基烷基胺-N-乙酰转移酶亚型2(arylalk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2,AANAT2)的cDNA序列,其核苷酸长度为630bp,可编码209个氨基酸.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了生殖季节大弹涂鱼脑组织中芳基烷基胺-N-乙酰转移酶基因亚型2(aanat2)的月周期以及日周期的表达趋势.结果显示,aanat2基因具有明显的半月周期变化节律,即1个月有2个周期,每个周期均出现1个峰值.第1个峰值出现的时间在上弦月附近,第2次峰值则出现在下弦月附近,并且每个周期峰值出现的时间与大弹涂鱼产卵时间一致.此外,aanat2基因的表达在一天之内也呈周期性变化趋势,在12:00—15:00和03:00—06:00时,表达出现2段峰值;而在21:00和9:00时,表达量最低.本研究结果提示,aanat2基因通过影响褪黑素的合成和分泌,参与了大弹涂鱼半月周期产卵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多巴胺是脑内关键的神经递质,它通过与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及其下游的一系列反应来影响基因表达、神经调节和行为活动.在成年鸣禽中,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投射到X区、HVC和RA等鸣唱相关核团,释放多巴胺的量受一定社会情境的影响,从而表现出directed song和undirected song等不同鸣唱行为.获得斑胸草雀脑中多巴胺受体的表达情况,为与社会情境有关的鸣唱行为及其他和多巴胺相关的行为活动的神经机制探究提供了基础,并可促进行为学、电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发现D1受体在斑胸草雀脑中的分布与其mRNA的分布基本一致:在脑的绝大部分区域都有分布;主要鸣唱核团HVC和RA有表达,与其周围区域差异不明显;LMAN中表达量较少;DLM中的表达量较高,并与其周围区域差异明显.但是纹状体内的表达与其周围区域的差异性没有mRNA明显;GCT中的表达量较多,与周围区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C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41例恶性卵巢肿瘤20例良性卵巢肿瘤和2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D44V3,基因及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CD44V3表达阳性率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正常组(均P〈0.05);有转移者CD44V3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1),转移灶阳性率高于原发灶(P=0.01),CD44V3阳性表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受体蛋白及其mRNA在人输卵管黏膜上皮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输卵管黏膜上皮维生素D受体(VDR)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方法:30例输卵管标本取自具有正常妊娠生育史,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行腹式子宫切除术,一并切除输卵管的妇女.输卵管取材包括峡部、壶腹部和伞部,按子宫内膜组织学分期分为增生早期组6例、增生中晚期组9例、分泌早期组7例、分泌中晚期组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人输卵管黏膜上皮VDR的表达.结果:人输卵管黏膜上皮中检测到VDR蛋白及其mRNA表达.VDR蛋白主要表达于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中,部分间质平滑肌细胞核内亦有表达.相同时期各不同部位输卵管上皮细胞VDR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随月经周期变化,各不同部位输卵管上皮细胞VDB蛋白表达发生改变,在增生早期和分泌中晚期较低,与之比较,在增生中晚期和分泌早期其表达明显增高(P<0.01),至分泌早期达最高值;壶腹部输卵管黏膜上皮组织VDR mRNA表达在增生早期和分泌中晚期较低,在增生中晚期和分泌早期明显增高(P<0.01).结论:人输卵管黏膜上皮组织存在VDR蛋白及其mRNA表达,在增生中晚期和分泌早期其表达明显增高,且具有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1)在小鼠脑内的分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一氧化氮合酶在正常小鼠脑内的表达.结果:NOS1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区域,包括大脑皮质、海马、齿状回、间脑和脑干.结论:表明N0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诸多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Max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兔抗人GnRH受体的多克隆抗体,对雄性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神经器官(视神经节、脑神经节和胸神经团)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GnRH受体的免疫阳性物质在雄性三疣梭子蟹视神经节、脑神经节和胸神经团的多个部位都有较为广泛的存在,定位在神经细胞的细胞质和神经髓质中,不同神经器官GnRH受体的免疫阳性强度有一定的差异.三疣梭子蟹神经器官存在GnRH受体的免疫阳性物质,为GnRH参与其神经调节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往的报道显示宫颈癌组织内的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基因启动子发生高度甲基化,并提示其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下降或基因休眠。本研究从蛋白质水平观察ESR1表达缺失与宫颈病变进程的关系及其维、汉妇女族群差异。收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II/III和宫颈鳞癌患者的福尔马林浸泡与石蜡包埋宫颈组织标本共1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ESR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ESR1蛋白在宫颈上皮和间质细胞均有表达,但是随着CIN和宫颈鳞癌的发病进程,其在上皮细胞内的表达逐渐发生缺失;ESR1蛋白表达缺失率在宫颈炎和CIN I组较低(22%),CIN II/III组明显升高(64%),宫颈鳞癌达到最高(76%),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但是在个体年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维、汉妇女族群ESR1表达缺失率的变化趋势有共性,其族群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ESR1表达缺失可能是宫颈鳞癌的早期预警指标,这为揭示该基因高度甲基化相关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肥大细胞在人正常子宫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ast cell,MC)在人正常子宫内膜和肌层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象分析系统,对11例增生期、10例分泌期、9例绝经期子宫组织切片的MC进行测定。结果:人子宫内膜的MC数在增生期和分泌中晚期中明显增多,在分泌早期减少,在绝经期中显著减少。在肌层则未见MC数有周期性改变。结论:MC在子宫内膜呈周期性变化,分泌早期MC数量减少,将有利于胚泡的着床,绝经期MC数量的显著减少,提示其可能与绝经期妇女易患妇科恶性肿瘤相关。  相似文献   

16.
BK 通道,即钙离子激活的大电导钾离子通道,它通过产生快速的后超极化(fA HP)来控制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发放频率。为研究BK通道在鸣禽鸣唱学习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了BK通道在成年雄性斑胸草雀脑中的分布。证实了其在端脑、基底节纹状体、中脑、小脑等脑区都有广泛的表达,其中 RA、HVC、LM AN、X区、DM 等与鸣唱系统相关的核团都有显著的表达。这暗示了BK通道可能与鸣禽鸣唱信息整合、听觉反馈、鸣曲可塑性和稳定性以及呼吸调节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新生物活性肽-daintain/AIF-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分析了乳腺癌组织蜡块切片中daintain/AIF-1的表达.93%的乳腺癌中都有该活性肽的分布,癌旁良性组织中则没有阳性染色或染色很浅.Daintain/AIF-1在乳腺病变级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很大:增生组织免疫后着黄色,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着橙黄色,癌组织则染成了棕褐色.进一步用RT-PCR检测发现,乳腺癌新鲜组织中能扩增出daintain/AIF-1的mRNA,而癌旁良性乳腺组织中的daintain/AIF-1 mRNA极微量,几乎看不到扩增的核酸条带.这些研究表明,daintain/AIF-1在乳腺癌中过量表达,可能在乳腺肿瘤的发展过程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提示daintain/AIF-1可作为乳腺癌病变早期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了解褪黑素对脊髓不同板层的调节差异,我们运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观察了Mel1a受体在无蹼壁虎脊髓中的分布,并对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V和X板层的Mel1a受体免疫阳性细胞胞体形体较小,形态多为圆形;VII层的阳性细胞形体较大,形态不规则,呈圆形、三角形或椭圆形三种.统计结果表明,VI层(22.36±2.36个/mm2)、VIII层(24.07±2.05个/mm2)和IX层(30.56±2.87个/mm2)较I-V层(450.25±9.65个/mm2)阳性细胞明显偏少(P<0.05);VII层(476.90±11.26个/mm2)和X(480.64±12.98个/mm2)板层阳性反应细胞密度同I-V板层(450.25±9.65个/mm2)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褪黑素通过其受体介导除了对脊髓的感觉传输具有调节作用以外,还可能参与调节爬行动物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38例硬皮病患者活检皮肤组织和10例正常活检皮肤组织TGF-β1、Smad/3、Smad4、Smad7表达含量,并结合病例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硬皮病患者组活检皮肤组织的TGF-β1、Smad2/3、Smad4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硬皮病患者组活检皮肤组织的Smad7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在硬皮病患者组内活检皮肤组织TGF-β1、Smad2/3、Smad4和Smad7表达量与患者病情分类、分期、合并有无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没有差异.提示TGF-β1/Smads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对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皖西白鹅延髓内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皖西白鹅延髓的下橄榄核、楔束核、迷走神经背核、疑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薄束核分布有VIP免疫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