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推进对西藏民事习惯的甄别和研究,形成国家法与西藏民事习惯的良好互动,推动国家法的统一适用,文章从历史法制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专题研究三个维度归纳分析了西藏民事习惯的研究现状,从中反思,认为存在基础概念模糊、重历史轻现实、突出整体性忽略特殊性三大问题,明确指出民事习惯法是国家通过一定方式赋予了民事习惯以国家强制力的国家法。以西藏目前仍然存在的民事习惯作为调查研究的新起点,且以各因素类似的小区域为单元进行民事制度整体调查,以此弥补当前西藏民事习惯调查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代理人状态不可验证契约纳什实施惟一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代理人逆向选择导致委托人无法直接识别代理人类型状态,研究真实状态下委托人契约实施惟一性问题。分析讨论了完全信息下委托人的最优契约和逆向选择下的次优契约,建立了信号空间上的纳什均衡与有效配置的映射关系,并推广到逆向选择问题中的类型空间,将委托人契约与代理人状态联系起来,最后研究分析委托人契约纳什实施惟一性问题。研究表明,委托人提供的完全信息下最优契约不具备纳什实施惟一性,而满足代理人激励相容约束的次优契约具备纳什实施的惟一性,并为合理、有效的激励契约设计提供了检验途径。  相似文献   

3.
南戏发展到明代,出现了创作上的分化--重伎艺性的民间南戏和重文学性的文人南戏.历史上,"南戏"("戏文")这一称名包含了文人阶层对艺人们伎艺性扮演行为的习惯认识,它不足以体现文人的文学性剧作的价值和品格,故明代文人阶层意图以"传奇"称名来体现其剧作的文学内涵,以区别于艺人们的伎艺性南戏.这一改称反映出文人阶层对文人南戏价值品格的认定,而选用"传奇"称名也有其文学渊源和戏剧观念背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民事诉讼当事人主体地位的提高,法院职权主义干预的减弱,以及诉讼当事人自主意识的增强,诉讼契约思想日益进入民事诉讼理论中,但由于其是一个新生事物,不少基本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文章从民事诉讼契约的兴起缘由、含义、与实体契约的区别和民事诉讼契约的要件以及效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民事诉讼契约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理论中茁壮成长,尽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婚姻法和生活世界的婚姻的关系,认为婚姻立法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如何对生活世界的婚姻作出解释的过程。“婚姻的法律性质是一种民事契约”从现实、理论和制度价值三个方面,都能对现代生活世界的婚姻作出较好的解释。如果把民事契约论作为婚姻法的立法基点,那么我国婚姻法的立法模式应当围绕民法的特别法来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宋代近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宋代社会所出现的好讼民风、发达的契约制度与书铺机构等因素,催生了发达的书证制度。宋代书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契约与政府档案等书证类型。宋代形成了发达的书证防伪与鉴别技术,书证在民事司法中得到广泛运用,成为民事司法中的"证据之王"。以宋代书证制度为理据,不难看出中国传统司法法具有较强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民事习惯是制定民法典时重要的本土资源。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调控功能,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里,应确认民事习惯的补充性法律渊源地位。  相似文献   

8.
日趋频繁、紧张的集体劳资争议充分暴露出我国倾斜性劳动立法的弊端。劳工权益无法真正得到保护的根源在于以“劳善、资恶”为理论基础的倾斜性劳工立法过分强调国家干预的重要性,严重忽略了“权利”的存在,重新陷入了“身份-契约-身份”的陷阱,导致劳资矛盾进一步激化。劳工权益保障的理想出路是转变倾斜性的保护思路,实行平等的法律保护机制,构建“个人契约-团体契约”的劳动关系理论,将劳资争议纳入到平等协商的轨道中来。  相似文献   

9.
技术研发联盟由于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等约束导致联盟企业间的契约必然是不完全的契约,这种不完全契约引发联盟成员出现机会主义行为而减少关系性资产投入;分析了联盟成员通过持有股权来分享联盟利益形成双边依赖关系以促进联盟成员间的激励相容,通过建立联盟成员与联盟盟主的股权激励机制模型,求解得到最优的关系性资产投入以及最优股权,并分析了相关参数对于关系性资产以及股权激励的影响作用,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对会计谨慎性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本文站在股东的立场探讨会计谨慎性的发展历程,契约、诉讼以及税收因素与会计谨慎性关系,并剖析当前会计谨慎性原则中存在的缺陷,力图加深对会计谨慎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确认民事习惯的应有地位,这造成法官在审判实践中不能充分利用当地习惯公正地裁断案件;同时也使民事法律缺乏社会适应性,导致国家制定法的执行困境,使国家制定法难以得到人们内心的认可,甚至使国家制定法被人们敌意规避。因而,我国的民事立法应该确立民事习惯在民法中的补充渊源地位,化解制定法与习惯的冲突,软化立法以增强法律的社会适应性,强化司法以增强法律在人们心中的严肃感。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政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项目的角度出发,首先运用文献分析和组内访谈设计了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和再谈判测量量表,其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揭示了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之间的作用路径以及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PPP项目再谈判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由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共同构成的再谈判治理机制。根据讨论结果,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PPP项目再谈判有正向作用,并且关系治理对再谈判的作用更为显著;契约治理对关系治理中的合作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治理对契约治理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作用关系,信任与合作对契约治理为正向作用,而关系维护对合同完备性和适应性为抑制作用。契约的天然不完备性,政府和私营企业对合作关系管理不科学是造成大量PPP项目再谈判失败的主要潜在因素,明晰潜在因素间的作用关系是实现PPP项目再谈判有效治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明代词学群体是在乡邦资源的基础上,借助于家庭艺术教育,附属于其它艺术品创作形式之上,多产生于文人艺术家结社的环境之中,因此形成了家族性、非专业性、结社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互惠性视角下的知识型企业知识转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知识型企业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经验性地研究揭示了互惠性企业环境下心理契约对知识转化激励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互惠性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性地重构了知识型企业的心理契约,从而促进了知识转化的实现,但这种激励机制存在片面性,有待改进和拓展.  相似文献   

15.
三级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供应链的契约协调机制一直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数量折扣契约作为契约协调机制之一能实现供应链的协调。然而当突发事件造成市场的需求分布变化时,这个协调将被打破。为此在考虑市场规模变化,额外成本是非线性的情形下,分别讨论三级集权、分权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最优策略,并证明该策略具有抗突发事件性。最后通过计算示例对最优策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无形的心理契约不仅释放着有形契约关系的影响力,也存在其衍生价值——心理契约信用。在经济全球化重塑的非传统雇佣关系中,隐藏着普遍的心理契约信用危机。如果心理契约存在的主体回归至广义古典学派界定的政府、企业和员工,则集合了有形契约信用和无形契约信用双重内涵的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其信用品质的交互影响、辐射影响,无疑构成为分析政府、企业和员工三方心理契约信用互动规律的简约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基本心理需要、心理契约、组织创新氛围与研发类员工前摄性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然后运用调研数据、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对研发人员前摄性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心理契约在基本心理需要与前摄性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在基本心理需要与前摄性创新行为之间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宪法义务的产生是源于人们对于幸福的承诺,即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幸福而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定的合作手段,并把这种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维护社群存续的合作习惯于建立国家之后以宪法契约的形式制度化。国家起源、人性论、和谐社会、自由主义等思想构成了宪法义务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内在的预示了宪法义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于具有多个竞争销售商的两阶段供应链,针对干预事件下销售商面临的需求分布发生变化、供应链协调将被打破等问题,研究了利益共享契约协调决策,得到了干预事件对供应链的影响.当干预事件造成市场需求变化不大时,保持原始生产计划的契约仍能协调供应链;当市场需求变化很大时,原契约不再协调,必须调整生产计划.研究得出了供应链对干预事件的最优应对策略,提出了具有抗干预性的利益共享契约,并用数值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正契约精神孕育了人的"诚信观念",不仅在中国受到尊崇,也是西方文明的主流精神,西方商业文明的基础,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契约精神的国家是值得信赖的国家,具有契约精神的民族是值得托付的民族。《信托和契约精神》,是车耳先生经过长期思考、多年笔耕不辍的又一部新作,以信托理念、信用习惯和契约精神这三种关系为主线,列举了许多国内外生活中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