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九龙牦牛产肉性能及肉质特性将为开展九龙牦牛选育,提高牦牛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1988年10月3~7日在九尼县城对2.5岁到成年的不同年龄组九龙公牦牛和阉牦牛进行了屠宰测定。共测定斜卡和洪坝两类系的牦牛15头。比较分析了不同类系及不同年龄牦牛肉用性能的多个指标。结果表明,6岁以上阉牛的屠宰率为55.26%,净肉率为45.43%,胴体产肉率为82.23%,骨肉比为1:4.44,眼肌面积达66.98cm~2。在15头牦牛胴体的9~11肋骨肌肉中取闷样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测定了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灰分、钙和磷的含量及肌肉热能值,并对肌肉中各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表明牦牛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特点,是一优良的肉食品种。  相似文献   

2.
九龙牦牛肌肉组织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纤维的细度与密度以及肌肉肌纤维与结缔组织之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肉的品质。作者于1989年研究了九龙牦牛的斜卡、洪坝两类系14头2.5~6.5岁以上健康牦牛背最长肌的组织学特性,并与其它牛种相同部位肌肉组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九龙牦牛肌纤维直径为41.94~53.66μ,肌纤维密度为301.6~336.45(N/mm~2),并测定了不同年龄九龙牦牛背最长肌内肌纤维与结缔组织体积比(%)。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九龙牦牛的肉质细嫩,品质良好,为九龙牦牛作为肉用型牦牛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肉质性状是畜禽最主要的经济性状.为阐明九龙牦牛(Bos grunniens)肉质的特性,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九龙牦牛(n=107)肉的部分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0.5岁犊牦牛背最长肌的蛋白质、肌内脂肪(IMF)和肌红蛋白(Mb)含量、剪切力等均显著低于成年牦牛,而这些指标在成年公牦牛与成年母牦牛之间差异不大.不同年龄成年九龙牦牛背最长肌IMF含量接近,提示其IMF沉积受年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牦牛背最长肌剪切力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与成年黄牛相比,牦牛背最长肌IMP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熟化后p H下降幅度小.本研究还建立了九龙牦牛肌肉双向电泳方法,为阐明肌肉差异表达蛋白提供了方法.九龙牦牛肉的蛋白质、IMF和Mb含量以及剪切力等与黄牛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暖季育肥的麦洼牦牛的肉质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测试和分析,测定了10头供试牦牛肌肉中的PH值、系水率、肉的贮存损失、熟肉率和烹调损失率,肉色及大理石纹评分等,分析了肌肉中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含量及氨基酸含量;还测定了牦牛脂肪的熔点、碘价和皂化价,暖季育肥的补饲添加剂和埋植增重剂除对肉质特性的某些指标引起一些改变外,并未使肉质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牦牛埋植增重剂后引起肌肉中激素含量增加,牦牛肉质特性的研究对探明影响牦牛肉品质的因素,牦牛肉的保存和品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将为牦牛肉品资源的开发利用积累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计划地开展九龙牦牛毛绒的开发和利用,连续五年对九龙牦牛产毛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幼龄母牦牛剪毛量为1.25kg~1.51kg,3岁以上母牦牛剪毛量具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公牦牛剪毛量为1.27kg~4.31kg,存在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直到6岁以上剪毛量趋于稳定.幼龄牦牛含绒率显著高于成年牦牛(P<0.01),净毛率为80.43%~94.79%.两类系(斜卡和洪坝)间产毛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它牦牛品种研究结果比较,表明九龙牦牛具有产毛量高、含绒率高和净毛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1988年4~5月对引进到青海大通牛场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九龙牦牛的适应性、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与行为表现等进行了调查、观察和测定,并对其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青海高原的生态条件下,九龙牦牛是适应的,生长发育良好,并表现出良好的产毛绒性能。  相似文献   

7.
对西双版纳斗鸡的体型外貌、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特性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斗鸡体型高大,骨骼粗壮结实,胸肌发达,30日龄到60日龄之间的生长速度最快;产肉性能优良;肉质好,营养价值高,60日龄胸腿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4.91%和22.71%,脂肪含量分别为0.84%和1.85%.同时表明,日龄、性别对产肉性能和肉质特性影响较小,而部位对肉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牦牛产毛性能的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牦牛(Bos grunniens)是高寒牧区特有的畜种,它既产肉又产奶;还产毛。是当地牧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全世界共有牦牛1300多万头,而我国就有1230多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0%以上。过去对牦牛的产奶,产肉性能研究较多,但对牦牛毛绒的研究甚少,对牦牛毛绒的利用,除用毛制绳  相似文献   

9.
产毛和产绒是牦牛的特异经济性状。作者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2岁九龙牦牛的9个主要体尺和毛绒品质性状与毛绒产量的关系。结果初步表明,绒长、毛长、体高和胸围是决定个体毛绒产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九龙牦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年10月对牧养在高山草场的47头1.5岁和4.5岁的九龙公、母牦牛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颈静脉采集血样,测定常规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清蛋白质含量、血清多种酶、血清电解质、血清脂类、血糖和肝功能等20余项生化指标。公母牦牛间和不同年龄间在许多生化指标上均无显著的差异性,本文对九龙牦牛生理生化指标的系统测试,为开发九龙牦牛选育提供一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食品供应链溯源系统中,数据采集和记录的机构相对独立,存在着数据易受篡改、主体间信任等问题,架构了区块链赋能牛肉供应链可信追溯模式,设计基础信息维护、生产管理、智能合约、溯源管理模等核心信息管理模块,通过数据信息将资金流、牛肉商品流和物流紧密整合在一起,并利用HTML+CSS+JavaScript+mysql搭配Hyperledger Fabric技术实现了溯源系统的设计并模拟使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溯源系统基本可以实现从牛肉养殖到销售的实时跟踪、追溯和监管,提升牛肉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2.
曹广强 《科技资讯》2014,(7):219-220
中原肉牛主产区作为中国肉牛产业的重要产区,在中国牛肉主产量中占比超过1/3。但是近年来牛肉产出有所下降,笔者采用比较优势的方法对中原肉牛主产区的比较优势状况进行研究,明确中原地区肉牛产业发展思路,为有关部门在主产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宋小美  戴晓江  孙长坤 《河南科学》2014,32(7):1295-1299
矿石的损失率与矿石的贫化率是矿山企业在生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两项指标.介绍了露天矿山贫化损失的计算现状和炮孔Voronoi图的原理,以3DMINE为平台,实现了炮孔数据库Voronoi图和爆区矿岩量和金属量的自动计算.在复杂多金属矿山中引入当量品位,并将炮孔数据库Voronoi图应用于复杂多金属矿山矿石损失和贫化的管理,解决了多金属矿山贫化损失计算问题,提高了矿石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满足矿区生产指导的需要,同时提高矿山企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大黄质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黄药材的总灰分、酸不溶灰分以及其所含有的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4个方面对6种不同产地大黄的质量做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6种大黄的总灰分和酸不溶灰分含量有较大差异,从酸不溶灰分含量看,九龙大黄含量最高为0.66%,昌都大黄含量最低为0.16%;6种大黄的蒽醌类成分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结合蒽醌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甘肃大黄1.72%、九龙大黄1.63%、广元大黄1.47%、甘孜大黄1.33%、青海大黄1.06%、昌都大黄0.82%.  相似文献   

15.
牛肉经酶解后喷雾干燥,得到酶解牛肉多肽粉,对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蛋白质含量87.5%,总脂肪含4.54%,氨基酸种类齐全,构成比例符合WHO/FAO标准,其人体需要量最大的赖氨酸和亮氨酸含量高,对人体有益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Mg、Ca、Zn、Fe、Cu.富含维生素E、B1、B2.酶解牛肉多肽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功能性保健品,具有很高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张淑玲  唐晓英 《江西科学》2008,26(2):234-238
通过对16份樱桃番茄材料比较试验,调查了各樱桃番茄的物候期、生长状况、产量及园艺性状指标。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份材料可分成3类,其中第Ⅰ、Ⅱ类为优质品系,包括9604-11、9604-10、哈引红珍珠,其品质优良、性状稳定、商品性好,较适合上海地区载栽培,可在生产中作为特色品种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