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离子极化理论解释过渡键型无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归纳讨论这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无疑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σ键和σ配键,π键和配键的形成,形成方式,条件及π配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主要论述了氢键的形成、特征、种类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对氢键与氢桥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的键合与结构戚冠发(辽宁师大化学系大连116022)林洪宾(贵州师大化学系贵阳550001)凡过渡金属与羰基配体形成的一类特殊的无机化合物;就称之为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它是一类既有理论研究价值,又有应用研究价值的特殊的一类化合物。例...  相似文献   

5.
无机化学中常见共价键有双电子σ键(包括σ配键)、双电子π键、单电子键、三电子键、离域π键、多中心键、反馈π键(包括d-pπ键、d-dπ键和π←dπ键)等.不同化学键的形成,对物质性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讨论无机化合物中常见共价键形成条件和特征,对物质性质影响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探讨了离域Π键形成的条件及离域Π键对物质性质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7.
系统探讨了离域π键形成的条件及离域π键对物质性质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DV-Va-SCC方法和自然键轨道法研究(Be(NMe2)2)3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进而根据Natiello和Medrano键级定义计算了分子中有关原了障的键级,根据徐光宪共价新定义计算了其中铍原子共价,结果表明,四配位的铍原子与邻近的4个N原子各形成了一个σ键,键级均为0.72;三配位的铍原子除与两个桥联N原子各形成一个σ键(键级均为0.77)外,还与端接N原子形成了两个共价键,键级为1.  相似文献   

9.
过渡金属卤化物和羧酸盐簇合物的键价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原子簇化合物键价计计算公式,对过渡金属卤素和氧簇合物成键情况进行了分析,这类簇合物既可以形成M-M多重键,又具有空轨道,可增加σ配体,其价轨道总数与金属键数目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S-S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估算同-异核原子任何键级多重键键长的公式,其结果与实验值接近。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distance matrix W, the novel topological index WF is defined by the matrices X, W, L, as WF=XWL. Where X is a row matrix, which expresses the bonding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adjacent atoms; L is a column matrix express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vertexes in molecules; W is a distanee matrix, which expresses the chemical environment of the atoms in the molecule, the properties, the chemical environments and the interaetion of the vertexes in a molecule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is definition. Hen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dex WF to multiple bonds and heteroatomcontaining orgarlic systems or inorganic systems is possible. Goo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achieved not only in the prediction of the standard formation enthalpy of methyl halides, titanium halides, but also the retention index of gas chromatography of the hydrocarbons.  相似文献   

12.
多金属氧酸盐(POMs)作为一类新颖、独特的无机构筑单元,可以通过调节合成条件使端氧或桥氧活化,从而得到多种化合物。为了研究POMs的电化学性质,选择Keggin-型磷钼酸和1,4-双(咪唑基)丁烷(L),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多金属氧酸盐的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H2L)3(PMo12O40)2,研究了该化合物对于亚硝酸盐的电催化活性。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热重、X射线单晶衍射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化合物进行表征,探讨了合成过程中反应条件(例如pH值)与目标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和电催化性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多酸是通过氢键与配体连接的三维结构,属于Triclinic晶系,空间群为P-1;荧光分析表明,化合物的荧光主要来自配体贡献。该化合物对亚硝酸盐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有望用于实际样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的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在无机化学试验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介绍了作者尝试从试验操作技巧,正确观察、记录、分析、解释试验现象及归纳、总结元素及化合物变化规律等方面指导学生试验,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粘结剂对球团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无机、有机及无机/有机复合粘结剂对球团性能的影响,同时讨论了结剂粘度和配量与球团性能指标的关系,并指出了各类粘结剂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二烃基二硫代磷酸酯合过渡金属配合物与氮碱加合物的性能,合成了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钴(Ⅲ)配合物,利用其与邻菲咯啉的加合反应,得到了Co[(C2H5O)2PS2]2(C12H8N2)配合物并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Co(Ⅱ)与2个二硫代磷酸酯的4个硫原子和邻菲咯啉分子中的2个氮原子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二硫代磷酸酯分子中的磷原子与2个硫原子2个氧原子形成四面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克莱森酮酯缩合法合成了二苯甲酰甲烷(DBM),并用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二苯甲酰甲烷的基本性质,化合物在270~380 nm的紫外区出现强吸收带,其化学结构式存在烯醇互变,液体状态下以烯醇式为主,易于形成分子内氢键.  相似文献   

17.
Mo(W)S4^2-与金属M(M=Cu、Fe、Zn、Ag、Ni、Sn)表面发生配位化学反应,得到不溶性且具有装饰效果的Mo(W)-S彩色簇合物膜。随着反应时间或加热时间的变化,膜呈现不同的具有金属光泽的颜色。这种膜层属于功能性修饰层,不仅赋予金属表面以美观的外表,而且提高表面的光洁度和清洁度,增强金属'一的抗腐蚀性能。本文采用加速腐蚀实验、LSV、CV、FT-IR、FT—Raman、XPS和AES研究了Mo(W)S4^2-在金属表面的成键特征和波谱变化,探讨了簇合物膜的组成、性能、结构、化学状态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膜层中存在桥基Mo(W)-S—M键、端基Mo(W)-S和Mo(W)-O键。膜为多分子层组成的复杂体系,其颜色是各组分统计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稠油油藏堵塞类型多样、成因复杂等问题,研制出了新型复合有机酸HYJS-3酸液体系,并通过实验优选出了一套适合海上稠油油田的高效复合酸化解堵增产体系,体系包括有机解堵液、前置液、无机解堵液和顶替液。分析了复合酸化解堵体系的作用机理,并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了现场试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高效复合酸化解堵体系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海上稠油区块对酸化施工的要求。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截至2015年4月,高效复合酸化解堵技术在海上某稠油油田W区块现场应用4口井,施工成功率100%,酸化平均有效期195 d,累计增油量达3 907 t。该技术施工工艺简单,解堵后增产效果明显,有效期较长,达到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多金属氧酸盐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和优良物理化学性质的无机化合物,其结构组成多样,同时具有酸性和氧化性,可作为酸型、氧化型或双功能型催化剂,目前对其结构发展的研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20.
对硅基介孔材料的功能化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调研.在概述硅基介孔材料基本性质和改性条件的基础上,总结了对其进行改性的三类主要方法及其改性原理,包括无机、有机、无机-有机复合改性.针对各类改性方法,详细综述了硅基介孔材料改性前后性质的变化特点,以及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理,并对改性硅基介孔材料吸附重金属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