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古代城市除了满足经济、社会的功能外,还有着特定的礼仪、象征文化的特征。云南建水古城兴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格。作为明清时期在滇南兴起的城市,从城市的建置、规划到建筑的设计都有着它特定的文化象征内涵。  相似文献   

2.
科举文化对明清小说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反过来明清小说也会对科举文化产生作用,科举文化对于小说当中的人物塑造、题材和语言等多个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小说又促进了科举文化的繁荣,让明清文化更加发展。本文主要对科举文化和明清小说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对明清文化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人类任何历史现象都是在特定的文化领域内形成的,故宫作为明清两朝帝王宫殿,其规划建设必然与传统文化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试从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思想对故宫建筑的规划格局以及建筑单体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文化作为西北地区主导性的宗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北地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唐、宋、元和明清几个阶段,对西北地区的民族及其养生健身行为产生了强烈影响.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西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是贞节观念较为发达、普及的时代,尤其是清代,但是清代社会尤其是下层民众中存在着大量的再嫁、逼醮、抢醮等现象,"仓廪实而知荣辱"比程颐所倡导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德标准更适合下层民众,从"理"到"利",则是清代妇女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土司戏曲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明清时期是土家族土司戏曲兴盛时期,由于保存完整且又具有民族特色,因而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土家族土司戏曲音乐在调式音阶、旋律进行、曲式结构、唱腔等方面与其它戏曲音乐不同,有着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明清石湾陶艺在人物陶塑、日用器皿等方面深受中国绘画影响,取得了眸子刻划、衣纹处理两大艺术成就。石湾陶艺受中国绘画影响有着深刻的中国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的历史大背景,也与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画师人材辈出、陶艺家颇有艺术素养有关。考察这一历史背景,才能窥见石湾陶艺在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族际通婚是反映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变量。该地区历史上的族际通婚大致经历了先秦时期、秦汉至唐宋时期、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等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由个别通婚向集群通婚发展、由上层统治者通婚向下层民众通婚发展、由一般通婚向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轨迹。影响该地区族际通婚的主要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自然因素五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常州府文人结社风气浓厚,是江南文人结社的重镇之一。该地区社团的数量多,地域分布广泛,发展过程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并且具有形式多样化、成员家族化以及文学色彩甚浓的特征。明清常州府的文人结社是江南文人结社总量上的累积,更在形式上与声势上有所补充。常州府的结社文化,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地域文学乃至江南文学生成的重要力量,对于研究结社史、地域文化史以及文学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明清以来,云南腾冲和顺古镇乡民走出国门、留学海外、学风兴盛、新学思潮风起云涌,这都与"耕读文化"的世代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里迄今依旧保留着古朴典雅的建筑风貌、积淀深厚的文化,秉承着"耕读传家"的祖训。通过对古镇文化景观进行深入分析,将文化特色与生态景观相结合,延展出一系列开发体验模式。  相似文献   

11.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未清初,唐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唐宋词籍的汇刻和唐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唐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论清代贵州社学的发展与衰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前期,清政府曾沿袭明朝的地方教育体系,在贵州的广大城乡建立了社学,但由于清统治集团推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政策,乾隆年间宣布裁革贵州境内的所有社学,社学从此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3.
《草堂诗余》是一部“重北宋、轻南宋”,独尚绮艳婉丽词风的一部词选,在流传中享有盛名,尤其在明代流传甚广,对明代词风、词学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清初承袭明代词风、词学观念之影响,且为反拨明末淫靡词风,《草堂诗余》在清初一时被重新接受.但由于《草堂诗余》取径狭隘,以绮艳婉丽为词风本色,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晚明淫哇之风,但最终无法避免流入淫靡,且受当时社会情况、清廷文化政策之影响,《草堂诗余》受到了批判,乃至最终摒弃  相似文献   

14.
明朝末年,已成为清朝藩属国的朝鲜仍派人与明朝进行秘密联络。于是,一些明军将领便产生了“联鲜图奴”的想法。崇祯十三至十五年,副总兵王武纬先后三次率船队由登州出海,与朝鲜方面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但明朝在明清战争中居于劣势,并不能提供强大武力支持朝鲜公开反清,朝鲜与明朝并未能达成正式的盟约,“联鲜图奴”之议最终只能流于空想。  相似文献   

15.
明清晋商会馆历经400余年的发展,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列于全国政治经济要冲、工商业城镇及交通网点上,为晋商兴盛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在介绍明清晋商会馆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晋商会馆的时空分布及选址特征。  相似文献   

16.
明遗民魏禧在清初的交游及生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康熙元年之前:隐逸易堂,结交里中志行纯笃者;二、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二年:四游江浙,图谋恢复;三、康熙十二年之后:经营后世、屈交清吏。他的一生体现了一名典范遗民的忠贞、坚韧与通达。是清初遗民群体生存状态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明清诗学视野中的诗韵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韵”作为诗歌审美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诗韵审美特征的探讨;三是对诗韵创造与生成的考察。明清诗论家对诗韵的论说,多方面地展开了古典诗韵之论,将南朝以来人们对诗韵的阐说予以了提升和深化。  相似文献   

18.
明代图书交流 ,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明朝与朝鲜李朝图书交流主要以朝廷赐书为主 ,而与日本交流则以民间为主 ;中外图书交流又促进了各国的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大量的历史文献论述了以饲养马、牛、羊等牲畜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在青藏高原诸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明代至清前期,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自然条件的特殊性,畜牧业生产依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肩负着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明清政府在高原地区和接近高原地区设置的官营茶马贸易和官办马场,客观上对民间畜牧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以史为鉴,如何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条件下推动高原地区经济的发展,以满足当地人民日常生活所需也是我们当代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南宋以来,温州地区经历了以闽籍徙温移民族群为主导的四次移民浪潮,分别是南宋时期因为“淳熙水患”而造成的补籍移民浪潮、明代初期卫所制度下的卫戍移民浪潮、明代中后期出于生存压力而出现的移民浪潮以及清代初期动乱所导致的移民浪潮,这四次移民浪潮使温州南部的平阳、苍南等地至今仍保留丰富的闽文化遗存和完整的闽文化社会形态,这四个时段成为南宋以来闽籍徙温移民的四个重要契机。对这四次移民契机形成原因及具体状况的探讨,有利于后人进一步研究南宋以来闽籍徙温移民宗族社会的发展与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