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准确地把握了近代中国国情,抓住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盟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它贯穿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应该只有一个,而不是两个,根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阶级关系变化的实际,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的联盟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一观点的确立,又是通过对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探索近代化道路为什么失败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胜利的分析后得出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使原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传统角色为中心的角色文化受到冲击。为近代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提供了契机,同时,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也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异常激烈的新陈代谢。但是由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及文化的顽强有在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等原因的制约,近代中国社会最终没有能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本文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特点及障碍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盟与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可谓是“文化昂进之时代”。①在短短百余年间,近代社会历史的剧烈变动,使社会思想领域呈现出跌宕起伏、交融分化的复杂景象。自鸦片战争以来,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人先后发生三次大反省,与此相伴随的,反映在社会思想领域先后出现了三大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民主革命思潮、五四文化启蒙思潮,沿着器物———制度———文化这条所谓的“西方化”运行轨迹依次演进。它们既影响着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又反映着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近代化的双重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因而,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盟体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成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正是没有认清这一主要矛盾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是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以契约为运作形式。市民社会的建构对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和发展中国的市场经济,促进政治民主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家应确认、扶持和促进市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纾的翻译小说与近代社会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林纾被认为是守旧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实,无论是他的诗,还是翻译小说,都与近代社会思潮有诸多相因相合之处,如爱国主义,妇女解放,实业救国,改革维新等。林纾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进步是起过积极推动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中国实现了由传统王朝国家政治体制向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跨越,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形态也相应地发生着改变。西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由于列强对西南边疆的贪觊,不断地向西南边疆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西南边疆问题被迫卷入了国际化因素,这也是近代中国边疆问题的一个突出特征。西南边疆地区的民族与宗教庞杂,存在着政教合一、土司制度等政治制度,增加了西南边疆问题的复杂性。民国时期西南边疆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态是近代以来中国边疆社会政治形势不断变化、演变的表现,也是近代中国边疆问题的缩影。通过对西南边疆复杂社会政治生态的分析、总结,对于深刻认识近代西南乃至中国边疆问题的复杂与严重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形成对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筑历程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1.
推进并实现社会信任模式的现代转型,提升全社会普遍信任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现代公民社会的欠发达和不成熟,执政信任方面仍存有较多不足,因而目前我国社会信任存有一些突出问题。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指出当代中国社会信任模式现代转型的基本路径:应以发展公民社会为基础工程,以提升执政信任为关键环节,持续提升社会整体信任度。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使古老中国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随着贸易的发展,近代社会对贸易的心态出现了由封闭到开放、由传统的道德观向更加注重实用的功利观嬗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小议现代汉语社交称谓语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称谓语系统复杂而丰富,但我们却常常面对无称可呼的困惑.在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人们普遍接受的通称,"先生"、"小姐"、"师傅"、"同志"似乎都不是.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揭示了人们在社交称谓语的选择和接受方面所面临的困惑,并且进一步探讨了称谓困境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场域:现代社会研究的另一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勒温和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场域"作为一个个体和社会的关系研究的综合平台,协调传统社会中个体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之间的紧张关系。"场域"是现代社会研究的另一种视角,也为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古奥运会之所以能够实现伟大复兴,是因为顾拜旦将古代奥林匹克精神与欧洲文艺复兴和欧洲工业文明的成果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使之更符合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顾拜旦所推崇的古奥林匹克主义精神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最终完成世界和平有着积极的作用.这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古奥运会之所以能够实现伟大复兴,是因为顾拜旦将古代奥林匹克精神与欧洲文艺复兴和欧洲工业文明的成果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使之更符合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顾拜旦所推崇的古奥林匹克主义精神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最终完成世界和平有着积极的作用.这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现代图书馆社会职能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列举了各种有关现代图书馆社会职能提法的同时,着重探讨了现代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变化对现代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在从农业文明向工商文明和信息文明、生态文明过渡的重要转型期,不仅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会产生结构性变迁,也会在审美心理、审美文化和艺术样态方面发生质的改变,具体表现在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时代文化、职业文化、城乡文化、性别文化、年龄文化、教育文化等领域及其艺术反映形式中.对不断萌生和变革中的当代社会文化作审美分析,以文化生态审美观念促进社会文化系统在巨变中保持要素互补、结构均衡、功能协调,实现文化生态平衡,会利于中国社会在快速转型中维持良性运作、稳态进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社会称谓语的选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联理论为基础,对现代汉语中的社会称谓语进行分析,给出汉语社会称谓语的选择因素和选择模式。研究发现,汉语社会称谓语面称的选择受社会身份、关联因素、情景因素和最小化原则等制约;背称的选择受共享知识、关联因素和最小化原则等制约。在具体语境中,交际者根据选择因素,寻找相关的选择路径,恰当地称谓对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