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要真正配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就必须努力塑造自己的师德形象,用自身的思想、情感、信仰、道德、习惯和才能,通过各种行为去影响人、教育人.不仅用语言传授知识,还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灵魂.这种影响决定着学生一生的发展方向和水平.本文结合师德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其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
钟艳 《科技信息》2012,(30):11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历史使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重;教师大计,师德为先。所谓师德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加强教师师德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是营造高校优良教风、学风的基础,是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一、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1.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是高校育人的基础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加强师德建设则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教育人才的社会重  相似文献   

3.
华胥梦与周公梦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当中极富有影响力的审美意象,既是士人复杂心态的集合体又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士人心态,堪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永恒的主题.作为古代中国人政治审美倾向的反映,它们的形成与流传是古代士人积极入世的真实写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这两个梦意象早已经融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之中了.  相似文献   

4.
试论大学师德文化的内涵、功能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育贵在良师,师德是大学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大学师德文化要求大学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师德价值观,创造一种师德文化氛围。大学师德文化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软约束及辐射等功能,然而当前大学教师师德文化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正视问题努力进行大学师德文化的再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是我国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自身素质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道德素质是教师自身素质的灵魂。师德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形成的关键。高校应该从"深化理论学习,树立崇高品德;提高知识储备,增强执教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科研水平"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6.
周秀慧  康国定  潘林珍 《科技资讯》2012,(26):241-242,244
本文以教师基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责任、态度、纪律、技能、良心、作风和荣誉八个因素协同作用因素为基础,阐述了师德的核心内涵是崇高的责任与神圣的义务;敬业爱生是师德修养的起点和灵魂;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基础;团结协作是师德的重要内容;教育创新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职业与人生发展的幸福是是师德修养的卓越归宿;从教师的个性与性格、职业倦怠等心理素质以及人际智能、自省智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等多元智能视角,分析阐述了师德建设与发扬的深层次内涵和卓越能效。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优化教师的心理素质,提高教师智能水平,避免教师认知偏见的不良影响,对于当代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对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完善和提升,对于社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均具有非凡而持久的教育源泉力。  相似文献   

7.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高尚人格的职业体现,也足当好一名教师的力量之源。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而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又必须从落实人本理念、改善管理环境、建立制度机制等方面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自身的不懈追求、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时代赋予的重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只有把教育当作一项崇高的事业,以出众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去感染、教化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重视教育、重视师德的优良传统。早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小学生评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几乎所有评语开头都是"该生"一词,用"优点、缺点、希望"的固定模式来表述,用词惊人的相似,张三和李四的评语差不多,本学期和上学期的评语也是大同小异.其语言假,使人不信任;语言乱,使人看不明;语言平,使人感到教师太无能.那成人化的内容,形式主义的词语,教训人的口气,沿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以至到目前,还困扰着很多老师.教师的"劳而无功"、学生的"无动于衷"、家长的"漠不关心",已经使评价的作用荡然无存,其实传统的操行评语最大的弊端,就是它忽视了教育民主,忽视了人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师者,人之模范也.”中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历来视师德为道德楷模.在这世纪之交的伟大时刻,在我国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社会转型时期,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不断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突破的变革时代,我们研究新形势下怎样加强师德建设显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将有利于唤起教师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而奋斗的良知,有利于激发教帅对青少年一代倍加爱护关心的内在情感,有利于增强教师群体对历史赋予的重任的承受能力,为我的跨世纪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敬业是教师的天职,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培养人的质量,乃至教育的成败。师德反映的是一种内在的修养,美好的内心世界转化为行动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只有这样,才堪称人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教师的使命、时代要求出发,论述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重要意义;提出师范院校教师师德修养的五个方面要求。这对广大教师,特别是师范院校教师正确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和提高自身师德修养水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尚的师德是一名教师必备的条件。为人师表是师德的基本核心,博爱和责任心是师德的精神动力,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敢于承认错误是师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周颖 《科技资讯》2006,(8):152-152
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改革。时代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代有创新能力,能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代新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跨世纪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胜任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切实加强师德建设。而“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树师表”恰是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是双向的活动.教师在活动中,既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又不能越俎代庖;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新课标的灵魂.因此,教师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发挥出角色作用,是语文教学"柳暗花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肖丽利 《科技信息》2011,(33):350-350
时代的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奥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相互接触"中,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自身人格对青少年心灵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所以要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首先要着眼于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塑造。而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英语的语言能力、娴熟的教学能力、良好的道德品德和师德以及优雅的仪表、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指引下务必要求其知识传授者要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而知识与技能往往通过教师的言行表达出来,职业道德也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当中.在高职院校教师师德修养的过程中,"慎独"是一种重要的师德修养方法,更是师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师德境界.高职院校师德修养的实质,决定其修养的根本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8.
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认识出发,浅析了做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师德。  相似文献   

19.
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认识出发,浅析了做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师德。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新生一代的雕塑者,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大力进行师德建设,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意义重大.许多年来,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经济冲击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学校这片净土.由此带来了--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