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DEA方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测算,并建立国际知识溢出分析框架,检验了基于进口贸易和FDI渠道的国际R&D资本对中国TFP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国内以及基于进口贸易和FDI渠道的国际R&D对TFP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对TFP进行分解,发现国内和国际R&D资本对技术进步促进作用明显,对技术效率影响微弱;人力资本对TFP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结合C-D函数建立包含技术投资规模效应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重庆大中型工业企业2000—201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差分GMM和系统GMM方法,研究了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及其交互关系对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影响均为正,且自主研发呈规模经济效应,但其交互项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呈替代关系,反映企业自主研发偏低,导致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未能形成相互促进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3.
FDI对东道国经济的直接效应,是指FDI的流入直接形成了生产能力,对GDP增长有直接贡献;FDI间接效应体现为伴随着FDI的流入,技术或生产率的非自愿扩散来促进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由于FDI的效应,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大的不同效果。想通过实证分析来搞清FDI的流入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以及与经济环境之间的联系,来为我国的引资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了1996—201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和差距,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在各地区差异明显,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趋同的趋势。相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来看,科技活动人员、对外开放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正,市场化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研发强度、政府管理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4—2014年我国服务业省际面板数据,以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研发投入强度和法律保护作为地区吸收能力的衡量指标,采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中国服务业FDI技术溢出的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以上4个指标衡量的吸收能力对服务业FDI技术溢出皆存在门槛效应。当转换变量所代表的吸收能力跨过门槛值之后,服务业FDI具有较为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同地区的服务业FDI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200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SYS-GMM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创新与创业能力对地区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与创业能力皆是促进地区生产率提高的动力,但两者对地区生产率的正向影响较弱;创新对全国整体生产率的积极促进作用在10%水平上显著,创业对全国整体生产率的正效应不显著;除了对“双高”能力地区生产率的正效应在10%水平上显著外,创新与创业对其余地区的负向或正向影响皆不显著.提出了一些提高地区创新与创业能力、提升地区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引进FDI的一个初衰就是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带来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从目前国内的研究看来,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确带来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但是大部分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对国内企业生产率提高的影响却是不显著或者是负面的。本文重点梳理了FDI技术溢出对国内企业技术进步与生产力提高的影响研究,并进行了总结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卡尔曼滤波算法,运用Eviews 6.0软件测算出1979-2004年我国各省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来实证研究国际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FDI)、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状况.面板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进口以及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从短期看,人力资本水平与产业结构则是促进TFP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和东、中、西部各区域环境规制强度、政府研发投入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地区生产率提升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环境规制政策影响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资,约束地区生产率的提升;政府研发资金投入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积极性与市场竞争力,提升地区生产效率;东部地区政府研发投入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较小,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对生产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和东、中、西部各区域环境规制强度、政府研发投入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地区生产率提升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环境规制政策影响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资,约束地区生产率的提升;政府研发资金投入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积极性与市场竞争力,提升地区生产效率;东部地区政府研发投入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较小,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对生产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高华 《科技与经济》2016,29(6):91-95
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从区域层面考察了PCT专利申请对各省份出口的影响。结论表明:以PCT申请为代表的国外专利申请对提高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内专利申请对出口的影响不明显。从创新投入来看,无论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的投入都将有利于增加出口。PCT专利申请在金融危机前对出口有显著负影响,而在金融危机后对出口有显著正影响,国内专利申请在金融危机前对出口有显著正影响,而在金融危机后对出口无显著影响。从区域层面来看,无论创新因素还是其他影响因素对出口的影响,均有很大差异。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PCT申请均对出口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中部、西部地区的PCT申请均对出口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际R&D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极值边界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进口贸易和FDI传导的国际R&D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进口贸易和FDI传导的国际R&D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满足严格的EBA准则,但通过了Sala-I-Martin的显著性检验,国际R&D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最后文章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布滞后效应,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2002—2011年我国27个省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化规律、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缓慢,多数省区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技术进步变动影响,西部高于东中部地区;全国和中部地区绝对/3收敛和条件/3收敛效应显著,东西部地区仅条件/3收敛效应显著;高级职称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经费投入对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独特动机的鲜明特征,通过利用2006—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空间维度探究了技术追寻型FDI和市场导向型FDI对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并结合人力资本流动和经济资本流动等指标构建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具有贝叶斯修正效应的空间杜宾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技术追寻型FDI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而市场导向型FDI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采用考虑“坏”产出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技术进步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我国与投资国之间的技术差距过大,“FDI技术溢出效应”并未出现,此时FDI不利于技术进步.随着经济逐渐发展,FDI对技术进步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并开始转为正的促进作用,而当经济发展到门槛值时,促进作用逐渐明显,“FDI技术溢出效应”出现.此外,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程度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存在门槛效应,其中,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开始为负,然后转为正,而金融发展程度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开始为正,然后转为负.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信息技术产业对推动地区工业增长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实证分析了信息技术企业各类研发投入及强度对其产出绩效影响,并考查了其研发活动对其产业发展与地区工业增长之间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1)地区信息技术企业和机构研发总投入的增加,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绩效增长有明显正向效应,但却和地区工业增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2)单纯提高地区信息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产业本身的收入及利润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却有力地推动了地区工业增长.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自主研发存在明显的"自利性"倾向,侧重关注自身绩效增长为导向的研发活动,并没有发挥出其产业发展与地区工业增长的正向联动效应.为此,信息技术企业应结合地区工业发展水准合理安排研发,注重地区间的研发合作及成果共享,并着力于提升服务制造业的能力,进而充分发挥与工业增长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7.
陶明卉  王子龙 《河南科学》2020,38(7):1140-1147
基于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将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与动态系统GMM模型相结合,从异质视角探讨了国外研发投入、国外技术引进和进口贸易3种国际技术转移方式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技术转移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且3种转移方式间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国外技术引进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国际技术转移对于各个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明显的循环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升值会对吸收FDI产生影响。在分析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江西吸收FDI的现状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变量间的关系建立VAR模型和ECM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及汇率波动对江西FDI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对江西FDI的短期影响效应并不显著;但是从长期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对江西FDI存在持续显著的负面影响,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江西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将减少2.57个百分点。这些研究结论和启示将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为江西制定更加合理的招商引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昆  黎晓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8):636-644
本文在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IV估计和GMM估计等方法,实证研究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分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为负,其促进效应是靠与人力资本的交互作用来体现,而与资本存量的交互作用则可能通过“挤出效应”、资源错配等方式抑制了生产率的提升;(2)东部地区技术外溢水平最高,但人力资本回流会使技术外溢增长受限,进而抑制生产率的提升,西部地区则更可能出现“资源诅咒”,但人力资本的改善有助于解决该问题,中部地区技术外溢与“挤出效应”可能相互抵消,进而导致分工对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3)东部地区较高的分工水平和快速的资本积累,通过“挤出效应”和资源错配加剧等途径,抑制了生产率的提升,而这点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996-2005年的江西贸易统计数据,实证考察了1996-2005年间的进口对江西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对江西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不同种类商品的进口增长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的分析视角,测度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口总体上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初级产品的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没有显著影响,但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进口有显著影响;工业制成品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