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1,(5):54-54
有人曾经说过,中国3D电影可以称之为一部起伏不平断代史,只是现如今世随着3D技术在国内普及与推广,观众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中国影人审时度势,勇闯3D新领域之精神,使得中国3D电影经过长时间的蛰伏期,进入大规模爆发阶段了。  相似文献   

2.
科学有险阴,苦战能过天。作为一名中国光学领域的跋涉者,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研究员、系主任张岩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和心力。  相似文献   

3.
李祥 《科学大观园》2023,(12):54-57
<正>严格地说,中国曾经拥有过自主设计制造的大飞机,不过只有一架。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少数国家可以生产,中国的大飞机则全部依赖进口。严格地说,中国曾经拥有过自主设计制造的大飞机,不过只有一架。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作者在浙江大学求学时,老师中的许多留美科学家和后来成为留美科学家的一些同学;也介绍了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时期所接触过的大量留美科学家;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建交后接触过的许多美籍华裔科学家。最后,本文简要叙述了留美华裔科学家对中国的科学技术、教育、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国防现代化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有个德国人来到中国,在广西的大山里住了十几年.他过着拉牛耕田、挥锄种菜的简单生活,把教育当地学生、跟孩子们打闹作为人生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评《中国古星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陈美东先生主编的《中国古星图》一书,是最近出版的中国天文学史重要著作。该书不但对中国古代星图的诞生、发展、品种、成就和在世界星图史上的地位作了综合论述,而且对以前很少开展专门研究的明代星图,作了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从而使该书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全面研究中国古星图的传世之作。过去概略研究过的明代星图有6种,这次以《天文节候躔次全图》为重点,增加了新发现的7种明代星图,比较全面展现了明代星图发展、演变的概貌。  相似文献   

7.
宋元数学与珠算的比较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数学是一种算器型的算法体系,是一种技艺型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数学在经历宋元时期的特定历史阶段之后走向明代实用的珠算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目前的研究评价多是暗用了西方古代数学的欧几里得模式的评价准则,因而过低地评价了珠算在中国古代数学中的历史地位。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评价应从中国文化系统的特定氛围出发,运用没有西方古代数学价值观念的评价准则,给予珠算客观的历史评判。  相似文献   

8.
大家在中学历史课本上都学过中国是纸币的故乡,产生于北宋时期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欧洲早600多年。然而,当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门的时候,英格兰银行的纸币已经通行于世界,而中国却还在使用白银和铜钱作为货币。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23,(3):32-33
<正>那么同样是种植水稻,为什么我国不主推泰国香米这样的优质稻种而是种植我们自身的杂交水稻呢?水稻是中国人的传统主粮,几千年来其地位一直没有发生过太大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广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大的国家。由此可见,水稻对于中华民族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但是吃过中国水稻的人们都知道,虽然我们的水稻产量非常之高,但是与进口的泰国香米等这些似乎口感上差了一些。那么同样是种植水稻,为什么我国不主推泰国香米这样的优质稻种而是种植我们自身的杂交水稻呢?  相似文献   

10.
公元429年,祖冲之出生在建康的一个历法世家。虽然他后来只在徐州做过几次小官,却是中国数学史上第一个名列正史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11.
石岩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7):F0003-F0003
欧阳予院士是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及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核反应堆和核电专家,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获得过核工业总公司授予的“核工业劳动模范”称号和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他还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以及“中国设计大师”称号获得者。  相似文献   

12.
柴野 《科学大观园》2009,(16):24-24
不久前正在中国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萨克森-波兰宫廷文物精品展展示了17、18世纪萨克森宫廷收藏和使用过的各类文物珍品近200件。除了反映欧洲君权权力象征的宝座、徽章、封印以及奢华服装等艺术珍品外,大量中国风格的文物如瓷器、服饰、日用品和绘画引起人们关注。这些文物珍品均以中国题材为背景,但又会让人有一种外国版“中国制造”的感觉。原来这都是当时人们按欧洲的审美观念开发的中国题材产品,是欧洲文化中国元素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哲学的教学应该致力于我国国民科技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中,科学技术的含量一直偏低。事实上,处在跨世纪边缘上的中国现代文人,也依然没有完全摆脱经学独尊的文化阴影。虽然,新文化运动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扯起了“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可是,热闹了不到三年,便是“其焰渐衰”。“国粹”仍然重于科学;武断依旧强过说理。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国民的科技素质从来就没有被很好地培养过。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已经被我国国民切身地体察到了。“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充斥了大街小巷…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史研究中必须区分四对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在科学史研究中对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经验,经验技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本质差异一直没有进行过严格区分和界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科学史研究的混乱局面,并直接削弱了科学史对科学研究的启示,借鉴和解释功能。因此,在科学史中我们应当注意区分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经验,经验技术与科学技术这四对范畴。  相似文献   

15.
清初康熙年间(166l-1720),中国的科学技术曾一度闪烁起新的曙光,产生过科学技术方面的新成就。导致这种新的形势产生的原因很多,但是,深究当时中国新科学技术的勃兴根源,不难看出它实际上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文明的东新而形成的。不同于中国文化传统的近代欧洲的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地质学家群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地质调查所作为中国成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近代科学机构之一和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规模最大的地质学机构,为现代学者研究中国近代科学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在20世纪中期地质学领域的学者约有300多人,其中半数以上曾经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过。文章依据由大量资料整理的《地质调查所人名录》研究了该机构的人才来源、人才结构、科学家的社会分层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盖天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根据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论述了中国历史上有过盖天仪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汉代的盖天仪模型,北魏的盖天厅,南朝梁的盖天仪和隋代的盖天图,其中梁的盖天仪尤其值得注意,文献记载上就明确称之为“盖天仪”,是一件独立的天文表演仪器。文中对盖天仪在当时的安装地点、位置和盖天仪的形状、结构给出了推想图。  相似文献   

18.
明清以来妨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以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康乾盛世”象征着中国封建主义消亡过程中的“回光返照”,它并不是由反映先进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和工商业的发展所致。因此,“盛世”一过,接着就是“危世”、“末世”。晚清历史,既是帝国主义侵略史,更是中国封建主义衰亡史。解放后,科技事业空前发展。其间,由于党在把握中国革命历史方位上的偏差,对科技事业也造成过不利的影响。在拨正了革命航向后,面对国际知识经济大潮,我国正积极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兴利除弊,迎战未来。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层次的教育都有很大的进步,例如在2005年我国的初中入学率达到95%,高中入学率达到50%,大学入学率达到21%。但是在面对成绩的同时,为了中国教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不应该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基础教育投入过低,教育经费分配不合理,职业教育滞后等等,我认为,这些问题背后,是中国教育的理念偏离。是教育部门的教育指导方针在构思和执行中出现了背离。  相似文献   

20.
<正>章鱼和乌贼不仅仅是种动物,更是研究神经系统复杂性和演化的绝佳对象,它们曾经为神经科学的崛起立下过汗马功劳。对生物学家来说,章鱼和乌贼不仅仅是种动物,更是研究神经系统复杂性和演化的绝佳对象。它们曾经为神经科学的崛起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因为和人类差别过大、研究手段限制等原因,逐渐沉寂。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等新研究手段的发展,它们重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这方面,中国科学家已经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