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300多年前,目睹火药火器技术对西方世界封建制度的猛烈冲击,F.培根曾由衷赞叹,认为火药、印刷术与指南针“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状态。”200年后,马克思也断言,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然而,使人疑惑不解的是,火药火器技术对发源地中国的影响却似乎与西方南辕北辙。李约瑟曾指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0,(5):70-72
古代中国为人类世界做出的最卓越的贡献莫过于四大发明了。如果说造纸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纯粹是为人类带入文明的话,火药的发明却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推动了人类进步也戕害了人类本身。  相似文献   

3.
古代,如果说华夏前辈用智慧和汗水发明了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那么如今,这种被称为古代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凿岩技术,也引发了世界的瞩目和众人的惊叹。多年来,在以张国榉为代表的凿岩专家们,无时无刻不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而奋进!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最早提出四大发明概念的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又将珠算誉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算盘被称为最古老的计算机. 从1998年至今,我一直从事珠算教学工作,担负着传承珠算文化的重任.2012年,我还成为了“程大位珠算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程大位珠算法”这门传统技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叶冯家昇将火药起源治为专门史后,李约瑟全面接受其观点并传之于世界,火药发明的殊荣方始回归中国,火药由唐代炼丹家偶然发现之说也逐渐成为学界“共识”。随着近年来新史料的发现,笔者对火药史学先驱进行了系统的发掘研究,对火药发明的范式转换正本清源。本文在对更多史料包括首次应用的新史料进行深入厘清之后,对火药的诞生究竟是发现还是发明、是偶然还是刻意、是经验的“发现”还是有着理论指导的“发明”等问题予以新的审视,力图还原火药这项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的本来面目及其与中华文明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现代科技创新提供历史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9,(1):70-71
“中国火药对世界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它改变了现代世界格局,还体现在它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潘吉星如是评价,“以此看,明末清初无论如何都算是一个十字路口。”站在这个十字路口。最早发明火药的中国,在军用火器的道路上被西方远远甩在了身后,但却在民用烟火之路上一承前朝的绚烂,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8.
余戈 《科学大观园》2011,(21):73-73
最晚在唐朝之前,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先在炼丹中无意发明了火药,四百多年后,经阿拉伯这个“二传手”传到了欧洲。有人说,我们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后,只拿来做鞭炮搞娱乐,所以后面一切都因耽误而落后了。其实,这是个谬误——在垄断了火药的四百多年里,老祖先想尽了办法将其用于战争,并又领先发明了枪。只不过,过程十分曲折。  相似文献   

9.
培根的科学技术社会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作为培根的主要贡献,他作为思想家所提出的科学技术社会理论。他改变了从古希腊传下来的"为知识而知识"的科学观,提出用社会观点看待科学技术,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相联系。这个理论提出,科学技术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社会理想精神生活的主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较早提出了"三大发明"的说法;稍后,有人加上造纸形成"四大发明"的说法。欧洲学者能站在广阔的比较视野下,深刻阐释中国四大发明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而中国本土学者大都不具备这种视野。科技史研究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1.
正火药的发明与发展,火器的创新更新,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世界火器史》~([1])是一部系统论证世界火器技术发明、演进和交流历程的专著,其作者军事科学院王兆春研究员,有着扎实的自然科学功底和深厚的军事理论素养。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他查阅了中、英、日、俄、德等多种语言文献,广泛涉猎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化学、冶金、考古、文物等诸多学科领域,对中国火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与数学及其独特的精神休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热爱数学,几十年坚持不渝地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数学,留下了近千页的数学手稿。马克思重视数学的作用。他把数学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并认为数学是辨证法的重要源泉,研读数学又是马克思的独特精神休养法,在他惊涛骇浪的一生中的最痛苦时期,惟有数学能给他精神上的安慰和定静,马克思有许多日是在数学这个休闲王国中愉快地度过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八世纪的唐代已经发明了火药,但在理论方面,历经宋、元,到明代才最后形成体系。本文论述在中国药君臣佐使理论影响下,火药理论的发展和定型。文中引用了《火龙经》及颇有异文的两种善本抄本。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的技术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克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3):44-48,96
马克思没有把技术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但他以实践为基点的哲学思考,却使技术与社会历史紧密地关联起来,从主题上说,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是技术的社会批判,它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以事实为逻辑的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变革基础上的历史批判;二是由技术异化方式所反映的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两种技术的思考方式是与他对历史的哲学思考相一致的,因而有必要在其方法论的背景下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和各位所讨论的是基础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关系,同时,也借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和中国同事们多年合作的结果.世界科学的发展,中国以前有着很重要的贡献.在科学史里,尤其在物理学,光和物质相互作用最早的课题是公元前4世纪周朝《墨子》里就有详细的记载;在天文学方面,在3 300年前中国就有第一个超恒星的记载.这些都对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这是我所找到甲骨文上人类第一次记载超行星的报道,这是3 300年以前.在技术上,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很重要的贡献,包括火药、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这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有很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享受着由基础研究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成果,例如通信、计算机、交通、医疗等诸多领域,大大提高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中国不但成功地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为全人类解决粮食问题带来了福音.近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份额有20%以上来自中国.这其中,最大的贡献来自被称为"东方魔稻"的杂交水稻.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所创造的这份科技成果,被视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相似文献   

17.
东汉王充的《论衡》说:"司南之酌,投之于地,其柢指南。"以往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的观点认为司南是放在青铜地盘上的磁石勺。然而,作者首次发现,古代司南是以磁针为主体、小葫芦瓢为载体的水浮指南针。中国最早的水浮指南针——"瓢针司南酌"至迟在公元前3世纪已经发明。作者亦制成了"瓢针司南酌"复原模型,并成功通过了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18.
“他不喜欢和我们谈这些”,24岁的李亮说。他知道外公获过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奖等数不清的奖项,但是没有一件是外公告诉他的。李振声最爱谈的是他的麦子。与外公生活在一起的日子里,李亮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家里阳台上也种上了麦子。李振声一辈子与麦结缘,也正是小麦让他声名大振。  相似文献   

19.
媒体实验室中最有趣的是他们发明的会跑闹钟,闹钟一响就满地横冲直撞的跑,你必须斗智斗勇才能抓住它并把它关掉。后来这个发明被改造成了一个叫Clocky流行商品。有人看不过就批评说,一群科学家聚在一起,就为了发明这么个玩意儿?但媒体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却不以为忤,反而洋洋自得地认为发明也要有娱乐精神。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也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罗吉尔·培根是13世纪英国杰出的学者,其最重要的学术成就是《大著作》,其中《数学》部分集中体现了他的数学思想及其实践。培根的数学思想是中世纪盛期拉丁西方学界广泛吸收古典与阿拉伯科学文化所孕育出的一种创新性思想。培根深深认识到了数学作为其他学科"门与钥匙"的作用和确定性,并将其数学思想付诸实践,包括论证"地球说"、计算地球赤道周长、修正历法、推导出开普勒第一定律。培根的数学思想和实践体现了中世纪盛期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方向,也预示着近代西方科学和思想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