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是一位总统,住在寺庙的一间小禅堂里。没有重大问题等着决策,没有重要文件需要批阅,没有外国使节催着接待。他每天的工作只剩下两件事:拜佛和念经。一天,寺庙的住持来探望他。他放下手中的经书,指着房前的一棵桂树,说:“师父,庙里的桂花为什么这样香?”  相似文献   

2.
发现遗弃动物竟是2头狮崽 莫妮卡·明休是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市的一名兽医,住在一套只有一个卧室的公寓中.由于她是兽医的缘故,平时经常会有一些陌生人悄悄地将遗弃的小猫小狗放在她家门口.而好心的莫妮卡总是将这些可怜的动物收养起来,等它们长大一些后再送到动物收容所.  相似文献   

3.
午夜前后,一条长达3.6米的缅甸蟒从缸里逃了出来,它在房子里转悠了半天后溜进了一个2岁小女孩的卧室中。它顺着玩具柜爬到了婴儿床上……孩子母亲的男友在第二天早晨发现了缠在婴儿床上的大蛇。立刻拿起了水果刀和切肉刀朝着蛇身不停地刺砍着,直到他把孩子从大蛇的缠绕中救出来为止。  相似文献   

4.
惊世一诺     
马德 《科学大观园》2010,(17):58-58
汉明帝时.汝州有一个秀才叫张劭,到东都洛阳去应举。这一天,他住在客店里,听得隔壁有人喊救命,并有痛苦的呻吟声,时断时续传出来。张劭问店小二,隔壁住的是什么人。店小二说,是一个害了重病的人,就快死了。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2,(15):14-15
一、查看卧室到你的卧室里看看吧。你的化妆台上一定放着不少化妆品,可是化妆品中的甲醛、树脂会损害眼睛:爽身粉、脂粉中含有滑石,是一种致癌物质。衣柜里可能也少不了弹力紧身衣、尼龙裤、尼龙袜,尼龙聚酯类合成纤维织物经人体加温后,可释放出微量的“塑料单体”。  相似文献   

6.
真的有出息     
《科学大观园》2009,(23):58-58
20世纪80年代,杭州1出现了改革开放届的第一批外国游客,他们住在香格里拉饭店。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每天清晨5点钟就出门,然后骑车45分钟到香格里拉饭店门口,等着那些外国人。不过他不是来看新鲜的,他希望能给这些外国游客当导游,而且不收费。不收费,但是有收获—练英语口语。这个瘦小的男孩,蹬着一辆破自行车,  相似文献   

7.
美国48岁男子丹尼尔·苏尔罗也许是唯一一个没有在经济衰退中受到任何损失的美国人——8年前他就前往沙漠中隐居起来,从此再未用过任何金钱。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过去3年里,苏尔罗竟一直住在沙漠中的一个地下洞穴里面,过着原始人一般的生活。当“现代穴居人”苏尔罗的博客曝光之后,他在一夜之间成为美国名人。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2,(14):56-58
一位中年男性独自住在美国辛辛那提附近的低收入社区,但他并不孤独。臭虫们会在天黑后从他的躺椅和破旧的弹簧床垫中爬出来吸食他的血液。他的房间里的臭虫多达数千只,可以判断,他的这种生活状态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受制于贫穷和疾病的这位男子只能无奈地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5,(18):33-34
61岁的陈鹏程是土生土长的福建龙津村人,据老陈自己回忆,生平他没去过什么地方,最远到过漳州。一辈子没干什么特别的事情,做得最多的事情大概就是睡觉了,老陈每年一觉睡数月,已经持续十多年。除了睡觉,抽烟是老陈平常惟一的嗜好。老陈至今子然一身,不曾娶妻,无家眷,住在早些年间父母留下的几间破旧老房子里。如今身边没有一个亲人陪伴左右,惟一的亲人就是住在15千米以外的哥哥。虽说是区区15千米,但由于山路弯曲,交通不便,老陈和哥哥也极少往来。老陈一直在家种地,有时在  相似文献   

10.
日益繁冗的管理层 身处白宫的每一日,都犹如一个星期般漫长。这个周三的早晨,也不例外。天刚蒙蒙亮,白宫两南角的二楼卧室里的奥巴马已经起床了。起床后的奥巴马走到楼上的私人健身房做了45分钟的运动,然后穿上黑色两装,打上军绿色领带。对奥巴马来说,这是一天当中唯一属于自己的时间。早饭过后的他快速地浏览一下当天的报纸,然后送两个女儿萨沙、玛利亚上学。  相似文献   

11.
孙杰 《科学大观园》2007,(14):28-29
住在滇西北永胜县、香格里拉边缘地带的他留人(彝族的一个支系),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有着一套神秘而奇异的风俗,这种风俗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个周日的凌晨,雪健被一个可怕的梦惊醒,他梦见自己家的房屋着了火,熊熊烈焰封住了屋门……醒来后,他发现卧室内的确浓烟弥漫,平时不抽烟的妻子紫嫣正靠在床头吸烟,烟灰缸里烟头堆积如山。  相似文献   

13.
穷人的善举     
一阿兰是一位60多岁的瑞典老人,住在斯德哥尔摩。只要超市开门,阿兰都要去“工作”。他把顾客四处扔下的手推车收在一起,推回超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14.
住在城市里的人是一种住法,住在郊外的人,又是一种住法.远离了热闹场,出来进去俯仰之际,眼底尽是山清水秀,很容易就会赋比兴地发作起思古的风雅之情,也不一定非得是真正的雅士方能有如此条件反射.在建筑上思古时候,于恍惚间,设计师多半会想起工业革命以前令我们这个行当刻骨铭心的木石前盟,向粗糙的石块和木材中去寻游旧梦.  相似文献   

15.
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张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间书房,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而都是我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文具不讲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两枝鲜花,插在小瓶里。两间卧室,我独居一间,没有臭虫,而有一张极大极软的床。在这个床上,横睡直睡都可以,不论怎睡都一躺下就舒服合适,好像陷在棉花堆里,一点也不碰硬骨头。还有一间,是预备给客人住的。此外是一间厨房,一个厕所,没有下房,因为根本不预备用仆人。家中不要  相似文献   

16.
张传 《科学大观园》2005,(12):18-19
"你知不知道,青岛有座‘鬼楼'."近几年,这样一种传言在市民中迅速传播开来.2005年1月8日,我于晚上11点多打车回家,在和司机聊天时,不经意间问司机知不知道25中斜对面,肯德基上面的那栋"鬼楼",司机先是用很惊恐的眼神看了我一眼,随后问道,你才知道吗?我说我知道了有两个月了.司机说:我就是以前住在那栋楼里的,看到司机那镇静的目光,让我相信他不是在说着玩,他随后告诉我那栋楼是在半年前开始闹的鬼,至于说什么两年前开始闹鬼什么的,纯属谣言!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我国又是农业第一生产大国。面对新农业发展的一系列难题,他跟随时代需求、立足科研、创新科研,为现代农业文明的发展注入活力;他为人谦逊,带领着课题组,往返于实验室和田地间,亲力亲为,在保护性耕作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一身淳朴张显着一名科研工作者对农业的热发,他就是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杨悦乾。  相似文献   

18.
赫娉 《科学大观园》2010,(23):64-65
内华达地下花园城 小说家弗兰克·赫伯特于1965年在他的科幻小说《沙丘》中描述了一个几乎完全沙漠化的星球。星球上居民住在被称为地下绿洲的地方,从而将他们与外界严峻的环境隔绝开来。  相似文献   

19.
基因变异导致无痛 与父母和哥哥住在英国林肯郡格罩姆斯比的3岁奥利弗·杰布森,患有先天性染色体异常,致使奥利弗罹患德朗热综合症,又称阿姆斯特丹型侏儒症。罹患这种病的几率是五万分之一,常见症状是身材矮小、多发性畸形、脑发育异常、智力和学习障碍等。但奥利弗的病症还表现为没有痛感。所以,父母不得不给予他更多关照,以免他因碰到热或坚硬物体不自知而受伤。  相似文献   

20.
一些有名望的科学家和作家相信,在地球内部,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地下城镇,在这些城镇中,住着一些来自外星球的生命体。与“地下外星人”亲密接触首先提出关于地下城镇说法的是美国一名颇有声望的科学家兼作家记者理查德·沙弗。他在1946年通过调查研究,在美国《惊异事件杂志》上提出了这个说法。沙弗说,他曾经有过几个星期的亲生经历,与住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