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类已经征服了世界上最高之巅珠穆朗玛峰,甚至踏上了仿佛遥不可及的月球表面,却对海洋,尤其是深海的探索,几乎一片空白。地球上有2/3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因此,从太空看去,这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地球上最长的山脉和最深的峡谷都位于海洋里。海洋不仅仅赋予了地球独一无二的面貌,更是地球上面积  相似文献   

2.
苗苗 《科学大观园》2010,(24):72-73
我们是否已处于一个新建筑时代的边缘?随着商业太空游的大门即将打开,我们能否在有生之年等来太空殖民地出现的那一天?随着地球资源日趋匮乏,我们是否存不久后就要被迫迁入这颗星球上此前并不适于人类居住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从小生活在海边的孩子,喜欢做的事情一定有在海滩上寻找被冲上岸的"宝藏":海洋生物化石等各种各样令人惊奇的东西,但不幸的是,也发现了许多垃圾,从塑料袋到易拉罐…… 地球是一颗独一无二的星球.然而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人类正在肆意地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并且变本加厉:堆满垃圾的海滩,被石油残害的海鸟,鲜血淋漓的捕鲸,不计其数的美洲豹皮,堆积如山的象牙制品……人类现在制造的垃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我们的星球正在遭受苦难.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了在环境条件上和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不禁让人们对于那里是否存在生命充满期待。在36光年外科学家发现了一颗近似地球的行星。不过这颗“第二地球”的正式名称可一点也不浪漫,科学家们给它的编号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HD85512b。这颗行星位于南天的船帆座,围绕一颗黄矮星运行。天文学家们使用安装在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高精度径向运动行星搜寻设备”获得了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5.
"开普勒"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在太阳系周围的15万颗恒星中,寻找它们附近那些与地球相似、环境适宜生命的行星。包括一颗岩石行星,大量的恒星"星震"以及奇妙的三体恒星。在地球之外的宇宙中还有没有像我们这样的星球?这是过去几个世纪里人们不断追问的问题。自1990年代以来,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外星行星)相继被发现,至今(2011年4月23日)已知外星行星已经有547颗。在所有寻找外星行星的努力中,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探测器是迄今最为专注的。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我们的宇宙财富似乎又增加了一些,因为近期由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领导一项研究发现,在一颗近距离"巨蟹55"恒星附近发现了一颗主要由钻石组成的超级行星——巨蟹座55e,这颗距离地球仅有40光年的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两倍,质量则约为地球的8倍,其三分之一可能由纯粹的钻石组成,因而被归入"超级地球"的行列。2011年时科学家们首次观测到"巨蟹座55E"从恒星的面前经过,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称,在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亡的是一颗直径9.66公里的小行星,这颗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引起一场大规模的火焰风暴。科学家在过去30多年间,一直在为导致6600万年前恐龙消亡的原因争论不休,他们的答案在气候变化、火山活动或小行星碰撞地球之间游移不定。如今科学家制成的新模型显示,这种史前动物灭绝的时间与一颗直径9.66公里的天体撞上地球同时发生,而且有关这场大灾难的最新模型显示,这颗小行星撞地球应该会把升华的岩石粒子抛到地  相似文献   

8.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想像一下,如果小行星碰撞地球,并未导致恐龙灭绝消失,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它们的存在如何影响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呢?6600万年前一颗15000米直径的小行星碰撞地球,造成我们现今无法想像的一场灾难!这颗小行星碰撞产生的破坏性,相当于大约100亿颗广岛原子弹爆炸,一颗巨大的放射性火球在每一个方向燃烧了数百公里,并引起了全球性海啸。甚至地球大气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宣布,一颗直径580米的小行星将有千分之一的概率在2182年撞上地球。鉴于此,美宇航局计划在几年后造访这颗小行星取样分析,以彻底消除其对地球构成的威胁。 造访RQ36小行星的原因 在科学家宣布一颗编号为“1999RQ36”的小行星可能于2182年撞上地球后,这一消息立刻引起全球媒体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设想对一颗遥远的系外行星进行天气预报会怎么样?至少对于系外行星GJ 1214b来说,这将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今天多云,明天多云,更远的未来为多云。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学系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首次精确测定了一颗围绕其他恒星运行的"超级地球"型系外行星的大气模式。这颗系外行星编号为GJ 1214b,其质量介于地球与海王星之间,因此在天文学上被归入"超级地球"一类。近期进行的一项对系外行星的搜  相似文献   

11.
苗苗 《科学大观园》2014,(19):35-35
<正>看着夜色中皎洁的月亮,我们很难想象它是一个环绕地球运转的贫瘠而荒凉的世界。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发现这颗地球的天然卫星并非一颗毫无生气的大石球,其地核周围可能存在一个至今仍非常活跃炙热的液态层。如果情况属实,对了解地球的历史也具有重要意义。太空中的任何两颗天体彼此间都会产生引力拖拽效应。由于没有一条轨道是完美圆形,引力会随着两颗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发生改变。这种效应在一些卫星  相似文献   

12.
试论方志记载的彗星的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极光的成因和发声机制与彗尾的成因和发声机制作类比,认为当I型彗尾与地球接触时,可以因彗尾的带电微粒与地球高层大气的等离子粒子互相撞击、扰动等,加上某些未知的原因而发出低频声。在这种物理机制的条件下,对中国14个地方志记载的9颗有声的彗星进行星历表计算,选择出1861Ⅱ和1910Ⅱ(即哈雷彗星)二颗彗尾扫过地球,和1744年另一颗彗尾朝向地球的慧星(即De Cheseaux彗星)进行分析,认为前二颗彗星完全有可能发声,并为地面所接收。地方志记载是事实,后一颗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正>长期以来,行星科学家都认为月球是在地球和其他行星撞击后形成的,但是对地球和月球岩石的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那么,月球在化学性质上为何跟地球如此相似呢?对月球岩石成分的一项新研究分析了阿波罗号宇航员带回来的月球岩石成分,这个分析可能会助于解开月球形成之谜。以前的假设认为,在地球刚刚形成时被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从侧面撞击。这颗撞碎的行星由此形成的大部分残骸和部分来自地球的碎片,形成了一个围绕着地球的圆盘,这个圆盘最终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很多证据都支持这个假设,当时形成的月球温度很高,使轻元素和水沸腾  相似文献   

14.
在那遥远的数千万千米之外,一颗红色的行星正在吸引着无数天文学家热情期盼的目光,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数个探测器正在竞相奔向那颗神秘的星球。那就是火星--在地球运转轨道外侧的陪伴了我们亿万年的邻居。火星是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与地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科学家们发现在大约39光年外存在一个温度适宜,但质量稍大于地球的所谓"超级地球",它围绕一颗质量比太阳稍小的恒星运行。这颗行星的直径约是地球的1.4倍,但质量是地球的7倍,这一特点暗示其可能由岩石构成,并且有着很大的金属内核。这个超级地球编号LHS1140b可能是天文学家们搜寻地外生命最佳的候选目的地之一。取得这项发现的国际研究组  相似文献   

16.
一名名为维克多·肖尔的俄罗斯科学家近日在俄小行星和彗星安全问题科学研讨会上发出警告说:一颗名叫2004MN4的小行星可能于2035年撞击地球,将生命从这颗行星上彻底消灭。维克多说,目前许多天文学专家都将2004MN4小行星视做地球生命最大的威胁,科学家最初预言这颗直径400米左右的小行星将于2029年左右撞上  相似文献   

17.
正在遥远的NGC4993星系,两颗剧烈相撞的中子星上演了一出壮观绝伦的"灯光秀"。在此之前的数十亿年间,这两颗中子星一直围绕着对方缓缓旋转,但在即将相撞前,它们忽然以极高的速度撞在了一起,而这次极为猛烈的中子星合并使整个宇宙都为之颤动。该过程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亿颗太阳,生成的引力波最终触及到了地球,以及地球上最高端的引力波探测器——美国的  相似文献   

18.
米尔 《科学大观园》2012,(21):26-27
很多人都知道6500万年前恐龙是如何被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消灭掉的故事。但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理论称,恐龙能够幸存下来,可能还要感谢另一颗小行星——2.01亿年前,一颗小行星可能为恐龙扫除了所有竞争者,让它们升级到食物链的最顶层,地球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科学家认为发现"地球2.0"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谓的"地球2.0"是指理论上与我们生存的地球非常接近的行星。现在,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弗兰克·马奇斯博士给出了发现"地球2.0的"时间表。他认为我们将在2024年前发现一颗酷似地球的行星。马奇斯的预测立基于最近取得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大灭绝。然而不久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古生物教授乔治·波尔纳却在新书《谁在咬恐龙?昆虫病菌和白垩纪之死》中提出惊人理论:虽然小行星撞地球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然而,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