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多人曾出现濒死经历。他们在此过程中自称看到来世景象,或者是飘在上空的灵魂看着医护人员抢救他们的生命。尽管听着不可思议,但根据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濒死经历背后的真相并不复杂。研究指出这种经历由濒死大脑内的活动激增导致。科学家在一项老鼠实验中发现,老鼠大脑的活动在心脏停止跳动后与它们完全清醒时类似,但信号强度提高8倍。因而研究人员表示大脑在心脏停止跳动几秒后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说明濒死经历中出现的幻觉实际上是一种生理现象,而不是一种精神现象。一些人一直认为濒死大脑不可能产生如此复杂的活动,因此濒死  相似文献   

2.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知名神经外科医生埃本·亚历山大近日发表了《天堂的证据》的文章,被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刊登为封面文章。亚历山大医生在文中详细精确地描述了自己的濒死体验,并表示天堂真的存在。什么是濒死体验?濒死体验(NDE)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指由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地恢复的人,以及处于潜在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即将死亡  相似文献   

3.
比利时列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在濒死时触发的生理机制会让人的感触更加敏锐,不仅是对个人经历中过去事件的想象,对真实事件的情况也同样如此。看到眼前出现亮光,感觉自己正穿越隧道,或者感觉自己正脱离自己的身躯,这些感受都是一种所谓"濒死体验"的现象中典型的感受。这是当人即将死亡时可能体验到的感受。这是人脑的原因?还是一种生理防御机制?或者是幻觉?这些现象早已经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也由此引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相似文献   

4.
正濒死体验并非幻想。不同人的濒死体验有很多相同点:疼痛消失,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或是其他视觉图像,脱离了自身的躯体、飘浮在它的上方或者飞向空中。欧内斯特·海明威年轻时,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爆炸而受到重伤。他在一封家书中写道:"我曾一度直面死亡,因此我深知死亡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多年以后,海明威将这一濒临死亡的经历——灵魂离开了身体,飘到半空中然后又返回躯体,改编进了他著名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  相似文献   

5.
孙杰 《科学大观园》2006,(12):40-43
一九零八年十一月,京城的人们议论纷纷。只知道皇帝和太后都死了,而且濒死时遵循了几千年前的礼仪,即在满朝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孤独地死去。没有人伸出手来安慰他们,因为没有一双手可以触摸一位濒死皇帝或太后的圣体。毕竟紫禁城的高墙是如此的坚固,而神秘外人永远无从知晓。  相似文献   

6.
赵杰 《科学大观园》2006,(14):52-53
真正死亡的人在临死时会看见什么,没有人说得清楚。但有过死亡经验,又活过来的人的感受却很独特。他们通常会用“灵魂出壳、时空交错、奇异光芒……”等等词语来描述。也曾经有很多人为了解释这种神秘的现象面不惜冒着死亡的危险亲身体验这种奇妙的感觉,也有很多科学家致领头于这方面的研究,美国肯塔基大学神经生理学家凯文·纳尔逊在听过一名患者讲述自己的濒死体验后,开始了对这种现象的了解和研究。在近日的《神经学》杂志上,纳尔逊医生发表了自己的最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美国和英国的两位著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理论,认为构成灵魂的量子物质离开神经系统而后进入宇宙时便会出现濒死经历。根据他们的理论,意识是大脑内一台量子计算机的程序,即使人死后,这个程序仍可以在宇宙中存在。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一些人出现的濒死经历。这项与意识有关的量子理论由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负责人和麻醉学与心理学系教授斯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3,(19):46-46
在一起生活几十年并且婚姻美满的夫妻会出现一种有趣的现象。他们之间长期的和谐关系似乎会在他们脸上留下印记:他们的容貌会越来越相似,显然这是长年累月共同的情感体验对面部肌肉影响的结果。每一种情感都会放松或者收紧某些特定的面部肌肉,因此当夫妻一起微笑或者皱眉的时候,他们的面部肌肉也在做着同样的运动。这样他们就会逐渐形成相似的面部曲线、皱纹等,因此会越来越相像。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2,(11):6-6
过山车是追求刺激的一种简单方式,可很多胆小的人不敢乘坐。如果胆小者仍要体验一下站在过山车上的感觉,他们不妨到德国杜伊斯堡的安格帕克,那里建有一座名为"老虎与乌龟:魔山"高耸的过山车形巨型雕塑。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变化,要求品牌不只是通过营销战役去拉动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喜爱和购买,更多的是在产品体验的价值链和营销价值链,不断增加与消费者的感情连接. 有一种消费者,他们不愿意被当成“受众”来对待,借由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他们的在线对话更为大胆而创新,分享着自己的产品体验和心得,从住房到汽车到食品再到其他领域,覆盖了经济的方方面面.他们说得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在某一时刻成为主流趋势.这样的群体,有一个新兴的词汇来恰当描述——“Sellsumers(销售型消费者)”.  相似文献   

11.
从身体现象学的视角看,体验者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临场感并不单单依靠外在的技术手段得以实现,影响体验者临场感的关键在于"身体场"的运作。这一运作过程涉及身体空间、身体意向性与身体的习惯三方面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它们的共同作用,才使体验者能够将虚拟现实空间感知成一种为他而存在的"生存境域"。这一"生存境域"既保证了体验者在其中所获得的体验具有第一人称被给予性,同时具有生存的情境性,由此,使体验者获得了一种活生生的临场感。临场即意味着身处在某种生存性的境域之中。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神经科学及脑成像技术的发展,部分神经学家开始关注大脑与宗教的关系,他们以还原物理主义为基础,尝试探索宗教体验、信念及行为的神经机制。发展至今,其主要成就集中于对宗教体验神经相关物的寻找和定位,大致经历了单一脑区还原、多重脑区还原及功能网络还原三个阶段。当前这一研究领域存在极端还原主义的倾向,一方面忽视大脑整体的复杂性,将宗教体验仅归结为特定大脑模块的特定功能;另一方面过度推论,排斥不同层级现象的独立属性,将宗教体验解释为“仅仅是”神经电化学活动。为避免认识误区,应对其研究问题和推论进行合适的限定。  相似文献   

13.
正《穷富翁大作战》是香港电台(RTHK)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制作组请来上市公司总裁、年轻专业人士、靓丽的模特等体验一星期的贫穷生活。他们不得不尝试干苦力、睡板房,甚至露宿街头。但RTHK制作这样节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挖苦富人取乐,而是希望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探讨日益严峻的贫富差距问题。有钱人走进贫民窟参与香港电台真人秀节目《穷富翁大作战》拍摄的一天,黄杰龙为了节省车费只能走路回家,恰巧在旺角看到一家餐厅正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06,(9):49-50
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莱恩博士的研究:在最近40年间,自认“非常幸福”的美国人一直呈下降趋势。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幸福来源于压抑的解除,行为认知学派认为幸福是对积极思维的现实奖励,人本主义则认为幸福是伴随自我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的体验。科学家们还试图揭开产生幸福感的生理基础,精神心理学家们试图发现大脑中供幸福栖居的区域或褶皱,因为他们认定幸福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其生理机制无疑根植于大脑中心,而实际上他们也已通过实验证实:幸福者的大脑左前方叶显示出的“脑电流”更强,相反在大脑右前方叶中显示出较强的“脑电流”多是那些…  相似文献   

15.
如今的“客”字家族欣欣向荣,黑客、博客、闪客、红客……最近,家族又添新成员,“换客”一词大行其道,广泛流行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上。 如:例1.“以物换物”这种古老的交易方式,最近在一些城市年轻人中开始流行起来。他们自称“换客”一族,以“需求决定价值”的交换法则“以物易物”,体验“交换”快乐。“换客”一族的兴起迅速引发了中国物物交换网站的崛起,也激发了网友加入体验网上换物的“淘金之乐”。  相似文献   

16.
生态体验:从休闲到生态休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春生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0):98-100,104
生态休闲是人类回归自然的追求,它既是一种休闲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休闲理念,其实质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态环境的体验。在当今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和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的背景下,以生态体验为目的的生态休闲在寻求内在心灵世界与外部自然世界之间的生态平衡与和谐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传播并不是一种单纯知识性的传播活动,而是一个通过传播主体对科学内容传播的解读与延伸,复合思想理念、艺术价值、娱乐效果等文化属性的传播过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展示方式的不断变革,能够带来"沉浸式"体验的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科学传播之中。作为科学传播展示手段之一的新媒体艺术,只是科学传播的一种媒介,其创作与设计需以科学启蒙和科学内容传播为最终目的,以尊重科学传播主体、受众两个群体和他们的创造精神为基本要求,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以及"人"的思考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婷婷 《科学大观园》2009,(20):69-69
美国两名物理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找到在不违背物理学定律的情况下,实现超光速飞行的途径,但要牺牲木星以体验这种超级飞行。  相似文献   

19.
在知觉体验内容是概念性的还是非概念性的这场争论中,概念论者通常用指示性概念策略来回应非概念论者提出的基于知觉体验的精细性论证的反驳。一些哲学家质疑这一策略,认为指示性概念并非一个真正的概念,他们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指示性概念不能满足再识别条件。一些哲学家通过否认指示性概念必须满足再识别条件来保卫指示性概念策略。文章试图表明,否认指示性概念应当满足历时可辨识条件,虽然可以逃脱非概念论者的反驳,但会损害概念论最初的目标,即解释知觉体验为何具有认识上的辩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神经现象学认为只有在第一人称方法与第三人称方法之间形成一种"互惠约束"才能有效地考察主观体验与脑-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认知科学的方法论革命。为了检验上述主张的意义,实验神经现象学以癫痫发作预测作为切入点,尝试在癫痫发作前患者的主观体验及其神经动力学变化之间架设起桥梁。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异质同形"关系。未来的实验神经现象学方案需要区分现象学还原与内省,平衡两种方法的地位,并反思其对心理物理学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