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2,(9):24-25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当着孩子的面谈儿童不宜的性话题、父母不教导孩子适宜的性知识、父母或家人当着孩子的面评论孩子的性器官、父母不锁门而让孩子看到父母做爱、孩子洗澡或睡觉的时候擅自闯入、父母与孩子一起看色情电影、父亲或母亲与子女的亲子关系超过了与配偶的关系、父母给4岁以上的孩子清洗生殖器,或者当孩子已经拒绝父母为自己清洗生殖器,父母仍然坚持为孩子清洗等。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4,(5):22-23
<正>我们一般说起美国的小孩子都会说动手能力强、胆子大、也不怕昆虫和小型野生动物,他们喜欢提问,挑战权威,敢想敢闯。那么美国的父母是怎么样教育孩子的呢,很多人应该都想了解,让我们看看下面内容。自立训练从小开始美国的父母和中国的父母不一样,他们会在孩子是婴儿时期的就会让孩子自己单独睡觉了,当然孩子也会闹着和父母一起睡。此时的父母不是让孩子和他们一起睡,而是想方设法让孩子独居一室而不害怕。他们所采取的措施包括让带有父母气息的大衬衣陪伴孩子,让孩子的布狗  相似文献   

3.
<正>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无私的,付出再多也觉得不够,总想给孩子最好的,这样很容易宠坏孩子,形成溺爱。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我们对孩子的宠溺真的是全世界闻名,看看下面的世界各国溺爱孩子的榜单,中国又夺冠了!NO.1中国孩子我们中国人向来什么事情都喜欢争第一,娇惯孩子自然也不会落后。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做"倒行孝",说的就是这种要星星不给月亮的"众星捧月"式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聪明的父母总是为孩子创造属于自己的机会,因此,聪明的父母也就给了孩子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经验.更多的时候,父母只要给孩子提供机会就行了,而不需要你来怎么教会他做. 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行为习惯一般都在学龄前,也就是说孩子在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已经养成了能否生活自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4,(23):24-24
<正>和亲密的抚养者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情绪和行为,就叫做"分离焦虑症"。它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而这种不适应行为或情绪,依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  相似文献   

6.
[一]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醒来后孩子就很懊悔,为什么自己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一家医院的医生或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也好啊,在这个社会,即使那么小的孩子,也懂得"势利"二个字.  相似文献   

7.
男人既要做家里的"顶梁柱",又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混个脸",活得真累!为此,我们为男人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撕掉"强者"的面具 生活中男人总想表现得像个"窝囊"是他们最难以容忍的评语.他们也许不知道,这样做可能会使寿命缩短.其实,承认自己的平凡并不会损害男人的尊严,却有助于保持心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男性为了事业或为将来给孩子更好更优渥的条件而选择推迟当父亲的年龄,但很少人了解这样做可能产生的危害。最近,美国罗格斯大学研究人员在《欧洲更年期杂志》上发表论文称,男性过度推迟生育年龄并不可取,这样做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伴侣和孩子的健康。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过去40年来美国关于父母年龄对怀孕、  相似文献   

9.
正俞敏洪是一个高明的创业家。他很早就知道,做什么生意都需要用“信仰”做前提来说服目标用户和客户。在他的新书《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中,俞敏洪记录了很多创业的感悟。以下内容是俞敏洪结合自己的创业实践,总结了一个创业者要成功,应该具备哪八种能力。第一个能力是目标能力首先,谁都想创业,谁都想当自己的老板,可是你还得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创业?你有什么样的目标?想把它做成什么样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是爱孩子的,但是表达方式却不恰当,接下来一起来看看七大“狠招”,以爱的名义毁了孩子. 1、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由于父母不想让自己失望,就不断地给孩子施压.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但孩子又是干差万别的,即使是威逼利诱也有很多无法达到父母的期许,因而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1.
第三只眼     
我想的事很多,有时我想做皇帝,又怕寂寞,有时我想当宰相,又怕事多,有时我想发财,又怕人偷,有时我想要老婆,又怕罗嗦,有时我想烧肉吃,又怕洗锅,有时我甚至还想打你一巴掌,又怕惹祸。每个人活在世上,好像都是想得多,做得少。虎狼只为了生存才杀人,人却可以不为什么就杀人;而且据我所知,人杀死的人,要比虎狼杀死的人多得多了。人,真是奇怪得很,有时竟宁愿去听信别人的谣言,而不相信真话。狡诈出自于能力的缺乏。欺骗你的莫过于你自己。先洗净你的手指,再指出我的污迹。能承受责备并改过,不是智者,也距之不远。贫穷而又诚实,实在不容易。平静的…  相似文献   

12.
人们喜欢追求快乐,现在媒体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给人们快乐的方法。可是仍然有许多人并不快乐。与其改变负面情绪,倒不如接受它。这样反而会将注意力转到搜寻和实现人生目标上去。人的负面思想是很顽固的,往往越改越厉害。硬改负面思想可能会导致言行不一的困境,这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想减肥的人都知道少吃多动原则,但却做不到,最后还是让多吃少动占了上风。因此,要学着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强求改变,但要保持觉知。比如,一个人脾气暴躁,现在不是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觉知自己的情绪,当自己生气发火的时候,对自己说:“我现在意识到自…  相似文献   

13.
正孩子为什么会网络成瘾呢?在孩子告别网络成瘾的路上,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呢?孩子迷恋网络,很多时候源于父母的示范作用。一些父母就是网络控,在孩子小的时候,妈妈不停地刷朋友圈,网上购物;爸爸玩游戏,关注各种信息,以致敷衍着孩子的各种诉求。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和个性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与经验。1.让幼儿从小单独夜宿,无父母陪护。2.一些年轻父母把几个月婴儿赤身裸体扔进水中,让其学会游泳。3.孩子跌跤,父母不管,让他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15.
影响因素一:遗传 一般说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 这种遗传因素还表现在血缘关系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为102;而隔省结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达109;父母是表亲,低智商的孩子明显增加. 影响因素二:母乳 母乳中含有多种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对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据调查,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儿童智商要高出3~10分左右.英国剑桥大学营养学专家对30多名7~8岁的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并与婴儿期的食谱进行对照,发现吃母乳喂养的孩子普遍智商较高,平均比吃代乳品的孩子多10分.奥秘在于母乳中含有多种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一种叫做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不仅能增加脑细胞的数量,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与成熟,还有助于神经节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4,(17):45-45
<正>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活泼、乐观开朗的成长,可是有些孩子生性忧郁,让不少父母很伤神。那么该如何改善孩子忧郁的性格呢?要看到自己所属气质类型长处的一面气质类型并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如抑郁质型者孤僻、多疑,但又可能深沉、敏捷。应当看到气质具有可塑性。也就是说,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天赋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性也是可以改变的。在有目的培养和个人努力的情况下,具有抑郁质型特征的孤独、胆怯的人,也是可以热情和大方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正>亲爱的小孩,从现在起,你可以做生气的小孩、真实的小孩、走自己路的小孩。"懂事"和"乖"是家长、大人们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会有意无意地用"乖"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在学校"孩子平时听话吗?"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家里也总会对孩子说"你要听话,听话就会怎样怎样,  相似文献   

18.
现在美国流行一种新式家庭结构:离婚父母和他们的新配偶组成的两个再婚家庭“合并”在一起,这样,一个孩子便拥有俩爸俩妈。在美国,越来越多的继父母们正在尝试这种新型的家庭关系,他们发现,只要共同努力,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两对父母相互协调起来也是可以做到的。美国再婚家庭联合会的主席玛格里·安琪尔指出,离婚的父母们越来越感觉到,友好相处,不让子女们为他们的关系操心对子女的成长有好处。父母间的冲突对孩子极端不利,但当离婚父母们和继父母们能凑在一起,说说话,互相合作,孩子就会觉得很安全,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利。伊利诺伊州的一个继母凯  相似文献   

19.
<正>有毒的父母对孩子持有的往往是自我中心和利己的观念。他们会认为:无论怎样,孩子都要尊敬父母。当你小的时候,家庭就是你的全部。家庭教会了年幼的你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你才能够决定自己是谁、该如何与人相处。如果你的父母有毒的话,很可能你会做出如  相似文献   

20.
<正>每多生育一胎,增加女方产假20天、增加男方5天护理假、给予双倍奖励;"孩子多的员工,机会优先、岗位优先"——在"生育焦虑"蔓延的当下,总部位于江苏宜兴的某公司发布的这则"多生优育激励方案",堪称"一股清流"。正因如此,其方案一发布,就引发热议。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鼓励员工生育,是公司对员工的投资。员工把家庭建设得好,有利于其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