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国外底吹氧气转炉有所发展,它是炼钢工业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之一。据了解,国外采用底吹氧气转炉炼钢与顶吹氧气转炉比较,在钢的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还具有多用废钢百分之二十、金属收得率高、烟尘少等优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底吹氧气转炉对于现有的平炉、底吹空气转炉和侧吹转炉的技术改造有着现实意义。底吹氧气转炉的厂房不象顶吹氧气转炉那样高,利用原有的平炉或底吹空气转炉的厂房、吊车等,很容易改为底吹氧气转炉,大大地节约了投资。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67炉试验数据和3100余炉的炉前记录,按“物料平衡和热平衡”、 “钢质量”、“经济效果”三个部分定量地比较了小型氧气顶吹转炉和侧吹碱性转炉的主要指标,得出了初步结论。 第一部分计算了钢水收得率、热效率和剩余热,并就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除对有害杂质、气体含量及一般机械性能作出比较外,还讨论了扩大品种所具备的条件。第三部分侧重从“生产率”、“钢的综合成本”以及“改建投资”等方面来考察两种炼钢方法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指引下,为探索氧气侧吹转炉的大型化和除尘的合理方案,实现侧吹转炉不摇炉吹炼,去年5月12日在冶金部的关怀和支持下,于唐山钢铁公司四号炉进行了双排氧枪侧吹转炉炼钢的试验,共进行了两个炉役,炉令分别为418炉和131炉。通过调节上、下排氧枪的供氧参数,实现了不摇炉吹炼,并且喷溅少,热富余多,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4.
炉令是衡量转炉炼钢生产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向炉令要钢”,这就是说,转炉炼钢要高产、优质、低消耗,就必须做到炉令高。今年年初,我国工人阶级首创的氧气侧吹转炉炼钢法的炉令,连续创造了1043、1077和1257炉的新成绩,超过了国外首先投入生产的氧气底吹转炉的炉令的最高记录和氧气顶吹转炉炉令的最好水平,为我国氧气侧吹转炉炼钢法谱  相似文献   

5.
引言 氧气侧吹转炉炼钢(包括全氧侧吹和风——氧侧吹),是我国钢铁战线上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高举“鞍钢宪法”的伟大红旗,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教  相似文献   

6.
用能够防止辐射热影响和防止喷溅物堵塞的抽气热电偶测定了侧吹碱性转炉和氧气顶吹转炉的炉气温度,并分析了鼓风富氧程度,吹炼角度以及喷枪高度等对炉气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小型氧气顶吹转炉和侧吹碱性转炉上实际取样和分析测定了烟尘的形状、分散度、化学成分和炉气的含尘量,并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含碳量、氧气压力、喷枪高度及鼓风压力、风眼角度等对炉气含尘量的影响。 转妒,特别是氧气顶吹转妒在吹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尘。因此,必须建立除尘设备,以保证城市卫生的要求。 为了正确设计转炉除尘设备与处理烟尘,就必须了解转妒烟尘的性质及其数量的变化规律。这些是现在我国转妒建设所迫切需要荻得的数据。 了解烟尘的性质和数量的变化规律,对研究转炉的热工现象是有意义的,可以确切的知道这项热量的收入和支出。 因此,在唐山钢厂转炉车间,对氧气顶吹转炉和侧吹碱性转炉烟尘的性质和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氧气转炉炼钢法(包括顶吹、底吹、侧吹)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各国都在致力于大幅度提高炉衬寿命——炉龄的工作。氧气转炉炼钢法的特点之一,是冶炼时间短、反应速度快,使炉衬处于高温和十分苛刻的环境下工作。对炉衬寿命的影响又是多因素的,但总的来看,可包括耐火材料的质量和冶炼工艺操作(特别是造渣制度)两个大的方面。因而提高炉衬制品质量和合理控制熔渣的研究,便成为冶金界普遍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实践证明,炉龄对炉子生产率、耐火材料消耗量、钢质和成本都有重要影响。弄清炉衬的破损机理,对于准确地采取措施以大幅度提高炉龄有重要影响。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对我国工人阶级创造的全氧侧吹转炉炼钢法的炉衬破损机理尚缺乏研究,这对充分挖掘全氧侧吹转炉的巨大潜力是不利的。为了迅速提高全氧侧吹转炉的炉龄,我们对工作后的炉衬进行了矿相检查和化学分析,对全氧侧吹转炉炉衬的破损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转炉炼钢氧气射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转炉炼钢氧气射流的应用情况,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了集束氧气射流,并对比了集束射流和超音速射流的射流特性.在某厂35t转炉进行了集束射流的初步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集束氧枪后的转炉炼钢脱磷效率提高,钢铁料消耗及氧气消耗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复吹转炉锰矿直接合金化热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某钢厂铁水、废钢和造渣料等的成分得出转炉炼钢的渣量计算模型,根据热力学原理得出锰的收得率和终点锰含量的预报模型。对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终点出钢温度、渣碱度、锰矿品位和铁水Mn含量,降低终渣含量及渣中FeO含量,可显著提高Mn的收得率和终点Mn含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转炉炼钢知识发现的特点,采用粗糙集理论进行分析,应用数据清洗、标准化及离散等方式对转炉炼钢生产数据进行预处理,以炼钢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知识发现的条件属性,以转炉冶炼终点控制目标作为知识发现的决策属性,建立了基于粗糙集方法的转炉炼钢知识发现模型,实现转炉炼钢生产知识的自动发现、获取和规则提取。以转炉冶炼终点钢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做为知识发现的决策属性,采用210 t转炉炼钢实际生产数据进行模型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提取出的铁水硅含量、铁矿石质量、氧气消耗量等影响因素对转炉冶炼钢水终点温度存在重要影响,且模型提取出的转炉炼钢终点钢水温度知识规则与现行转炉炼钢现场的变化规律一致,证明基于粗糙集方法的转炉炼钢知识发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计算机在国外炼铜工业中的应用,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氧气转炉炼钢过程控制的现状,简要地论述了逐步实现我国氧气转炉炼钢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的目的、主要障碍及途径。  相似文献   

14.
转炉炼钢生产实践表明,应用相对密度与钢水相近的锰硅合金取代部分75硅铁和部分高碳锰铁,有利于添加到钢包中的铁合金颗粒进入钢液并延长铁合金与钢液的作用时间。冶炼普通碳素钢时,铁合金中硅的收得率由原来的68.38%提高到74.78%,锰的收得率由原来的86.7%提高到91.2%;冶炼低合金钢20MnSi时,铁合金中硅的收得率由82.86%提高到88.25%,锰的收得率由90.05%提高到92.50%。  相似文献   

15.
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技术本钢120吨LD转炉采用复吹技术(N。、Ar搅拌)可提高金属收得率0.5%~1.0%,节省铁合金2%,提高钢的纯净度和炉龄50~100炉。攀钢l~3号转炉应用复吹技术提高金属收得率0.5%,提高合金收得率2%,降低石灰消耗7kg/...  相似文献   

16.
采用神经网络作为转炉炼钢的预报模型和控制模型,并将终点温度和终点碳含量作为控制目标值,计算氧气补吹量和冷却剂的补入量,从而实现转炉炼钢的终点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终点温度和终点碳含量仿真结果很理想,控制策略很有效.  相似文献   

17.
LD 转炉炼钢法是目前世界上的主要炼钢法。底吹氧气转炉问世后,由于加强了熔池搅拌,改善了转炉冶金特性,因此促使顶吹和底吹的技术合并,以兼其长。国内外已有改顶吹转炉为顶底吹转炉的趋势。但改顶吹为顶底吹亦要解决底吹介质来源、底吹构件、严格管理等问题。目前我国某些中小型企业的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一时难以达到,可探讨采用基本接近顶底复合吹炼冶金特性而设备不太复杂,操作又较简单,可改善 LD 技术经济指标的旋转氧枪转炉炼钢法。  相似文献   

18.
钢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是合理配比转炉合金成分。本文首先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国内低碳钢HRB400B在转炉过程中的各种指标与元素收得率的关联度,明确显示了各个指标对于元素收得率的影响。而后将影响元素收得率的主要合金指标与元素收得率的线性关系进行拟合,得到线性关系式,利用约束条件和Lingo软件得出成本最低情况下的各项重要合金的投入量,以及具体的合金配料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精确计算转炉炼钢生产过程中需要吹入的氧气量,提出了基于氧气脱碳效率预测的转炉炼钢静态和动态吹氧量计算模型.首先,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静态模型输入进行预处理;然后,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氧气脱碳效率预测模型;最后,利用预测得到的氧气脱碳效率结合机理公式计算两阶段吹氧量.利用一座150t转炉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计算,结果显示该模型对氧气脱碳效率的预报精度较高,所提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二氧化碳与氧气混合喷吹(简称COMI)炼钢工艺热力学理论计算及实验研究,建立了转炉全铁水COMI炼钢工艺物料与能量模型.研究发现:应用COMI炼钢工艺进行转炉全铁水冶炼工艺研究不仅能解决转炉全铁水常规冶炼过程中存在的大渣量及大喷溅问题,而且在提高转炉煤气热值,降低转炉吨钢氧耗及石灰消耗、调节矿石加入量方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