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4,(17):62-63
<正>恐龙如何交配所有的恐龙都是从恐龙蛋中孵化的,但是恐龙如何交配产生下一代我们并不清楚。恐龙的交配证据无法成为化石,而且古生物家尚未发现任何恐龙拥抱产生的化石痕迹。甚至恐龙的基本性解剖学还存在未解之谜。第一只恐龙对于古生物学家来说,任何血统最早的物种都是很吃香的生物。但问题在于化石记录只能体现它们的部分生命史,而不是全部,因此发现恐龙的起源除了需要科学,同样需要运气。目前的发现表明,最早的恐龙来自于大约2.45亿年以前,最佳候选者就是一种被称作尼亚萨龙的瘦小动物。  相似文献   

2.
正尽管恐龙的起源和分类已有了较成熟且主流的学术观点,但英国一个研究团队最近发表的假说,不仅重新对恐龙进行分类,还提出恐龙可能起源于北半球而不是传统认为的南半球的观点。多年来,科学界认为恐龙在演化过程中有两大分支,即骨盆与鸟类相似的鸟臀目恐龙和骨盆与爬行动物相似的蜥臀目恐龙。鸟臀目恐龙包括禽龙等鸟脚亚目恐龙,以及三角龙和剑龙等恐龙,蜥臀目恐龙包括电影中经常看到的霸王龙等肉食性兽脚亚目恐  相似文献   

3.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发布消息称,该馆将展出"世界最大的恐龙展"。不少恐龙爱好者非常好奇这些"大家伙"到底要吃多少才足以让它们如此巨大,而我们的问题则是——恐龙是如何交配的?古生物学家对于恐龙是如何交配这个问题了解甚少,因为现今能看到的都是恐龙化石,而化石上几乎无法  相似文献   

4.
严炎  刘星 《科学大观园》2011,(15):64-65
科学家最新发现表明,大规模的流星撞击或是导致恐龙灭亡的罪魁祸首。 科学家发现的一处恐龙角地区,证明了这一论断。该恐龙角是在美国蒙大金州的地狱溪地层发现的,这里曾出土很多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5.
正大多数人心中的恐龙是一种身型巨大、生性残暴、已经灭绝的爬行动物,但这也存在一定误解。尽管它们是地球历史上最大的陆生动物,但许多恐龙其实比火鸡还小。"飞"到现代的恐龙称霸地球达1.75亿年之久的恐龙最早出现于2.47亿至2.4亿年前,但除祖鸟类恐龙外,其余恐龙皆在6550万年前悉数灭绝。科学家尚未就恐龙灭绝的原因达成一致,但可能的原因包括小行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0,(11):52-53
据国外媒体报道,生活在数亿年前的恐龙是地球上体型最庞大、最强壮的动物之一,但同时也是地球上最奇特的动物之一。很多恐龙外形看上去十分奇特,然而,古生物学家却认为,这些看似古怪的附肢和身体部位之所以进化出来,都有其特定用途,尽管有些部位进化的原因目前研究人员仍未搞清楚。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出土多样性恐龙化石的恐龙王国  相似文献   

8.
看过影片《侏罗纪公园))的人应该都对体形巨大的恐龙记忆尤深。6500万年前,由于一次外来天体的撞击,恐龙灭绝。这些年来,生活在恐龙时代的动物和植物一直是人们所感兴趣的话题。科学家一直以为,由于恐龙称霸,  相似文献   

9.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2,(23):31-31
科学家在加拿大发现了一种新种角龙的化石,长角食草恐龙学名为Xenoceratops oremostensis,拉丁文意思为"来自Foremost的外星有角生物",以纪念化石的发现地——加拿大小镇Foremost。这种四角恐龙生活在7800万年前,是北美洲发现的最古老的大型有角恐龙。这种体长6米,重达2吨的新发现恐龙很可能是八千万年前体型最大的角龙。与Xenoceratops同时期的恐龙包括霸王龙,鸭嘴龙和甲龙等,后者长有厚厚的装甲和尾巴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4,(1):62-63
正1993年,由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侏罗纪公园》曾给观众留下深刻记忆;如今,这部电影又被转制成3D版,让我们在大银幕上与立体恐龙"重逢"。《侏罗纪公园》讲述亿万富翁哈蒙德博士手下的科学家们,利用琥珀中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克隆出恐龙,并建起侏罗纪公园,结果却引发了一系列恐怖事件。曾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恐龙热潮。侏罗纪讲述的故事真的可以实现吗?《侏罗纪公园》:琥珀保存了恐龙  相似文献   

11.
宝石之路     
范晓 《科学大观园》2009,(16):17-18
从北京登机,经过10个小时的飞行,即抵达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作为欧洲第二大,世界第七大的机场,平均每分钟有1.66架飞机起落,意味着同时有4架飞机起降可谓家常便饭。然而奇怪的是,整个法兰克福机场却静悄悄的,五个整齐延伸而出的巨大候机大楼,使得机场犹如一只巨型的恐龙,而在这只“恐龙”的肚子——候机厅里,飞机的轰鸣声、广播声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2.
兰西 《科学大观园》2009,(13):70-72
据英国《每目邮报》报道,好莱坞电影《侏罗纪公园》讲述了科学家从一只被困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身上获得了恐龙血液的DNA,并通过克隆技术让在地球上灭绝了6500万年的恐龙再次“复活”。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侏罗纪公园》并非仅仅是天马行空的科学幻想,美国探索频道最新纪录片《复活恐龙?》披露,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正在研究让史前恐龙“复活”的技术,科学家相信,让史前恐龙重新在地球上徜徉,也许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相似文献   

13.
木木 《科学大观园》2013,(13):27-27
中国与加拿大古生物学者宣布,他们在辽宁省西部发现了令人震惊的飞行恐龙胃容物化石,这让我们首次确认小盗龙会将鱼类列入食谱,这一发现对了解古生物的行为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小盗龙是世界上最小的肉食性恐龙之一,生活在距今1.2亿前的早白垩世,体长约60厘米的小盗龙身体只有鸽子那么大,并有着锋利的爪子和覆盖羽毛的四肢。  相似文献   

14.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一位科学家从一只吸了恐龙血,嵌于树脂化石中的蚊子中提取出DNA,成功复制出恐龙,并最终建成一个恐龙"侏罗纪公园".而在现实生活中,美加两国科学家也在不遗余力复活恐龙,只不过他们手中的"道具"从蚊子变成了同样不起眼的鸡.  相似文献   

15.
桫椤是一种孢子植物,出现在距今约3亿多年前,比恐龙的出现还要早1.5亿年。在远古时期,桫椤是恐龙的主要食物。后来,恐龙灭绝,桫椤独存。故,  相似文献   

16.
始祖鸟生活于侏罗纪,同时有着鸟类及恐龙的特征,以往被公认为是鸟类的祖先,从恐龙进化而来。然而,最近在中国的辽宁省发现了比始祖鸟还要更古老的有翅生物化石,有力地填补了恐龙与始祖鸟之间的进化空白。  相似文献   

17.
正凶猛的兽脚类恐龙家族里多了两个来自中国的"萌货",这两种恐龙生活在早白垩世,介于早期和晚期阿尔瓦雷斯龙类之间。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日前,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和命名了两种新的恐龙:乌拉特半爪龙和彭氏西域爪龙。凶猛的兽脚类恐龙家族里多了两个来自中国的"萌货"。它们属于兽脚类恐龙中最为奇异的一个类群——阿尔瓦雷斯龙类恐龙家族,有着醒目的大爪子、短  相似文献   

18.
文婷 《科学大观园》2014,(19):28-30
<正>新研究称,恐龙6500万年前在白垩纪晚期地球遭遇陨星撞击后灭绝完全是因为"运气不佳"。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布鲁萨特博士说,在陨星撞地前,地球当时已经由于气候变暖而出现海平面上升和火山活动剧烈频繁等现象,已经有很多物种濒临灭绝,也使得恐龙灭绝几乎在劫难逃。他认为,如果陨星早几百万或晚几百万年撞地,恐龙还都可能有机会避免灭绝厄运,因此恐龙正可谓"运气非常糟"。在劫难逃布鲁萨特博士向BBC记者介绍恐龙灭绝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生代是恐龙独霸天下的时期,那时候哺乳动物都是像老鼠一样毫不起眼的小个子,生活在恐龙的阴影之下.事实并不尽然,通过新近对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和分析,科学家们也大吃一惊,中生代时也有体型较大,拥有尖利牙齿,和恐龙争食、争地,甚至能吞食幼体恐龙的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在对恐龙化石和计算机模型的运算结果进行分析后宣称,恐龙很可能也是温血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