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在实验与运行基础上得到的分离式热管元件的理论模型与数学模型。在分析热管内部流动与传热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内部各种热流极限,并取得了理论与实验方面的统一。本文提出了“干度”极限的新概念。认为在各种内部极限中声速极限容易发生,而发生的地区在上升绝热管入口段。  相似文献   

2.
高温热管的冷冻起动极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高温热管的冷冻起动极限进行理论分析 ,给出冷冻起动极限的计算判据。通过对Ф2 5× 1 0 0 0mm的高温热管进行起动测试 ,发现当热管蒸发段长度设置较短时 ,该热管受到冷冻起动极限的制约 ,实验还对冷冻起动极限判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何晓峰  李淑兰 《河南科学》1997,15(4):423-428
本文通过分析热管在传热过程中的最大传热极限及相关因素,探讨了在工质确定情况下热管的传热限与热管尺寸的关系,给出了热管最佳尺寸的设计计算方法,以保证热管达到最大的传热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应用分离式热管元件的实践,指出了这种换热元件的特点,文中给出了分离式热管元件解决一般换热与特殊换热问题中的作用,并与其他种换热元件进行了对比,本文首先指出了分离式热管元件内部极限的性质,并在理论上予以论述,实践上加以证实,开辟了研究分离式热管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槽道热管压扁度对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直径为6mm,长为210mm的小型微槽道柱状热管通过机加工方法制成的扁平热管(扁平厚度δ分别为3.5、3、2.5和2mm)的轴向温度分布、极限传输功率、热阻以及蒸发换热系数等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所用的热管为轴向梯形微槽道热管。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极限传输功率随着压扁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将直径为6mm的柱状热管压扁成2mm扁平热管后,极限传输功率降至原来的1/4。将直径为6mm的柱状热管分别压扁至3.5、3及2.5mm时,热阻基本稳定在0.08℃/W左右,但压扁至2mm时,热阻明显增大。直径为6mm的柱状热管压扁成3.5mm扁平热管时,蒸发换热系数增大,但从3.5mm压扁至2mm后,蒸发换热系数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蒸馏水和丙酮为工质,对多种工况下脉动热管的传热极限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分析脉动热管加热段和冷却段温度变化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整体干涸型和局部干涠型2种传热极限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其产生机理:干涸导致传热极限的产生,再湿润引起传热极限表现形式不同.研究还发现,传热极限随着倾角、充液率的增加而增大;在倾角为0°时,热管工质为水时的传热极限低于工质为丙酮时的传热极限,在60°时,前者的传热极限却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讨了脉动热管的加热段长度与冷却段长度分配对其极限热输送能力的影响.实验管为内径0.9mm、外径1.5mm、全长1 560mm的铜管,管内流体工质为R141b.实验揭示了5种不同长度配比的热管在不同充液率条件下的传热特性.结果发现当充液率较低时,如果加热段长度等于冷却段长度,则该热管有最大的极限热输送能力;而当充液率较高时,在加热段长度大于冷却段长度的条件下,该热管的极限热输送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给出了L~1极限鞅的又一特征,同时讨论了L~1极限鞅与L~1极限上(下)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如何教好极限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庆玲 《科技信息》2009,(30):I0093-I0093
本文首先分析学生在学习极限概念时会感到困惑的原因,进而探讨教师如何更好地把握极限概念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列举了学生在运用极限的e—N与e—σ定义验证极限和运用极限运算法则求极限时所犯的典型错误,分析了错误的根源,给出了正确的解答,提出了在极限教学中应该引起注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用定义证明极限的五步法,找出了用定义证明极限的规律,解决了极限教与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2.
极限是微积分理论的基础,其思想贯穿于高等数学始终。极限概念抽象、难于理解,极限计算复杂多变、往往使人束手无策。本文通过实例归纳讨论了极限概念的内涵、极限计算中常见的主要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3.
杜书德  袁德有 《科技信息》2007,(27):191-191,205
求极限是高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求极限的概念、定理与方法的分析,深刻刨析了变形法求极限的基本原理与技巧。根据不同的求极限问题的特点,通过变形法可以使问题更加简洁、方便地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朱连燕 《科技信息》2014,(1):180-181
由于知识迁移的负作用,初学者认为多元函数极限的求法与一元函数极限的求法相类似,因而在求解多元函数极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种种错误。本文首先介绍了判断重极限是否存在的方法,接着从其它十个方面归纳总结求解重极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着重阐明了极限概念的重要性,以及理解极限概念的难点,最后对极限定义作了几点说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液性极限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及原理;阐述了测定膨润土液性极限的实际意义;对液性极限与膨润土的其它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试验说明了用液性极限法可以比较容易准确地测出膨润土的极限活化量。  相似文献   

17.
半随机极限的逼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证明了随机序列的随机上(下)极限是一个子列的上(下)极限,从而解决了半随机极限对σ-域的某种不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正> 数列与函数极限的计算是数学分析中最基本运算之一。要熟练地计算极限,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方法与技巧,本文试图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提出相应计算方法与技巧。 一、利用重要极限 现行教材中,通常给出下面两个重要极限:  相似文献   

19.
多元函数的极限是度量空间或拓朴空间上映射的极限的特例,在讨论极限存在及计算问题上,由于欧氏空间的特殊性,使它有特殊的方法,出现了多元函数的极限与一元函数极限存在着根本区别。本文以二元函数为代表,细致剖析了多元函数极限的存在性及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20.
极限理论是微积分的重点内容,极限的概念与极限的运算贯穿了整个微积分课程,掌握常用的求极限的方法与技巧是课程的基本要求。本文讨论了利用导数定义求极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