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采用氚自射线照相法及接头充氢后释放规律的观察,研究了用Cr20Ni10Mn6型焊条焊接珠光体类钢时氢的扩散及分布规律。利用高碳钢淬火试样及淬火后充氢试样的拉伸试验,研究了高碳钢淬硬组织对氢和应力的敏感性。探讨了Cr20Ni10Mn6/高碳钢接头中不同部位形成裂纹的性质、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所得结论,为正确选用焊条及制定高碳钢的焊接工艺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一种Cr6Ni11Mn13MoTi奥氏体钢焊条用于高温服役(450~650℃)的Cr-Mo钢构件的异种金属焊接。结果表明:其异质接头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可以克服以往的异质接头服役过程中因碳迁移而导致的提前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真空离子溅射法,在Ni-3Cr-10Al铸态合金表面获得厚度约为30μm的Ni-3Cr-10Al微晶涂层。在1000℃下空气中氧化500h,与铸态合金相比,溅射微晶涂层具有更优良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和粘附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稀土(RE)对30Cr3NiAl钢铸态组织和高温氧化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0.3~0.5)%RE,能明显改善30Cr3NiAl钢的铸态组织,细化二次枝晶间距;RE的加入,使氧化膜晶粒明显细化,与基体间结合力增强。  相似文献   

5.
用电弧参数分析仪、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合金系统为Cr26Ni16的RM-1型炼镁还原罐专用焊条的工艺性、抗高温氧化及硫化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用该焊条所时焊焊缝的性能可满足炼镁还原罐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Er(Ni1—xCox)磁性蓄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实用型Er(Ni1-xCox)(x=0,0.1,0.2)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它们的物理性能。用Co部分替代Ni后,该材料的居里温度降至10K范围内,在温度低于10K的温区内,Er(Ni1-xCox)(x=0,0.1,0.2)材料的比热容远大于传统的蓄冷材料金属Pb和其他新型Er系磁性蓄冷材料的比热容,磁墒变计算结果表明,Er(Ni1-xCox)(x=0,0.1,0.2)材料的Er^+3离子有效J  相似文献   

7.
采用预先处理及表面处理,40Cr-5CrMnMo钢在空气炉中可实现超塑性固相压接.压接工艺条件为:温度710~730℃,应变速率2~3×10-4s-1、压力50~80MPa.时间3~5min.压接强度达到基材40Cr钢强度。通过接头显微组织分析,提出了钢超塑性固相压接机制为超塑变形的晶粒滑动和原子扩散造成的原始界面消失。  相似文献   

8.
云南17种菊科植物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云南17种菊科植物9个元素含量的特征.元素含量顺序有10种植物遵守Fe,Al>Zn>Mn>Cu>Pb>Cr>Ni>Mo的规律,有5种植物遵守Fe,Al>Mn>Zn>Cr>Ni>Mo的规律.元素含量的相对离散度为:Al>Fe>Mo>Ni>Mn>Pb>Cu>Zn>Cr.反映元素含量顺序与相对离散度顺序不完全匹配.元素Cu,Mn,Pb,Cr,Mo,Zn含量的频数分布总体为正态.Fe,Ni,Al含量的频数分布为正偏态型,并呈现高狭峰.元素Al,Fe,Mn,Ni含量间呈明显正相关;Fe与Cu,Zn,Mo,Cr间呈负相关.根据统计分级聚类分析,17种植物分5组,1,2组共11种植物,显示了植物对Cu,Fe,Pb,Ni,Cr吸收积累的聚类特征.第5组的小一支箭和臭灵丹,显示出对Fe,Al或Ni,Cu,Pb吸收积累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采用TIG焊技术焊接1Cr18Ni9Ti钢管子时,以N2代替Ar背面保护焊缝的组织和性能,分析了根部焊缝表层中的N和O元素的分布,测量了焊缝中的δ-铁素体、N和O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N2可以代替Ar背面保护1Cr18Ni9Ti钢焊缝,焊缝表层的N,O的分布和焊缝中的δ-铁素体、N和O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焊接接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13Ni5A钢铆钉头部Ni-Cr-B-Si合金激光熔覆层的组织、成分、显微硬度和在酸性介质中的抗腐蚀能力,并进行了实地考验.结果表明,采用激光功率密度为1.3×104W/cm2、扫描速度为5mm/s的辐照工艺,获得了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无裂纹的熔覆涂层,其组织由Ni-Cr-Fe固溶体、Ni3Si、Cr5B5及WC等相组成,显微硬度高出基体两倍多,并在酸性介质中具有优异的抗蚀性能.激光熔覆处理的铆钉经3700h实际生产考验后.明显优于未经.处理的铆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ZrO2与40Cr钢的钎焊连接中加入缓冲层4J33,Ni,Ti和Cu,来研究缓冲层化学成分对连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J33和Ni因其化学元素与钎料发生化学反应,损害了钎料的活性,致使ZrO2/缓冲层/40Cr钢连接失败;而缓冲层Ti和Cu虽然大量溶入钎料中,但并不影响钎料和ZrO2的反应结合,故可提高ZrO2/40Cr钢的连接强度。  相似文献   

12.
用金相试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4种镍基钎料钎焊1Cr18Ni9Ti的钎缝组织特征和相组成及其随热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用BNi1a和BNi2钎料钎焊(1120℃,10min)的缝宽为0.10mm的钎缝由αNi、Ni5Si2,CrB和Fe4.5Ni18.5B6组成,近缝区扩散层由αFe,γFe和Fe2B组成。用BNi5钎料钎焊(1175℃,10min)的缝宽为0.05mm的钎缝由αNi,Ni5Si2和Ni16Cr6Si7组成。用BNi7钎料钎焊(1050℃,10min)的缝宽为0.05mm的钎缝由αNi,Ni2P和(Fe,Ni)3P组成。  相似文献   

13.
碳钢表面Fe—Ni—Cr—Si—B合金熔敷层的激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0kW连续CO2激光束对熔敷在中碳钢表面上的Fe40Ni36Cr2Si8B14合金进行了表面非晶化处理。对已处理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子衍射的检测分析,发现无论在单条激光处理区,还是在多条处理的搭接区均获得了非晶结构,与之区存的还有微晶组织,处理中非金属元素的烧损是出现微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跨越固态相变点的热循环条件下,对热作模具钢3Cr2W8V与4Cr5MoVSi进行了蜚 熔合型低温扩散连接试验。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接头金相组织并对连接试样进行了拉断试验。结果表明,按优选工艺参数连接的试样在拉断试验时,断裂发生在基体处,表明接头强度已不低于基体强度。两种材料的接触面上发生了新晶粒形核,双向长大,形成共生晶粒的过程,最终导致接触面消失,实现了3Cr2W8V钢与4Cr5MoVSi钢  相似文献   

15.
钎焊间隙对镍基非晶态及晶态钎料接头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研究了Ni82.5Cr7Si4.5B3Fe3成分的非晶态及晶态钎料不同的钎焊范下真空钎焊1Cr18Ni9Ti不锈钢时接头强度随钎焊间隙变化的特征及与钎缝组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接头强度随钎焊间隙的变化存在平台值现象,平台对应的两个特征钎焊间隙分别称为最小可用钎焊间隙(Wmin)和最大可用钎焊间隙(Wmax);从保证得较高接头强度考虑,钎焊间隙选择不应大于Wmax;在两个特征钎焊间隙内,钎焊间  相似文献   

16.
不锈钢焊接接头在MgCl2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插销法评定了0Cr18Ni9Ti钢及其焊接接头在143℃、42%MgCl2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敏感性,测定了接头各区抗SCC的临界值σimpSCC,明确指出奥氏体晶粒度是热影响区(HAZ)SCC抗国的最主要的因素,其中焊接HAZ的晶粒度与SCC临界值σimpSCC成线性关系,为口分析表明,各区的SCC属于穿晶型,断口形貌呈准解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介绍用CO2激光器在T8钢表面实现的Ni-Cr-Si-B激光合金化,研究了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合金化处理后试样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8.
T8 钢表面 Ni-Cr-Si-B 激光合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用CO2激光器在T8钢表面实现的Ni-Cr-Si-B激光合金化,研究了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合金化处理后试样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磁控溅射NiCrAlY镀层的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磁控溅射NiCrAlY镀层的组织结构研究徐爱群黄海波王世栋(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南京210018)磁控溅射NiCrAlY镀层由于其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和抗热腐蚀性能而得到了广大镀层研究者的重视.作为第一代的MCrAlX型镀层(M代表金属元素;X代...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3Cr25Ni12耐热钢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并对3Cr25Ni12耐热钢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等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3Cr25Ni12耐热钢的奥氏体基体上有弥散分布的二次碳化物M23C6析出,这是3Cr25Ni12耐热钢具有较高热强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奥氏体基体中含有较高的铬合金元素,使其抗氧化性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