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电聚合方法制成不同浓度双核磺化酞菁钴(bi-CoPc)掺杂的聚苯胺(PAn-bi-CoPc)膜,并用电化学、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导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酞菁浓度对膜的电化学行为有影响,PAn膜和PAn-bi-CoPc膜在近红外区都有较宽的吸收带,当bi-CoPc为1 mmol/L时,PAn-bi-CoPc膜在近红外区出现明显的吸收峰,膜在近红外区的吸收强度随酞菁浓度增加而下降;红外光谱发现掺杂后酞菁的共轭体系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
研究邻萘醌类母核化合物β-(1,2)-萘醌在乙腈体系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β-(1,2)-萘醌的电化学还原过程并非如1,4-对苯醌乙腈体系的简单的两步单电子过程,推测可能存在后行化学反应.同时运用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技术观察到其氧化还原过程均存在半醌自由基中间体在一定电位下的生成、继而消去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铕-联吡啶的二元配合物Eu(bpy)2(NO3)3(H2O)2,用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用Nafion将Eu(bpy)2(NO3)3(H2O)2修饰于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行为.讨论了介质、pH对该体系电化学发光性质的影响,推测了Eu(bpy)2(NO3)3(H2O)2电化学发光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没有共反应试剂存在的条件下,Eu(bpy)2(NO3)3(H2O)2在pH 8.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可以产生较强的电化学发光,其发光体可能为Eu*(bpy)2(NO3)3(H2O)2.  相似文献   

4.
新合成了亚酞菁铜.把1,3-二亚胺基异吲哚啉、钼酸铵和二水乙酸合铜在喹啉里加热,加入催化剂量的1,8-二氮杂-双环(5,4,O)十一碳烯-7(DBU)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后,通过索氏提取,然后用柱色层分离,得到灰褐色产物.通过质谱分析和元素分析数据证实,灰褐色产物就是目标化合物亚酞菁铜.根据亚酞菁铜分子裂解质谱图,还初步分析了亚酞菁铜分子的裂解过程,首次给出亚酞菁铜合成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喹啉-2-甲酸(QLA)为配体,合成了二元稀土配合物Tb(QLA)_3(NO_3)_3,并进行了表征.以过硫酸钾为共反应剂,该配合物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发光.通过实验发现,岩白菜素对该体系的电化学发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岩白菜素的新方法,体系的电化学发光猝灭程度与岩白菜素的浓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1.0×10~(-6)-1.0×10~(-4)mol/L,检出限为2.0×10~(-7)mol/L(S/N=3).对模拟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铜(Ⅱ)-磺基水杨酸配合物存在情况下的电化学诱导DNA的切割.铜(Ⅱ)-磺基水杨酸配合物在控制的-0.4V电位下,Cu(ssal)2 2作为媒介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活性氧自由基O2*,氧自由基可以切割DNA.被切割的DNA片断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可进行分离.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诱导铜(Ⅱ)-磺基水杨酸配合物对DNA的切割方法简单,切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含Ln3+的化合物[Er2(p-CH3 C5 H4 COO)10(Phen)2](1),[H02(p-CH3 C5 H4 COO)10(phen)2](2),通过X-光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在室温下测定了它们固态粉末的IR、UV-Vis-NIR吸收光谱以及近红外发射光谱,并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化合物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得到的结果表明具有刚性共轭结构的配体能够为敏化Ln3+的发光供给能量.使其在近红外区具有明显的发光.  相似文献   

8.
通过1,10-邻菲啰啉二亚胺配体和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双膦配体合成了二亚胺-双膦混合配位铜(I)的配合物.采用X线单晶衍射法测定该配合物的结构,对其进行核磁共振氢谱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1个铜原子与2个氮原子、2个磷原子配位形成的单核配合物;紫外光谱表明配合物在267 nm和393 nm处有2个吸收带;磷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发光峰位于577 nm处,在固体状态下发光性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2个含吡啶环2-乙烯喹啉-8-羟基喹啉金属锌配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用FT-IR、FAB-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结构,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4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在204 ℃,228 ℃. 光致发光(PL)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的发光峰值为612 nm,橘红色光;化合物4的发光峰值为630 nm,发红色光.用化合物4与TPD组装为双层电子器件,电致发光峰值为656 nm.  相似文献   

10.
含氮的多齿螯合配体广泛应用于有机光电材料中.以邻溴苯胺为原料,通过Skraup法合成8-溴喹啉,然后采用铜催化C-N交叉偶联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8-(1,2,4-三氮唑基)喹啉,为后续设计合成发光金属配合物提供重要前体.此外,采用核磁共振谱(~1H、~(13)C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液质联用飞行时间质谱(LC-MS TOF)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确证了结构,该法在此类化合物的合成中具有成本低、产率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软输出维特比译码器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Turbo Code的软输出维特比(SOVA)译码器的结构优化方法,首先简介了SOVA译码原理,然后从两方面讨论SOVA算法的硬件实现的优化问题:一是讨论硬件结构的比特级优化结构,提高译码速度;二是在算法级将代数环的理论引入到算法的分析中,将实数环上的非线性运算转换成另一个歪上的线性运算,从而简化译码器结构,提高译码速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研究了在被动锁模掺铒光纤环形激光器中加入窄带滤波器对多脉冲产生的影响.在激光器的腔内插入一个窄带光纤布拉格光栅(FBG),限制激射带宽,可以在低阈值的情况下产生多脉冲.多脉冲的个数取决于泵浦功率的设置,激光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可以分立可调.另外,实验中也观察到多脉冲的混沌态.数值模拟进一步证实了实验结果.实验表明,窄带滤波器可以加强多脉冲的产生,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光纤激光器中多脉冲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平方环和科斯塔斯环实现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信号载波提取原理的基础上,基于Matlab中的Simulink组件,分别给出了两种方法进行该信号载波提取的具体过程,设置了合理的环路滤波器参数和VCO单元的控制灵敏度.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信号的载波是可行的,但科斯塔斯环法的抗噪声性能优于平方环法.  相似文献   

14.
以脱镁叶绿酸-a甲酯1为起始原料,选择硝酸铊为氧化剂对其3-位乙烯基进行氧化,以78%的产率得到缩醛氧化产物2,通过在乙酸中的回流,G 步完成3-位缩醛的解除和13^2-位甲氧甲酰基的消去,以67%的收率形成3-甲酰甲基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3.经亲电取代反应在20-位上引进硝基而生成硝化二氢卟吩醛4,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元素硫和丙二腈进行Gewald反应,完成3-位噻吩基取代的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5;而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的E-环羰基的Gewald反应仅给出氧化产物.同时,对C3-五元杂环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所得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15.
肿瘤(癌症)是由于细胞在复制过程中,DNA损伤不能修复导致细胞凋亡或者细胞无限增殖而形成的。DNA在细胞中转录和翻译都会涉及蛋白与DNA的结合,肿瘤抑制蛋白也是参与这一过程的关键蛋白之一。然而,众多研究发现,肿瘤抑制蛋白p53具有识别和修复损伤DNA的效果,对于细胞的凋亡、基因的保护和避免癌症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金属镁离子和锌离子可以增强p53蛋白的结构稳定性和p53-DNA的亲和力。因此,我们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直观地呈现出p53蛋白与PBR322环状DNA相互作用的图像,同时发现p53蛋白可以使环状DNA自身形成聚集或者相交。但是,对于长度相当的5 000bp的线状DNA几乎没有这样的效果,而对于20 000bp DNA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然而,在高浓度镁离子环境下,环状DNA会扭转成为麻花状,即形成超螺旋结构。这一现象,可为p53蛋白功能和作用机理研究提供指导,也为癌症治疗、癌症药物开发以及癌症检测方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6.
Yuan P  Leonetti MD  Hsiung Y  MacKinnon R 《Nature》2012,481(7379):94-97
High-conductance voltage- and Ca(2+)-activated K(+) channels function in many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that link cell membrane voltage and intracellular Ca(2+) concentration, including neuronal electrical activity, skeletal and smooth muscle contraction, and hair cell tuning. Like other voltage-dependent K(+) channels, Ca(2+)-activated K(+) channels open when the cell membrane depolarizes, but in contrast to other voltage-dependent K(+) channels, they also open when intracellular Ca(2+) concentrations rise. Channel opening by Ca(2+) is made possible by a structure called the gating ring,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cytoplasm. Recent structural studies have defined the Ca(2+)-free, closed, conformation of the gating ring, but the Ca(2+)-bound, open, conformation is not yet known. Here we present the Ca(2+)-bound conformation of the gating ring. This structure shows how one layer of the gating ring, in response to the binding of Ca(2+), opens like the petals of a flower. The degree to which it opens explains how Ca(2+) binding can open the transmembrane pore. These findings present a molecular basis for Ca(2+) activation of K(+) channels and suggest new possibilities for targeting the gating ring to treat conditions such as asthma and hypertension.  相似文献   

17.
目前提出的多种Ad hoc组播路由协议都存在着各自的缺点:或有效性差,或控制开销大.根据区域路由原理,提出基于动态广播环的Ad hoc网络组播路由协议(DBRMP).该协议为加入组播的组成员节点组织一个动态广播环,并使所有组成员的广播环组成的广播环图是一个连通图.由于两个组成员节点在其广播环相交时可通过相交节点建立路由,因此在连通广播环图中,任意两个组成员间可建立路由.文中利用NS2对协议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DBRMP协议具有较高的数据分组递交率、较小的维护路由开销和较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平方环和科斯塔斯环实现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信号载波提取原理的基础上,基于Matlab中的Simulink组件,分别给出了两种方法进行该信号载波提取的具体过程,设置了合理的环路滤波器参数和VCO单元的控制灵敏度.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信号的载波是可行的,但科斯塔斯环法的抗噪声性能优于平方环法.  相似文献   

19.
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AM1对2-溴-丙酸与2-溴-3-甲基-丁酸的气相热消除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同时研究了不同取代基对α-溴代酸气相热消除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α-溴代酸气相热消除反应的机理均为2步反应,具有五元环过渡态的第一步过程是整个反应的速控步骤,这与实验工作者的预测一致,计算的取代基效应与有机电子论的预测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Showalter MR  Burns JA  Cuzzi JN  Pollack JB 《Nature》1985,316(6028):526-528
Jupiter's ring system has previously been described as being composed of a 'bright' narrow ring and an interior, vertically-extended halo. The one image which reveals this morphology most clearly is Voyager 2's parting shot of the Jupiter system, a wide-angle (WA) view of the ring ansa in forward-scattered light (FDS 20693.02). The bright ring is plainly visible, and the halo appears after slight contrast enhancement. By further enhancement of this image we have discovered an additional ring, which is far fainter than either of the (already faint) components previously identified, extending to a radius of 210,000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