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流经阜阳的几条淮河支流的污染谈起,分析论述了造成污染的原因及对淮河主干道的影响,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污染团”事件折射出淮河治污的失败。淮河治污凸现了刑法的相对虚化、行政处罚的相对弱化和民法救济的 困惑。要避免类似的悲剧事件再次发生,法律在治理淮河中应当及时修正,完善刑法关于破坏环境行为的规定,加大违 法的处罚金额,强化行政处罚的监督和建立行政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1999,(6)
安徽省蚌埠市位于淮河岸边,多少年来,淮河像母亲一样养育了淮河儿女,滋润了千万亩良田。然而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淮河流域遭到了严重的污染。1997年以来,淮河流域开展了举世瞩目的水污染治理工作。为了对广大青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1999,(5)
位于中原腹地的淮河可谓是多灾多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淮河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苦地区,其后,经过40多年的治理,淮河的面貌大为改观。淮河干流已能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部分河段已能防御50年一遇的洪水。但洪水的威胁仍没有完全消除。另一方面,在流域防洪治理步伐加快的同时,80年代后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流域人口的增加,"污患"又悄悄地"笼罩"了整个流域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995年,淮河流域的污染达到了最高峰。据全年监测资料显示,流域人均污水年排放量已达28.4立方米,人均 COD(化学耗氧量)年排放量已达12.3公斤。由于排污量大,流域80%以上的河流和水域已受到污染,50%的河流遭受严重污染。沙河、颍河、洪河、汝  相似文献   

5.
淮河水质污染已成为严重社去问题,国家也出台了限期治淮的战略目标,但尚有很多理论和实际问题急待解决.本研究根据水体扩散理论和概论理论,首次建立了淮河干流纳污河段的水质概率稀释模型,使之成为合理确定河流允许排污量和区域排污削减量的科学方法.对规划和实施河流污染治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淮河水质污染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国家也出台了限期治淮的战略目标,但尚有很多理论和实际问题急待解决。本研究根据水体扩散理论和概念理论,首次建立了淮河干流纳污河段的水质概率稀释模型,使之成为合理确定河流排污量和区域排列削减量的科学方法。对规划和实施河流污染治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50年来淮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半个世纪以来淮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1954-2004年淮河流域降水量与流量均呈下降趋势,而1995-2004年呈上升趋势;2)淮河流域水质自1980年代开始急剧下降,而从1995年开始有好转趋势,淮河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水污染依然严重;3)受降水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水质也呈季节性的变化,但年际降水的变化对水质的影响不大.淮河流域水质的变化主要受控于人类活动的变化,近年来水质改善不是十分明显的原因是由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的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以及污染治理措施落实的不到位.走生态发展之路是淮河流域污染治理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8.
原水水质状况的优劣对城市供水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对水进行精准评价有助于水质监控与治理。选取2016年淮河干流安徽段4个监测点的水质数据,采用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价水质。按6级水质标准确定水质隶属度,利用熵权法在时间和空间两种不同的原则下计算权重,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定不同准则下的淮河水质级别,得出各监测点的水质情况。同时引入级别特征值,以确定不同时间段与监测点的超标因子。最后,综合两种方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分析,得出4个监测点中王家坝污染最严重和淮河干流安徽段丰水期有机物污染严重的结论,并且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了加强区域联动协调治理和采用多种方法分解超标有机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晓春 《科技咨询导报》2014,(11):108-108,110
淮河流域人口密集,物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能源基地,在全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淮河大水后,为扩大淮河治理建设项目的融资渠道、加快淮河低洼地排涝治理建设,水利部规划计划司与国家发改委农经司、水利部国科司、淮河水利委员会、世界银行专家及官员、以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水利厅共同商定,计划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展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0.
频繁的水旱灾害和严重的水污染是治理淮河的两大难题,入洪泽湖口以上的淮河干流区尤其突出。通过分析近年来淮河干流区的水质情况,对淮河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总体上看,淮河流域的水污染仍十分严重,防污治污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淮河流域是我国历来重要的经济文化发展重要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淮河在水患灾害还没有彻底整治的情况下,又出现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近年来,通过治理淮河水质有所好转,但是水污染依然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对淮河水质现状的分析,提出旨在改善淮河水环境污染现状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淮河流域水污染更加严重的原因,提出消除水污染的建议。方法用环境经济学的外部性和产权理论进行分析。结果淮河流域水污染产生和更加严重的原因是淮河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广泛的外部性和产权不明晰。结论建立统一的淮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管理机构是防止淮河流域水污染更加严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连峰  梁华新  赵秋义  李有 《河南科学》2007,25(6):1055-1058
随着淮河流域点源污染的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逐步成为淮河流域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分析河南省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泊,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湖泊,洪泽湖重金属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对洪泽湖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发现尽管目前洪泽湖整体受污染程度较轻,但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尤其 Cd污染严重,As污染日益显著,需引起重视。淮河水沙输入、南水北调、环湖农田面源污染输入、围网/圩养殖等是洪泽湖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洪泽湖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应为:减防淮河水沙携带重金属输入; 优化养殖布局,规范养殖环节; 精准施肥、施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实施重金属迁移转化拦截控制技术和污染区域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洪泽湖是淮河中游的河道型大型水库,是淮河上游污染的“汇”。笔者研究营养元素在洪泽湖淮河入湖河口区不同群落间的分布差异,探讨营养元素在群落间的转移机制,为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淮河沉积物总磷和重金属沿程变化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淮河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来源及污染程度,于2014年7月沿淮河中下游设置16个采样断面,现场采样并检测沉积物中总磷(TP)质量比和重金属(As、Cu、Pb、Cd、Zn)的质量比,分析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沿程分布及来源并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淮河中下游沿程各城市下游断面沉积物中污染物平均含量比上游断面高;污染物来源分析表明,所有污染物均受到点源污染的影响,其中TP和Cu受到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共同影响;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沉积物磷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淮河干流沉积物环境质量受磷的污染相对较轻;对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分析表明,无论是单个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还是综合生态危害程度都为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