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朱德斌 《广东科技》2007,(9):177-178
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刚性路面,受路基稳定性影响大,极易产生损坏,且修复难度大.本文主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板块修补材料及修补技术进行一些介绍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脱汉军 《广东科技》2011,20(2):138-140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刚度大、扩散能力强、稳定性好的路面结构.随着修筑里程的增长,实践经验的积累,科学研究的深入,水泥混凝土路的修筑技术逐步改进,质量不断提高.本文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常见的板块断裂、破碎、纹裂等病害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病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消灭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延...  相似文献   

3.
针对平面交叉口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复杂和没有成熟的板块划分方法的问题,提出了平面交叉口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划分的四种基本方法:逼近法、圆心法、残余法和修补法。并以环道外缘石为直线圆角形的四路环形交叉口为例,介绍了板块划分四种基本方法的具体应用。实践表明,平面交叉口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板块划分通过以上三种或四种基本方法的有机结合就可以实现板块划分的自动化,大大提高平面交叉口CAD系统的适应性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4.
石玥茹 《甘肃科技》2006,22(1):136-137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的断裂属公路路面质量问题,高速、一级公路断裂数在评定中允许值为2%,一般公路为1%。但是混凝土路面板块断裂在施工中时有发生。结合我公司历年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遇到的断裂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裂及防止的一点粗浅的看发。  相似文献   

5.
赵志杰 《科技信息》2011,(27):I0349-I0349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刚度大、扩散荷载能力强、稳定性好的路面结构。由于施工及养护等原因,水泥混凝土路面往往出现过早损坏,这种损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水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受到反复挤压、抽取,致使板块纵、横向接缝、板块边缘间逐步与路肩内侧结合部产生唧  相似文献   

6.
孙元 《工程与建设》2016,(2):260-262
文章分析了人民大道改造的原因,结合现状水泥路面的损坏状况检测结果,对现状水泥板块进行评价分析,根据类似工程实际经验,从旧水泥板块处理方式、沥青加铺层材料选择、应力吸收层设置、加铺层结构设计等方面介绍了"白加黑"改造技术在宁海人民大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秦红 《科技信息》2007,(17):91-91,63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养护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年限比其他路面长,然而一旦开始破损,将会迅速发展,对道路的安全性产生较大危害。本文对接缝、裂缝、脱空板块处治以及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维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为实际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如何加强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光辉 《工程与建设》2010,24(1):132-134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易施工等优点,目前交通运输车辆超载现象十分突出,超载车辆给水泥混凝土路面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道路板块由压断到压碎,路面失去防水性能,雨水沿裂缝进入路面底层,再经过车辆辗压则路面完全被破坏,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虽然预防性养护只是对轻度和中度病害进行养护,通过区别对待,采取不同养护措施,达到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近年来,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尤其是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在连续荷载作用下,出现路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严重的病害路面板的断板直至破碎,而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板下脱空所引起的。如果能解决板底脱空问题,那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将大大延长,板下灌浆技术是很有效的解决办法,它是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灌注水泥浆液、水泥粉煤灰浆液、水泥砂浆,充实板底脱空空隙,达到稳定水泥混凝土板块的目的,改善路面通车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养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阳志宜 《工程与建设》2010,24(4):561-563
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发展规律有其自身特点,现有预防性养护理论难以直接指导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论文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各阶段典型病害的发展演化机理,指出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遵循由轻到重、由接缝料破损等非结构性病害到板块断裂的结构性破坏转变。提出了延缓病害转化的三个关键时期的养护维修对策和实施时机的选择方法。以湖南省益常高速公路调研数据进行各养护维修对策的费用效果比排序。  相似文献   

11.
张斌 《汉中科技》2010,(4):59-59,61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可分为断裂类、竖向位移类、接缝类和表层类四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路面病害,提出了裂缝修补、接缝修补、局部修补、破碎板块修补和脱空板块处理五种处理方法,提出了设计和施工中路面病害预防措施:严格基层参数选取,加强路基施工管理,严格路基土质鉴别和测试。做好路基路面材料选择。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断裂是施工中难以避免的,我们只有按照规范严格执行施工程序,才有可能减少损失,本文就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水射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碎机理.利用细观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水射流作用下水泥路面碎裂的微结构损伤模型,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模型,得到了不同压力和速度的射流作用到水泥混凝土表面时在混凝土路面板块中产生Von—Mises等效应力.当表面冲击压力为144MPa时,达到混凝土临界破坏点.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水泥路面使用中后期,路面接缝传荷能力下降,在环境因素影响下易形成错台病害,严重影响路面使用寿命.文章结合我国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现状,分析水泥路面错台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为水泥路面结构设计、施工控制及水泥路面预防性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抗压、抗弯、抗磨损、高稳定性等诸多优势,在各级路面上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日渐增多,加上一些地域的路基更适合水泥混凝土路面,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科学化施工摆在许多施工单位面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核心环节是混凝土的搅拌生产和混凝土的摊铺,本文仅对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泥混凝土搅拌和摊铺的技术合理化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0.概论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技术的日臻完善,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的速度较快,在技术、经济上也将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然而由于水泥混凝土自身的低韧性,随温度、湿度变化的变形大,以及需设置接缝等缺点,特别是由于受到所经地区的地质,气候等自然环境多变的影响,加上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不高和建设者们对路基、路面修筑技术的认识不足,工程质量监管机制不完善,养护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不少路段竣工交付时养护前就出现断裂、掉角、表面干裂等病害,其损坏率根据每次鉴定和验收的结果记载,(按板块计)在百分之三到百分这十之间,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病害逐年增多,为此,有必要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进行仔细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军富 《科技信息》2012,(11):427-429
混凝土因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养护费用低等特点,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脆性混合材料,其最大的缺点是韧性差,抗拉强度低。水泥混凝土路面属于高级路面,其刚性结构的完整性,有赖于结构板块本身的完整性及其下层结构的整体刚性效能。无论是施工过程中,还是行车期间,防止和处置各类断板开裂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是维持和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效果与其耐久性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由于水泥混凝土的非均质性、低韧性及现场环境条件,施工工艺与水平的可变性,很难完全避免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断板与开裂现象。所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开裂问题也就成了公路施工质量常见病害之一。根据工作实际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经验,以及有关试验结果的验证,本文着重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开裂的形式,产生破坏的原因,预防处置的措施,谈一些浅显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因取材方便、价格适中且性能质量相对稳定而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故近年来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不断增多.但在看到水泥混凝土路面优势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不足.研究与实践证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易受温度、湿度等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出现裂缝病害.本研究将运用调查法、研究法详细探讨如何运用沥青砂处治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直接影响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因此,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改善路面耐久性至关重要.论文首先指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研究意义,分析了耐久性的影响因素,最后从配合比设计方法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改造中弯沉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模型,采用弹簧单元模拟水泥路面接缝处荷载传递性能,分析了接缝两侧水泥混凝土板的弯沉差和平均弯沉随弹簧单元弹性系数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模型.计算发现,沥青加铺层底部在原水泥路面接缝处存在剪应力集中现象,进而分析了旧水泥路面接缝处沥青加铺层底部的剪应力随弯沉差的变化规律.根据莫尔-库仑强度理论,以沥青加铺层底部的剪应力不大于其容许剪切强度为判断标准,提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沉差指标.此指标在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改造时可作为评价接缝传荷能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