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剑桥的学院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没时间乘船,那就沿银街向前,到国王街,马上就看到了剑桥另一个标志性建筑——国王学院的礼拜堂,亨利六世建造这所学院之初,是为了接受伊顿公学的毕业生,直至1865年才有第一位非伊顿公学的学生入读。学院建筑显示出王审的气派,但那座礼拜堂刚开始修建,玫瑰战争就打响了,王窜资金紧张,直到亨利八世时,礼拜堂才修建完毕。  相似文献   

2.
相传,当初修建紫禁城的时候,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打算把宫殿的总间数定为一万间,可是就在他传下圣旨后的第五天晚上,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他召到天宫的凌霄殿。只见那玉皇大帝  相似文献   

3.
1644年的中国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三位主角:明朝皇帝朱由检、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或许还应加上一位明朝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其实,还有一位主角一直为人们忽略:小小老鼠。1644年农历3月15日,李自成率大顺军抵达北京城北郊的居庸关,明朝总兵唐通出降。3月16日到昌平,昌平巡抚何谦逃走,总兵李守荣自缢。大顺军乘势焚毁了  相似文献   

4.
袁蕾 《科学大观园》2012,(10):24-25
72岁的冲绳县知事仲井真弘多是华人的后裔。在冲绳,姓“仲井真”的都是蔡姓福建人的后代。蔡氏先祖在十四世纪末期,奉明朝洪武帝之命到琉球定居。他们中有的是舵工,有的当翻译,成为琉球和明朝的外交使者。同时到琉球的还有郑、阮等三十六姓的人家,他们住在今天冲绳的省会那霸市西北部,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钱庄     
秦昭 《科学大观园》2009,(18):52-53
钱庄、银号从明朝中叶开始建成,到清代及北洋政府时期有所发展,“废两改元”后时起时伏,直到1952年,约五百余年。它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基地,兼及平津、闽广、川陕等地区。它起源于兑换,其业务重心是发行庄票,广泛开展多种信用业务,并成立钱业公会,对中国金融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清代中算家的递加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级数论是有清以来传统数学的主流,通过对递加数的研究,可加深了解其中的情节。递加数是清代中后期级数论中的重要内容,清代中算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该文依据原著,递归地描述其生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递加数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讨论,表明它是产生于割圆连比例并用以确定一类无穷幂级数展开式系数的一种递归过程,从而试图反映出清代级数论所固的递归特性。  相似文献   

7.
炎龙 《科学大观园》2011,(12):53-55
自秦立国以来,历朝历代都在用着各种手法维护着统治者的利益。秦朝以暴治国,信奉武力至上,结果二世而亡。汉唐尊儒而教,但外戚、宦官污秽于朝,仍摆脱不了历史的轮回。到了明朝,朱元璋又发展了一个统治人民的利器棗特务统治,相互告发,人人自危成为明朝时期统治的一大特色。这血腥变态的明朝特务机构遍布天下,招致令人恐怖。从整个王朝的历史来看,明朝是特务组织最恐怖血腥的一个王朝之一。明朝的特务机构之所以遍布天下有  相似文献   

8.
清代君主集权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世纪以前,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保持过西方所望尘莫及的水平。然而到了近代,却越来越落在西方的后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渊源可能很深远,但关键时期却在明清两代。尤其清代,中西差距日益扩大,落后局面最终形成。问题和矛盾暴露得比较充分,便于我们从中探讨和总结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在限制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清代君主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是个关键的因素。正像恩格斯阐述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时所指出的“经济运动会替自己  相似文献   

9.
禁不住十几年未得谋面的老友的盛情相邀,我们一行3人踏上了前往长春的列车。从北京到长春有1032千米,坐火车仅用了10个小时.而且是晚上一路睡过去。  相似文献   

10.
宝应县是全国著名的水生蔬菜产区,水生蔬菜种植历史悠久。特别是莲藕种植更为有名,人工植藕始于隋而盛于唐,到明代已成为当地大宗土特产品。在清代,宝应藕粉就被誉为“鹅毛雪片”,成为朝庭贡品,而宝应藕则成为全国闻名的“贡藕”。宝应县水生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其中县内莲藕15万亩,县外承包10万亩。因此,宝应是全国著名的“中国荷藕之乡”。  相似文献   

11.
大昭寺大昭寺,位于拉萨市区的东南部,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01年),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迟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中,湖面顿时遍布霞光,霞光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开始了一场由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多,因藏语中称“山羊”为“惹”,称“土”为“萨”,以示纪念,佛殿最初命名“惹萨”,后改称“祖拉康”(经堂),又称“觉康”(佛堂),9世纪改称“大昭寺”,意为“存放经书的大殿”,清代(公元1644~1911年)又称其为“伊克…  相似文献   

12.
蒙山顶的茶     
蒙山茶黄金时代 蒙山是中国种茶业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蒙山茶祖师吴理真好开始在蒙顶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只不过在唐宋时期还是团茶形式。唐宋时是蒙山茶的极盛时期。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被列为贡品,作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间断。在民间,蒙顶茶历来被看成祛疾去病的神来之物。  相似文献   

13.
孜孜不倦五十载 春华秋实硕果结 李同德自同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规划局市政工程设计院,此后虽然在几个单位几经辗转,人生轨迹却始终未曾离开规划这一行。退休后,又与友人共同建立了北京神州新纪录规划设计研究院。他从事各类规划设计工作已经近50年,其中从事旅游规划近20年,地质公园规划已满10年。他主持或参与编制过的各类规划已超过百项,参与旅游地学研究已超过10年。  相似文献   

14.
阿成 《科学大观园》2009,(24):27-28
“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自明朝以来,这首民谣就一直在我国各地民间尤其是黄河下游地区广泛流传,洪洞县大槐树之所以成了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精神寄托,是因为它承载着先人对故土家园的依恋和顾盼。同时,民谣中又分明流露出发生在明朝初年那场大规模移民运动中的血泪情别。  相似文献   

15.
大明门上换王旗 按照明朝人的理论,这座皇城一共有6座城门。明末太监刘若愚在自己的《酌中志》一书中提到皇城的正南门是大明门,这座城门可以算得上是明朝的“国门”,从门的命名上就非常不俗:以国号为名。  相似文献   

16.
清代前期海上丝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大量增加。这一时期来华传教士南怀仁所著《新制灵台仪象志》通过唐船贸易传入江户日本后,日本天文学家麻田刚立及其弟子间重富和高桥至时父子,以及经济学家本多利明、测量学家伊能忠敬等人对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并在天文历法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对日本传统科技体系的重新建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亚里士多德“流星属于大气现象”在清代中国的传播,认为虽然第谷同体系在清代的天文学家中有较大的影响,而亚里士多德的水晶球宇宙体系也有一定影响。作者考察中西流星观念2交织下的清钦天监的天象观测制度,和清代流星记录的产生过程,发现清代的流星记录是可靠的。举例分析了清代流星记录的分布及其特点,发现《清实录》和《清史稿》的流星记录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地方志和笔记中的记录科学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8.
北京故宫     
天一 《科学大观园》2005,(23):52-55
故宫,又称紫禁城。其名称由来一说为: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星垣。又因皇宫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最高级别的“禁区”,便有紫禁城的“禁”字来强调皇宫的无比尊严。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下诏修建紫禁城的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历时14年才完工,从公元1420年建成到1911年中国封建王朝终结,近五百年中,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现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  相似文献   

19.
以传播基督教为先声的西方近代文明在东亚各国(主要是日本和中国)的扩散,在史学界称之为西学东渐。这个过程在我国是从明朝末期开始的。从明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来华(1582)到辛亥革命(1911),西学东渐经历了两次重大变化;一次是鸦片战争前后的变化;另一次是甲午战争前后的变化。第一次变化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张衡 《科学大观园》2014,(14):51-52
<正>"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笔下所描写的古"丝绸之路"上骆驼队过沙漠的动人情景。其实,在北京也很早就有了数量可观的骆驼队,它们作为载人和运送商家货物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已活跃了千百年,据史料载:安禄山叛乱时,就是用骆驼运送物资的。到了元代,北京还出现了骆驼市和骆驼车,元代诗人乃贤这样描述由骆驼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