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在爆破施工中爆破振动危害严重、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难以预测的问题,通过灰色关联度理论和My Eclipse开发工具,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和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GEP)的GRA-GEP爆破峰值速度预测模型。以湖北铜录山现场露天台阶爆破实测数据进行模拟预测,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认为最大段药量、总装药量、水平距离、高程差、前排抵抗线长度、测点与最小抵抗线方向夹角等与爆破峰值速度存在相关性,进而为了实现爆破峰值速度进行预测,根据GEP计算思路,采用My Eclipse软件进行Java语言编程模拟运算。研究结果表明:GRA-GEP模型预测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14.4%,平均相对误差为7.8%,远低于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平均相对误差30.6%)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13.3%)。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提高控制爆破震动效应的方法,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以最大段药量、爆心距、高差作为影响爆破振动的主要因素,对爆破震动速度进行预测的模型。用爆破振动观测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预测结果与现场观测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与基于标准BP、Polak_Ribiere共轭梯度、专家经验公式等计算结果比较,LMBPNN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预测精度,预测效果较优,对爆破震动安全评价及其灾害控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泉州南惠高速公路NH5标段路基爆破开挖工程为实例,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以孔径、孔深、孔距、排距、最大单孔药量、单段最大药量、总药量和爆源距离作为影响爆破振动的主要因素,建立BP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质点的水平径向、水平切向、垂直方向等3个方向分别预测其爆破振动速度峰值及频率,并将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BP小波神经网络的爆破振动速度峰值-频率模型预测收敛快、精度高,优于标准BP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其结果更加符合国家标准GB 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的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4.
将BP神经网络技术用于隧道内气动压力变化幅值的预测,使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其进行优化,构建PSO-BP神经网络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收集到的数据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并引入交叉验证法评估2种模型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SO-BP神经网络能够准确预测不同情况下的气动压力幅值,而且在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以及样本的决定系数等方面均比未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好,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通过建立的PSO-BP压力幅值预测模型,得到了压力幅值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防护爆炸冲击波及抛掷物等的破坏作用,设计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双层钢板组合结构体系.采用ALE(arbitrary lagrange-euler)算法对4种TNT药量、2种爆距下结构前方及上方流场规律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爆炸压力场的分布特点和不同位置的冲击波超压等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爆炸冲击波与组合结构的作用过程,并与经验公式及TM5-855-1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结构前方爆心水平线上0.3 m范围的超压峰值增大,但药量和爆距对此范围的大小影响不大;结构上方一定范围内的冲击波超压减弱,且随着药量和爆距的增大而减小;药量增大、爆距减小时,结构前上方冲击波超压增强的范围增大.  相似文献   

6.
BP神经网络在地基土压缩指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求基于多个常规物理参数间接得到土变形参数的途径,根据几个实际工程中的土工试验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土压缩指数进行预测。选取土塑性指数、含水量、孔隙比、密度这4个常规物理参数作为影响土压缩指数的主要因素,得出土压缩指数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训练BP神经网络时,49组自变量数据中土压缩指数的BP神经网络拟合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3.5139380%~1.5704225%,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91548%;10组自变量数据中土压缩指数的BP神经网络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8055210%~6.0124173%,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3.32940%。可见,本文建立的基于4个物理参数的土压缩指数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借鉴复杂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集总方法,将汽油辛烷值看成汽油链烷烃集总、环烷烃集总、芳烃集总、烯烃集总的函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算法,分别建立了二次反应清洁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整体性能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能够更好地反映汽油研究法辛烷值与各集总组分之间的复杂关系,且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测得的汽油辛烷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39%,与文献报道的汽油辛烷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92%.  相似文献   

8.
组建BP神经网络检测地基压实度系统装置,利用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方法提取激光图像的特征值,用其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地基压实度.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经过4次学习后达到要求的误差,模型的输出值和目标值的相关系数为0.97699.BP神经网络检测方法与传统环刀法检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平均绝对误差为0.049,平均相对误差为7.16%,BP神经网络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地基压实度.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柴油喷雾贯穿距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实验得到30组柴油在定容弹中不同环境背压、喷油压力和喷油脉宽等条件下的喷雾贯穿距,然后将前20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后10组数据作为测试样本,最后分别通过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建立喷雾贯穿距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方差均比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低,并且其达到收敛时所需的迭代次数比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少。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柴油喷雾贯穿距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和适用性,为喷雾贯穿距的测量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炸药爆炸冲击波在空旷环境下的传播规律,采用NUBOX9100冲击波信号分析仪分别对0.1、0.2和0.3 kg的小药量集中药包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表明:小药量集中药包爆炸冲击波在空旷环境下传播速度随爆心距衰减较快,在爆心距12 m处的冲击波传播速度衰减速率为爆心距2 m处的60%。当爆心距在1~3 m时,冲击波超压峰值的衰减速率约为75.61 kPa/m;爆心距在3~8 m时衰减速率降低到10.12 kPa/m;爆心距大于8 m时,衰减速率趋于平缓,约为0.48 kPa/m。提出了冲击波超压峰值与比例距离之间的修正公式,修正公式尤其对比例距离大于10的情况进行了修正。在比例距离较大时,修正公式比以往的经验公式更适用。运用ANSYS/LS-Dyna软件对炸药在空旷环境下爆炸冲击波超压衰减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修正公式的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1.
可听噪声属于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影响因子之一,其常规预测模型均存在使用条件受约束或预测误差偏大的问题.根据间接预测法的思想,以可听噪声通用表达式中的4个因素为输入变量,可听噪声值为输出变量,建立了三层结构的BP神经网络交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预测模型.以国外多条输电线路可听噪声数据为样本,通过BP神经网络对样本进行训练,运用得到的模型对预测集线路的可听噪声值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与常规GE公式相比,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要小1.641 4 d B(A).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现有矿井环境瓦斯浓度预测方法无法处理大数据量、适应性差、误差较大、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dam算法的改进型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模型适用于矿井多环境参数下,对某区域内环境瓦斯浓度进行预测.对监测监控系统采集到的真实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形成数据集,通过将Adam算法与BP网络模型进行有效结合形成新的网络模型.运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及调优后,迭代次数在1 200次后损失率趋于平稳,验证集预测的结果整体平均误差率为1.258%,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提高了网络训练速度,且避免了传统BP模型容易陷入局部最小的缺点,同时降低了预测的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13.
为对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进行准确预测,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以及BP神经网络原理和方法,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处理相关数据,研究影响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并提取主成分,以确定BP神经网络中的输入参数,建立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利用PCA-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CA-BP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最大相对误差为2.820%,最小相对误差为2.036%,平均相对误差为2.357%,较其他预测模型有更高精度.对降低事故发生率和矿井延深水平的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充填钻孔是充填料浆从地表输送到井下采场的咽喉工程,是矿山正常运转的保障,对矿山充填钻孔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十分重要,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回归预测模型,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以验证集预测值的均方误差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法(GA)对SVM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应用优化得到的SVM模型对预测集进行预测。以某矿为例,通过GA得到SVM模型最优参数:适应值(均方误差)为0.011 1,惩罚系数C为47.076 8,核函数参数σ为2.263 8。采用优化的SVM模型对预测集充填钻孔寿命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的最大预测相对误差为8.6%,平均相对误差为5.2%。对比BP神经网络(最大相对误差为13.6%),优化的SVM模型预测结果更加理想,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为对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进行准确的预测,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以及BP神经网络原理和方法,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处理相关数据,研究了影响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并提取主成分,以确定BP神经网络中的输入参数,从而建立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并利用PCA-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CA-BP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最大相对误差为2.820%,最小相对误差为2.036%,平均相对误差为2.357%,较其他预测模型有更高精度.对降低事故发生率和矿井延深水平的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对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进行预测.收集1990-2019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数据,分别构建ARIMA模型、支持向量回归、BP神经网络、ARIMA-SVR、ARIMA-BPANN模型,对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效果最佳,得到测试集的拟合值和真实值的RMSE(平均残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和MAPE(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只有0.427 3和0.385 8,远小于其他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多神经网络Boosting集成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神经网络集成自适应Boosting回归算法.算法中采用相对误差模型代替绝对误差模型,可以更接近于回归预测问题的要求,并在Boosting迭代过程中,在对训练集采样得到新的训练子集的同时,也对校验集采样得到新的校验子集,保证了两者的一致性.进而采用美国加州电力市场的实际数据,建立了由多个神经网络集成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网络预测模型相比,Boosting集成预测模型能显著提高模型输出的稳定性,增强网络结构及模型选择的可靠性,获得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BP神经网络对CFRP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预测能力以及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性能,在大量的实验数据基础上,建立了CFRP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探讨了不同数据组合对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基于神经网络理论,将高精度BP神经网络模型生成了可方便应用的一般公式和简化公式,并与已有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能够很好地挖掘输入输出参数的数据信息,得到高精度的预测模型;相比于传统回归模型,用purelin代替sigmoid做传递函数推导得到的简化线性方程式仅增加了一项常数项,其预测值与试验值比值的平均值为1.011,变异系数为0.112,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计算动车组牵引能耗,提出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改进牵规法预测动车组牵引能耗。选取机车类型、坡度、目标速度、停站方案等8个因素作为动车组牵引能耗的BP神经网络输入变量,建立3层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增加动车组运动方程和优化基本阻力公式方式对牵规法进行优化。利用正交实验法对动车组牵引能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111组实测能耗进行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实测能耗与计算能耗相对误差在4.26%以内,改进牵规法的实测能耗与计算能耗相对误差基本在10%以内,证明BP神经网络模型比改进牵规法模型能更好地预测动车组的牵引能耗,而且当目标速度增大时,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计算精度明显比改进牵规法的计算精度高;目标速度和坡度对牵引能耗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3层BP神经网络对气流床粉煤气化炉进行模拟研究.以Gibbs自由能最小化方法建立粉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的模拟结果作为BP神经网络训练数据,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模拟数据的预测准确度较好.以Shell粉煤气化炉和国内首套粉煤加压气化中试装置上的实际生产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预测实际生产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