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7):11-11,23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主要通过地震异常综合判识,圈定有利矿体目标.以单源单缆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三维叠前偏移成像、阻抗反演特殊处理技术,可准确圈定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外形;同时,以单源单缆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和海底高频地震(HF-OBS)资料为基础,利用二维测线数据的伪三维宽角叠加等特殊处理方法,消除假的速度异常并获得真实的精细速度结构,从而精细刻画水合物矿体的内部结构;实现水合物矿体定量评价并准确实施钻探是水合物勘探阶段的最高目标,研发高精度速度分析与地震异常信息综合检测技术,以及多参量空间数据体的精细解释技术,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三维可视化和钻探目标资源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的深入,在地震调查特别是准三维地震调查中如何降低补线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成了关键问题。利用潮汐与羽角预测技术,预测一个时间段之内潮汐变化规律,合理安排作业施工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在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调查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7,(4):47-4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为:在国家“十五”863计划项目中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目标的三维地震勘探,将天然气水合物二维地震识别技术发展为三维地震识别技术,预测目标区水合物富集程度,为国家水合物勘查专项提供首钻目标和井位建议。课题依托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参加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软件学院;课题责任人:张明、张光学和雷新华。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20-20
天然气水合物是二十一世纪新能源,潜力十分巨大。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是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理想场所,近年调查研究圈定了南海有利远景区,并经钻探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岩芯样品。深入研究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机制、富集规律和开发相关的技术机理,为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意义。本课题为国家973计划项目“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9CB2195)所设8个研究课题之一,课题研究目标为确定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地质环境及有利区。  相似文献   

5.
测井因其高的纵向分辨率,已作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重要手段。目前南海海域水合物测井评价主要使用常规测井数据。常规测井曲线主要反映岩层矿物成分及含量的变化,关于储层结构信息较弱。测井曲线的分形维数曲线可以间接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本文主要讨论了天然气水合物测井曲线具有分形特征;根据分形理论,讨论并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测井曲线的分形校正;求取并采用关联维数对水合物储层做非均质分析,对分形理论用于水合物测井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2005年在南海北部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勘探中,采用了单源单缆的采集方法,这样常规的二维数据采集方式能够较好地识别地质目标体,但是由于二维观测系固有的缺陷无法准确定位地下目标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中,研究并应用了一系列相关技术,实现了数据二维采集的三维处理,在保证成像效果的同时,实现了准确定位,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随着面元方位角的减小,地震剖面上的“马赛克”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对准三维成像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随着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不断深入,对地震资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以后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很有必要采取方位角较宽的地震勘探方法,以期获得高质量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0):11-12
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心关键技术主要是通过研制特殊取心工具和配套技术实现在天然气水合物区域内的钻探取心,由于天然气水合物性能不稳定,易于挥发,在常温、常压下变成气体,给取样工作造成困难,因而需要研究特殊专有的取样技术.  相似文献   

8.
三维可视化技术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浙江诸暨周家坞铜矿床为例,探索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床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对矿区钻孔信息和样品采集分析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建立钻孔三维模型,最终生成三维原生晕异常图。发现W、Mo等中高温元素主要在西南方向深部部位富集, Ag、Zn等低温元素浓集中心为东北方向浅部,成矿元素Cu异常反应矿体分布位置,可以推测热液从西南向东北方向上运移,预测深部矿体向西南方向分布,为研究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信息,也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阐述了浅层剖面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方法,对其在地质灾害调查、障碍物探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其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在"十一五"863计划资助下为调查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而研发的新型高频海底地震仪(HF-OBS)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性能情况,以及研发人员为满足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特点所做的仪器测试工作.作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新的调查手段,海底地震仪实验室设计原理要满足水合物埋藏特性及地球物理特性;同样,设计样机也需要在正式用于下水工作前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的内容紧紧围绕地质勘探目的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水合物(Gas Hydrates)是一种由气体和水形成的冰状白色固态晶体,常在一种特定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并稳定存在,广泛发育在浅海底层沉积物和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以及极地地区的永久冻土层中.现有研究表明,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未来的优质、洁净能源,其蕴藏量约是现有地球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和煤)总碳量的2倍;它作为温室气体甲烷的最大载体,又可能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引发海底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牛地气田生产过程中井筒和高压输气管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合物堵塞情况,现场一般通过注入热力学抑制剂甲醇的方法来抑制水合物生成,但加入甲醇后依然存在水合物堵塞现象。本文结合现场生产动态,深入分析温度、压力、产水量、产气量、产油量、地层水矿化度、管线长度等参数对水合物堵塞规律的影响,找到水合物堵塞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水合物预测模型,重新调整了水合物甲醇抑制剂的加入量,为今后大牛地气田水合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单道地震探测技术的工作方法,总结和探讨了该技术近年来在油气井场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和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并对单道地震探测技术在我国天然气水合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高效能源,被称为21世纪的新能源,是一种储量巨大、分布广泛的战略替代能源。据估计,全球水合物所含有机碳总量可能是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含量的2倍,是一种巨大的潜在能源库。目前已成为各国研究与开发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2):24-24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油田勘探开发目标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准确研究和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确定已知油藏的分布范围和边界,监测注水水驱分布及动态,特别是寻找和发现剩余油气的分布,是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勘探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开展多元油气目标识别与监测综合物化探配套技术研究就是为了提高复杂区油气目标定位精度,监测储层动态分布等,对提高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基于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研究成果,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手段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阻尼叶片强度振动特性及汽轮机级三维粘性非定常流动的数值模型及计算方法;同时,建立了阻尼结构长叶片动态响应及动态应力计算模型及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叶片阻尼件进行了结构优化,减少了叶片动态响应,降低了叶片动态应力,有助于延长叶片使用寿命;建立了水滴与叶片表面高速撞击的三维非线性耦合模型,并应用到具体的高速水滴与汽轮机叶片钢撞击分析中。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2月15日,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依托单位的国家863计划"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课题,在北京通过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的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课题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中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副教授孙致学介绍:"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分子在高压和低温环境下捕获住天然气分子而形成的似冰状结晶态化合物。因其遇火即可燃烧,故又名‘可燃冰’。"而对于其非常苛刻的形成条件,上海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3):52-5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天然气实验室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的主体实验室,装备了目前国际一流的大型分析仪器56台套,拥有天然气地球化学,天然气成藏动态模拟和特殊气藏渗流机理等14项先进的特色实验技术,能够独立开展天然气地球化学和天然气开发等方面的66个检测项目.研究涉及天然气地球化学、天然气成藏、天然气开发和采气工艺4个方向.  相似文献   

20.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复杂先心病影像和介入新技术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04BA714802),组织实施了包括超声诊断后直接手术规范制定、超声应变率成像技术估测复杂型先心病患者局部心功能研究、动态三维磁共振成像,动态多层螺旋CT成像新技术探索、复杂先心病影像学诊断技术诊断规范和评价、无创心脏虚拟内窥镜显示及心内结构的三维运动估计诊断系统研究、无创心脏虚拟内窥镜显示及心内结构的三维运动估计相关实验研究及复杂型先心病内外科镶嵌治疗规范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