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江西宜春雅山铌钽矿是钦杭成矿带上以铌钽为主,伴生有锂、铷、铯等稀有金属的超大型综合矿床。长期以来,对雅山铌钽矿的成矿机制存在不同的认识,在系统的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之上,总结了铌钽矿成矿特征,分析了矿床成矿机制及矿床成因。雅山地区铌钽矿为岩浆晚期交代矿床,岩浆高度分异演化实现了铌钽等稀有金属元素的初始富集,岩浆期后热液流体的交代作用才是该地区铌钽矿成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广昌县头陂式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围绕三叠纪富城超单元黑云母花岗岩体在平面和垂直空间上呈带状分布。区内花岗伟晶岩脉(为矿区的赋矿脉岩),其形态、产状,规模等均受北东或北西向断裂或裂隙控制,本矿床成矿时代为三叠纪至早侏罗纪。这类伟晶岩的物质来源具有壳源特点。矿床的形成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含矿花岗岩建造的形成和发展阶段,铌钽锂铷铍初步富集;含矿花岗岩的分异演化和裂隙充填阶段,成矿元素迁移富集形成含矿气水热液,硅质和碱金属的花岗质熔体-溶液则向周围的构造裂隙渗透;自交代变质阶段,花岗岩中呈分散状态、类质同像、包裹体和离子吸附状态的成矿元素进一步富集成矿床。  相似文献   

3.
对本区稀有元素花岗伟晶岩矿床进行铌钽矿物学的研究过程中,首次确认这里有钽铋矿存在。它和其它铌钽矿物密切共生,出现在Cs—Ta型伟晶岩的交代结构带中,钽铋矿在此类型矿床中的分布,无论在国内、国外都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近年来,我们对秦岭某区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中产出的锂矿物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区锂辉石蚀变现象非常普遍。从空间上看,各含锂伟晶岩密集区,不同类型锂伟晶岩,锂伟晶岩中的不同结构带,均有锂辉石的蚀变现象存在;从时间上看,不同阶段产出的各世代锂辉石也都有蚀变现象存在。锂辉石蚀变后,往往变成其它多种矿物集合体,  相似文献   

5.
灯坪地区铜铅锌矿化特征表明:其成矿地质作用具有"热液充填交代"、"氧化淋积—次生富集"、"动力变质分异"的明显特征,且热液充填交代成矿作用是本区最为主要的成矿作用.矿物及包裹体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及矿脉与地层岩体微量、稀土元素对比值的相关分析表明,热液充填交代成矿作用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热液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部分来源于地层和岩浆残余水.  相似文献   

6.
喜马拉雅夏如岩体出露大量淡色花岗岩-伟晶岩,主要包括(含电气石-石榴子石)白云母花岗岩和花岗质伟晶岩,局部岩石与铌钽钨等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相关,包含富含铌钽钨的氧化物,如铌铁矿族矿物、骑田岭矿、黑钨矿、铌铁金红石等.为了查明夏如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伟晶岩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更好地了解夏如岩体稀有金属成矿特征,对夏如岩体中出现矿化痕迹的样品进行研究,包括含黑钨矿的白云母花岗岩、含有铌钽钨氧化物的白云母花岗岩和含有铌钽氧化物的伟晶岩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还选取典型的未出现稀有金属矿物的白云母花岗岩(简称未矿化白云母花岗岩)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主要通过全岩地球化学主量和微量元素成分,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产状、主量和微量元素成分特征进行对比.随着样品中铌钽氧化物矿物含量的出现/增加,电气石和石榴子石的含量也明显增加.这些花岗岩-伟晶岩富集SiO2(72.29~75.53 wt.%),富Al2O3(13.17~15.94 wt.%),富碱(K2O+Na2O 8.0~9.8 wt.%),贫CaO,...  相似文献   

7.
作者(1980)在论述华南燕山期花山岗岩演化与钨铍锡锂钽铌矿床成因系列的关系时,曾提出成矿系列中云母类矿物的演化规律。本文试就江西某钽铌(锡锂)变花岗岩型矿床中云母的演化与成矿的关系再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甲马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火山-岩浆弧中的一个弧后盆地,并赋存于该盆地上侏罗统多底沟组礁灰岩与下白垩统林布宗组下部的砂板岩之间,矿床的含矿岩石为矽卡岩.作者在对其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其中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均一温度、包裹体成分的研究,并与典型岩浆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矿物流体包裹体和现代海底热(卤)水的对比,显示该矿床层状矽卡岩矿物的形成温度、流体成分与典型岩浆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存在较大差异;而与现代海底热(卤)水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推断甲马矿床层状矽卡岩的形成与岩浆热液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而很有可能是与盆地演化过程中的热(卤)水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尔泰库威和可可托海伟晶岩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新疆阿尔泰库威伟晶岩和可可托海3号脉伟晶岩中绿柱石所含的包裹体。两地绿柱石中包裹体类型有两类:含硅酸盐子晶流体包裹体和气液流体包裹体。对含硅酸盐子晶流体包裹体各相成分进行了拉曼探针测定研究,同时对各类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探讨了包裹体形成机制,两类包裹体代表残余伟晶岩岩浆演化的不同地球化学阶段捕获。含硅酸盐子晶流体包裹体捕获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时的一种超临界流体,捕获温度大于460~480℃;气液流体包裹体捕获热液阶段时的流体,捕获温度大于310~360℃(均无压力校正)。两类包裹体捕获压力范围为1.5~3.7kbar。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对某伟晶岩型钽铌矿床的绿色、资源化高效利用,采用XRF,XRD,SEM-EDS和化学定量分析等检测手段分析钽铌原矿性质,通过重选、浮选和磁选研究钽、铌及非金属矿物的回收,并考查回收的长石、石英和云母矿物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原矿金属矿物主要为钽铌锰矿和细晶石,非金属矿物主要为长石、石英和云母;Ta2O5和Nb2O...  相似文献   

11.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矿物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矿物学的角度寻找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斑岩体岩浆热液出溶的证据,建立起岩浆-热液过渡的详细过程。通过电镜扫面阴极发光对矿物的显微结构进行细致观察,并结合矿物化学特征,得到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信息:(1)石英斑晶具有强烈的溶蚀结构,蠕虫状石英斑晶中溶蚀湾切断石英第一阶段的生长环带;(2)显微空腔将豆荚状或糖状结构石英与破布状黑云母(较少磷灰石、磁铁矿)、长石等相连接;(3)斑岩中伴生萤石,黑云母和角闪石中的F含量高;(4)斑岩体中流体包裹体与富挥发分熔融包裹体共存。岩浆挥发分作为主要的流体相被挤出岩浆并以气泡的形式聚集在岩浆房外壳顶部,并使已固结的矿物发生自交代。随着易挥发组分的增多,使气体压力大于束缚压力,导致岩浆外壳和邻近围岩突然破裂。岩浆流体沿着围岩裂隙流出并以热液的形式交代围岩。同时,由于减压造成岩浆热液的二次沸腾,使成矿元素沉淀。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岩浆结晶演化特点、岩浆热液过渡与矿化的关系。利用Linkam TS1500热台对甲玛矿床含矿斑岩石英斑晶中的熔融包裹体进行鉴定、均一温度测定,采用电子探针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对石英斑晶中的熔融包裹体进行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含矿斑岩体形成温度为630~880℃。Na、Ca等元素易富集于岩浆挥发组分中,挥发组分饱和出溶形成高温、高盐度流体,成矿元素从最早的岩浆结晶分异阶段开始,强烈地选择性进入挥发性气相中进行迁移,出溶的挥发组分中具有成矿元素的初步富集。矿床在成因上与斑岩-夕卡岩成矿系统中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探讨河南省栾川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内不同矿床类型、不同成矿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S、Pb、C、H、O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具有统一的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是由斑岩体中心向外不断演化的岩浆热液流体体系。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均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2~131Ma B.P.)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钼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以晚侏罗世花岗斑岩体为中心,由中心向外分为中心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过渡带(矽卡岩型硫锌多金属矿床)和边缘成矿带(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由中心向外,成矿时代具有由老到新的变化趋势,矿物组合和蚀变类型具有由高温到低温变化的特征,成矿流体具有由高温-高盐度岩浆热液流体向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演化的趋势,晚期大气降水加入特征明显。由于不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差异和成矿流体运移路径上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富含成矿物质的深源岩浆热液流体在斑岩岩浆热动力驱动下,形成了一个以燕山期花岗斑岩岩浆侵入活动为中心,时空密切关联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4.
物矿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成因或产状意义时,可称此矿物为标型矿物。录柱石的标型特征在含铍花岗岩、伟晶岩和气成热液型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已积累了不少资料。本文就矿化类型多种多样的花岗伟晶岩中,不同矿化类型录柱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成份  相似文献   

15.
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右江盆地北东侧的大厂矿田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铜坑矿床是大厂矿田内规模最大、成矿元素最复杂、成矿特征最典型的一个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由上部锡多金属矿体和深部锌铜矿体组成。以铜坑矿床不同类型矿体(锡多金属矿体、锌铜矿体)中的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微量、稀土元素及H—O同位素分析,进一步探讨区内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并深化矿床成因认识。结果显示,铜坑矿床不同类型矿体中的闪锌矿均以富集Cu、Pb、Fe、Sb、In等元素,贫Ge为特征;闪锌矿的稀土配分模式多为轻稀土富集的“V”形右倾曲线,以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较高、Eu和Ce负异常为特征;闪锌矿H—O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以岩浆为主,伴随有大气降水的混入。上述特征表明,铜坑矿床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矿床成因属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形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较新资料分析冀东北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规律对金矿成矿规律的控制作用。由于该区的地壳经过前地槽、地槽、地台和地洼四大不同发展阶段,因而在不同大地构造发展阶段中形成不同的金矿类型:前地槽阶段形成含金矿源层;地槽发展阶段,由于多期混合岩化、多期变质分异和侧分泌作用使矿源层中的金矿质富集溶移而在扩容构造中充填和交代形成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地洼发展阶段,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而导致古地台构造岩浆活化,在巨厚的前地槽构造层的基底上形成大量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和叠加(再造)富化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秦东地区花岗伟晶岩为例,讨论了伟晶岩形成的三个阶段中,混染与分异作用的相应特点、发展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尽力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解释了伟晶岩浆在状态、成分方面的主要特点,秦东地区不同类型伟晶岩在空间分布上的规律以及伟晶岩浆在结晶下异和交代作用中的一些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研究格尔木九八沟透闪石玉矿这一典型昆仑玉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化学、矿体产状、含矿地层和侵入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时代, 确定其成矿时代和成矿机理。结果表明, 控矿岩体似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27.1±4.7 Ma。矿区内岩浆热液交代成因的矽卡岩中发育阳起石, 玉石中则为透闪石, 二者具有明显不同的矿物化学特征。结合岩浆、围岩、玉矿石和蚀变岩的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认为成矿过程是岩浆侵入含硅质团块白云岩, 引发接触热变质作用, 使得白云石和硅质团块直接发生变质反应而形成透闪石玉矿床。  相似文献   

19.
研究格尔木九八沟透闪石玉矿这一典型昆仑玉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化学、矿体产状、含矿地层和侵入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时代, 确定其成矿时代和成矿机理。结果表明, 控矿岩体似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27.1±4.7 Ma。矿区内岩浆热液交代成因的矽卡岩中发育阳起石, 玉石中则为透闪石, 二者具有明显不同的矿物化学特征。结合岩浆、围岩、玉矿石和蚀变岩的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认为成矿过程是岩浆侵入含硅质团块白云岩, 引发接触热变质作用, 使得白云石和硅质团块直接发生变质反应而形成透闪石玉矿床。  相似文献   

20.
粤东地区中生代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人大量系统和深入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粤东地区锡、钨、铜、银、金多金属矿床(点)区域成矿作用特征,着重探讨了在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岩浆作用的背景下,成矿元素的富集过程及成矿物质的迁移、沉淀机制.研究认为,成矿物质的富集经历了地壳岩石的选择性部分熔融、花岗质岩浆分异、流体-熔体分馏和流体与流经岩石相互反应(水-岩作用)4个阶段.由于作为热源的岩浆熔体的存在及不同成因断裂裂隙构造的产生,富含成矿元素的岩浆热液流体上升,并与深循环的大气降水热液混合,形成热液对流体系.在长期的热液对流循环中,随着构造脉动和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沉淀出不同阶段的矿石,并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和围岩中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