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了水解乳清蛋白、大豆肽、海洋胶原蛋白肽、玉米肽和花生肽等不同活性短肽对酪朊酸钠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影响,并优化了其蛋白体系乳化效果较好的复配比例.结果表明,水解乳清蛋白与酪朊酸钠的复配比例大于2∶8,大豆肽和海洋胶原蛋白肽分别与酪朊酸钠的复配比例大于1∶9时,以酪朊酸钠为主体的蛋白体系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降低(p<0.05);玉米肽和花生肽与酪朊酸钠的复配比例为1∶9时,体系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降低(p<0.05).进一步选用水解乳清蛋白、大豆肽和海洋胶原蛋白肽复合后与酪朊酸钠复配,采用混料设计试验,确定复配体系乳化效果较好的3种活性短肽的较佳配比为水解乳清蛋白50%、大豆肽40%、海洋胶原蛋白肽10%,3种复合活性短肽与酪朊酸钠的优化复配比例为3∶7.研究结果可为高蛋白饮料中活性短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试验证明,水解时间影响水解度和蛋白回收率.进一步从凝胶色谱分析中可以看出,肽分子的分布是连续的。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水解程度提高,小肽分子的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毛蚶及其胰蛋白酶水解产物进行功能性评价和比较。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胰蛋白酶水解条件,并对毛蚶水解产物和毛蚶进行蛋白含量、氨基酸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检测和比较。结果:通过胰蛋白酶的水解,毛蚶的营养价值和肽含量明显提高,并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胰蛋白酶处理过的毛蚶具有更明显的药用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后者的药用价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乳清蛋白是牦牛乳中的重要成分,其经酶解制备的乳源性ACE抑制肽以安全性高和无副作用等优点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实验研究利用乳清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技术.方法:本实验对从耗牛乳中提取的乳清蛋白,分别根据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胃蛋白酶各自的最适pH及温度,采用酶解法制备ACE抑制肽,以ACE抑制活性为指标初步筛选出最佳水解酶,并探究最佳酶水解乳清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碱性蛋白酶为制备ACE抑制肽的最佳水解酶,英最佳反应条件为:pH8.5、温度60℃、E/S为5.5%、水解6h.制备的ACE抑制肽抑制率可达到85.2%.结论:碱性蛋白酶为最佳酶选,用碱性蛋白酶制备的ACE抑制肽体外抑制率较高,符合工业生产要求.这为进一步优化乳清蛋白降血压肽的制备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鲍鱼水解肽的清除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测定水解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情况、氨基酸含量,对鲍鱼水解肽的营养价值进行全面分析. 结果表明:鲍鱼水解肽具有较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力;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7~10031u范围内呈连续分布,其中小于5000u的水解肽占比达82.0%;水解肽由18种氨基酸组成. 当温度在20~60℃,pH值为7、8、10时水解肽的活性无显著变化,金属离子对DPPH自由基的影响随质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5h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保持率分别为(66.03±0.29)%、(109.03±0.57)%.  相似文献   

6.
食源性肽是以食用蛋白为原料,经过酶解、分离、纯化等制成的新型蛋白水解产品.阐述了食源性肽的营养保健功能和生产方法、食源性肽类产品的评价、认可情况及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并对含有生物活性肽的传统食品以及已商业化的食源性肽类终端食品进行了概述和总结,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米糠蛋白活性肽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酶法水解米糠蛋白制备米糠活性肽的工艺条件,同时探讨了不同料液比、pH值、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蛋白水解率的影响.通过正交优化实验得出酶水解米糠蛋白的最佳条件是:酶解温度37℃,加酶量为0.5%,酶解时间是3h,酶解pH值为9.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法和三氯乙酸酸溶法相结合,是一种很理想又有效的制备蛋白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噬菌体肽库筛选与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 优化异柠檬酸裂解酶肽类抑制剂的筛选. 先通过噬菌体肽库筛选出与异柠檬酸裂解酶(ICL)具有高亲和力的结合肽, 再利用Discovery Studio 2.1模拟多肽与ICL蛋白晶体(1F8I)的分子对接, 最后用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 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噬菌体肽库筛选得到了29条七肽序列, 其中12条可与ICL蛋白晶体成功对接. 体外生物活性检测结果显示, 得到的12条七肽均对ICL的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均超过50%).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制备大豆低聚肽.分别筛选出制备大豆低聚肽的最佳单酶、双酶复合.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酶解温度55℃,水解时间2 h,酶的复配比例为2∶1,pH值为6.0,为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在酶法生产紫菜降血压肽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从紫菜蛋白中制备降血压肽,采用8种商业蛋白酶进行筛选,确定了以中性蛋白酶作为水解用酶和相应的酶解条件.研究了超声波处理紫菜蛋白后对酶解过程的影响,超声波处理后紫菜蛋白水溶液中游离氨基酸、酸溶性肽的质量浓度未变化,紫菜蛋白的紫外可见差示光谱也未出现变化;超声波处理的紫菜蛋白经酶解的产物,与未超声处理紫菜蛋白在同样条件酶解的产物相比,水解度增加1.1倍,IC50值降低29.5%.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没有破坏紫菜蛋白的分子结构,可能使它的分子空间构象发生变化,更加容易与酶分子结合,促进了酶解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以单链抗体为元件构建的基因工程双价抗体分子在肿瘤的治疗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融合蛋白的亲和性及抗肿瘤活性分别较衍生因子的功能及活性有所变化.合适的链间连接肽(Linker)可以赋予单链双特异性抗体更适于临床应用需求的生物学活性,如何优化选择或设计Linker则成为构建单链双特异性抗体的关键步骤.在对影响融合蛋白亲和性及抗肿瘤活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中提出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同源模建后分析衍生因子的构效关系、衍生因子分子之间相互影响的空间位置关系,并综合考虑影响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的相关因素,尝试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Linker的优化设计.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短讯     
一种大蒜蛋白酶解物系列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江苏大学的“一种大蒜蛋白酶解物系列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被授予发明专利.该发明涉及植物蛋白的开发利用领域,以大蒜脱除大蒜油或大蒜素之后得到的包含大蒜蛋白质的残余物为原料,通过加蛋白酶采用酶法水解,制成富含活性肽的蛋白酶解物.采用单酶水解和双酶水解的方法,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将大蒜残余物如干渣粉中蛋白质酶解成2~10肽的活性多肽和氨基酸类物质.该酶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大蒜干渣粉碎→酶解→灭酶→离心→过滤→超滤→酶解物.酶解物通过后续加工可以制成不同的液剂和粉剂制品.…  相似文献   

13.
大豆肽的分级膜分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截留不同分子质量(30000u、10000u和5000u)的切向流超滤膜将水解度为14.5%的大豆肽按分子质量分为4级,利用凝肢过滤色谱研究了大豆肽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分级膜分离的效果,以及大豆肽膜分离时膜的通量和分离效能变化,并对不同分子质量段大豆肽的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级膜分离方法对大豆肽能进行有效的分离;水解度为14.5%的大豆肽中大多数的分子质量小于5000u;不同分子质量大豆肽的溶解性、粘度、起泡性和乳化性不同.采用全回流方式处理大豆肽粗品时,随着大豆肽浓度的提高,膜通量有所下降,但膜效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酶解鲐鱼蛋白制取低分子肽的具体水解工艺,通过酶的选择,确定了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作为水解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确定了更为有效的新工艺,即混合酶水解工艺。  相似文献   

15.
鱼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该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海洋鱼鳞蛋白制备鱼鳞蛋白多肽.通过考察温度、时间、酶量、底物浓度等单一因素对水解鱼鳞蛋白的影响,确定并设计了L9(34)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最终获得了碱性蛋白酶水解海洋鱼鳞蛋白优化工艺条件,即温度60℃,时间1.5h,酶量3%(质量分数),底物质量分数10%.在此条件下,酶解所得水解度为32.38%.与其他方法比较,该工艺条件下水解时间大大缩短.检测了该条件所得蛋白肽段的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酶解产物主要集中在1~6ku.由此可见,该优化条件适合规模化生产,所得蛋白肽可以满足食品、化妆品行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和ELISA筛选与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结合的七肽分子.将纯化的OMP25-32a包被于聚乙烯板上,对随机噬菌体七肽库进行4轮筛选后挑取噬菌体克隆,ELISA鉴定噬菌体克隆对OMP25-32a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并将阳性噬菌体克隆扩增、测序、获得多肽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特异的环形七肽分子.结果从噬菌体七肽库中筛选出42个噬菌体阳性克隆,测序翻译得到对应的42个环形七肽分子;ELISA结果表明,42个噬菌体中9#、11#、35#、38#和41#与融合蛋白OMP25-32a具有较强的亲和性;生物信息学分析42个环形七肽分子中11#环形七肽与锌指蛋白ZNF446有高度同源性.筛选获得了与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相互作用的环形七肽分子LT-7C,为进一步研究抗布鲁氏菌病的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文蛤蛋白为原料,通过蛋白酶水解制备抗氧化活性肽.利用体外清除DPPH活性评价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滤、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HPLC对相应的活性肽进行分离纯化,通过HPLC-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水解产物的DPPH清除活性明显高于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产物质量浓度为1 mg·mL-1时,DPPH清除率为55.74%;以DPPH清除率为筛选指标,对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进行逐级分离,得到4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目的肽段,氨基酸序列分别为LNFNLEKSR(1120.3 u)、SWLRPR(814.4 u)、RIGNIISQY(1063.3 u)和LNFNLEK(877.2 u).  相似文献   

18.
用冠状病毒基因解析软件系统ZCURVE_CoY2.0,从SARS冠状病毒(TOR2,NC_004718)的RNA基因序列出发,搜索出含有SARS冠状病毒主蛋白酶(SARS CoV M^pro)真实剪切位点的11个八肽,运用分子叠合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对11个八肽进行了分析,证明这11个八肽有相似的活性,而且11个八肽中,op4的活性最高.分析认为,op4有望成为抗SARS药物的理想前体.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大豆多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的生物可获得性,采用Alcalase蛋白酶催化大豆蛋白水解获得了3种水解程度不同的大豆多肽,再应用摸拟体外消化方法处理大豆蛋白及其水解产物,并进一步分析了摸拟消化前后大豆多肽结构、性质和ACE抑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3个大豆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16000,且水解度越高,TCA可溶性蛋白含量就越高;经过摸拟体外消化,大豆蛋白出现降解,其分子大小和性质与大豆多肽趋于一致,大豆多肽则进一步降解;3种大豆多肽的ACE抑制活性在经过摸拟体外消化后显著下降,大豆蛋白的ACE抑制活性则显著上升,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虽然Alcalase对大豆蛋白的酶促处理能够释放降血压肽,但经过模拟体外消化后其ACE抑制活性又会下降,而直接口服大豆蛋白有可能获得同样的降血压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用Sephadex G—25分子筛层析、DEAE—Sephadex A—25 离子交换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从胰化酪蛋白胨中分离出对根霉(Rhizopus ferrugineus)产葡萄糖淀粉酶(Glucoamylase)有促进作用的活性肽。该活性肽为电泳纯物质,其理化性质为:最大紫外吸收波长200nm;N—末端氨基酸是丙氨酸;分子量1760 道尔顿;氨基酸残基数16;等电点PH约3.6;肽分子内不含芳香族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富合酸性氨基酸。该活性肽能使根霉葡萄糖淀粉酶的产量增长400%,但对细胞增殖和生长无影响。若将此肽水解为单个氨基酸,促产酶活性丧失。活性肽促产酶作用的最有效浓度为0.1mg/ml:肽浓度与促产酶活性呈饱和曲线关系。活性肽对根霉、曲霉一些菌株产葡萄糖淀粉酶都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