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遥控调光灯由主机和遥控从机两部分组成,实现以高亮度LED灯的启停、亮度调节及环境光线自适应功能。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机的核心器件负责调光,采用PWM方式来实现对LED灯启停、亮度等多种工作状态快速而准确地控制;以AT89S52单片机为从机的核心器件实现红外线远程控制。整个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遥控距离在8m左右,可广泛应用于家庭照明。  相似文献   

3.
基于STM32的PID和PWM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的水温高精度智能控制系统,采用分段PID控制和PID参数整定相结合算法及控制可控硅导通相角升温和PWM进行系统降温技术相结合的温控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静态温度和动态温度控制精确,波动系数小,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4.
基于STM32的PID控制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D控制是工程领域常用的控制算法。随着嵌入式处理器的不断发展,使用嵌入式设备进行PID控制成为趋势。本文基于STM32微处理器,利用C语言模块化封装性好的优势,设计了直观清晰的PID控制程序。利用积分分离算法改进程序,增强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并使用MATLAB对输出的结果进行仿真,证明了程序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模块化、高频数字化、智能化是逆变电源技术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新的逆变电源系统,利用STM32芯片具有独立的程序和存储器空间,结合该芯片的高速运算能力和强大的控制功能,采用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增强电路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灵活性好.  相似文献   

6.
根据舞台灯光的应用场合和应用模式,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舞台灯光控制系统。阐述了以STM32F103系列芯片为核心处理器的整体硬件平台架构,然后以模块化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如何完成DMX512数据通信、电机驱动和RGBW四色灯芯驱动,最后软件上采用PWM调光技术实现调光曲线输出、LED彩虹效果和频闪设计。该系统具有混色纯正和调光输出曲线顺滑、线性等特点,能够稳定运行且成功应用于产品中。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肓障人士不同的出行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103ZET6微控制器的多功能智能导肓手杖.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无线呼救系统、红外循迹系统、超声波避障系统等实现手杖的远程定位、导航和导盲等功能,驱动底轮与盲道紧密咬合,满足正常盲道与十字路口的行进需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STM32步进电机多细分控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彬乾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3):6893-6897
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与A3988的步进电机多细分控制的设计,通过STM32控制定时器产生PWM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后,完成PWM的DAC转换。利用其输出的动态变化的电压为步进电机驱动芯片A3988提供参考;并且对电流方向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步进电机的多细分控制。STM32通过查表法得到对应占空比,占空比变化的时间间隔通过定时器实现。阐述了相关软硬件和设计原理,验证了该设计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该设计不仅控制精度高,灵活性强,而且相对于传统利用DAC转换芯片的方案,具有实现简单,效费比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设计一种低功耗的数字化正弦逆变器,设计了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全桥逆变器,该逆变器采由单片机的高速定时器产生高分辨率的SPWM脉冲,通过光耦隔离和IR2111驱动芯片把SPWM脉冲信号对由IRF840场效应管构成的全桥电路实现斩波逆变,经过LC滤波电路,最后实现高压SPWM脉冲转换成交流电源。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直流电源存在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便携式数控直流电源,采用转换效率高、外围器件少的集成稳压芯片TPS5430作为功能核心,能够以恒压/恒流两种方式运行。STM32作为控制核心,通过D/A转换器控制恒压源和恒流源的输出,通过A/D转换器测量输出电压和电流并对输出进行软件补偿。该电源采用触摸屏设定并显示输出数值,操作简单、输出稳定、效率高、纹波小、携带方便,可用于学生课堂实验、课下实践活动以及电子系统的测试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STM32F103VCT6单片机为核心器件设计多功能媒体播放器。系统硬件电路由单片机、TFT触摸彩屏、温度传感器、EEPROM芯片、Flash芯片、音频解码芯片和SD卡模块等构成,系统软件在Keil MDK设计平台上编译,由TFT液晶显示驱动程序、ADS7846触控驱动程序、VS1003音频解码器驱动程序、SD卡读取驱动程序、音乐播放功能程序和其它相关功能程序构成。实验结果表明:媒体播放器可以实现MP3音乐播放和曲目歌词频谱信息彩屏显示,且具有时钟温度显示、电子书、图片浏览和画板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2.
考虑当前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逆变入网的需要,在比较了现有逆变器的基础上,针对低压小功率的逆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单相正弦波逆变器.该逆变器主要由控制模块、全桥式逆变模块、同步BOOST电路、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信息显示模块、欠压过流保护模块等构成.逆变器采用SPWM正弦脉宽调制,经过IR2104产生两路反相的SPWM波,驱动4个开关管IRF540工作,并利用STM32完成电流/电压采样、调试和液晶显示的数据处理.经实际测式,该逆变器获得了较高的转换效率,较低的输出电压/电流误差.  相似文献   

13.
在本智能灭火机器人系统中,避障及识别火焰是智能机器人的基本功能。避开障碍物的功能采用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实现,灭火则采用ARM作为控制器,通过控制方式对驱动电机进行调速,采用复眼采集路况信息对房间进行判别是否有火源,并根据墙面信息进行转向、灭火控制,试验表明,采用上述光电传感器,复眼的智能机器人实现了避障行驶,寻找吹灭火源,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该系统是基于STM32单片机的LED闪光电源,它将电池的电能转换为恒流输出,驱动高亮度白光LED。电源有连续输出和脉动输出两种模式,并具有输出电压限压保护和报警功能。该系统很好的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该系统可以用在照相机等领域。单片机是使用的功耗低,功能强大的STM32单片机。该单片机容易掌握,功能强大。  相似文献   

15.
高兴宝  葛化敏  陈康奇 《科技信息》2012,(31):189-190,174
介绍了一种便携式气压高度计的设计和实现方法,采用了集成度高的压阻式硅压力传感器MPX4115A为检测元件,低功耗、高性能的STM32F107处理器为主控芯片,详细描述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该便携式高度计实现了对温度、气压、高度三种气象要素的检测,包括了液晶显示、按键控制、数据存储等多种功能,拥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雷达原理实验箱需要模拟产生雷达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一些关键信号,要求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系统升级方便。STM32处理器具有丰富的片内外设资源,阐述了如何灵活利用其片内ADC,DAC,DMA,TIMER资源实现了设计目标,首先介绍了μCOSⅡ和μCGUI在STM32平台上移植的关键步骤,其次介绍了利用DMA访问外设以减轻CPU负担的方法,最后还介绍了采用片内DAC产生随机噪声的技巧,该设计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双枪直流充电桩的电气结构,阐述了其单枪和双枪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双枪充电桩的均充和轮充的输出控制策略。详细阐述了以STM32F407ZGT6处理器为核心的主控制系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及其主要的控制流程,分析各程序模块的功能。完成了主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CAN通讯、RS485、RS232等总线接口电路,并进行板上CAN接口电路的验证,通过ST官方库函数编程实现CAN在回环模式下的自发自收。通过软件设计,进而实现充电过程中的电气连接确认、电压电流等输出控制、电量计量、人机交互、刷卡结算等功能,满足电动汽车双枪直流充电桩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提高控制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STM32的无线传感器网关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业现场数据采集范围广,距离远的特点,分析对比了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在各自应用场合的特点.使用STM32作为主处理器,设计了一个结合两种技术的桥接网关,给出了网关的软硬件设计和网络通信协议.实验测试表明,本网关系统工作稳定,数据传输可靠,可满足分布式无线数据采集和网络化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汽车转向器横拉杆连接杆的应力集中问题,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对连接杆主体型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基于Hyperworks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求得了优化前、后连接杆的最大应力值,验证了该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STM32的步进电机转速控制实验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M32包含Cortex-M3内核,具有低功耗,丰富片内外设,处理速度快等特点,典型应用于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的步进电机转速控制实验设计。与传统的单片机电机控制相比,它具有处理速度快,功能完善等优点。STM32根据送入的传感器信号操控电机运转,并显示电机工作状态。文章给出了具体的实验电路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流程,并给出部分实验说明。经实践证明该实验系统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