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双渠道供应链中双向搭便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考虑作为供应链领导者的制造商在传统零售渠道的基础上引入直销网络渠道,2个渠道都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2种渠道的信息服务是互补的,并且具有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信息服务的双向搭便车行为对供应链各方的定价、服务水平、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影响,探讨制造商愿意引进直销网络渠道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直销网络渠道的服务成本系数较小时,制造商的最优策略是采用双渠道来销售产品;当直销网络渠道的服务成本系数较大时,直销网络渠道只提供信息服务,市场需求为零,制造商提供信息服务故意让零售商搭便车。制造商引入直销网络渠道可以扩大总市场需求,制造商的利润总是增大的;并且在制造商故意让零售商搭便车的情况下,供应链双方利润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考虑由制造商、零售商和具有低碳环保意识的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其中零售商主导供应链,并在纯实体渠道、纯网络渠道和双渠道三种策略中进行选择.本文建立考虑渠道间碳排放差异和销售成本差异的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零售商的最优渠道选择策略.研究发现:实体渠道与网络渠道的单位碳排放差异是影响零售商渠道选择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地,给定其他因素,随着实体渠道相对于网络渠道的单位碳排放水平增加,零售商应依次选择纯实体渠道、双渠道、纯网络渠道.而渠道间碳排放差异对零售商渠道选择策略的影响也会受到渠道间销售成本差异的调节.进一步分析零售商最优定价决策发现:当零售商选择双渠道策略时,随着实体渠道相对于网络渠道单位碳排放水平的增加,零售商应降低实体渠道销售价格,而最优网络渠道销售价格依赖于渠道间碳排放差异的大小.同时,零售商可通过开通新渠道来影响制造商的最优批发价格,从而增加零售商自身的利润.  相似文献   

3.
围绕零售商竞争下闭环供应链系统中制造商的最优回收控制策略,构建制造商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微分对策模型,求解得出供应链各方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发现:当回收成本系数不那么低时系统存在稳态均衡,仅在一定的最优控制策略下系统收敛到稳态均衡。此时,系统的产品回收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制造商的最优回收投入随时间推移而增大,而最优批发价格则随时间推移而减小;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格随时间推移而减小,产品销售速率则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制造商的最优控制策略及系统的产品回收率与零售商之间的市场份额分配无关。市场份额在两个零售商之间的分配情况仅影响各自的价格策略及利润情况。  相似文献   

4.
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的两级供应链协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信息不对称是供应链效率降低的原因之一.在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主要研究当零售商处于领导者地位时,制造商的谎报行为以及谎报对供应链的绩效的影响.当制造商处于领导者地位时,制造商不会谎报其生产成本;当零售商利用订货量对批发价格具有敏感性作为应对制造商谎报成本的一种可能的应对措施并处于领导者地位时,制造商会谎报其生产成本,谎报导致供应链的效率降低.通过数值分析发现,制造商的最优谎报随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大而降低;随零售商的订货量对制造商的批发价格敏感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性的异质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在外生批发价格的情形下,研究制造商在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生产成本信息分享策略:均分享、仅分享一个零售商和均不分享.研究发现,在零售商的成本估计值均大于真实生产成本的情形下,当市场竞争不激烈时,制造商的最优策略为均分享,否则,为均不分享.当存在零售商的成本估计值小于真实生产成本的情形下,制造商的信息分享策略与市场竞争程度和退货成本有关.随着退货成本的增加,当市场竞争程度非常激烈时,制造商越不愿意分享生产成本信息,否则,制造商越愿意分享生产成本信息.成本信息分享在市场竞争激烈或非常激烈的环境下能改进所有供应链成员的利润.  相似文献   

6.
在VMCI下研究零售商主导的两级供应链决策与协调问题。假定零售商的销售努力影响终端市场需求,验证了集中和分散决策模式下最优寄售量和努力水平均存在且唯一,且发现当系统的边际利润率小于供应商的边际利润率时,集中决策下的寄售因子大于分散决策下的相应值。引入收入共享与努力成本共担契约,可实现供应链协调,进一步当契约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可实现帕累托改进。最后,给出算例,分析了批发价格对于系统决策及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具竞争性零售商的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回收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了零售商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微分对策模型,利用微分对策理论求解模型并得到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控制策略.分析发现:当回收成本系数不那么低时系统存在稳态均衡,仅在一定的最优控制策略下系统收敛到稳态均衡.此时零售商的回收投入和产品回收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大;而零售商的零售价格随时间推移而减小,产品销售速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制造商的批发价格与转移价格有关:当转移价格较高时,制造商的批发价格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反之,制造商的批发价格随时间推移而减小;零售商之间关于产品回收具有"先动"优势.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供应商-制造商组成的资金约束型二级供应链中,不对称信息及保理融资模式下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契约参数设计问题。分别构建了供应商直接贷款模式下及保理融资模式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得到两种融资模式下供应商的最优批发价格、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制造商支付给供应商的转移支付(利润分成)及供应链总利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融资模式下最优批发价格随制造商加工成本的增加递增,最优订货量、转移支付及供应链总利润随制造商加工成本的增加递减;保理融资模式下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供应链总利润及转移支付均大于直接贷款模式下;且当制造商向供应商所报成本为其真实成本时,制造商所获利润最大。  相似文献   

9.
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研究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两条供应链,并考虑一条供应链中制造商的风险厌恶特征,比较研究完全竞争、单一供应链合作(供应链1或2合作)、供应链内部合作、供应链研发合作五种竞合模式下的供应链最优研发努力决策.结果表明:研发成本系数或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加会降低制造商的研发水平,但能激励竞争供应链的研发努力,而市场波动对竞争供应链研发水平的提高不总是有利的;对供应链利润而言,风险厌恶程度与市场波动会降低两条供应链的利润;尽管制造商的研发水平在供应链研发合作模式下是最优的,但对供应链利润不一定是最优的,其在供应链合作而竞争供应链不合作模式下的利润反而更优.  相似文献   

10.
将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行为引入到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中,针对零售商存在不利的不公平分配和有利的不公平分配两种情形,并且每一种情形又分为制造商考虑和不考虑零售商公平偏好这两种情况,构建了相应的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决策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分析解。研究发现:(1)零售商的公平偏好不仅影响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定价策略和利润,而且还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系统收益分配;当制造商不考虑这种偏好时,在不利的不公平分配情形下,销售努力及供应链系统收益均随分配系数的增大而减少,但在有利的不公平分配情形下,两者却随分配系数的增大而增大。(2)在两种分配情形下,制造商考虑零售商的公平偏好并参与博弈是对自身最有利。(3)供应链中相关变量随努力弹性系数和努力成本系数的变化情况不受公平偏好系数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丰富并深化了商品的促销方式,返券促销近来受到众多零售商的使用和青睐。研究了零售商主导供应链中零售商实施返券促销的策略问题。通过构建由一个零售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分散化供应链系统,其中零售商作为供应链系统的主导者,制造商是跟随者,研究了该供应链系统中无返券促销和零售商实施返券促销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对比得到该供应链系统最优的返券促销策略,并进一步考察了相关因素对最优决策和利润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零售商实施返券促销能够提升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水平;返券促销时,零售商将提高促销产品的零售价格和边际利润,同时制造商将提高促销产品的批发价格。此外,在一定条件下,最优返券面值、促销产品的最优边际利润、最优零售价格和最优批发价格均与顾客感知的返券面值的最大阈值和兑换产品的平均利润率呈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2.
桑圣举  张强 《系统管理学报》2020,29(5):994-1002
在考虑消费者的参照价格效应下,研究绿色供应链的协调机制问题。构建了基于参照价格的分散决策模型、集中决策模型、成本分担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给出了各优化模型下的最优均衡策略,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本分担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可以提高供应链系统的利润,却不能达到一体化下的最优利润;收益共享契约优于成本分担契约;随着参照价格效应的增加,产品绿色度、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减小,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增加;考虑消费者的参照价格效应可以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13.
新旧动能转换政策的出台对闭环供应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考虑政府奖励机制,构建公平中性的分散决策、零售商公平关切的分散决策及集中决策3种决策模式。给出3种模式的最优决策,并分析新动能创新投入成本、公平关切系数对闭环供应链定价、新动能创新投入、回收率及各方利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收益共享联合固定费用-成本共担”契约实现分散决策的协调。研究显示:随着创新成本的增加,新旧动能转化效率降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谈判空间变小,同时批发价和销售价格降低,这与传统“投入越高售价越高”的观点不同;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不仅损害了主导企业制造商的利润,也损害了己方利润,同时降低了新动能创新投入水平、回收率和消费者效用,但增加了己方系统利润的占比;集中决策下新动能创新投入、回收率和各方利润最高,零售价格反而最低,可以通过“收益共享联合固定费用-成本共担”协调机制达到这种效果。并且,在该机制下,在回收活动中受益越多的企业,承担的回收成本越多。  相似文献   

14.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on the supply chain of deteriorating item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Stackelberg game model for a two-echelon deteriorating items supply chain composed of one manufacturer and one retailer under a given support program with an exogenous participation rate. The manufacturer as the leader determines the wholesale price and production rate, and the retailer as the follower determines the retail price and advertising strategies. The strategies of the players under the decentralized scenario and the centralized scenario are respectively characteriz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are conducted to gain some managerial insights. It is shown that the pricing, advertising and production strategies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deteriorating coefficient, and both the profit and the channel efficiency decrease with deteriorating coefficien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ice, advertising investment and production rate results in a higher retail price of the centralized channel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decentralized channel; Implementing the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program does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upply chain in some cases and the participation rate roughly at 0.5 is most preferable, but it is also possible to distort incentive and damage the channel performance when the participation rate reaches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相似文献   

15.
在供应商管理零售商库存且零售商按产品实际售出量转移支付的VMCI模式下,研究了由供应商、TPL服务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产运销供应链的合同设计问题.考虑供需双方联合将物流服务外包给TPL、共同承担运费的情形,构建了零售商主导、TPL和供应商跟随的序贯非合作博弈模型,证明了均衡的订购量、物流服务价格和销售努力水平均存在且唯一.研究表明:分散决策下均衡的销售努力水平低于集中决策的情形;若系统边际利润率高于供应商边际利润率,则分散决策下均衡的寄售因子和寄售量均小于集中决策的结果.随后,在零售商和TPL之间引入销售努力成本共担合同,给出了系统实现帕累托改善和获得最大期望收益的参数条件;考虑到VMCI下的寄售因子大小关系不明确,进一步在二者之间构造了具有反等价关系的销售收入共享合同和销售补贴合同,给出了系统实现完美协调和帕累托改善的条件.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上述结论,对物流费用分摊系数和转移支付价格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并证实了系统在完美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帕累托改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制造商和一零售商组成的动态闭环供应链系统,分别构建了制造商利他、零售商利他以及双方利他3种行为模式下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借助贝尔曼连续型动态规划理论得到了3种利他模式下,制造商的回收努力投入和批发价格策略、零售商的产品销售价格策略、废旧产品回收率以及成员的值函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算例验证了先前结论,进一步分析了制造商利他系数和零售商利他系数对稳态指标的影响,并以自立情形为基准模型,对比分析了3种利他模式下的供应链绩效时间演进规律。研究表明:利他行为是一种正向的社会偏好;制造商的利他行为能够有效地减缓供应链的双重边际效应,提高消费者剩余;零售商的利他行为虽会提高制造商利润,但却以牺牲自身利润为代价,也会使消费者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相比之下,双方利他行为是供应链的最优行为模式,可以带来经济、环保、社会三位一体总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以动态市场环境下的易逝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由单个制造商单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两层供应链生产订货协调问题.在带有固定订购费用的情形下,分别建立了一体化决策和分散决策模型,并分别证明了一体化决策模型和分散决策模型解的存在唯一性.探讨了利用价格保护契约来达到供应链协调.通过研究发现,只有价格保护策略并不能达到渠道协调,但在合理的选择价格保护因子以及批发价格的条件下,可以达到供应链的协调和两个供应链成员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在碳减排约束下,通过对低碳供应链进行建模,借助数值实验,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产品碳系数和制造商公平关切行为对低碳供应链定价策略、碳减排水平、供应链各方利润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集中式决策模式下,产品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整体利润要高于分散式决策.制造商客观存在的公平关切属性会进一步降低产品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整体利润,且随着制造商公平关切程度的增大,供应链各方成员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均会减小,但制造商利润所占供应链总利润的份额却在不断增大;2)三种不同供应链决策模式下,低碳产品零售价格、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利润均会随着碳系数的增大而增大;3)碳减排投资成本分担契约的实施能够促进低碳产品零售价格降低,销量增加,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低碳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9.
零售商间的竞争使市场中的库存共享和转运实施变的困难,这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实现竞争厂商间的库存转运共享,本文设计了一类由生产商主导的库存转运机制,进而分析转运系统的协调策略.假设市场需求随机且存在顾客转移,考虑两销售周期,针对由单生产商、两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首先建立Stackelberg-Nash均衡博弈策略模型刻画供应链分销系统;其次设计生产商主导的竞争零售商主动转运机制;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分别给出分散式无转运、分散式转运及集中式转运系统的最优生产、订货、补货及转运等均衡策略;设计了一类由调货价合同、批发价合同、加盟费合同组成的组合协调机制,以实现分散式分销系统的协调及效率改进.研究及分析表明:生产商主导的协助转运机制能实现竞争零售商间的主动库存转运和共享;合理批发价、调货价、加盟费等设置下的组合协调合同能够实现供应链转运分销系统的完美协调.研究为企业科学开展库存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融资中的制造商最优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自有资金不能满足订货需要时, 零售商可以在制造商的担保下, 以供应链融资的形式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 制造商将决策是否为零售商提供融资担保, 并确定相应的批发价. 在报童模型的框架下, 建立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预期利润模型. 在一定的批发价下, 零售商具有确定的最优订货批量. 只有当订货批量在一定的区间时, 零售商才会使用供应链融资. 而在此区间, 制造商的预期利润具有确定的最优. 通过与不融资时的最优进行比较, 即可确定制造商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