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期阴道感染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法,对860例妊娠晚期妇女进行检查,并设育龄期妇科病普查妇女对照组.结果 妊娠晚期阴道感染发生率为38%,其中霉菌性阴道炎为21.1%、细菌性阴道病为12.5%、滴虫性阴道炎为4.5%、淋菌性阴道炎为0%;对照组阴道感染发生率为20.4%,其中霉菌性阴道炎为7.0%、细菌性阴道病为4.4%、滴虫性阴道炎为8.0%、淋菌性阴道炎为0.6%.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这与孕期阴道环境的改变有关.随访326例妊娠期阴道感染患者,并设非感染对照组,其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等较对照组增加3~4倍.结论 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与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而阴道细菌的检查可指导胎膜早破、羊水感染等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阴道感染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法,对860例妊娠晚期妇女进行检查,并设育龄期妇科病普查妇女对照组。结果妊娠晚期阴道感染发生率为38%,其中霉菌性阴道炎为21.1%、细菌性阴道病为12.5%、滴虫性阴道炎为4.5%、淋菌性阴道炎为0%;对照组阴道感染发生率为20.4%,其中霉菌性阴道炎为7.0%、细菌性阴道病为4.4%、滴虫性阴道炎为8如%、淋菌性阴道炎为0.6%。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这与孕期阴道环境的改变有关。随访326例妊娠期阴道感染患者,并设非感染对照组,其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等较对照组增加3-4倍。结论 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与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而阴道细菌的检查可指导胎膜早破、羊水感染等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探讨围生期孕妇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相关性以及护理方法。在永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子宫内膜炎患者中选取50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1月~2019年6月,将其作为试验组,同期正常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观察2组的支原体阳性检出率和妊娠结局。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评定护理效果。试验组Uu阳性14例(28.0%),高于对照组的4例(8.0%),且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u阳性和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具有正相关性。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0%,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围生期孕妇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具有相关性,要求医护人员做好围产期护理工作,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4.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妇科阴道炎症中常见的疾病 ,大多数由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所致 [1]。孕期妇女阴道感染念珠菌的发病率大约是非妊娠期妇女的二倍 ,我院应用单剂克霉唑 (商品名凯妮汀 )治疗孕期妇女阴道念珠菌病 5 2例 ,疗效显著 ,同时能预防新生儿念珠菌感染 ,特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 0 0 0年 3~ 9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念珠菌阴道炎的妊娠妇女 82例 ,用药组 5 2例中早期妊娠 6例 ( 1 1 .5 % ) ,中、晚期妊娠 46例 ( 88.5 % ) ,未用药组 30例均为晚期妊娠。年龄 2 2~ 46岁 ,平均年龄 34岁 ;病程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阴道炎症的关系,分析其对母婴带来的风险。方法对183例胎膜早破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标本培养及镜检。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200例作为对照。同时对患阴道炎者在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183例胎膜早破者阴道感染阳性者为57例,发生率为,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者9%(P〈0.05)。阴道感染阳性者中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早产的发生率,胎膜早破者,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者(P〈0.05)。结论阴道炎症是发生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也与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观察有无症状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与否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在兰州市安宁区万里医院定期检查并分娩的假丝酵母菌(+)孕妇426例,其中有症状者134例,无症状者292例,每组内又分为接受治疗和未接受治疗2组,比较有症状组内、无症状组内接受治疗和未接受治疗者在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有症状组内:治疗组、未治疗组早产率分别为2.43%、11.54%,胎膜早破率分别为4.88%、19.23%,产褥感染率分别为2.43%、15.38%,新生儿感染率分别为3.67%、13.46%,新生儿黄疸率分别为6.10%、19.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症状组内: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在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低出生体重儿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症状的妊娠期VVC患者积极治疗,能有效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而无症状的妊娠期VVC患者不需治疗,定期随访即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阴道炎症的关系,分析其对母婴带来的风险.方法 对183例胎膜早破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标本培养及镜检.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200例作为对照.同时对患阴道炎者在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183例胎膜早破者阴道感染阳性者为57例,发生率为,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者9%(P<0.05).阴道感染阳性者中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早产的发生率,胎膜早破者,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者(P<0.05).结论 阴道炎症是发生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也与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滴虫性阴道炎的一般临床表现容易识别,但合并妊娠时的一些特殊表现易误诊为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本文报道2例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探讨赖脯胰岛素联合饮食控制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赖脯胰岛素的治疗,研究组给予赖脯胰岛素联合饮食控制的治疗。对比两组孕妇妊娠期酮症酸中毒、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剖宫产和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早产、低血糖和窒息等的发生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妊娠期酮症酸中毒、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等情况,但研究组各项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新生儿均出现早产、巨大、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和新生儿窒息等情况,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项情况的发生率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采用赖脯胰岛素联合饮食控制疗法明显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降低患者以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畸形妊娠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4 515例住院分娩产妇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中65例(0.44%)子宫畸形妊娠患者分娩方式及围产结局。结果:子宫畸形妊娠孕妇的胎位异常、胎膜早破、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44.61%、38.46%、43.07%,剖宫产率(73.8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子宫畸形妊娠患者妊娠为妊娠高危因素,应提高产前诊断率,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减少母婴的不良结局,提高围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