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含马拉硫磷的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活性炭的投加量、吸附时间、反应温度及溶液pH值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马拉硫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马拉硫磷的吸附以快速吸附为主,2 h内吸附速度很快;在一定的范围内,活性炭的投加量及反应温度与固相吸附量成正比;活性炭对马拉硫磷的吸附在酸性溶液中能力较强,pH值在3.8~4.0范围内,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对萘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普通煤质活性炭进行酸碱改性处理,研究了不同活性炭加入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温度等条件下,对萘溶液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活性炭对萘的吸附量随着萘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吸附量呈略下降趋势,且温度对吸附影响并不大;溶液pH值对活性炭的吸附量影响也不明显;对萘吸附在30min内达到饱和,饱和吸附量较大,约为200mg/g;由吸附等温公式拟合结果显示为物理吸附,吸附能力顺序为:酸碱改性活性炭〉酸改性活性炭〉未改性活性炭。此外,还考察了用无水乙醇对吸附萘达饱和的未改性活性炭洗脱效率与时间的关系,浸泡90min,洗脱率达98%。  相似文献   

3.
以黄麻纤维和黄麻杆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得两种黄麻基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以亚甲基蓝染料溶液为吸附质,探讨了染料溶液初始质量浓度、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水浴温度、染料溶液pH值等因素对黄麻基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染料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亚甲基蓝去除率逐渐降低,吸附量逐渐增大;随着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吸附时间的延长或染料溶液pH值的增加,亚甲基蓝去除率和吸附量均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水浴温度对亚甲基蓝去除率和吸附量影响较小.黄麻杆活性炭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其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和吸附量高于黄麻纤维活性炭.  相似文献   

4.
以血红蛋白水溶液为原料,直接进行活性炭吸附,分别研究了吸附温度、吸附时间、血红蛋白溶液的浓度、活性炭加入量等条件对血红蛋白吸附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宜工艺条件.该方法的最适宜工艺条件是: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5h,血红蛋白稀释浓度比为1∶10,活性炭加入量为30g.制备的血红蛋白活性炭可应用于滤棒产品,以提高其对烟气中亚硝胺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吸附硝酸铜电解液体系中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对硝酸铜电解液体系中砷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活性炭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问、溶液pH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常温下,砷初始浓度为1g/L,电解液与活性炭质量比为13∶1,pH=2.5,平衡时间为40min时,砷的去除率达到85.2%.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活性炭吸附硫氰酸盐提金法金浸取液中的金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考察了活性炭质量、溶液PH值、硫氰酸盐浓度、Fe(Ⅲ)、Fe(Ⅱ)杂质及吸附时间等对吸附金的影响,为活性炭吸附金在工业上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活性炭吸附预处理后的莠去津农药废水中的有机物,研究了活性炭种类、溶液pH值、盐含量对吸附的影响,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并探讨了活性炭的再生性能.结果发现:pH值小于3时粉状木质活性炭对农药废水的吸附效果最好;废水中的盐含量越高,越有利于吸附;Freundlich模型比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pH值为3时的最大吸附量为250 mg/g.碱液可以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物解吸下来,再生后活性炭的吸附量可达到新鲜活性炭的98%以上.  相似文献   

8.
K_2CO_3-HNO_3法制备活性炭及其对苯酚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因其发达的孔结构而常用于水中有机物的吸附脱除.利用农作废弃物玉米秸秆为原料,K2CO3-HNO3为活化剂制备低成本、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并研究该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特性,通过测定时间和溶液温度对吸附的影响,探讨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及吸附机制;采用扫描电镜观测活性炭表面形貌,采用低温液氮吸附测定数据,以BET方程对活性炭孔结构进行计算表征.结果表明,该活性炭表面孔状结构明显,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发达,分别达到1 652.7 m2/g和1.28 cm3/g,明显优于K2CO3法活性炭和商业活性炭;K2CO3-HNO3法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在50 min左右基本达到平衡,但温度升高对其不利,说明该吸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说明整个过程包含扩散、吸附多方面;Freundlich模型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说明苯酚属于多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吸附罗丹明B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活性炭为吸附剂,对罗丹明B溶液进行吸附。考察了活性炭加入量、pH值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炭加入量的逐渐增加,吸附值逐渐减小;随着pH逐渐升高,吸附值呈下降趋势。吸附值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表明活性炭对罗丹明B溶液的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活性炭对罗丹明B的吸附较好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0.
研究膨胀石墨对染料溶液和油类的吸附效果,并与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进行对比,探讨膨胀石墨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膨胀石墨(180 mL/g)吸附染料溶液的平衡吸附量比活性炭大,吸附速度比活性炭快,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速度是活性炭吸附速度的7.5倍;膨胀石墨对食用油、机油、柴油的吸油率分别为30.52%、17.37%和9.20%,活性炭对三种油品的吸油率分别为0.62%、0.45%和0.10%,膨胀石墨吸附食用油的吸油率是活性炭的49倍.研究证明,膨胀石墨是一种良好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1.
潲水油脱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潲水油为原料,研究了先用双氧水氧化,再用酸化谷壳灰与活性炭混合吸附的联合方法对潲水油中有色物质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影响吸附效果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甲烷在页岩中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同时甲烷在页岩储层中呈超临界状态吸附。引入过剩吸附量,对吸附实 验中吸附气量进行修正,并对Dubinin Astakhov(D A)方程进行改进,将改进后方程应用于研究页岩中超临界甲烷的 吸附特征曲线,并对虚拟饱和蒸汽压计算经验公式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Dubinin 方法和Reid 方法计算虚拟饱和 蒸汽压偏低,Antoine 方程外推方法和Astakhov 方法计算虚拟饱和蒸汽压偏高;Amankwah 方法是计算虚拟饱和蒸汽 压的最优方法。页岩中超临界甲烷吸附特征曲线与温度无关,且得到具有物理意义参数的吸附特征曲线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低脂果胶对稀土金属铈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铈离子溶液的pH、吸附温度、果胶用量、铈离子浓度对果胶吸附容量的影响。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吸附等温线,计算了相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并用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变量显著地影响果胶对铈离子的吸附容量,吸附前后果胶的红外光谱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说明吸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与Langmuir模型相比,Freundlich模型更适合用来描述果胶对铈离子的吸附过程。吸附过程遵循伪一级动力学方程。焓变和熵变是吸附过程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水杨酸修饰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SYS对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邻氯苯酚的静态吸附,并探讨了SYS树脂对邻氯苯酚的吸附热力学的特征.结果表明,邻氯苯酚在水杨酸树脂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其动态吸附过程可分为大中孔区和微孔区的吸附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都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15.
钙离子形态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方式配制高钙水,来研究矿物吸附材料对钙离子的吸附规律,同时对吸附过程中的流体力化学效应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矿物吸附材料对钙的吸附性能与钙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有很大关系:用CaCl2配制的高钙水中,钙主要以离子形态存在,矿物吸附材料对其吸附主要以静电吸附为主,5A沸石对钙离子有筛分效应;用CaO配制的高钙水中,钙主要以Ca(OH)2(2q)、Ca(OH)2(s)沉淀微晶、Ca2 和Ca(OH) 多种形态存在,矿物吸附材料对其吸附有静电吸附、一羟基络合吸附、表面沉淀吸附,同时,矿物吸附材料的加入对氢氧化钙沉淀起晶种作用,可以加速其沉淀;合适的流体剪切力可以提高5A沸石对钙离子的吸附量,此结论证实了吸附过程中流体力化学效应的存在.图4,表2,参7.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硝酸(HNO_3)和氢氧化钠(Na OH)对活性炭表面进行改性,并考察其对乙酰水杨酸(ASP)的吸附性能。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活性炭结构特性进行表征,考察孔隙结构和官能团与吸附性能的关系,推断改性活性炭中对ASP起主要作用的官能团是含氧官能团。结果表明,两种改性活性炭对ASP均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与Freundlich方程相比,吸附过程更适合用Langmuir方程来进行描述;也表明了活性炭对ASP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改性后活性炭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96.129 8 mg/g,且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渣制备纤维PAF对含阳离子红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马铃薯渣制备的活性纤维(PAF)在染料废水中对阳离子红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以及PAF的用量、吸附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其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温度、浓度、吸附时间及PAF的用量是影响吸附脱色的主要因素;PAF对阳离子红染料分子的静态吸附量Q为11.10 mg/g;动态吸附的吸附量比同时间下的静态吸附量要大,采用PAF装柱法有望进行该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用自制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研究其静态吸附丹酚酸B的热力学性能。确定了所制离子交换纤维静态吸附丹酚酸B的最佳吸附溶剂为pH=9的60%甲醇水溶液。在静态条件下,得到不同浓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后,再拟合得到平衡时的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从而计算得到吸附过程中的吸附焓、吉布斯自由能和吸附熵等热力学函数值。该吸附是一个自发进行的吸热、熵增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铀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纳米磁流体对铀(VI)的吸附行为.用沉淀法制备了磁粒径10~20nm的Fe2O2磁流体,考察了该磁磁流体对铀(VI)吸附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纳米磁流体浓度为2.5∥L、温度35~C、pH=3、吸附时间t=30min的条件下,对3×1014mol/L铀的吸附萃取率可达到84.15%.该吸附过程符合假设的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刘和连  刘峰  张小勇  罗新 《江西科学》2009,27(2):211-214
为降低稀土对环境的污染,研究了纳米磁粒子对La^3+的吸附行为。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粒径15nm的Fe3O4磁粒子,考察了该磁粒子对La^3+的吸附,结果表明:在La^3+初始浓度100mg/L、pH:6、温度50℃、吸附时间为25min的条件下,磁粒子对La^3+的平衡吸附量为49.3mg/g。该吸附过程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等温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