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淀粉加尿素的混合物是否就是尿素淀粉问题,研究了土豆淀粉与尿素机械混合物在煮浆过程中的反应性能,合成了尿素淀粉浆料.通过红外光谱图及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尿素淀粉具有优越的浆纱性能,而土豆淀粉与尿素的机械混合物在煮浆过程中未生成尿素淀粉,从而得出淀粉加尿素的混合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尿素淀粉.  相似文献   

2.
对两类新型阳离子淀粉——阳离子羟乙基淀粉和阳离子苄基淀粉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元素分析表明,所得产物取代度小于0.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阳离子淀粉中引入了羟乙基和苄基,与预期结构相符.此外,对两类新型阳离子淀粉的某些使用性能如絮凝性、破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与普通阳离子淀粉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阳离子羟乙基淀粉具有较好的絮凝性能;阳离子羟乙基淀粉、阳离子苄基淀粉对破乳剂有增效作用,且可改善脱出水的水质.两种新型阳离子淀粉比普通阳离子淀粉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书画装裱所用浆糊的传统小麦淀粉提取工艺只能制得粗制淀粉,含有A型淀粉、B型淀粉和蛋白质等多种成分。为了解这些不同成分对浆糊及装裱书画的影响,并改进小麦淀粉提取工艺,进而更好地保护书画,通过离心分离法筛分粗制淀粉,获得精制淀粉(即A型淀粉)和残渣淀粉(以B型淀粉为主),对比分析精制、残渣、粗制淀粉浆糊性能及其对裱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制淀粉浆糊的糊化程度、黏度、剥离强度最大,精制淀粉浆糊薄膜光滑性、均匀性、柔性最佳,并且精制淀粉浆糊涂布纸张具有最为理想的柔韧性和耐老化性能,而B型淀粉及蛋白质是降低浆糊性能的主要原因。为改善浆糊及书画的性能,建议在小麦淀粉传统提取工艺中增加离心分离法,制作精制淀粉浆糊。研究成果也为书画及相关纸质文物保护材料的研究引入了一种新方法,扩大了热机械分析在文物保护材料中的研究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淀粉类可降解塑料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淀粉基降解塑料的降解机理,分类及各类淀粉塑料的国内外研制情况进行了综述,展示了淀粉基可降解塑料在替代普通塑料方面的巨大潜力,并对今后淀粉降解塑料的发展方向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运用Brabender粘度计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的粘度曲线进行了测定,研究考察了不同阴、阳离子取代度不同pH值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并同原淀粉及阳离子淀粉的糊化性质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磷酸型两性淀粉经阳离子淀粉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冷粘稳定性;阳离子取代度及阴阳离子比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的糊化性质有很大的影响;磷酸型两性淀粉还具有一定的抗酸降解能力,在pH值为9.0的稀碱溶液中,碱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的糊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羟丙基淀粉消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In-Vitro模型研究了羟丙基淀粉颗粒及其糊的消化性能,结果表明:羟丙基化能够提高淀粉颗粒的消化速度,增加消化产物;对于羟丙基淀粉糊,则随取代度增大,消化速度减慢,消化产物减少,取代度大于2.0的高取代度羟丙基淀粉,相同条件下其消化速度远远小于低取代度淀粉糊,甚至小于取代度的淀粉颗粒。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淀粉醋酸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合成了马铃薯淀粉醋酸酯,研究了其合成工艺条件,实验表明:在淀粉浓度为40%,淀粉与醋酸酐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10:1,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1h,pH值为8.0~8.2的条件下,可制得乙酰基含量约为2.5%的淀粉醋酸酯,醋酸酐的利用率为80%,可用于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8.
羧甲基化对淀粉颗粒糊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糊化是淀粉的重要性质。本试验用一氯醋酸与原淀粉反应,得到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研究了羧甲基化淀粉颗粒糊化温度、遇水膨胀性和偏光十字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程度羧甲基化淀粉颗粒糊化影响不大;较高程度羧甲诺化对淀粉粒糊化影响显著,使淀粉的糊化温度大为降低,颗粒遇水易膨胀,偏光十字消失,甚至常温能遇水湖化。  相似文献   

9.
次氯酸钠轻度氧化淀粉的性质及交联机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木薯和马铃薯淀粉经有效氯含量小于1%(质量分数,下同)的次氯酸钠氧化后的理化性质及反应机理.发现氧化淀粉的羰基和羧基含量随次氯酸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马铃薯氧化淀粉的羰基和羧基含量均比木薯氧化淀粉高.Brabender粘度仪分析表明,当有效氯含量小于或等于0.3%时,氧化淀粉的峰值粘度和最终粘度都较原淀粉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有效氯含量为0.9%时,木薯和马铃薯淀粉在1733cm^-1和1714cm^-1处产生了吸收峰;而当有效氯含量为0.1%时淀粉在此处的吸收峰有所减弱或消失,在1150cm^-1附近处的吸收峰有所加强.由此推测淀粉轻度氧化过程中发生了交联反应,此反应为淀粉氧化后的醛基与邻近淀粉分子中的羟基发生交联.  相似文献   

10.
结合生物学研究,应用计算机图像技术,根据细胞形态计量学原理,以量化形式揭示了小麦胚性细胞发生中淀粉的代谢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淀粉的代谢呈现动态变化,在胚性细胞形成时,单个胚性细胞内淀粉的积累达到第一个峰值5.0098%,随着胚性细胞的分裂,淀粉含量逐渐下降,球形胚期淀粉再次积累,形成第二个峰值2.3656%,还结合量化结果讨论了淀粉代谢动态与体细胞胚发生,发育过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生物净化玉米淀粉工业废弃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淀粉工业的主产品为淀粉,副产品有玉米蛋白粉,玉米油,黄浆,菲汀等,但是淀粉生产的同时有大量的废弃物排放,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尤其是污染地面水环境。现行污水处理方法因经济性差等原因,在淀粉工业中应用甚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改性淀粉黏合剂的几种制备工艺方法,小结了各方法所得产品的性能特点,结果表明,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过氧化处理可获得改性氧化淀粉,从而克服了天然淀粉黏度高、溶解性差、黏度不稳定、用水稀释后会发生沉淀的弱点。  相似文献   

13.
抗消化淀粉体外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模拟方法,研究了胃蛋白酶处理条件、α-淀粉酶消化条件等对抗消化淀粉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胃蛋白酶在30℃条件下对淀粉样品处理70min,可有效除去淀粉中的蛋白质组分,当淀粉酶处于最高活性条件下,pH值为6.3~7,作用时间为20min,可以模拟体内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过程,基本上除去了可消化淀粉部分,剩余部分即为抗消化淀粉。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在淀粉接枝丙烯酸的共聚物中填充一定量的糊化淀粉,进行热交联,由于二者的协同作用,使树脂的吸水率不仅不降低,而且还稍有提高.树脂中淀粉含量明显增加,成本大幅度降低,有利于高吸水树脂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高强快干淀粉粘合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介绍了玉米淀粉用高锰酸钾氧化制备氧化淀粉的方法及产品性能,该氧化淀粉可用于瓦楞纸箱,纺纱工业中纸管及贴面瓦楞纸,可替代泡花碱,PVA粘合剂。  相似文献   

16.
受我院机电研究所的聘请,1997年4月21日丹麦KMC公司副总裁OleBandsholm先生来我院讲学,与我院师生交流了有关马铃薯淀粉加工技术。丹麦KMC公司创建于1933年,公司具有4个淀粉加工厂,马铃薯原淀粉产量为14万吨/年,变性淀粉产量为3万吨/年。在讲学中,OleBandsholm先生介绍了马铃薯原淀粉生产工艺及设备、如何提高淀粉的白度、有关布拉班德峰值粘度、生产过程中清砂、消泡等问题以及有关变性淀粉方面的技术。丹麦KMC公司副总裁Ole Bandshom先生来学院讲学@胡秀华  相似文献   

17.
淀粉地膜的生物降解与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淀粉含量为33%的淀粉地膜在使用过程中的降解失重情况,并与塑料地膜的保温、保湿以及增产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淀粉地膜除了具有预期的降解作用外,还具有与塑料地膜相同的保温、保湿和增产性能.研究中还发现,淀粉地膜中的聚乙烯也发生了降解.  相似文献   

18.
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影响甘薯淀粉提取率的因素,同时分析了三种常用甘薯淀粉加工机械的四个性能指标,即生产率、度电生产率、耗水量和淀粉提取率。结果表明,对淀粉提取率影响最大的为机械因素(r=7.32);薯豆磨浆分离机在分析的性能指标中有三项居第一位,是目前较理想的甘薯淀粉加工机械。  相似文献   

19.
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对丙烯酸酯共聚物(MMA/BA/HEMA)改性淀粉反应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淀粉颗粒上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并且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改性后的淀粉能够保持原淀粉颗粒的完整结构。旋转粘度计对改性淀粉糊的性质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0.
交联淀粉在土豆粉丝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季室温(9℃)静置过夜的工艺条件下制备高度抗糊化的土豆交联淀粉,将此交联淀粉与土豆原淀粉按1:1的比例配料生产粉丝,有效地克服了土豆淀粉生产粉丝易粘连,搓粉难及韧性差的缺点,并明显地提高了粉丝的质量,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