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旧中国教会女子大学的办学特色──以华南女大和金陵女大为中心陶嘉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教会对在华的文化教育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教会人士认为,欲从思想上对中国妇女进行控制,就必须在吸引更多的妇女信教的同时,提高妇女受教育的层次,进而扩大教会在中国的影响.由此...  相似文献   

2.
近代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味地进行宗教传播和对西方教育体制进行复制,而是在不断地调整自身定位、办学目标与专业设置等以适应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教会大学中国化的努力,不仅实现了其本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与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教会大学中国化的特点及其随后产生的影响,旨在正确认识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代知识和西方文化载体的基督教大学在中国出现后就开始了本土化历程。基督教大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表现在校园文化、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校管理、服务对象等方面。中国基督教大学本土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中国社会的客观需要,基督教教会内部的变化以及办学经费的需要。中国基督教大学本土化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人才的培养,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这种本土化体现了外部嵌入和内部培育之间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体育发端于教会女塾.教会女塾正式体育课的开设与中国的维新风潮密切相关,他们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视国人的需求而定,其中政治图谋与经济意图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国人早期自办女学堂与教会女塾的体育有着实质性的不同:前者强调女子“强国保种”的社会责任,而后者是避谈政治的.  相似文献   

5.
之江大学作为近代中国13所基督教大学的代表之一,又作为近代浙江唯一一所教会高等教育机构,于1931年7月在中国注册立案。其课程设置的演进轨迹毋庸置疑是教会在华办学传播西方文明道路中的一个缩影,因而成为研究浙江近代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为女子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教会女学的兴办首开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河,戊戌维新运动促成国人自办女学,留学教育进一步推动了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社会变迁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 ,作为一所教会大学 ,私立武昌华中大学在极端艰巨的条件下 ,由武昌辗转迁至大理喜洲办学长达7年之久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结合当地工农业生产实际进行科学研究 ,培养后方开发与建设所急需人才 ,推动当地学术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校情、校史和校园文化的高度提炼,是其独有的"文化名片"。梳理大学校训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不论是西方国家早期的名牌大学,还是我国近代设立的教会大学,他们都十分重视校训的作用,都提出了自己特有的校训。而在新时期的中国,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数量可谓惊人。大学校训出现了雷同现象严重和缺乏个性等问题。鉴于此,我国的大学校训必须与大学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必须彰显个性,突出特色,并且借鉴域外校训之优点,使我国的大学校训更加多样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9.
影像志     
正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创办于1864年,初名贝满女塾,后发展为女子中学,1905年开设大学课程,1920年并入燕京大学。西德尼·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968年)拍摄于北京,1917—1919年间。燕京大学,建立于1919年,是一所私立教会大学。其校舍以早年北京西郊的淑春园故址为中心,整体布局汲取了中国园林的空间处理,建筑群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式样,单体建筑基本取庑殿、歇山及两者结合形式的屋顶,深红色壁柱、白色墙面、花岗石基、青色彩画成为燕园建筑的基本特征。西德尼·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968年)拍摄于北京,1931—1932年间。  相似文献   

10.
大学的同质化和多样化问题(即同异问题)不只是现代大学发展变化的派生问题,其实也是大学诞生近千年来的历史变迁中一直存在的问题。第一代大学在办学体制、组织模式、学校管理、大学章程、办学职能、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同质化及多样化的表现。用同质化的原发性和后发性、制度性、利益驱动性、宗教性等机制对中世纪大学的同质化机制进行解析,认为同质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中世纪大学发展前期的同质化的积极意义是有限的,教会的控制、干预和过度同质化使得中世纪的大学渐渐失去活力,逐步走向僵化。  相似文献   

11.
孙颖 《科技信息》2009,(33):I0089-I0089
近年来,全国许多高校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上,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数学教学基本上仍停留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而对于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不甚重视甚至根本不去考虑。高校数学教育要积极应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挑战,树立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数学教育整合的观念,实现高校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及专家访谈法对我国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概念、运行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基本现状,阐述了体育俱乐部开展的益处、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以及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及专家访谈法对我国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概念、运行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基本现状,阐述了体育俱乐部开展的益处、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以及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环境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教育基础资源、师资条件和教育模式3个方面着手,对云南省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强化云南省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体育教学的延伸,更重要的是一个学生自学、自练的体育参与过程。本文通过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系统分析及课外体育活动系统的优化控制的研究,设计出了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可操作性模式。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反对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支持男女一见钟情,肯定爱情美好。莎士比亚没有盲从于文艺复兴初期过分放纵欲望、"随心所欲自行其是"的潮流,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选择,剔除了早期人文主义作品中过分粗俗、纵欲、不道德的成分,肯定男女追求爱情幸福权利的同时,批判地接受了基督教文化中的道德约束——节制与忠贞。这种独特的文化选择彰显了莎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传统的德育课程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构建新的高校德育课程模式即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是新时代人的发展要求,是学生主体的强烈愿望,也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而要建立高校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必须按照高校德育课程的人文特点以及高校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和成才需要,合理确定高校德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青年会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成立后不久即传入中国.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本着基督精神,提倡德、智、体、群四育,培养了一大批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男女青年.中国基督教青年会致力于宣传宗教文化,将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引入中国,为社会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应予以客观的评价.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和女青年会非常重视社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热心于公益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责任教育,能有效整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学生生命、行为、成才、回馈责任教育能结合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和学生特点,有效整合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诸多内容,呈现一种新颖、实效、隐性、操作性较强的方式,能更加贴近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20.
试论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轮换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公共体育课教学在实践中的缺陷,依据教育学和体育学的规律,提出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轮换教学”模式,此模式在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教学物质条件紧张和提高公体教学质量等问题上显示出了传统公体教学无法比拟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