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创造力研究属于心理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其研究重心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一直放在个体层次上,团体水平的创造力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方向.本文在创造学和管理科学的语境下,分析了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的时代特点及意义,概述了团体创造力研究的现状,并对建立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原则进行了概略分析.  相似文献   

2.
国内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科研管理角度,研究和评估科技团体的创造力,对于积极开发和利用这种创造力,推动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主要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如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角度探析群体的创造动力;从心理学角度测评科技人员的创造力;从管理学角度评估科研成果的创造性及学术价值等,作梳理和评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建立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作必要的前期准备和铺垫。  相似文献   

3.
国内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科研管理角度,研究和评估科技团体的创造力,对于积极开发和利用这种创造力,推动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主要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如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角度探析群体的创造动力;从心理学角度测评科技人员的创造力;从管理学角度评估科研成果的创造性及学术价值等,作梳理和评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建立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作必要的前期准备和铺垫。  相似文献   

4.
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创造心理学范式,论述了关于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的理论探索、实证研究和模型建构的问题.所建构模型对于我国各级各类科研管理决策层预测和检验科技团体创造力水平以提高管理科学性,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阿玛布丽创造力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综合比较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阿氏创造力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文章首先在评述阿氏创造力理论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阿氏创造力模式的理论贡献;随后探讨了创造的动机问题,指出创造动机理论是阿氏全部创造力思想的核心,并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斯腾伯格创造力理论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科学方法论思想为指导,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综合考察、分析比较与理论论证等方法,在全面介绍斯腾伯格的创造力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价。文章首先简要介绍斯腾伯格创造力理论产生的社会与理论背景,随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发展脉络,最后对斯腾伯格创造力理论的重要贡献,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与剖析。  相似文献   

7.
对近30年来国内创造力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1980-2007年间公开发表并收录于中国期刊网全文教据库的创造力研究论文为样本,从其论文总量、作者背景及研究主题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旨在从一个侧面描述近30年来国内关于创造力研究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脉络,以及重点和热点问题.分析结果:一是国内创造力研究已具有一定规模,论文数量呈递增趋势;二是创造力研究人员高度集中于大中专院校及科研单位;三是研究主题集中在多个方面,但仍有较大扩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机器发现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获取了其他创造力研究方法无法获取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的精确证据,但同时遭到了创造力系统观持有者的质疑.双方观点的代表学者H.西蒙与M.西克森特米哈伊就此展开了一场创造力研究史上不可忽略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创造力是问题解决还是问题发现?计算机能否复制人的创造性过程?争论的实质在于这两种创造力研究新视角在创造观上的分歧.这场争论弓j发了学界对创造力本质的深入探讨,同时也给创造力研究带来了方法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科学创造力的机器发现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发现是结合科学哲学、科学史、人工智能和认知心理学对科学创造力进行研究的领域。这个跨学科的研究进路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作为创造力研究的新进路,机器发现研究从方法、视角和对象等方面推进了对科学创造思维的探索,也因其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特征引发了争议与挑战。本文在对上述诸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也对该研究进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在开放心理病房团体心理治疗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效果。采用的治疗形式是团体心理治疗,治疗方法是认知一行为疗法,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是开放心理病房的抑郁症患者。本报告应用团体心理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用于治疗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效果。结果证明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剧熊 《科学大观园》2009,(24):80-80
所有的孩子都爱想象。许多孩子都会幻想出一个虚拟的世界,并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尤其是长期待在家里的孩子会将这个虚幻的世界想象的特别详细和丰富,也许会深入涉及历史、植物学、语言和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密歇根州立大学两位教授表示,这一详尽持久的“世界游戏”可能就是将来更加广泛的创造力(与只在某一方面的杰出创造力相对)的早期促成因素。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近代科学团体大量出现,由此形成了有效能的科研群体、加强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研究的进展。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基本形成,它标志着中国近代科学研究的真正开始和近代科学在中国的确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协第13届年会于2011年9月21—23日在天津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年会共安排了81个学术交流活动。包括杨振宁等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多个外国科技团体代表和近百名两院院士在内的2400多名中外科技领域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本届年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全国人大常  相似文献   

14.
创造与创新氛围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查阅和分析近10年(1995-2005)国外刊物与会议纪录基础上,提供一个关于创造与创新氛围研究之述评。文中,从相关研究之文献分布、研究者、方法、样本、工具、关注焦点与研究成果等层面进行了综合性的讨论:同时,也说明了近10年来的研究进展与5方面的重要特点;最后,提出了4点未来研究的可行方向之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科技政策制定主体的变迁与模型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科技政策的制定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制定主体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科技政策模型的选择的变迁,并结合这种发展趋势,研究了当前我国的科技政策制定主体与模型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伦理评估框架是对伦理评价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科技伦理评估框架研究在国外已蔚然成风并成为科技政策评估的重要支撑。文章梳理国外科技伦理评估框架研究,发现其中的优点和缺憾,结合实际,在科技法治化的背景下探索构建科技伦理评估框架的更优路径。  相似文献   

17.
青岛市“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在科学评估“十一五”科技发展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研究未来五年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明确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并运用技术路线图方法,绘制科技发展总路线图、科技发展愿景路线图、领域和产业技术路线图。  相似文献   

18.
在2001年的第174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在钟世镇教授等人主持下,揭开了我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的序幕。随后被列入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创刊了《中国数字医学》杂志,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取得了国家科技奖励,2009年正式成立了学术性团体(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作为正式建成学术性团体前,对先后担任“中国数字人研究联络组长”和“中国数字医学研究联络组长”的钟世镇教授来说,确实为我国开拓这个新的研究领域,起到了倡导者的作用,并做出了阶段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论心灵的创造力--四探意识本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是心灵被自然与社会的调制,采取形下的逻辑运作形式;深层的自由心灵按愉悦原则以追求满足与和谐为目的,采取形上的、想像的非逻辑运作形式。心灵的创造力就在于这两者的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20.
据《辽沈晚报》最近有专家指出,在衡量青少年科技创造力的七个项目中,中国青少年有六个项目比英国孩子差,令我们很吃惊。人们普遍认为聪明(智商高)的孩子,科技创造力就强。其实未必,中国孩子智商不低,但科技创造力就是弱。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