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多层现浇砼框架结构中,采用多孔砖、空心砖、加气砼砌块做内外填充墙比较普遍。由于有些施工人员认为填充墙是非承重墙,施工程序上存在一些问题,留下质量隐患。框架结构施工,一般是先浇捣框架柱混凝土,然后再砌筑填充墙。为保证框架柱与砖墙壁间的有效连接,提高抗震的整体性,必须在柱与砖墙之间设置拉结钢筋。而拉结钢筋的过程是需要有一个严格的控制标准,否则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为此,本文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对框架墙体拉结钢筋的设置及其拉结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框架结构施工中,填充墙拉结筋与框架柱的连接,出现多种连接方式,如在框架柱浇筑时,预埋预埋件,再焊接拉结筋,打眼埋钢板,再焊拉结筋,打眼采用专用胶粘结等。有些地方还存在直接打眼上膨胀螺栓与拉结筋点焊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开展了3榀足尺空心砌块填充墙框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主要研究填充墙的不同拉结构造形式对填充墙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填充墙钢筋拉结构造包括常规拉结、通长拉结和配筋砂浆带拉结等3种形式.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和耗能能力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种拉结构造的填充墙均经历了开裂、裂缝贯通和砌块剥落和塌落等破坏阶段.与常规拉结填充墙相比,采用钢筋通长拉结或配筋砂浆带拉结可延缓填充墙开裂和破碎,在大位移角下表现出较好的抗倒塌能力和耗能能力.在1/25位移角时,钢筋通长拉结的填充墙砌块剥落面积最小,体现了更好的拉结效果.  相似文献   

4.
论框架结构建筑的钢筋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框架结构建筑所以能提高多层、高层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坚固性和使用寿命,主要是依靠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钢筋工程。梁、板柱的整体结构的一体性,钢筋相互穿过,加之与梁、板、柱接触的砌筑体内甩出的拉结钢筋与其有效地拉结锚固,提高了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但在施工中,也会有因梁、板、柱钢筋穿插排列不合理,主筋位置不准确。锚固钢筋长度不足,钢筋搭接位置错误等,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尤其主层框架结构,钢筋施工更应该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框架结构填充墙体的稳定性,确保填充墙体与框架结构协同工作,成为一个整体,在填充墙砌筑前,在框架结构柱上需按要求埋置拉结筋.  相似文献   

6.
冯岩 《黑河科技》2001,(4):38-39
分析了建筑工程框架柱的钢筋焊接,钢筋搭接,箍筋,钢筋弯钩和钢筋代换及填充墙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填充墙分布形式,不同填充材料及不同填充率情况下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下的工作性能.方法采用时程分析法,分析在地震作用下,采用不同填充墙布置形式的黏土砖填充墙、粉煤灰砖填充墙和橡胶混凝土砖填充墙的墙-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结果采用相同填充墙布置形式,不同填充墙填充材料时,橡胶混凝土砖填充墙-框架结构最大水平位移最小,位移角最小,扭转角最小;在不同填充率下橡胶混凝土砖填充墙-框架结构均能减小层间扭转角;橡胶砖填充墙-框架的刚度介于纯框架与黏土砖墙框架之间,能较好地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条件.结论橡胶混凝土砖结构墙体布置灵活,在地震发生时能较好地吸收和消耗地震波能量,橡胶混凝土砖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杜萌  战小康  李盛 《科技信息》2010,(15):293-293
框架结构的施工顺序是先起主体框架,之后再进行填充墙的砌筑,而现在工程工期紧,施工单位为了缩短工程采取了在主体施工的过程就进行了填充墙的砌筑,更有甚者直接把填充墙当作是梁底模,填充墙与框架结构同时施工,那就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9.
<正>框架结构中为了分隔房间,以砖石或者各种砌块作为填充材料嵌筑在柱间。框架填充墙结构不但具有一般框架结构特有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房屋空间大等优点,还可以在某些房间,某些跨间加设填充墙来满足施工,使用合理等因素在内的优化组合。对于一些不要求大空间或结构上要求不是很高的可以在框架基础上加填充墙砌块即可。作为一种复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配有钢纤维RPC永久柱模的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单调静力荷载作用下,永久柱模对承载力的影响.方法制作配有这种柱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静力性能试验,观察并分析框架结构在单调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征、变形特点以及破坏状态.结果配有这种柱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梁荷载-跨中变形关系曲线近似呈四折线;这类框架破坏时首先框架梁跨中受拉钢筋屈服,其次框架梁端上部受拉钢筋屈服,结构形成三铰的可变体系,最后以梁端混凝土被压碎导致整体破坏.结论钢纤维RPC永久柱模对核心柱有一定的紧箍约束作用;柱模与核心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与协调工作特性;钢纤维RPC永久柱模对框架承载力有一定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ABAQUS软件中非线性分析常用实体单元C3D8R模拟混凝土框架和砌体填充墙、杆单元T3D2模拟钢筋、弹簧单元SPR INGA模拟框架和填充墙体的连接,建立了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模型。对1榀裸框架结构模型和4榀具有不同构造措施的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模型的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理论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说明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性能,为进一步分析这种结构的性能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小丰  周宏  唐昕昕 《科技信息》2011,(10):I0306-I0306
框架、框剪等混凝土结构用砌块作填充墙被广泛使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但砌块填充墙容易产生裂缝,我们要针对砌块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及裂缝控制措施,通过对框架结构轻质砌块填充墙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分析、研究,找出其防治的基本措施与方法,从而在施工中予以避免质量通病。在现行施工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结构体系中,基本采用轻质砌块砌体作为填充墙,但经常出现裂缝,导致外墙渗漏、内墙不美观等问题。本文对轻质砌块砌体作为填充墙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在总结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控制裂缝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丁卫东 《甘肃科技》2001,17(5):28-28
多层内框架砖房指外围砖墙承重,内部钢筋混凝土框架承重的多层混合结构房屋。与多层砖房比较,能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与钢筋混土框架结构比较,充分利用外围砖墙的竖向承载力,降低工程造价;所以多层内框架砖房结构应用较多。本文提出当横墙间距超限时,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框架代替砖横墙,即“等代框架”,使之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1 “等代框架”的设计原则 “等代框架”能否代替横墙,关键在于能否具有足够的侧移刚度。因此,通过对框架结构的合理设计,以获得尽可能大的侧移刚度是“等代框架”的设计原则。 一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考察填充墙与主体框架不同连接条件对填充墙抗地震倒塌性能的影响,利用ABAQUS结构非线性分析软件,通过自接触和连接弹簧失效模拟框架填充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过程.采用离散式建模方法,将砂浆等效为三向砂浆弹簧.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填充墙与框架梁刚性连接或柔性连接、与框架柱柔性连接均可以有效提高填充墙的抗倒塌能力.其中填充墙与框架梁、柱均设置合理柔性连接时其防倒塌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我国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应用比较普遍,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中,混凝土浇注和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是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的两道关键工序,两者施工顺序对工程质量和工期有重要影响。现浇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首先是框架柱的施工,然后进行框架梁支模、钢筋的铺放和绑扎、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和安装锚垫板,再进行混凝土浇注;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在构件端部,下一步进行封锚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有无填充墙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抗震及其受力性能,为框架的抗震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在水平方向上施加低周反复荷载,竖直方向上施加恒定的竖向荷载,以柱的含钢率作为对比分析指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对于有无填充墙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前者的承载能力明显优于后者.无填充墙的框架结构的延性系数在5.56~6.80,延性满足抗震要求;而带填充墙的框架结构变形能力稍弱,延性系数在4.07~4.27,但其破坏过程总体比较缓和,也满足延性框架位移延性系数大于4.0的要求.结论有填充墙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实际工程应用中,应充分发挥填充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实际的工程设计和应用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都是纯框架的设计和应用,从而没有考虑其中的填充墙的作用。从框架结构填充墙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和框架结构填充墙破坏的机理分析中可以看出填充墙对框架的受力和变形起到一定的的改善作用。本文就此对框架结构填充墙的受力、变形、计算和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框架结构填充墙出现的不同程度裂缝,如斜裂缝、墙梁下水平裂缝、墙柱结合部竖缝、门窗洞边角的裂缝。导致框架结构填充墙开裂的因素有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有建筑物本身特点对裂缝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还有墙体的内在因素和材料本身不合格及施工质量不过关等因素。造成填充墙裂缝的症结,归根到底还是要在原料配比和施工上多下工夫,才能避免此类通病的发生。通过四川省蒸压灰砂砖住宅建筑墙体开裂工程实例,以及南方炎热地带平屋顶建筑屋顶下水平裂缝实例,浅析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将数码摄影测量(DP)技术引入填充墙框架受力全过程的位移场测量,研究DP技术应用于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试验研究的可行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DP技术的测量结果与传统位移计所测结果吻合良好.通过DP技术进一步得到在不同位移幅值下填充墙的剪切滑移破坏情况及框架柱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已有的填充墙等效对角斜撑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地震现场普遍出现的填充墙顶部与框架梁柱节点接触处的砖砌体在大震作用下通常会被压碎这一实际震害现象,改变等效斜撑杆与框架柱的接触位置,提出一种新的简化计算模型。通过理论推导给出等效斜撑墙片宽度的计算公式,利用ABAQUS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确定等效斜撑墙片与框架柱合理接触位置的经验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将简化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简化建模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对角斜撑模型低估框架填充墙构件的水平承载力,新模型与芦山地震框架结构震害结果更相符。本模型可为框架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验算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