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8月,我校海洋系陈焕疆教授作为“环太平洋古生代地体研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简称IGCP267)中国工作组成员之一,应邀赴日本出席了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及IGCP267项讨论会,并提交了题为“中国东南地区古生代地体构造和造山作用”的论文。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是国际地科联每4年举行一次的大型学术会议,它的召开,以展示世界各国地球科学方面的新思想、新成果和新技术,促进全球地质科学的协调与发展为目的。本次会议规模甚大,来自85个国家近40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包括台湾省)共有273人与会,并争取到了第30届大会的举办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第17届国际遗传学大会的概况,特别指出发育遗传学是遗传学走向下一世纪的主流,对于物种基因组的研究也是当代遗传学的重点之一。作者回顾了第15-17届国际遗传学大会的特点。期望1998年将在北举行的第18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到得成功。大遗传学是指在理论遗传学的框架内对于物表面型各个方面的遗传控制机理进行研究的发育遗传学,因此更进一步将生命科学各个分支成一体,成为生物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国际鸟类学大会于1884年创办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大会制定了会章,成立了国际鸟类学理事会,确定会期为四年一届。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除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停顿外,以往举办的历次会议主要在欧、美等国举行。国际鸟类学会议已成为鸟类学界学术交流的国际性、综合性、专业性盛会。中国鸟类学会于1998年在南非的德班市举行的第22届鸟类学大会上作了申办报告,经过国际鸟类学理事会一百多位理事投票表决,决定第23届国际鸟类学大会于2002年8月11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根据大会的规定,东道主组成中国国家委…  相似文献   

4.
2006年12月2日,第3届创新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隆重开幕。作为国际创新与管理领域的盛会,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等与会人员300余人,其中包括来自日本、荷兰、德国等9个国家的19名知名专家,包括外国留学生在内,与会外籍人员达到50余人。此次会议由中国武汉理工大学、日本山口大学和荷兰UNU-MERIT3方共同主办,并由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承办,旨在进一步拓展中国与国际管理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相似文献   

5.
第22届国际照明委员会大学(简称CIE)于1991年7月3日至5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有30个会员国的400余人出席。 CIE每4年召开一次大会,本届大会旨在交流4年来各国学者在视觉、颜色、测量、室内照明、交通及信号、室外照明、光生物学及光化学和其他光源,灯具和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我国于1987年第21届CIE大会上被接纳为正式会员国后,第1次派正式代表与会并  相似文献   

6.
第17届国际磷化学大会(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osphorus Chemistry)于2007年4月15-19日在厦门大学隆重举行。国际磷化学大会为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系列会,每3年举行1次。第17届国际磷化学大会(ICPC,2007)由中国化学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  相似文献   

7.
第12届国际数学地质大会于2007年8月26~31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该会议是国际数学地质和地学信息领域的盛会,自1994年起每年举行一次,这次是首次在我国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数学地质—地学信息与资源—环境—灾害评价”,来自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人参加了本次盛会。其中国内代表170余人,国外来宾与专家学者70余人。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1.第五届国际断裂会议于81年3月29日至4月3日在法国 CANNES 举行。这是四年一次的国际大会,到会代表共600多人,会上报告论文300篇,大会邀请报告15篇。会上报告的论文全部收入文集,共五本。这次大会由“法国冶金协会”负责筹备和组织。组织委员会主席是 D.FRANCOIS,秘书长是 J·POIRIER.2.国际断裂会议最初是由日本的 T·YOKOBORI 教授发起的,并且于1965年在日本举行了第一次大会。第二次大会是1969年在英国举行的。第三次大会于1973年在西德举行。第四次大会于1977年在加拿大举行,我国曾派四人参加。每次大会要改选执行  相似文献   

9.
本书是于2001年8月20—25日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举行的“第3届国际ISAAC会议”论文集两卷本的第2卷。来自41个国家的362位与会学者齐聚一堂,交流了近几年国际数学界分析学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第14届生命起源国际大会(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Origin of Life)于2005年6月19~24日在北京清华大学隆重举行。生命起源国际大会由国际生命起源协会主办,每3年举行1次,是生命起源研究领域最高级别会议,受到全世界化学、生物、天文、地质、物理、考古及航天等广阔领域专家的关注与参与。  相似文献   

11.
1 大会概况第 1 8届国际动物学大会于 2 0 0 0年 8月 2 8日至 9月 2日在希腊首都雅典召开。本届大会是继 1 972年第 1 7届国际动物学会议之后 ,时隔 2 8年 ,在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 1 0名国际动物学家倡议下举行的一次跨世纪的学术盛会。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南非、以色列等 37个国家的 2 4 5名动物学家参加了本次大会。在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后 ,我国组成了以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宋大祥院士为团长的 7人代表团 ,代表团成员有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沈韫芬院士、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段恩奎研…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国际油菜组织回复华中农业大学,正式确认2007年在武汉举行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这是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国际油菜大会。名油菜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延栋十分激动:“这表明我们的科研实力强大了,我国的油菜事业有地位了。”这实力和地位,与傅延栋的努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应国际古植物学会(Int’l Organization of Paleobotany)常委会和第7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组委会的邀请,我于2004年3月19~30日期间在阿根廷巴利罗切市(Banloche)出席了第7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IOPC-Ⅶ),出席本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的代表共120余人,近30个国家,主要包括美、英、中、德、法、日、捷、俄及阿根廷等。中国代表共出席11人,包括教育部系统4人(吉林大学3人、兰州大学1人),  相似文献   

14.
第14届国际声学会议在北京召开国际大型专业会议──第14届国际声学会议不久前在我国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位声学专家出席这次会议,我校应用声学研究所、物理学系共派出10名代表与会,代表们就声学理论、声学应用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国际笔石大会最近在英国剑桥大学赛德威克博物馆举行。来自14个国家的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笔石协会领导小组成员、我校地质系教授霍世诚及另两位同志代表我国应邀参加了大会(第一届国际笔石会议1977年在苏联的新西伯利亚举行,我国没有参加,第三届会议将于1985年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市举行)。  相似文献   

16.
气体流动、化学激光及高功率激光国际研讨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国际高功率激光领域有重大的影响。第15届大会于2004年8月30日至9月3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到会注册代表262人,来自26个国家。特邀报告23个,其他报告55个,张贴论文130篇。  相似文献   

17.
简讯     
2011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广西北海市举行第24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海内外156个客属团体、约6500名客属乡亲欢聚北海。龙岩学院客家学研究中心张佑周、陈弦章、林清书和邱立汉等四位教师参加了第24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第25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将在福建省三明市举行。  相似文献   

18.
会讯     
《大自然》2009,(5):78-78
第23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于2009年7月11~1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7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保护生物学专家学者、保护管理工作者、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与会。大会主题为“保护: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由浙江大学与亚洲水产学会、中国水产学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共同主办的“第2届亚洲网箱水产养殖国际大会”于2006年7月3-8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隆重举行。来自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30个国家,290多位从事网箱水产养殖及相关工作的科学家、企业家和国际机构的官员等出席了本次大会,其中国外来宾153人。  相似文献   

20.
<正>西安科技大学成功申办2018年第十一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世界矿山通风大会是当前矿山通风领域涉及范围最广、与会专家学者最多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是世界各国矿山通风专家学者进行新技术、新观念、新成果交流的重要平台。2014年8月,第十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在南非举行,我校学术代表团参加了大会。会上,校申办组委会向大会提出申请承办2018年第十一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并获批准。这次成功申办突显了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