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段丽娜 《科技信息》2012,(7):295-295,272
为了提高DSP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对该课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针对DSP原理与应用这类应用性强、实践性强、更新变化快的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研究强调教学改革除需要更新突出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平台建设外,还要着重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法。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在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把该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难点和重点的学习贯穿于整个任务中。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经过实际教学验证,该教学模式不但使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而且提高了学生进行软硬件开发的综合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冯杰  黄海  胡洁  曹丽 《科技信息》2011,(33):23-23,16
DSP应用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重要专业课程。本文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案例驱动的DSP应用教学改革,提出DSP应用案例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实践证明,基于案例驱动的DSP应用技术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电气专业中大多数课程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教学中只有通过综合实验教学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以“DSP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说明电气专业综合实验的实行过程.这门课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现有实验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对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训练.提出通过设置基于DSP三相电路的U和I的采集及模拟继电保护跳闸回路综合实验,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来培养和锻炼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证明该实验在培养学生掌握DSP应用设计及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效果良好.详细介绍了综合实验的选题、硬件、软件、报告撰写等内容及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5.
项目驱动在网页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概念、指导思想及特点,并结合在网页设计课程中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注重通过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实践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谢云 《科技信息》2010,(33):157-157
本文通过对《DSP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特点的分析,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从理论课程教学、实验课程教学、考核方式三方面改革入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出应用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从研究性教学的本质出发,对"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重新确立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基本项目和拓展项目联合驱动的教学方案,并结合教学方案调整了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改革了学生评价体系。实践表明,研究性教学方案的实施促进了教、学、做相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编译原理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应用驱动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分析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融合的应用驱动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对于每个知识点设计两个层次的题目,在第一层次题目的作用下,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实验题目为主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教学模式,增强授课效率,提高学生实验的自信心;通过第二层次题目,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强化,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讨论了应用驱动教学法在编译原理教学中实施的具体措施以及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这对于改善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提高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作为电子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特别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中一般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方式,注重课程知识体系讲解,忽略动手能力培养。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引入该课程,调整教学计划和授课形式,改革考核方式等,以实际应用为背景,引导学生掌握单片机项目开发过程和相关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红航  张正明 《科技信息》2011,(32):70-70,72
本文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对《EDA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探讨。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介绍了《EDA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选取,强调以实验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引申教学和实践教学,将教师的任务驱动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式学习相结合,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培养合格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职“DSP应用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P应用技术"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知识面广,因此在高职院校,普遍反映该课程的教与学都存在较大困难.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了学生感到难以掌握的原因,提出采用项目驱动的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表明,该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服务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结合《激光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课程目前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索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开发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驱动,以实践为中心,围绕实际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知识点多、应用性强,而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践应用训练薄弱。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在分析项目教学法和单片机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项目教学法在该课程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此外,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嵌入式工程设计和相关的专业应用背景,本文设计了相应的项目案例,给出了项目实例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和考核标准,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怎样来建设这门课程,对巩固和加强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建设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如何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工科建设"的理念,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常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使用、教学效果考核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憾,提出将课程教学内容定量分析和计算推导内容改由计算机仿真软件来辅助完成教学;增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好奇心的内容(电子技术发展历史和我国应用电子技术的成就);增加调频和调幅收音机的原理和组装内容,把教学知识点全部嵌入到收音机的原理和组装学习中,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以"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并对课程考核方式提出新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6.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遍及军事、通信、医学等领域,而DSP技术是高等学校的电子信息等专业的一门核心的实践课程。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掌握DSP的体系结构并能有效地应用于工程实践是这门课的授课目标。将项目迁移法引入到DSP课程中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课题拉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一种学习实践活动。结合机械AUTOCAD课程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会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学生的学带动老师的教,对AUTOCAD课程采用分阶段性考核,分学期制定AUTOCAD课程授课计划,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及应用问题的能力。在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机械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知识点多,实践性强.本文以"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为平台,结合机械专业特征,从课堂和实践两个环节来注重学生的工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抓基础,强调工程能力的培养;实践中重思维,强调创新能力的锻炼.经过一年来的课程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深受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P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门课,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和理论性强等各方面的原因,这给DSP原理及应用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对DSP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对DSP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多数高校教学大纲体系比较单一,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及相关课程作用不够全面,且其相互关系大多为单方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课程间应有的互助作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理工科专业的发散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充分考虑专业课及基础课之间的知识点交叉,并利用其发散式组合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增强课程间的双向或多向相互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教学体系的饱满度。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所学知识的利用能力。以DSP应用技术课程中发散式教学法的应用为例,证明了通过调动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学生能够通过利用JAVA,C#,MATLAB等不同先修或教学大纲中不相关的课程来设计DSP应用系统所需的测试开发小软件,显著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