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连续过滤处理微污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连续过滤最佳运行参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原水水质对连续过滤出水的影响.研究发现原水浊度的影响连续过滤的主要因素,pH对以聚合铝为絮凝剂的连续过滤出水影响不大,温度对连续式砂滤器出水影响很大,采用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连续过滤联合工艺处理受污染原水具有较好的除污染效果,处理结果均优于单纯的活性炭吸附或单纯的高锰酸钾氧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温度及流速对板式换热器内城镇二级出水结垢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城镇二级出水热能回用中结垢的影响因素,该文以板式换热器内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在热泵工况下对污垢热阻及流动压降进行了现场全周期监测,并着重考查了温度和板间流速对污垢初始形成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垢形成过程存在起始期、生长期和渐进期,起始期长度为3.5~8 d;温度对于混合污垢形成的影响呈单调性,春夏两季污垢生长旺盛;板间流速决定了"生长"和"剥离"两种作用在污垢形成过程中的竞争关系;该研究可为二级出水板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城镇二级出水热能回用中结垢的影响因素,该文以板式换热器内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在热泵工况下对污垢热阻及流动压降进行了现场全周期监测,并着重考查了温度和板间流速对污垢初始形成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垢形成过程存在起始期、生长期和渐进期,起始期长度为3.5~8d;温度对于混合污垢形成的影响呈单调性,春夏两季污垢生长旺盛;板间流速决定了"生长"和"剥离"两种作用在污垢形成过程中的竞争关系;该研究可为二级出水板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电镀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尤其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对生态环境危害极大.本文基于新型生物絮凝剂γ-PGA(γ-聚谷氨酸)处理电镀生化出水、降低其COD以及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研究了pH值、温度以及γ-PGA的投加量各因素对γ-PGA处理电镀生化出水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γ-PGA处理电镀生化出水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γ-PGA生物絮凝剂对电镀生化出水COD和Cu(Ⅱ)都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响应曲面法建立的回归方程对γ-PGA处理电镀生化出水重要的污染物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空气源跨临界CO2热泵系统中影响最优排气压力的主要因素,以跨临界CO2热泵机组为平台,在焓差室中进行了制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蒸发压力和气冷器出口温度随排气压力的上升而下降,过热度随排气压力的上升而上升,制热量与制热能效比随排气压力的上升先上升后下降,且存在一个最优值。综合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系统的最优排气压力随着环境温度、进水温度、出水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在进水温度(环境水温)没有剧烈变动的条件下,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以环境温度及出水温度为自变量的预测最优排气压力的实验关联式。实验对比证明,系统运行在预测最优排气压力时,制热能效比与实验最优值的偏差小于1.3%,说明以环境温度及出水温度为自变量的预测最优排气压力的方法是值得同行参考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余建军 《科技信息》2010,(21):J0150-J0150,J0156
本文结合实际生活的需要,为现有的电热水器设计控制器实现对电热水器的出水温度的控制,针对控制对象具有的大滞后、大惯性的特点,利用数字PID控制算法为电热水器设计一个出水温度控制器,实现了电热水器出水温度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刘陈  闫长辉  岑涛 《科技资讯》2012,(31):78-79
塔河1区三叠系油藏是典型的边底水油藏,且以水平井开发为主。到了油藏开发后期,水平井出水的影响因素、含水上升快慢已经不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地质因素、工程因素。本文利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水平井不同出水特征的水驱曲线、水油比曲线、含水率对时间的导数曲线等出水特征曲线,探讨边底水油藏水平井与直井出水特征曲线的差异,根据曲线特征,形成不同出水特征判断方法,为治水选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影响冷却肉出水率的诸多因素中,预冷工艺、包装形式最为显著.采用了不同的预冷工艺、包装形式、化学处理方式对冷却肉出水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2℃使冷却肉充分预冷可降低冷却肉出水率,缩短预冷时间和增加胴体间距可降低出水率;真空包装可以有效降低冷却肉的出水率;化学处理可以显著地降低冷却肉出水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在氯酸钠抑制剂控制的条件下温度、pH值、溶解氧(DO)和有机碳源对亚硝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制的SBR反应器,以C/N比为1的低C/N比废水为试验水样,控制温度、pH值、DO和有机碳源,定期检测进、出水中NH4+-N以及出水中N02--N和N03--N的质量浓度,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温度、pH值、DO和...  相似文献   

10.
张广垒  耿明杰  张国庆 《科技信息》2010,(25):342-342,401
根据五矿的实际地质情况,对3107工作面的顶底板做了详细分析,分析得出影响3107工作面出水的因素,主要有含水层富水性及水压、断裂构造、隔水层厚度及岩性组合、地应力、矿压破坏,找出了3107工作面出水的原因及其出水来源。  相似文献   

11.
多相催化湿式氧化法再生活性炭反应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性炭是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有效吸附剂 ,其再生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动态吸附法吸附苯酚溶液的方法 ,模拟活性炭的吸附饱和过程 ;采用浸渍法制备CuO/Al2 O3 催化剂 ;在高压反应釜中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进行多相催化湿式氧化 ,使活性炭得以再生 ,并氧化分解被脱附析出的有机物 .在温度 2 10℃、氧分压 0 .6MPa下 ,反应 1h的活性炭再生效率为 4 7.0 % ,出水化学需氧量 (COD)为 36 7.0mg·L-1.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再生活性炭 ,并使出水的COD明显下降 .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再生效率和出水COD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水源热泵通过消耗小部分的高品位能源实现低品位热能转换为高品位热能,是一种主要回收低品位余热的节能技术。基于?分析的方法,利用水源热泵回收低品位余热试验系统研究水源侧的进水温度及用户侧的出水温度对水源热泵性能及其?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泵性能系数随着水源侧进水温度的增加而提高,?效率不断增大,提供给系统的能量越多,节能效果越明显;而热泵性能系数随着用户侧出水温度的增加而降低,?效率增大趋势愈来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活性污泥工艺(CAS)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的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MBR系统出水、上清液以及CAS出水COD浓度均随进水COD容积负荷增加而线性递增,但递增的速率前者仅分别为后两者的42.1%和37.1%;MBR的COD容积负荷是CAS的3倍;进水NH3-N容积负荷、温度和pH值冲击对MBR出水水质影响不大,但低温会加速膜污染进程.MBR抗污染物负荷、pH值、温度的冲击能力显著优于CAS工艺.  相似文献   

14.
基于流场、温度场多场问题的有限元方法,对非等温管道流动的浅层地源热泵这一工程技术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首先,在假定的基础上给出了地源热泵多场问题的数学控制方程,然后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相应数值模型,对地源热泵的相关施工参数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埋深增加,地埋管出水温度增加,每延米管长换热功率减少;地埋管内径越小,其出水温度越低,每延米管长换热功率也减小。两管靠得越近,两者之间的热阻就越小,导致热短路现象,进而影响进水管温度。随着导热系数的增大,出水温度将降低,每延米管长换热功率将增大,在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小于或略大于岩土体导热系数时,使用好的导热系数回填材料在提高每延米管长换热功率效果方面比较明显,这种效果在进一步提高回填材料导热系数时将趋缓。  相似文献   

15.
结垢是城镇二级出水热能回用中的关键问题。该文在实验室模拟城镇二级出水板式换热器系统,利用直接称重和表面形貌立体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测量污垢在竖直流道内的初始期生长情况,研究流速和温度对污垢生长起始期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污垢起始期分生长、剥离和再生长3个阶段;流速在较高温度下对污垢生长的影响明显;温度对污垢生长呈单调增加作用,随着流速的增大,此作用更加明显;污垢生长过程中的剥离点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提前出现。  相似文献   

16.
王泳  高见 《科技资讯》2013,(33):3-4
传统方式下水温调节主要依靠手动机械式混水阀,操作不便,误差大。本设计采用键盘输入设定温度,通过DS18B20温度传感器测量当前出水温度,将这两温度在单片机程序中比对以控制步进电机带动混水阀的转向及转角,直到传感器测量到出水温度等于预先设定温度后,电机停止转动从而得到所需水温。  相似文献   

17.
大梯度磁滤处理饮用水源微污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水厂现场试验为依据,对影响磁滤器处理效果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磁滤器处理效果与磁场强度、滤速、沉淀出水密切相关.它对水中污染物,尤其是细菌和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与传统工艺相比有机物去除率平均提高34.21%,最高达68.8%,出水水质优于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出水.  相似文献   

18.
热水锅炉供暖时只根据锅炉出水温度来决定供暖温度的方法缺少科学的理论依据 .根据热力学定律构建了锅炉供暖系统的基本数学模型 ,并在几个锅炉系统的管网中加入了测点 ,采集到大量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出口温度等数据 ,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出供暖模型中的未知参数 ,绘制出室内温度在1 8℃时的供水温度的函数曲线 ,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司炉人员根据室外温度合理地控制锅炉的出水温度  相似文献   

19.
填充床电渗析的工作原理及制取纯水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森  马津伟 《甘肃科技》2004,20(10):104-104,98
本文研究了填充床电渗析的除盐及自再生过程 ,并就其运行过程中进水水质、膜堆电流大小、浓淡水流量等因素对出水水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明确指出 :进水水质较好、膜堆电流大小适宜、浓水水量较小时 ,填充床电渗析装置出水水质较好。反之 ,出水水质较差。  相似文献   

20.
闫勇 《科技资讯》2007,(35):153-153
影响澄清池的出水水质有很多种因素,在这里列出了各种对澄清池有影响的因素.对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它们是如何对澄清池产生影响,随同各种因素影响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表面现象,对各因素的判断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