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对电热镦粗棒料工艺中通电加热的导热机理进行了理论推导,建立了非稳态、有内热源及变电阻率的导热微分方程式.通过实验,给出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傅里叶变换法,求得了定解问题的解析解,经试验验证,与实测值偏差小于5%,可用作温度控制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数控车床棒料送料装置的类型及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厂工艺规划中数控车床自动棒料送料装置选型与配套问题,介绍了3种典型棒料送料装置,分析了每种送料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给出了根据生产实际选配料控车床棒料送料装置的原则,并结合实际进行了送料器选型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棒料高速柔性交接装置工作可靠性不高,上下游机节距不能根据需要调整,从而限制了下游机速度提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棒料变节距柔性交接装置的工作原理,对棒料交接过程及运动干涉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提高棒料柔性交接的可靠性,对装置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改善了棒料轴向制动过程,减小了交接相对速度差和凸轮最大压力角,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优化设计的合理性.该装置交接定位准确、稳定,轴向制动平缓,变节距技术和装置为设计速度更高的下游机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一台老式的棒料剪断机加装料架、电子元件等辅助装置,实现了棒料剪断机的自动化改造,增加了上料机械化、进给自动化等功能,降低了劳动成本并提高了棒料剪断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棒料塑性剪切过程中裂纹的形成及扩展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轴向压力作用下棒料塑性切口工试验,获取了剪切分离面上断裂区形态,结果表明:断裂区呈对称月牙状,断裂面积比率随轴向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结合理论分析,提示了剪切过程中裂纹首先产生于棒料上活动剪刃与固定剪刃交叉的两水平端点,并沿活动剪刃和固定剪刃刃口迹线扩展。裂纹为Ⅱ、Ⅲ型的混合型,其中Ⅲ型裂纹扩展速度对于断裂区形态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精密剪切模具CAD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模具CAD技术的发展状况,简介了精密剪切模具及其理论依据,针对精密剪切模具CAD软件系统的开发技术及开发难点,论述了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即合理地运用ANSYS进行结构优化分析,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优化结果存储,利用UG二次开发技术完成模具的自动绘制与装配.  相似文献   

7.
于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9):885-889,895
从流体力学理论的角度出发,采用理论分析与证明的方法,通过干扰剪切流(ISF)的理论分析表明,在自由剪切流动的计算时存在最佳计算网格. 从ISF理论可以证明最佳计算网格是一个网格线与ISF黏性剪切薄层的流向平行,且在ISF黏性薄层法向在薄层内进行局部加密的正交网格. 对于非最佳网格,即使把网格加得很密,也难以捕捉ISF黏性薄层的物理黏性效应,算出的黏性效应是数值黏性,并通过一个不可压缩自由剪切层流流动的数值模拟证实了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8.
φ115剪切机头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应用于大长度钢丝编织胶管的生产中。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拓宽了钢丝编织胶管的生产范围,开辟了大长度钢丝编织胶管生产的新工艺。本文以φ115剪切机头为例,介绍了剪切机头的设计原理、结构尺寸的计算及安装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的角度对棒料加工表壳类零件变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明了变形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零件变形问题的措施。通过大量实践,得出了合理的切削用量和刀具的几何参数,进而改进了加工工艺、优化了加工方案,这对以后该类表壳工艺的编制及现场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液气式高速棒料剪切机的设计思想,论述了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通过分析液气式高速棒料剪切机的运动过程,将其分为加速、加压和缓冲三个阶段,通过位移函数得到运动过程中各阶段的力函数.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液气式高速棒料剪切机进行动态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加速阶段可以提供足够的动力保证活塞的启动,并使活塞在较短时间内速度达到6 m/s;加压阶段加压蓄能器提供的动力不足,应加大蓄能器的结构设计;缓冲阶段的活塞运行合理,实现了顺利缓冲.  相似文献   

11.
LY12cz铝合金棒料的拉伸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LY1 2 cz铝合金棒料在三种应变率下 ( 0 .0 0 1 s-1,60 0 s-1,1 2 0 0 s-1)拉伸力学性能的测试 ,得到各个应变率下完整的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 ,L Y1 2 cz铝合金板料和棒料的拉伸性能有着很大的区别。棒料和板料相比 ,其屈服应力σs基本不变 ;棒料的强度极限σb比板料的强度极有较大的提高 ;棒料的失稳应变 δb 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 ;棒料的强性模量较低 ,且棒料的拉伸性能对应变率不敏感 ,基本可看作是应变率无关材料  相似文献   

12.
液气式高速棒料剪切机的工作原理及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消振液压模锻锤原理,提出了液气式高速棒料剪切机的设计思想.论述了液气式高速棒料剪切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建立了工作过程中各阶段的运动方程,并运用Matlab进行求解,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刀具间的间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乏燃料剪切实验装置的剪切精度,为了提高设备的剪切精度,需要对装置刀具间的间隙进行严格地控制.以乏燃料剪切实验装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和动态尺寸链构造零部件制造、装配误差与剪切刀具间间隙误差的对应关系;通过相关的实验,测定实际剪切过程中剪切力和间隙的变化以及剪切完成后刀具间的间隙大小;并与理论分析对比,给出了刀具间间隙值的具体计算结果;提出了提高乏燃料剪切实验装置精度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描述批量生产同种规格小尺寸圆柱条形产品的典型工艺,提出易损棒料高速轴向-径向柔和交接工艺需求。通过对比现有交接方法,分析高速柔和交接运动特征和关键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偏置鼓轮交接原理和机构设计方案。基于空间几何变换方法及旋转矩阵方法构建了偏置鼓轮交接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而提出多目标参数优化问题,并结合高速卷接机实例采用MOGA方法计算新型交接机构关键参数的全局Pareto最优解。通过与蜘蛛手机构的对比分析表明偏置鼓轮交接方法具有更好的柔和特性和结构紧凑性,结构上也比蜘蛛手简单很多,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交接机构。  相似文献   

15.
王良超 《安徽科技》2005,(12):39-40
一、设计背景 淮南矿业集团望峰岗机械厂U型钢支架热处理车间生产工艺流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3万t U型钢支架.U型钢下料是整个生产过程的第一环节.然而,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现这种下料工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是由于2#辊道辊面比1#辊道和下刀片上口低78 mm,被剪的那部分U型钢料下面缺少支撑装置,在被突然剪断后,猛烈撞落到2#辊道上,很容易将托辊撞坏;二是在较短的一段U型钢上剪料时,如从6 m长的料上剪去4 m,U型钢料在从1#辊道向定尺机构运动过程中,重心偏移到刀口右侧,它就会向下倾斜并斜插到2#辊道上,撞坏托辊,同时,也无法被送到定尺机构定尺:三是从1#辊道末端辊子到2#辊道头辊之间相距1.5m,且两辊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U型钢剪断后余下的废料(1~1.5 m)会卡在2#辊道与剪断机之间,2#辊道无法将其输送出去,给操作工额外增加搬卸废料的负担.因此,必须在棒料剪断机后面设计一套托料机构.  相似文献   

16.
剪切阀式磁流变(MR)阻尼E器传统设计方法将阻尼器的结构设计与磁路设计相互独立,导致阻尼器的设计过程繁琐,且不考虑磁路优化,易引发活塞磁芯饱和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一种简化设计方法提出了阻尼器磁路设计中磁路优化的2条原则,与阻尼器结构设计的基本参数方程相结合,确定阻尼器结构的基本参数,即将磁路设计与结构设计合为一体,从而简化了阻尼器的设计过程.并对设计的剪切阀式MR阻尼器进行了数值模拟,预估了阻尼器的最大出力和阻尼力可调范围.结果表明,该阻尼器结构合理,既能保证阻尼通道处磁流变液达到饱和,又能有效防止磁芯饱和现象的发生,且最大出力与阻尼力可调范围满足设计要求.此简化设计方法简便、有效、可靠,可作为剪切阀式MR阻尼器工程设计的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影响棒料体积的基本因素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而完成了机床剪切棒料体积的在线检测控制以及系统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8.
径向剪切干涉波面不能直接反映被测光学波面,因此提出一种径向剪切干涉测量中被测波前重建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Zernike多项式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基本原理来确定波前重建表达式.推导出径向剪切相位Zernike多项式系数与被测波前Zemike多项式系数转换关系.对算法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应用于实际径向剪切干涉测量,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可靠的波前重建精度.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Mindlin理论的4节点矩形薄板单元,该单元满足应变能正交准则下的收敛性充要条件,具有插值方式简单和相当二次数值精度等优点。在避免单元剪切自锁中,引入较严格沿单元边界法向剪切应变约束处理技术,使单元具有真实Kirchhoff单元的变形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对单一的机械剪切式和单一的超声波乳化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机械剪切超声空化复合作用的乳化模式.设计研制了复合作用乳化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先进行机械式剪切再进行超声乳化的工作模式有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