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西安市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与饮食消费观的相关性,为高校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西安市在校500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信行(KAP)与饮食消费观调查,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描述西安市在校大学生学生的营养KAP现状以及与饮食消费观念的相关性。结果西安市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处于及格水平,营养饮食行为得分处于良好水平,营养态度得分处于优秀水平,饮食消费观得分处于优秀水平。营养KAP与饮食消费观之间有正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西安市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较为一般,营养饮食行为较好,营养态度较为积极,饮食消费观较为积极,且营养KAP与饮食消费观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调查重庆工学院学生营养知识现状及饮食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不了解与合理膳食密切相关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食物分类;学生中存在许多不良饮食行为,如挑食、偏食及不吃早餐等。但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学生对营养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得到相关营养的指导。为保证大学生身体健康,顺利完成学业,应对大学生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营养膳食情况,提高营养水平,保障大学生膳食营养的摄入和身体健康,作者对青海省3所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营养知识欠缺,营养搭配不合理,不重视早餐,饮食无规律等问题,就此提出了改善大学生营养状况的建议,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应根据青海高原环境的具体特点做到合理营养、均衡膳食、足量获取各种营养素;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营养膳食调查分析评价和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莹浣  孔兵  罗慧  王威  程雨  狄清峰 《科技资讯》2009,(31):204-205
为了解大学生日常营养膳食情况,提高营养水平,保障大学生膳食营养的摄入和身体健康。我们对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校学生在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不重视早餐,营养搭配不合理,营养知识太缺,饮食无规律,夜宵频繁等问题,就此提出了改善大学生营养状况的建议,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端正的饮食态度,做到合理营养,均衡膳食,并真正贯彻落实到日常饮食行为中,倡导良好的人际和社会关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开展有益于健康的活动,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调查我省大学生的营养状况、饮食行为与习惯,为我省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达到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目的。采用年级分层抽样方法抽取400名大学生做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发现我校大学生男女生体重、BMI指数均低于国家平均值,部分学生饮食行为和习惯不科学,膳食结构不均衡。因此,我们应加强大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改善学校食堂的软、硬件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涂芙蓉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1):85-86,90
本研究从饮食营养、睡眠质量和体育锻炼行为等方面设计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问卷,通过对皖北地区不同体质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的比较,探讨日常生活行为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为改进健康教育和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三峡大学的部分学生的营养状况、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营养不良程度较轻,其饮食的月消费水平大都在200~400元之间,但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同时存在一些不良的饮食行为,因此,学校应强化营养知识教育,在加强后勤管理与改革的同时,把提高学生食堂供餐的营养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8.
海口地区大学生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海口地区3所高校大学生的营养状况、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营养状况良好,月消费水平大都在200~400元之间,但普遍缺乏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和获得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看,大学生群体中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现象严重,其身体素质有着明显下降的趋势。虽然教育部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大量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但从我国大学生营养和体质现状来看,效果并不明显。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从饮食行为、和膳食摄入情况两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整理出大学生身体状况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市大学生基本营养状况一般,营养不良、营养过剩率偏高,虽然学生营养意识较高,但缺乏科学的饮食指导。建议:制定合理的健康食谱,进而提高学生营养膳食意识,规范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大学生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山西省大学生营养状况、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山西省高校学生营养状况较海南等地的调查结果好。学生有较高的健康饮食意识 ;但普遍缺乏营养知识。建议在高校普及营养知识教育 ,大力推广营养早餐及课间餐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饮食行为与健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中、后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大学生活泼好动,运动量大,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等,因此该期也是一生中各种营养素需要量最大的时期[1].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营养知识缺乏,饮食习惯不良,偏食、挑食.由于其饮食选择受经济条件、地域环境以及营养知识的影响,不同的地区、不同经济条件的大学生在饮食态度与行为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饮食消费群体,普遍缺乏科学的营养健康知识及合理的饮食消费观,广泛存在着饮食行为不合理的现象。大学生的饮食状态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受到生理、心理、经济、环境、市场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咸宁学院大学生日常饮食状态进行研究,来了解咸宁学院大学生对饮食与健康认知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最终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兵 《科技信息》2011,(24):375-37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淮安市地区在校大学生的饮食、营养知识与体质健康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淮安市大学生的饮食营养与健康的现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强体质。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学生营养状况一般,不良嗜好少。大部分学生能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并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但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相当数量的超重、肥胖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上海部分高校大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小乐 《江西科学》2008,26(5):738-740
了解上海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营养与健康意识、饮食习惯及近期健康状况,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采用随机抽样法在两所大学中抽取200名大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营养基础知识、饮食行为、自我评估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结构欠科学,饮食习惯不合理。大学生应自觉学习营养知识,改正不良饮食习惯,养成荤素搭配,粗细结合的正确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5.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1421名大学生的饮食行为.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不同民族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饮食行为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饮食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饮食健康教育和饮食干预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营养快速转换时期,幼儿的营养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由于幼儿及家长营养知识的缺乏,不能合理地安排饮食;一方面由于营养摄入的不平衡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另一方面由于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日益增多.幼儿期是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饮食行为对幼儿健康成长和预防小儿成人病等很重要.由于幼儿的饮食除了在幼儿园进食外大都由家长来安排,因此,家长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对他们饮食行为的发展有较大影响.本文调查分析我园部分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和幼儿饮食行为情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知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8所院校的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两个专业大一到大三的部分学生进行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和合格率较低,运动营养基础知识知晓率和合格率较高,且高年级优于低年级;学生存有不合理的饮食行为及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相脱节等现象。针对该研究结果,提出:在贵州高校体育专业增设运动营养学课程,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的教育、宣传和饮食行为的指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早餐在全天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天吃早餐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种促进健康的行为。早餐对保障人体健康、维持体能、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大学生不吃早餐”的问题不容乐观,应积极开展营养教育以提高营养知识水平,促进良好饮食行为的形成。长期不吃早餐不仅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同时还能引发一些疾病,只有保持一个健康的好身体,才会拥有学习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重庆8所高校500名体育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态度行为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其结果表明,学生饮食态度较好,但营养知识总体得分率偏低、饮食行为存在着明显问题,提出应加强体育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教育,改善饮食行为,以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20.
刘峰 《科技咨询导报》2010,(25):221-221,223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淮安市地区在校大学生的饮食、营养知识与体质健康进行调查研究。目的:了解淮安市大学生的饮食营养与健康的现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强体质。结果:被试体质调查中,关于被试每天饮食摄入情况,40.29%坚持天天吃早餐,小部分的同学有吸烟、喝酒的习惯。89.71%的同学参加锻炼,58.00%的同学睡眠时间保持在7~8小时。结论:大学生营养状况一般,不良嗜好少。大部分学生能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并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曲线呈"细峰"型,大部分分布在18.5~24的标准之间,但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