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加强高等教育中的人教育,人教育课程应该怎样设置,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中颇有分歧的论题,笔认为,要科学设置人教育课程,加强高等教育中的人教育,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教育课程观,即人教育不仅仅是通过传统人课程和学科的教育和学习来达到,富含人精神的科学教育也是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探讨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认为以人为本反映了人与万物相统一的和谐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的本质,也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以人为本还包含着依法治国法治观的客观需要,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新的价值观内容。以人为本思想与理念的提出,是我党对社会经济发展客观必然性深刻认识的产物,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科学把握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点认为孟子人性观是先验人性观。这种人性观点混淆了问题的发生学意义和本质意义。从胡塞尔现象学的超越论观点来看,孟子人性观既不是先验人性观,也没有孤立于经验领域而和现实世界绝对对立,而是一种超越实在领域的、关于现实的人的超越人性观。  相似文献   

4.
旨在联系传统的静态语境和现代的动态语境分析,认为传统研究虽采用静态方法,出现描写能力过强的问题,但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而以顺应和认知理论为代表的动态语境观正是站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才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语境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生存的外部环境,人在一定的规律范围内利用自然,超出相应的规律,则会破坏自然,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其思想与生态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尊重有相一致的地方,但也有冲突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以神庙剧场为代表的岭南传统观演空间的视分析(包括城市空间的视觉分析和观演空间的视线分析),揭示岭南传统观演空间形态的规律和生存的双重意义,从而为研究岭南传统观演空间开辟一个理性的分析方法,并对现代剧场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摘要]教师素质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历代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素质问题。毛泽东、习近平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国教育的实际出发,对教师所需具备的素养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师素质观。两位领导人在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认识上是一致的,认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教师最根本的素养;广博扎实,且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学识是教师素养的核心;关爱学生,以生为本是师德修养的灵魂。但两者对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教育教学能力等的具体要求不同。总体上看,两位领导人的教师素质观存在一脉相承又丰富发展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一本成功的开拓性新著——读陈汝东《认知修辞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修辞学与认知科学的角度高度评价了陈汝东博士的新著《认知修辞学》,认为该书展示了新的修辞观,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揭示了新的修辞规律,是一本成功的、开拓性的学术专著。她的问世预示了中国修辞学研究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同时也为西方传统修辞学理论的复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9.
人生观是贺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认识人生必须超出人生,深入"无人之境",即跳出对感性生命的"小观",实现对生命结构的"大观",通过知人、知物、知天、知死,不断拓展生命的视野与空间,进而在以人观人(人—人)、以物观人(人—物)、以天观人(人—天)、以死观生(生—死)的四维考察中,洞悉和领悟人生。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现代体育生态观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传统养生文化蕴涵着生态体育几大构成要素,传统养生文化同现代体育生态观的融合是现代体育和谐与发展的要求,其目的是能够把体育生态理念推向社会,进而演变成人们的生存观念.  相似文献   

11.
庄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子是我国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长久以来,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哲学、美学等方面来研究庄子的思想,很少关注庄子思想对教育的启示与影响,甚至因其某些消极的观点来得出其“反教育”的定论。其实庄子思想中蕴涵有极其宝贵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深入挖掘,如其飞扬心灵的学习目的观、尊重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法观、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观和效法自然的自然美育观等,都对现代教育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舞龙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视角探讨了舞龙的文化意蕴,认为舞龙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整体观、系统和谐观和系统过程观,这些文化内涵,使其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人在实践中构成自身,那么这个构成性的实践不仅是人与自然的交道,同时也是人与人(社会)的交往。如果说“自然技术”意味着技术理解的一种可能性,是以“人与自然”为基础,那么在“人与人(社会)”的概念中则蕴含着另一种技术理解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被描述为“社会技术”。笔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来分析这一技术,深入理解社会技术的本质和演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人的培养使用历来是部队建设的重大问题,关系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推进,影响着部队战斗力的持续提高。但由于受到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当前部队在干部培养使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与时代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不相适应的现象和问题。为此,笔者认为,推动人才培养使用科学发展,各经领导及机关必须针对新形势,树立新观念,实现人才培养使用的"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对中国青年问题提出了诸多精辟的观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对青年本质的认识,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学习的内容,高校培养的目标和青年干部培养的要求,以及对青年成长规律的探索是本文研究江泽民青年观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中国传统社会中是否存在国际法是有争论的。本文以国际法理论为支撑,借助案例分析这一传统法学研究手段,探究中国传统的国籍观——“华民”,即通过对1843年,开海贸易前后,所发生的涉外事件进行案例分析;探究清政府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人享有管辖权、保护权;中国传统的国籍观是由血统性原则、文化性原则、地域性原则等三部分组成。而同时满足以上三个原则的人,才是“华民”。  相似文献   

17.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回答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本文基于自然辩证法的系统观、辩证观、科学观并结合实际对构建符合现代化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对人性有着特殊的把握和认定:她的凡俗人性观、创作观在她的文学世界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物质性鲜明地显示出她从日常生活出发看问题的立场和反映现代市民独特的精神和价值观;她认为人的悲剧根源于人与生俱来的情欲,情欲与人相伴始终,因而人的悲剧是永恒的。意识到人生的不如意,而仍然肯定、依恋、执着于这份人世情,充分体现了张爱玲对人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19.
苏轼博学多才,深受儒释道思想影响,文章从"释",即佛学的角度研究苏轼的情爱观。苏轼的情爱观一方面体现为重情、多情,一方面体现为无情。无情是深受佛学影响所致,认为情爱是贼是空,认为对情爱要观要戒。诗人本质与佛学修为,使苏轼既深入又超越于情爱生活之上,达致圆融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