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连续循环伏安法在含3.15×10-4 mol.L-1中性红单体和0.1 mol.L-1[HEMIm][BF4]离子液体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得到离子液体掺杂的中性红修饰电极.将该修饰电极置于磷酸缓冲溶液中可观察到一对氧化还原峰,其阴极峰电位和阳极峰电位分别位于-0.593 9 V和-0.464 9 V(versus SCE).进一步研究发现,该修饰电极的氧化峰对过氧化氢的电化学行为表现出良好的阻抑作用.据此,建立测定过氧化氢的阻抑电化学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2.73×10-8 mol.L-1,方法检出限为1.11×10-8 mol.L-1.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1-[3'-(N-吡咯)丙基]-3-丁基咪唑离子液体,采用电位阶跃技术制备了该离子液体聚合物膜修饰玻碳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交流阻抗谱(EIS)表征了该膜修饰电极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通过伏安法研究了双酚A在该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双酚A在聚离子液体膜修饰电极上只有一个不可逆氧化峰,氧化峰峰电流比在裸玻碳电极上显著增强.峰电流与双酚A浓度在1.0×10-8~1.0×10-5mol/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8.0×10-9mol/L(S/N=3).该法可用于测定塑料瓶中双酚A.  相似文献   

3.
以4A沸石和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为修饰剂,制备了沸石/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对多巴胺的选择性测定。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在铁氰化钾溶液中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而且可逆性较好。在沸石/离子液体修饰电极上,抗坏血酸和多巴胺的峰电位差大约为225 mV;在抗坏血酸存在下,多巴胺的峰电流与浓度在5.0×10-8 mol·L-1到9.0×10-6 mol·L-1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9×10-9 mol·L-1(S/N=3)。该电极具有高灵敏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多巴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化学方法在石墨烯表面上沉积金-钯纳米粒子,制备了金-钯纳米粒子/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修饰电极组装过程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 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乙酰氨基酚在修饰电极上出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其氧化还原峰电位分别为0.334V和0.299V.在最佳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10-7mol/L.利用该方法对药片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进行检测,获得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以1-丁基吡啶六氟磷酸盐作为粘合剂制备的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为基底电极,将多孔ZnO纳米球和血红蛋白(Hb)用壳聚糖固定在电极表面制备出电化学酶传感器.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实验结果表明Hb在复合膜内保持其基本结构.通过修饰电极在PH 6.0的PBS缓冲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得到了的一对良好的氧化还原峰,可以证明Hb分子结构中的电活性中心与电极之间发生了直接电子转移,对Hb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求解了相关的电化学参数,该Hb修饰电极对三氯乙酸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CILE)作为基底电极,将纳米钯-石墨烯(Pd-GR)复合材料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分层涂布在电极上后用Nafion膜固定,制备了修饰电极(Nafion/HRP/PdGR/CILE).光谱法证明HRP在膜中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循环伏安扫描出现一对峰形良好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峰,表明HRP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得以实现,Pd-GR复合材料的高导电性有利于加快电子传递速率.该HRP修饰电极对三氯乙酸的电催化还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离子液体(N-己基吡啶六氟磷酸盐,[HPy][PF_6])与石墨粉混合,制备离子液体碳糊电极(CILE);再将石墨烯溶液(GR)滴涂在CILE表面,制备石墨烯修饰离子液体碳糊电极(GR/CILE)。建立GR/CILE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方法。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对比研究对乙酰氨基酚在CILE和GR/CILE上的电化学和电催化行为,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建立GR/CILE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新方法。结果 GR/CILE对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还原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0.1V·s~(-1)扫速下,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差(ΔE_P)为87mV;在1.0×10~(-6)~5.0×10~(-4) mol·L~(-1)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之间呈良好线性(r=0.995 6),检出限为3.0×10~(-7) mol·L~(-1)(S/N=3)。结论该GR/CILE修饰电极成功用于片剂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且其电子转移速率和灵敏度优于CILE电极。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种电化学方法, 对3 硝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在纳米 Al2O3 修饰玻碳电极(NA/GCE)及碳糊电极(NA/CPE)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3 硝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在修饰电极上发生了电催化反应, 在 40 mmol/LTris HCl 0 1 mol/L KCl(pH=7 3)的缓冲溶液中, 0~0 45 V电位范围内, 3 硝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在NA/GCE上有一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 式量电位(E°′)为 0 22V. E°′随 pH 增加而朝负方向移动, 在 pH 6 18~10 0 的范围内,其线性回归方程为E°′=0 6785-0 0589 pH, r=0 9987. 电极反应的电子数为 1 且有 1 个质子参与. 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 为4 3088 s-1, 扩散系数D为2 54×10-3 cm2/s.  相似文献   

9.
采用紫外光照射法在咪唑类离子液体[C12min][Br]中一步合成了Au-[C12min][Br]纳米复合物,将该纳米复合物固定牛血红蛋白(Hb)后修饰于玻碳(GC)电极表面构成Hb/Au-[C12min][Br]/GC修饰电极。电化学研究表明,Hb在Au-[C12min][Br]纳米复合物膜上发生了准可逆的电极反应,氧化峰电位(Epa)和还原峰电位(Epc)分别为-0.253V和-0.335V。Au-[C12min][Br]纳米复合物对Hb的直接电子转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Hb/Au-[C12min][Br]/GC对H2O2有较好的电催化能力,对进一步研究H2O2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室温离子液体(RTIL)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与琼脂糖、Nafion相结合,制备一种新型的琼脂糖/离子液体/Nafion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等手段对包埋于膜内的血红蛋白(Hb)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Hb在该修饰电极上具有良好的电化学行为,在8.0×10-7~4.8×10-5mol/L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的浓度在该电极上与电化学响应信号成良好的线性关系.信噪比为3时,检测限为1.0×10-7mol/L.  相似文献   

11.
应用悬汞电极和金属铂电极测试了牛红细胞Cu2Zn2SOD分别在PH7.0的0.05mol/L硫酸钠溶液2及PH7.26的0.1mol/L磷酸缓冲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发现-0.016V处有一还原峰,+0.705V处有一氧化峰,并对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将血红蛋白(Hb)、葡萄糖氧化酶(GOD)溶解在海藻酸钠(SA)溶液中,GOD和Hb均能在裸的玻碳电极(GCE)上发生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海藻酸钠溶液中,GOD(pH=5.0)和Hb(pH=7.0)分别在裸的GCE上有一对很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其式量电位(E°′)分别为一0.406V和~0.413(vs.Ag/AgCl),且不随扫速而变。GOD和Hb分别在裸的GCE表面直接电子转移的表观速率常数ks分别是(1.46±0.62)s^-1和(1.36±0.50)s^-1,在298K,其吉布斯自由能(△G)分别是79.35kJ·mol^-1和37.49kJ·mol^-1对葡萄糖和H2O2的电催化实验表明,海藻酸钠溶液形成了GCE与GOD或Hb之间实现“软接触”的生物环境,保持了Hb和GOD的生物和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合肼还原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石墨烯(GR)纳米复合物(MWCNT-GR),并采用滴涂法制备了此纳米复合物修饰的玻碳电极(MWCNT-GR/ GCE),研究了该修饰电极上异烟肼(Isonia-zid,INZ)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 pH 值为4.0的 HAc-NaAc 缓冲溶液中,异烟肼在0.35 V 处产生一灵敏的不可逆氧化峰.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异烟肼的线性范围为1.0×10-7~1.0×10-4 mol·L -1,检出限为5.0×10-8 mol·L -1(S/ N =3).用该法测定了异烟肼注射液中异烟肼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有机-无机杂化层状甘氨酸-N,N-双甲基膦酸锆被合成并成功的用于固定血红蛋白.层状甘氨酸-N,N-双甲基膦酸锆/海藻酸钠/血红蛋白成功的电沉积到金电极的表面.血红蛋白的电子转移系(α)和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s)分别为0.91和0.647 s-1,表明了血红蛋白酶和金电极之间的电子转移速率较快.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响应电流与过氧化氢的浓度在1.4μmol/L to 3.5 m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7×10-7mol/L(S/N=3),传感器具有好的灵敏度、重现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The composition of electrolyte affects to a great extent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VRB).The effects of Cr3+ concentration in the anolyte on the electrode process of V(V)/V(IV) coupl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CV)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It was found that Cr3+ causes no side reactions,but affects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V(V)/V(IV) redox reaction,including the reaction activity,the reversibility of electrode reaction,the diffusivity of vanadium ions,the interface film impedance,and the electrode reaction impedanc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r3+ within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range can improve the reversibility of electrode reaction and the diffusion of vanadium ions.With the Cr3+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 from 0 to 0.30 g L-1,the reversibility of V(V)/V(IV) reaction increases,while the diffusion resistance decreases.Correspondingly,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vanadium ions increases from(5.48-6.77) × 10-7 to(6.82-8.44) × 10-7 cm2 s-1,an increase of ~24%.However,the diffusion resistance increases and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decreases when Cr3+ concentration is over 0.30 g L-1,while the impedances of the interface,the film as well as the charge transfer increase continuously.As a result,Cr3+ with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improves the diffusion and mass transfer process,but the resistances of the film,the interface,and the charge transfer rise.Furthermore,Cr3+ concentration of no more than 0.10 g L-1 has few effect on the electrode reaction process,and that of no more than 0.30 g L-1 is favorable to the diffusion of vanadium ions.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镉试剂2B在滴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用分光光度法和不同pH下的极谱行为证明了,在含50%甲醇的pH=3.5的B—R缓冲溶液中,三个极谱峰对应的三个电活性基团分别是:-N=N—(—0.37V as.SCE),—N-N—NH—(-0.43V),—NO_2(-0.72V);研究了在含50%甲醇的pH=11.7的B—R缓冲溶液中,Cadion2B的电极反应性质和机理。  相似文献   

17.
用循环伏安法,在1mol/L硫酸水溶液和含10^-3mol/L苯的1mol/L硫酸水溶液中对铂电极行为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电极过程中产生的氧、氢和苯及其氧化产物在电极表面的吸附特性以及苯的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和氧化步骤,提出了在酸性介质中,阳极过程苯发生化学吸附,阴极过程发生物理吸附,氧化反应步骤是不可逆电化学活化为控制步,后继过程为快速化学步。  相似文献   

18.
三氯醋酸产生于工业废弃物及水的氯化过程,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对于它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比较繁琐,应用血红蛋白-蒙脱土膜修饰热解石墨电极,将血红蛋白包埋于修饰在热解石墨电极上的蒙脱土内,进行循环伏安实验,可以得到血红蛋白的直接电化学响应,在pH4.00.1mol/L柠檬酸缓冲液中,于-0.292V处出现-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vs.SCE)经紫外-可见光谱和傅利叶红外光谱测定,包埋在蒙脱土膜内的血红蛋白仍保持与其天然状态相似的二级结构,而且将三氯醋酸加入上述体系中,发现该修饰电极对三氯醋酸具有催化功能,表观米氏常数的测定结果显示,该参数可作为这种电极与底物三氯醋酸作用的酶性质的表征,同时血红蛋白-蒙脱土膜修饰热解石墨电极性质稳定,对于三氯醋酸,显示出了酶样的催化作用特性,特异性高,因此水中虽然存在一些浓度高于三氯醋酸三倍的相关干扰物质的同时,该电极仍显示出了良好的选择性,并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还从电化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血红蛋白-蒙脱土膜的修饰电极在环境污染物三氯醋酸检测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双酚A在多壁碳纳米修饰电极上电化学性质及其测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出1种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详细研究了双酚A(SPA)在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上的电化学行为,并提出了一种灵敏的、简便的直接检测双酚A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0.30V富集后,双酚A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MWNT-GCE)电极上出现一个灵敏度高、峰形好的氧化峰.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峰电位位于0.58V.多壁碳纳米管薄膜对双酚A的氧化表现出一定的催化作用,能显著提高双酚A的氧化峰电流.优化了测定参数如:底液的pH,修饰剂的用量、扫描速度,富集时间等.双酚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8~2.0×10-5mol·L-1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富集3min后的检出限为2.0×10-8mol·L-1.用此方法测定了塑料中双酚A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pH对半胱胺自组装膜在Fe(CN)63-/4- 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e(CN)6^3-/4-作为探针离子,用循环优安(CV)方法,对半胱胺自组装膜进行研究;通过改变溶液的pH,研究溶液中H^+浓度对半胱胺自组装膜在Fe(CN)6^3-/4-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利用电流滴定的方法得出半胱胺自组装膜的表面解离常数(表面pK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