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目的是建立失谐平行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失谐动态响应的仿真分析。根据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建立了机构虚拟样机模型,提出了失谐机构建模方法。以平行机构为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得到平行机构的动力学参数;并进行机构失谐动态响应分析及其随机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平行机构存在失谐动态响应现象,并且失谐动态响应为随机分布。提出的方法计算成本低、精度较高,为失谐机构设计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运动副间隙对轮转机刀式折页机构动态性能的影响,根据刀式折页机构运动副间隙的特点,采用连续接触假设,对刀式折页机构动态响应建立动力学模型.针对不同转速和运动副间隙,运用该模型对刀式折页机构动态输出特性进行定量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机构运转速度的上升,轮转机刀式折页机构动态响应表现出很强的非线性特征;而运动副间隙使机构动态响应的非线性特性更加显著,严重影响了机构运转的平稳性和精度;通过对轮转机刀式折页机构非线性动态响应动态特性进行研究,为提高刀式折页机构的运转速度和平稳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提出惯性展开机构运动参数动态可靠性分析方法,建立了惯性展开机构运动参数动态可靠性分析模型.将驱动力(矩)、摩擦和阻尼力(矩)等作为随机变量,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取得动态参数样本,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用随机抽取的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统计网络输出的动态参数分布,得到惯性展开机构动态可靠度.空间站惯性展开机构动态可靠度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计算成本低.  相似文献   

4.
以精梳机主传动机构为例,研究了机构优化设计软件、三维实体造型软件、三维动态仿真与动力学分析软件的集成,并通过程序驱动式参数化设计接口技术完成了各软件模块间的数据和信息传递,初步实现了这类机构的尺度综合与三维结构设计、动态仿真分析等一体化集成自动设计.  相似文献   

5.
大口径舰炮摆弹机构的动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舰炮摆弹机构的摆弹时间与结构强度的设计要求,对摆弹机构进行了动态设计。利用摆弹机构的刚体动力学方程,获得了机构的初始设计参数;利用有限元法,得到了摆臂的Craig-Bampton模态,建立了将摆臂作柔体处理的机构动力学方程,获得了摆臂的动态应力时间历程以及在停止位置的弹药振动响应;通过对不同弹簧刚度、不同弹簧预压力、不同摆臂厚度情况下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到了一组满足设计要求的较佳设计参数。所采用的机构动态设计方法可提高机构设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提出的一种新型六杆肘杆式机械压力机机构的运动学和静力学分析,利用解析法分别建立了压力机机构的运动学和动态静力学模型。首先,应用复数矢量法推导出了压力机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求解方程;其次,应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压力机机构的动态静力学方程;最后,分别利用Matlab理论计算与ADAMS虚拟样机仿真得到冲锤的位置曲线、速度曲线、加速度曲线,以及平衡力、运动副约束反力曲线,验证了所建运动学模型、动态静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从出发 ,运用动态测试及理论分析手段 ,结合具体机构 ,直接建立机架振动和机构振动力、振动力矩以及驱动力矩等动态性能参数之间的联系是该项研究的独到之处 .在此基础上建立目标函数的线性组合 ,对多目标函数进行了综合优化 ,使机构获得了较好的实际平衡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精梳机主传动机构为例,研究了机构优化设计软件、三维实体造型软件,三维动态仿真与动力学分析软件的集成,并通过程序驱动式参数化设计接口技术完成了各软件模块间的数据和信息传递,初步实现了这类机构的尺度综合与三维结构设计、动态仿真分析等一体化集成自动设计。  相似文献   

9.
从1515有梭织机和ZA型喷气织机的机架和筘座的振动测量出发,比较了两种四杆打纬机构的结构、运动学参数和动态性能。从连杆机构的动力学设计原理和最优动态特性方面探讨了从1515织机到无梭织机的四杆打纬机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高速四杆打纬机构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由共轭凸轮传动的刚性剑杆引纬机构的振动问题。目的在于探索实际动态加速度与名义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改进凸轮曲线,以降低剑杆引纬机构的受力。文中建立了剑杆引纬机构的数学模型,计算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在进行动态响应计算时,计入了间隙、碰撞和织机回转不匀率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结合废水处理工艺阐述了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介绍了其在废水处理工艺中流量、格栅、水泵、沉砂池、鼓风机、污泥控制系统等的应用。同时阐明了在废水处理厂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给其行业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并对其今后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智力资源整合与创新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关村经济为背景 ,运用系统科学思想对智力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阐述了CAS演化规律 ,进行了系统界定 ,指出了智力资源整合、创新体系与系统较高层次进化之间的关系和进化机理 ;其次 ,对系统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目标定位 ;然后 ,讨论了创新体系构成、主要功能、系统结构并进行了必要说明 ;最后 ,对创新主体需求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制约其协同关系的障碍 ,探讨了其重新定位与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面向复杂巨系统即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提出了基于创造力支持系统理论方法实现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介绍了创造力和创造力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创造力支持系统的组成和体系结构包括:主题、人、范围、知识、方法、模型和计算机系统;讨论了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复杂性及相关模型即谐波分析模型、序分量模型、矢量分析模型和稳定计算模型;基于电力系统公共信息模型和数字化设备模型,建立了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创造力支持模型,建造了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创造力支持原型系统,并在实际故障分析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预测预报突(涌)水事故、有针对性实施防治水方案,必须建立其理论体系并探索理论与买践统一的研究方法。按照系统论的观点,采矿过程中的突(涌)水,其要素具有特定功能,且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具有系统的五个基本特征,因此可以构成完整突(涌)水系统,且属于具有自组织机能的岩体结构系统与地下工程、地下水干扰系统相互作用下的运动系统。应用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自组织思想和本质安全化认识观点出发,以岩体结构控制论为基础,采用现代岩体力学、岩体水力学的理论为指导,将岩体结构、地下水、地质32程纳入到突水系统的范畴进行统一研究,是研究突(涌)水系统的思想方法;要实现上述思想,应采用如下具体技术路线:用岩体力学分析原理及方法建立地质体的本构模型,采取力学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探讨系统的整体功能,揭示突水机理,概化突水模式,判别突水可能性;用岩体水力学的分析原理与方法建立地下水运动系统模型,应用耦合技术,建立流(地下水)-固(岩体结构)耦合突水系统模型,预测突(涌)水量。  相似文献   

1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机电耦合系统归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机电耦合系统的归类进行分析.依据其数学模型归纳耦合条件,建立分类规则,并按此规则将其分为转矩耦合、转速耦合和功率耦合3种基本类型.应用上述定义和规则对目前国内外出现的各种典型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对3种基本类型的耦合系统及双模式耦合系统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功率耦合系统和双模式耦合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潜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电磁永磁混合悬浮系统的建模仿真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电磁悬浮系统产生的不参与列车牵引做功的大量悬浮能耗,系统中加入了永磁体,构成了混合悬浮系统,由永磁力抵消。一部分负载力,电磁系统实施快速调节保证动子稳定悬浮,基于等效法建立了混合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仿真计算出混合悬浮系统的悬浮力,其值远大于计算得到的纯电磁系统的悬浮力。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基本一致,由此验证了所建立混合悬浮系统模型的正确性,说明混合悬浮系统具有小电磁电流和低悬浮能耗的优越特性。  相似文献   

17.
该文研究了基于单个状态变量Liu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问题.根据Liu混沌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利用Liu混沌系统中的第一个状态变量设计了适当的控制器,实现了Liu混沌系统的零平衡点的渐近稳定,将驱动系统中的第一个状态变量作为驱动变量,结合响应系统的一些状态变量构造了适当的控制器,实现了两个完全相同的Liu混沌系统的同步.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这些控制器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结构,探讨了财务决策支持系统中问题处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方法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图形库系统、人机会话系统等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技术。在微机上初步研制实现了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并进行了试用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用质量平衡的方法研究了在均衡操作条件下,旋风预热系统内物料的定常运动规律。工作基理论生料自上而下依次经过各级换热管和预热器落入窑内;各级预热器飞灰在本级与上级预热器之间做循环运动,其质量流量与成分均为恒定值,此规律用图简明示出  相似文献   

20.
在软件开发中,数据存储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其中使用文件系统或数据库系统是最常用的选择。在分析文件系统或数据库系统作为系统存储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系统设计中存储方式的使用实例,提出了文件或数据库两种数据存储方式的选择原则,即根据系统数据的复杂性、依赖程度和应用需求决定使用何种存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