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磁性复合流体黏度可控的特性,研究一种微纳沟槽表面可控抛光加工方法及工艺,实现低成本、可控微纳结构表面加工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微纳加工实验教学。采用磁性复合流体作为抛光液,设计端面式和圆周面式两种磁性复合流体抛光机构;根据周期性微米级沟槽表面结构特点,采用圆周面式磁性复合流体抛光机构进行微结构表面抛光加工实验;设计加工工艺,通过实验对比微沟槽周期结构表面加工效果,验证了实验装置及微结构可控抛光加工方法的有效性,实现微沟槽周期结构表面材料可控去除加工。该装置结构紧凑,使用与维护成本低,有效填补面向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的微纳加工实验教学装置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2.
基于ZnC12活化后获得的活性炭具有孔隙丰富、结构有序、高温下易于除去的特性,构建了用于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活性炭微反应器,研究了微反应器内前驱颗粒的形成与生长过程,探讨了微反应器在粉体制备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微反应器内可生成大量均匀分布在反应器壁上的球形前驱颗粒,这些颗粒被孔壁牢固吸附;粉体的煅烧转相温度与微反应器脱除同步,微反应器在煅烧过程中一直起到了限域的作用,有效防止了粉体的团聚,从而获得了颗粒尺寸分布均匀且分散性好的α-Al2O3粉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压电陶瓷驱动器产生的脉冲惯性力来驱动和扰动微流体,实现了粉体流的均匀离散和微喷射,具有数字可控性.设计了一种粉体微混合器,该微混合器将玻璃微管道拉制仪拉制的三根微管道组合起来,形成含有两个进口与一个出口的微流道,无需复杂的玻璃微加工技术及键合、芯片钻孔等工艺.工作时通过数字化控制每一根进料微管道内的粉体喷射至混合腔内,实现粉体的微混合,最终生成的混合物由微混合器出口喷射而出.进行了300目银粉和280目刚玉粉的混合实验,证明该混合器可以用于粉体的微混合.  相似文献   

4.
微纳制造技术是当前被世界各国研究人员重视的热点问题.阐述了微纳制造技术的背景和定义,着重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微纳制造技术及其应用情况,指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梳齿电容是微电子机械系统中所广泛使用的结构,在微纳力测量装置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微纳力测量装置中所使用的不同梳齿结构,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形状梳齿作为微纳力测量装置时,在不同相对位置对微纳力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载电压、梳齿相交长度以及梳齿间距偏移对不同梳齿形状的微纳力测量装置输出的影响明显不同,各梳齿形状输出微纳力的变化特性为微纳力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粉体制备与处理技术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在1999年夏举办“粉体制备与处理技术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研讨会”,中国颗粒学会颗粒制备与处理专业委员会协助征集药物粉体加工制备与处理方面的文稿。所涉及的内容有:药物及原料的粉碎、造粒、粉体力学特性研究以及相关的工艺设备开发。欢迎大家投稿。稿件请寄:北京广安门外太平桥东里29号国家医药管理局培训冰心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朱世斌教授收邮编:100073,电话:010—63272341粉体制备与处理技术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出了微球形的麦饭石颗粒,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将麦饭石原粉与定量去离子水混合制备浆料。用喷雾干燥法进行造粒。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出的麦饭石团聚颗粒为近似球形,具有凹陷空洞结构,粉体流动性好,粉体粒径分布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8.
<正> 有关喷雾干燥的文献中介绍了坚木、荆树皮、柯子栲胶液体的喷雾干燥条件:进风温度低于250℃,出风温度80—85℃,粉胶含水分4—8%;还指出了咖啡浸提液(与栲胶溶液相近似)喷雾干燥时进风温度、进料浓度对咖啡松密度的影响,以及单个咖啡液滴干燥时咖啡液滴形态的变化和最终形态。我国栲胶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在保证粉胶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分配热风和应用旋转风,适当提高进风温度和进胶浓度,已使离心喷雾干燥装置(离心喷雾盘直径300毫米,转速7000转/分左右)生产能力提高到日产粉胶10—13吨。 关于喷雾干燥条件对粉胶粒度及其分布的影响,迄今未见文献报导。但是,在讨论栲胶液体喷雾干燥的基本原理、设计和计算时,都需要知道喷雾干燥条件、粉胶粒度及其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特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试验方法与设备、仪器 本试验包括栲胶液体喷雾干燥试验和粉状栲胶粒度的测定。 1、栲胶溶液喷雾干燥试验 (1)喷雾干燥装置 为使试验条件尽可能接近生产情况,本试验采用丹麦制造的小型离心式顺流喷雾干燥装置。它包括压缩空气机(自配)、空气电加热器、干燥塔(ф800×600,  相似文献   

9.
纳米脂质体由于其具有靶向性强、无毒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和增强功能性等优点,正作为一种重要的缓释载体应用于医药和食品等领域中。本文综述纳米脂质体在功能性食品、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各种纳米脂质体制备技术的优缺点,提出该领域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锰锌铁氧体粉体制备技术和添加剂对整个锰锌铁氧体制备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锰锌铁氧体产品电磁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多种锰锌铁氧体粉体的制备技术,指出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并分析了锰锌铁氧体制备过程中添加剂的加入对锰锌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廉价的无机盐TiCl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出纳米TiO2粉末,经硫酸溶液浸泡、活化后制成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TiO2.着重探讨了纳米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条件,并将其用于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反应以考察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TiO2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且制备成本低,反应时间短,酯化率高.  相似文献   

12.
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TiO2的制备及其催化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廉价的无机盐TiCl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出纳米TiO2粉末,经硫酸溶液浸泡、活化后制成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TiO2.着重探讨了纳米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条件,并将其用于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反应以考察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TiO2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且制备成本低,反应时间短,酯化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瓦莱氏芽孢杆菌(Bacillus valeriana) YH-18菌株是1株对多种林木具有抗病促生效果的优良菌株。菌粉是生物菌剂应用在生产上的一种类型,以高集粉率和活菌量作为主要目标,确定YH-18菌粉制备的最佳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为抗病促生瓦莱氏芽孢杆菌YH-18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喷雾干燥法对YH-18菌株的发酵液进行喷雾干燥,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瓦莱氏芽孢杆菌YH-18菌粉制备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结果】瓦莱氏芽孢杆菌YH-18发酵液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口温度95 ℃,最佳保护剂为15%脱脂奶粉,雾化压力0. 25 MPa,进样速度10 mL/min,真空度-0. 03 Pa。在该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到的YH-18固体菌剂产物,活菌量可以达到3. 28×10 9 cfu/g。YH-18固体菌剂对林木溃疡病病原菌拟茎点霉(Phomopsis sp.)保持有明显拮抗作用。【结论】固体菌剂相对于液体菌剂具有更易储藏、便于运输、货架期长等优点。喷雾干燥法具有控制性强、稳定性高的特点,是实现液体菌剂到固体菌剂的有效途径。YH-18发酵液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的确定为未来规模化固体菌剂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微细钛粉的层火灾危险性,采用标准热板测试装置和自制的粉尘层火蔓延实验装置,研究了微米和纳米钛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和火蔓延速率变化规律,并验证了热爆炸理论模型和粉尘层火蔓延速率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钛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随粒径减小而降低,33μm钛粉和60~80nm钛粉的粉尘层最小着火温度分别为>400℃和230℃,与Thomas模型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钛粉的层火灾危险性受粒径影响较大,实验测得微米和纳米钛粉的粉尘层火蔓延速率分别为13.60和500.57mm/s,均大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研究结果对微细钛粉的层火灾安全评价和工业防火防爆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微型光造型法的一个很大的缺点是构造物的制造时间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报告微型光固化立体成型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平面曝光型光造型方案,设计并制作了实验装置,利用热敏色带制作微型平面掩膜,进行了平面固化成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平面曝光型光造型方案进行成型,单层硬化时间可缩短至120s。  相似文献   

16.
 作为微纳尺度的动力装置,微纳马达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驱动力大等优点,在传感检测、微纳加工和环境治理等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优势,特别是在生物医疗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生物医用微纳马达的制备及驱动控制方法,总结了微纳马达在药物靶向运输、细胞识别捕捉、纳米手术、吸附毒素及溶解血栓等生物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其在生物医疗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纳米技术的发展,寻求一种微/纳米粒子有效的分离操控技术是实现其应用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微/纳米级微粒分离操控的几种常用技术,并且着重介绍了介电泳的基本理论以及它在微/纳米级微粒分离操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清洁、低碳、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对微纳米铁粉燃料开展燃烧实验研究。通过微纳米铁粉的比表面积实验、热重分析实验、X射线衍射实验,得到不同粒径铁粉的比表面积、热重曲线以及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粒径对比表面积、热重曲线的影响,研究不同粒径铁粉在40 K/min升温速率下的燃烧特性参数和燃烧动力学参数。并用粒子群算法拟合出微纳米铁粉的燃烧速率微分方程,建立微纳米铁粉的燃烧模型。结果表明:除了50 nm铁粉以外,随着粒径增大,铁粉的着火点温度、最高燃烧速率温度、燃尽温度、活化能、指前因子均增大。50 nm铁粉会在高温下发生熔化并凝结,使得燃尽温度上升,燃尽时间延长,不利于反应正常进行。对于粒径在50 nm~2μm范围内的铁粉,可以通过本文建立的铁粉燃烧速率微分方程近似计算不同粒径微纳米铁粉的燃烧特性参数和燃烧动力学参数,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In the process of fabricating nano electrical device or system based o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SWCNT), the controllable assembly and fabrication of SWCNT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WCNT FET) is a key issue. SWCNT FET is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component in nano electronics. After microelectrode chip of back-gate FET i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di-electrophoresis technology is adopted to realize the controllable alignment and assembly of SWCNTs, based on dispersing SWCNT by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SDS) facilitated ultra-sonication technique and removing impurities by centrifugal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s of SWCNTs assembly demonstrate that SWCNTs are aligned and assembled uniformly at the microelectrodes gap with the alignment density nearly proportional to di-electrophoresis duration and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fter the processes of rinsing, drying and improving, metallic SWCNTs among the assembled SWCNTs are burned out and residual SDS is removed, and perfect field-effect performance of SWCNT FET is eventually obtained.  相似文献   

20.
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阿奇霉素超细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进行了阿奇霉素微粉化实验研究。系统考察了药物溶液质量浓度、溶剂反溶剂比例、搅拌时间、干燥方式等因素对产品形貌和粒度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制备工艺条件为:药物溶液质量浓度0.2 g/mL、溶剂反溶剂体积比1:20及搅拌时间10 min,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 270 nm的药物颗粒,经喷雾干燥可得粒径为2~5 μm的阿奇霉素超细粉体。采用扫描电镜、比表面积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和体外溶出实验对原料药及产品性质进行分析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阿奇霉素超细粉体化学结构不变,且比表面积增大8倍,溶解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